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癌症父親「停藥救子」 志願者幫忙愛心籌款

2020-11-30 四川新聞網

楊仕剛在自助機上查詢治療費

  前幾天,45歲的楊仕剛去做了彩超檢查,提示肝臟有了多個結節,不知道是不是去年8月肝癌手術後又復發了,此時的楊仕剛沒有精力理會自己的病情,甚至在10多天前停了藥——6歲的小兒子剴剴已經在醫院重症監護室住了快30天,仍然沒有好轉的消息。

  2015年,剴剴確診神經母細胞瘤4期,經過兩年的手術、化療、移植和維持治療,終於基本停藥。可是,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8月,楊仕剛確診肝癌,因實在拿不出治療費用,楊仕剛只接受了手術治療,沒有化療。偏偏,2018年11月,剴剴再度生病住院,在ICU住了快一個月,仍未找到明確病因。為了給孩子籌錢,楊仕剛停掉了自己的藥,天天守在ICU門口。「只要我有一口氣,就不能放棄他。」

  目前,剴剴媽媽所在的村開始為她辦理低保政策,志願者也幫助孩子發起了籌款。截至5日,愛心人士已經幫他籌集了4萬多元。

  孩子生病 確診神經母細胞瘤

  2015年8月,剛剛滿3歲的小兒子剴剴總是喊雙腿膝蓋疼痛,剴剴媽媽昝燕帶他在當地醫院檢查,住了一周院,醫生懷疑是生長痛,但剴剴的情況並沒有得到緩解。昝燕又帶著孩子到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做檢查,確診神經母細胞瘤。

  2015年9月中旬,剴剴接受了手術治療,切除了腫瘤。昝燕說,做了長達一年的化療,2016年8月,剴剴做了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吃了一年的維持化療藥物,剴剴的病情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因為兒子這一場大病,楊仕剛和妻子花光了積蓄,「看病用了40多萬,欠別人16萬多。」昝燕說,自己家住廣元市旺蒼縣,兩個兒子出生後,自己一直照顧孩子沒有工作,丈夫則在河南的礦場打工。「好的時候七八千,不好的時候就是五六千。」楊仕剛說。 因剴剴需要按時複查,而礦場的工資常常一年才能結算,楊仕剛遠赴新疆打工,「找了個每個月能按時發工資的活路。」

  爸爸患癌 無奈暫緩化療

  2017年底,楊仕剛從新疆回到家中。這次回家,是因為右腹總是脹痛,到2018年5月前後,已經影響到了正常工作。但是,楊仕剛沒有捨得去醫院檢查,「痛一陣又不痛了,想到娃兒看病要花錢。」

  拖到7月,脹痛越發明顯,楊仕剛到當地市級醫院做檢查,8月16日,確診肝癌中晚期。「做了手術之後,一天(體重)掉2斤。」昝燕說,手術後,自己陪著丈夫恢復治療,每天都去量體重,那段時間,身高175釐米的楊仕剛體重掉到了不到120斤。醫生擔心他身體太差扛不住化療,讓他休息一段時間再回來。「醫生說肝臟的癌症轉移快,讓一定要去化療。」

  但楊仕剛沒有回醫院化療,手術後不到2個月,他還嘗試著出去做了10多天活,家裡實在也拿不出錢繼續化療了。「娃兒看病也要用錢,我就慢慢再掙點錢,再說化療。」

  再次病重 兒子對爸爸說「別放棄我」

  沒有等到家裡的頂梁柱攢夠化療費用,剴剴又生病了。11月13日,昝燕帶著孩子又一次來到華西第二醫院,此時,剴剴的頭已經沒辦法直立,埋著頭直喊痛。做了不少檢查,可是剴剴的病因一直沒有找到。12月7日,剴剴的病情突然加重,手無法動彈,急診醫生立即安排收治到重症監護室,「當天晚上就大小便失禁了。」昝燕說。

  剴剴被送進重症監護室前,楊仕剛抱著剴剴,安撫他只能一個人進去,爸爸媽媽不能陪著,不要怕。剴剴說自己不去了,楊仕剛告訴他,如果不去,就只能回家了。「他給我說,爸爸,你不要放棄我,要堅強。」楊仕剛聽到僅僅6歲的兒子說出這樣的話,眼淚沒有忍住。這句話,楊仕剛藏在心裡快一個月,沒有告訴妻子,每天晚上,想著兒子的這句話,楊仕剛難以入眠。

  在重症監護室,剴剴反覆高燒,醫生初步診斷,剴剴急性腦、脊髓損傷,原因不明,加上呼吸衰竭、休克、多節段脊椎病變、重症肺炎、凝血障礙。「這幾天又在發燒。」

  每天早晚,楊仕剛都會去自助機上查詢費用。現在,剴剴的治療費已經達到了16萬餘元,欠費8萬多元。儘管重症監護室每周只能探視一次,楊仕剛和昝燕還是從早上8點守到晚上10點。10多天前,原本就只是吃中藥維持的楊仕剛更是將自己的藥停了,每一分錢,他都想用在剴剴的治療上,「我能夠堅持到他平安出院就好。」

