今天(5月21日)上午,在昆明舉辦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紐約大學教授保羅 羅默發表題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洞察》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保羅 羅默指出,如今的數字平臺正處於淘金熱的末期,急於獲得規模,但信任是非常稀缺的,「規範、聲譽和信任,將在我們正在使用和開發的數字平臺上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數字平臺的發展,總是有一個階段,運營商必須建立某些類型的規則。」保羅·羅默舉例稱,幾百年前,中國因其人口密度和知識分享的能力而在城市化和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使得中國發展四大創新火藥,磁羅盤,紙張,印刷成為可能。「但回到李約瑟的經典問題,為什麼中國不能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呢?我認為,最令人信服的答案是中國沒有首先發展科學規範。」
「建立和建立信任的嚴謹性是科學取得成功的原因。」保羅羅默進一步闡釋稱,科學規範首先是在歐洲發展起來的,創造這個科學家群體的規範是如此強大,以至於讓歐洲向前邁進了一步。「規範包括實用主義,在科學中唯一重要的就是它能讓科學家們平等地工作。科學領域沒有權威,任何人都可以挑戰你,你必須用邏輯和證據來證明你的觀點。我們可以在科學上取得驚人的成就,因為我們可以相互信任。我們有時會互相檢查,當我們發現有人違反了我們的信任時,他就會被永遠禁止在我們的社區中出現。」
在數字平臺的發展中,信任和規則的建立同樣重要。「現在我們的數字平臺上正處於淘金熱的末期,急於獲得規模,信任是非常稀缺的。當用戶發現平臺濫用信息,肆意侵犯隱私時,對信任的侵蝕是非常有害的。」 保羅·羅默認為,科學的規範能夠促進信任與透明度,並最終像科學一樣,得以跨越國界。「加強信任最終將帶來一個更富有成效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數字平臺能夠取得更快的進展。」
保羅羅默被認為是新增長理論的主要建立者之一。他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內生增長理論,並建立了「內生增長模型」,即當知識被作為要素投入生產時,會產生正外部性,並實現規模報酬遞增,從而實現持續的經濟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該理論為宏觀經濟學的顯學。保羅·羅默早在1997年就被《時代》雜誌評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袁璐 編輯 馮瑞
流程編輯 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