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歡用腎虛形容"男言之隱",可能是有科學依據的……
拜近年鋪天蓋地的"中醫養生"宣傳所賜,腎功能和性功能之間出現了一種密不可分的夢幻聯動,在某度搜索"腎虛",幾乎所有的推廣內容都跟性功能有關……
過去小編一向認為這是保健品商家的營銷陷阱,沒想到前段時間看到的一篇文章,顛覆了小編的原有認知……
腎功能差和"不行"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慢性腎臟病(CKD)患者該怎樣拯救自己的"性福"?本文將揭曉答案!
//1//
腎功能越差,性功能也越差?啊這……
最近發表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phrology and Renovascular Disease的一項研究表示:在CKD的患者中,性腺機能減退比普通人群更高,其患病率在40%至60%之間。研究者以此為前提,探索了監測腎功能最常用的指標——腎小球濾過率(eGFR)和男性性功能障礙之間的關係。
研究截圖
通過對112名≥40歲,中位年齡為61歲的男性CKD患者的性功能進行了量化評估,評估指標為總睪丸激素和游離睪丸激素。
表:CKD分期
腎功能越差,性激素水平越低
研究發現在晚期CKD組和對照組之間,評估勃起功能障礙的IIEF-5評分在兩組間存在顯著差異。晚期CKD組的IIEF-5得分中位數為10,對照組為15(p=0.017)。
國際勃起功能指數(IIEF-5)調查問卷:5~7分為重度勃起功能障礙;8~11分為中度勃起功能障礙;12~21分為輕度勃起功能障礙;22~25分為勃起功能正常。
CKD組和對照組臨床特徵比較
結果顯示,CKD分期是性腺功能低下的有力預測指標,eGFR越低,激素水平也越低,性功能障礙的發生率越高。由於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後續需要更大的樣本量進行研究。
那麼腎功能和性功能之間的夢幻聯動是怎麼發生的呢?
研究人員分析,下丘腦-垂體-睪丸軸功能障礙是導致CKD人群性腺機能減退的高發原因,大部分進行腎臟移植的患者都能夠同時解決性激素水平低的問題,但遺憾的是,腎臟移植具有明確的適應證,且可及性很低。
難道腎病患者註定要與"性福生活"說再見嗎?那也不一定……
//2//
不想遭遇"男言之隱"?做好這5件事!
定期體檢,查腎功能!
CKD往往起病隱匿,患者長期處於無症狀階段,《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2017)》明確建議健康人群每年進行一次白蛋白尿和血肌酐的檢測。
對於CKD高風險人群,如腎臟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症、高齡(>65歲)及肥胖等,應開展一級預防,每半年開展一次慢性腎臟病防治知識宣教,,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和血肌酐的檢測以估算eGFR。
2
調整生活方式!
體育鍛鍊(提倡CKD患者在醫生指導下參加能夠耐受的體育鍛鍊,每周至少5次,每次30min)、保持健康體重(維持BMI18.5~24.0)、戒菸、規律作息、避免疲勞、防止呼吸道感染的發生、放鬆心情、避免情緒緊張。
3
控制蛋白質攝入!
糖尿病腎病G1~G2期原則上宜減少飲食蛋白質,推薦蛋白質攝入量0.6~0.8g/(kg·d)。從G3期起即應開始低蛋白質飲食治療,推薦蛋白質攝入量0.6g/(kg·d)。
對於糖尿病腎病患者,從出現微量(A2級)蛋白尿起即應減少飲食蛋白質,推薦蛋白質攝入量0.8g/(kg·d),從GFR下降開始,即應實施低蛋白質飲食,推薦蛋白質攝入量。
4
限制鈉鹽攝入!
CKD成人患者鈉攝入量宜
5
控制"四高",防治CKD進展!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與CKD的發生發展聯繫緊密,《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2017)》建議:
無論是否合併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洩率(AER)≤30mg/d時,維持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mmHg;AER>30mg/d時,維持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0mmHg。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目標為7.0%,糖尿病患病時間短、預期壽命長、無心血管併發症並能很好耐受治療者,應更加嚴格控制糖化血紅蛋白(<6.5%),預期壽命短,存在合併症且低血糖風險高者可適當放寬。
根據疾病的風險評估(CKD分期、患者年齡、是否透析、腎移植、有無冠心病、糖尿病、缺血性腦卒中病史)而不是根據血漿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來確定治療措施。
對於尿酸性腎病患者,控制目標為血尿酸
參考文獻:
[1]Skiba R, Matyjek A, Syryo T, et al. Advanc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Hypogonadism and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Lean Tissue Mass. Int J Nephrol Renovasc Dis. 2020;13:319-327.
[2]上海慢性腎臟病早發現及規範化診治與示範項目專家組,高翔,梅長林.慢性腎臟病篩查 診斷及防治指南[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7,37(01):28-34.
本文首發丨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丨妮娜
本文審核 | 陳新鵬 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丨風禾 卡帶
版權申明
- End -
【來源:醫學界風溼免疫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