  楊仕剛患癌後,昝燕所在的村了解到情況,開始為她辦理低保政策,但沒有想到孩子又突然重病。剛剛過去的年底,志願者幫助孩子發起了籌款,希望能緩解燃眉之急。截至5日,愛心人士已經幫他籌集了4萬多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福建省五星級志願者盧秀毅:專注敬老 凝聚愛心送關懷
    盧媽媽本名盧秀毅,是集美區盧媽媽愛心隊發起人、隊長,也是福建省第三批五星級志願者中的一員。盧秀毅入戶為服務對象建檔。真情敬老 精準幫扶盧秀毅算是新廈門人。2014年退休後,她從老家龍巖連城來廈幫帶孫女。在連城,她是龍巖市義工俱樂部連城分會的會長。「熱心人」的志願服務之路哪能說停就停。
  • 再救國家保護動物,為蓬萊仙境愛心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們點讚!
    「一隻動物被困在開發區的工廠下水道裡了長相非常特別,我也沒見過,你們能不能過來幫忙施救?」在9月25日,蓬萊仙境愛心志願者協會救助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後,9月27日上午,協會又接到愛心市民宮基祿的一通個求助電話。
  • 高原愛心志願者疫情期救助上百隻流浪動物
    據了解,這裡是當地愛心人士自發建立的一個民間機構,目前共有600多隻流浪動物。今年52歲的李月娥從退休後,就長期在小動物保護中心做志願者,她每天的工作除了照顧流浪動物,打掃衛生,還要負責檢查所有小動物們的健康情況。
  • 小善行匯聚大能量 籌款點燃希望之光
    「藝術點亮夢想」特殊兒童藝術圓夢愛心義賣集市現場。 為了幫助特殊孩子圓藝術夢,「藝術點亮夢想」特殊兒童藝術圓夢公益計劃聯動「小心願·微慈善」公益項目在騰訊公益發起「藝術點亮夢想」籌款行動,還通過線下籌款活動發出公益之聲。
  • 志願者攔車救狗無人買單 小動物協會判賠40萬
    據新京報消息,今日下午,北京市一中院就京哈高速救狗案做出終審判決,駁回小動物協會上訴,維持原判。2011年4月15日,小動物保護志願者們從京哈高速截獲救助了500餘條流浪狗,因獲救小狗的救治費得不到解決,10家寵物醫院將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及騰訊公司告上法庭索賠50餘萬。今年7月海澱法院一審判令小動物協會支付40餘萬醫療費用,騰訊公司無責無需賠償。
  • 夫妻疑用女兒詐捐,網絡籌款15萬後消失致其死亡
    夫妻疑用女兒詐捐,網絡籌款15萬後消失致其死亡 站長之家(Chinaz.com)註:自從有了水滴籌、輕鬆籌等網絡募捐平臺,不少人通過公開募捐來解決困難。這些平臺的初衷本是好的,卻不料因審核不嚴導致不少詐捐的現象。
  • 微塵:青島的愛心符號
    默默無聞、不圖回報的「微塵」,在青島愈來愈多,由一個人發展成一個愛心群體,由一個群體成為一種普遍風氣。「微塵」,已成青島的愛心符號。  一粒「微塵」,掀起愛心風暴  2006年6月底的一天,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步履蹣跚地來到青島市紅十字會,從裹得嚴嚴實實的手帕裡掏出300元錢,說要捐給需要幫助的人。面對記者的追問,倔強的老人一言不發,轉身便走。
  • 男嬰患上罕見病:一旦停藥將智力低下
    高昂的藥費讓家長陷入救與不救的兩難境地。新生兒子查出罕見病對於李亮來說,今年1月26日是個驚恐與欣喜交加的日子。當日22時55分,妻子趙雪生下了一個可愛的男嬰。而就在妻子產前,李亮的父親卻突發腦梗……李亮忙得焦頭爛額。兒子出生19天後,李亮接到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的電話,稱他的兒子苯丙氨酸數值有些高,需要接受複查。
  • 老人寫聯名信感謝雨夜堅守「疫」線志願者
    (記者 李晨 通訊員 萬建國 蘇安 )「特殊時期,我們這棟樓的幾位孤寡老人只有用這樣的方式來感謝你們的默默堅守……」3月21日深夜9點,天下著雨,礄口易家墩街漢口城市廣場華生四期18棟一單元王雨昌老人特意下樓,將一封六名老人的聯名感謝信送到摸黑堅守在門棟口的志願者周筠、肖毅手裡,真心點讚公交人認真負責
  • 8年前突患白血病收穫滿城愛心,8年後她帶著愛回報社會
    她的父親吳鑫林是名油漆工,母親務農。面對其巨額的醫療費,這個貧困的家一愁莫展,經本報等媒體報導後,社會各界紛紛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當年籌得善款18萬餘元。8年後,經過積極治療,吳興平的身體已經恢復,她不僅通過自學考上了法律本科,還在一家企業的財務科做出納。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她和父親的報恩之念也愈發強烈。「我一定要找到那些好心人,一定要當面對他們說聲謝謝!」
  • 「長壽藥」NMN,癌症能吃嗎?獨家案例:一位70歲父親毀家救女之路
    本文作者:復旦大學藥理學碩士最近股市連續爆炒NMN概念,"長生不老藥"的樂觀情緒也讓一些絕症患者看到了一些希望。許多人也好奇,癌症患者是否適用NMN。考慮到癌症的複雜性,以及NMN可以對身體產生系統性影響,謹慎起見,我們從不建議任何癌症患者擅自服用NMN。
  • 青島大三學子捐骨髓救堂哥 費用缺口大盼您伸援手
    「當時醫生選擇了我大伯、我父親和我,經過檢查,我們三人骨髓的配型率相同。但是我大伯身體不好,我父親年紀也大了,他們後期恢復會很慢,我年輕,所以我決定把我的骨髓移植給哥哥。」李榜然說。「其實我對骨髓移植了解得不多,對捐獻者有什麼影響我也不知道,我哥哥才25歲,只要能救他,我肯定同意。」李榜然說,從10歲開始,他就目睹了病魔對哥哥的摧殘,能讓哥哥再次健康起來,也成了他的一個心願。12月25日,半島記者電話聯繫到在武漢治病的李榜茗,此時他正躺在病床上輸液。
  • 兒子是癌症專家,卻不知父親已是癌症晚期
    《幸福一家人》正在熱播,最新劇情中,邱澤飾演的房天憶跟白雪舉辦了婚禮,這場婚姻在房家看來並不完美,因為房天憶是房家的長子和頂梁柱,也是房永福心中的驕傲,可最後卻因他這個做父親的無能,眼睜睜看著長子為了前途而入贅白家。
  • 聚光燈外的善意:一場十七年的愛心之旅
    偶然接觸到一戶丈夫意外去世、孩子還不到一歲的家庭,何敏和志願者們在碧桂園社區組織了一場大型愛心義賣活動,籌款結束後就開始定期給這個家庭送去雞蛋、糧油等生活物資,一送就是四年多。3愛心的「引路人」何敏沒有想到,公益活動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接受。「我們預算是120份,最後只派出去不到30份。」 第一場長者愛心派飯頻頻受挫,何敏和志願者們在街上挨家挨戶送上愛心午餐,但願意接受的人寥寥無幾,一些不理解的業主,甚至在社區的微信群裡聲稱這是騙局。
  • 愛心送暖不斷,定安自閉症貧困兒童鵬鵬的新家開工啦!
    報導發出後,引來很多愛心人士的關注。不少熱心人為鵬鵬提供了各種幫助。愛心募捐加上自籌,如今,鵬鵬家破舊的石頭房被拆除,「夢想號」新房終於開工建設了。苗博和鵬鵬在聊他的模型。記者 陳衛東攝  11月16日上午,苗博帶著三份禮物來到鵬鵬暫住的房子裡。  「叔叔給你準備了一個驚喜。」  「哇,飛機!」
  • 新聞追蹤 | 24小時眾籌善款2.6萬元 越冬候鳥將陸續吃上「愛心糧」
    半島全媒體記者 胡蕾1月7日,本報報導了青島生態志願者為救護候鳥眾籌善款的新聞後《候鳥因極寒天氣挨餓,6小時全城接力籌款1.3萬元!》,引發廣大網友關注,包括張繼科在內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捐款奉獻愛心。「青島小哥張繼科獻愛心」的微博話題更是一度衝上了微博熱搜同城榜前三名,話題閱讀量突破百萬。
  • 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心裡話:愛心會「傳染」
    12月4日,河南省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及捐獻造血幹細胞骨幹志願者培訓現場。 李明明 攝中新網鄭州12月5日電(李明明)志願者的愛心會「傳染」。志願者的希望是將愛心「傳染」給更多的人。「起初因為想捐獻(造血幹細胞),我認識了一些志願者,後來被他們的愛心『傳染』,便也成為了一名志願者。」在她的感染下,張潔說,她的孩子也於2017年成為中華骨髓庫河南省分庫的志願者。成立於2005年4月的河南省紅十字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大隊,主要成員大多是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和入庫志願者。
  • 水滴籌被曝「掃樓式」籌款:員工按單提成,月入過萬
    來源:新浪財經籌款顧問地毯式掃樓,基本一下午掃大半個醫院。他們挨著病床問病人困不困難,需不需要籌款幫助。這些「志願者」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不過這項工作也實行末尾淘汰制。有的員工稱,每個月最少得完成35單,發不完就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