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白酒有哪些氣味的特徵性化合物

2020-12-05 說巷子聲

關於醬香氣味的特徵性化合物來源的說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4-乙基愈創木酚學說雖然醇、酯、酸和羰基化合物的組分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茅臺酒的某些風味特徵,但似乎與它的「醬香氣味」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無論是酸、醇、酯和一些羰基化合物(現已檢出的)的單體氣味特徵,還是它們相互之間的氣味,都很難找出與「醬香氣味」特徵相似的地方,它們的氣味特徵相差較遠。是否在茅臺酒或醬香型白酒中還存在著一些其他組分,而這些組分的氣味特徵可能較接近醬香的氣味特徵?針對此問題,人們從研究醬油香氣的特徵組分中得到了某些啟示。

雖然醬油的「醬氣味」和茅臺酒或醬香型白酒的「醬香氣味」有區別,但它是否也有某種聯繫呢?通過研究醬油的香味組分發現,它的特徵性化合物主要是4-乙基愈創木酚(簡稱4-EG)、麥芽酚、苯乙醇、3-甲硫基丙醇等化合物。研究中指出,4-EG主要是小麥在發酵過程中經酵母代謝作用所形成。4-EG的氣味特徵被描述為:似「醬氣味和薰香」氣味。根據醬油香味組分的分析結果,研究工作者繼而在醬香型的茅臺酒中同樣也檢出了4-EG的存在,並根據4-EG的氣味特徵提出了4-EG為醬香型白酒主體香氣成分的說法。但隨著在濃香型白酒及其他香型類白酒中相繼檢出4-EG的存在,並且發現它在含量上與醬香型白酒中含量差別不大,所以,上述提法似乎顯得證據不足。

(二)吡嗪類化合物及加熱香氣學說食品在熱加工過程中,由於游離胺基酸或二肽、還原糖、甘油三酯及它們的衍生物的存在,會發生非酶褐變反應,即美拉德反應,它會賦予食品特殊風味。這些風味的特徵組分大都來源於美拉德反應的產物或中間體。它們多數是一些雜環類化合物,具有焙烤香氣的氣味特徵。茅臺酒的生產工藝有高溫制曲、高溫堆積和高溫接酒等操作過程,原料及發酵酒醅都經過了高溫過程。因此,人們聯想到茅臺酒的醬香氣味是否與食品的加熱香氣有關,隨即展開了對茅臺酒中雜環類化合物組分的分析研究。通過研究分析發現,雜環類化合物確實在醬香型白酒中含量很高,而且種類也很多,其中,尤以吡嗪類化合物含量最多。

通過對其他各類香型中雜環類化合物的對比分析發現,醬香型白酒中的雜環類化合物無論是在種類上還是在數量上,都居各香型白酒之首。在吡嗪類化合物中,4-甲基吡嗪含量最多。4-甲基吡嗪及其同系物是在1879年首次由國外研究者從甜菜糖蜜中分離得到的。後來在大豆發酵製品中也發現了它的存在。4-甲基吡嗪具有一種特殊的大豆發酵香氣,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像醬油和豆醬的發酵香氣特徵。因此,有人提出了吡嗪類化合物是醬香型白酒的醬香氣味主體香物質,他們認為醬香氣味主要來源於吡嗪類化合物的氣味特徵。

(三)呋喃類和吡喃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學說在研究醬香型白酒高溫過程產生香氣的同時,人們也注意到了高溫過程中還可以產生一些呋喃類化合物,它主要是氨基糖反應的產物。在對醬油香氣組分分析中,人們也發現了HEMF(羥基呋喃酮)是醬油香氣的一個特徵性組分。因此,人們又聯想到醬香型白酒的醬香氣味是否與此類化合物有內在的聯繫。由於分析手段等方面的局限,對醬香型白酒組分中呋喃類化合物的分析還不是很深入,但從目前已經分析出的一些呋喃類化合物的結果上看,這類化合物確實在醬香型白酒中佔很重要的地位。糠醛,又稱呋喃甲醛,它在醬香型白酒中的含量較高,醬香型白酒中糠醛的含量是濃香型白酒的10倍以上。3-羥基丁酮是一種呋喃衍生物,它在醬香型白酒中的含量也是較多的,是濃香型白酒的10倍以上。呋喃類化合物氣味閾值較低,較少的含量就能從酒中察覺出它的氣味特徵。這類化合物穩定性較差,較易氧化或分解。它們一般都有顏色,常常呈現出油狀的黃棕色。

通過酒貯存過程中的顏色及風味的變化,也可以推測出一些呋喃類化合物的作用關係。醬香型白酒的貯存期是各香型白酒中最長的,一般在3年左右。貯存期越長,醬香氣味越明顯,酒體的顏色也逐漸變黃。成品醬香型白酒大多帶有微黃顏色。由此可以推斷,一些具有五環或六環呋喃結構的前驅物質,在貯酒過程中,或氧化、還原,或分解,形成了各類具有呋喃分子結構的化合物,使酒體產生了一定的焦香或煳香或類似醬香氣味的特徵。這種在貯酒過程中的風味變化,不但在醬香型白酒中存在,在清香型白酒中同樣也會遇到類似現象。經過長時間貯存的酒顏色逐漸變黃,氣味上也逐漸產生所謂的「陳味」,有時會被誤認為帶有醬香的氣味特徵。因此,有人認為,白酒的陳釀、老熟是具有呋喃結構的化合物氧化還原或分解形成的,陳香氣味是這些化合物的代表氣味特徵。從以上的推測和結合實際的釀酒經驗及現有的分析結果可以初步看出,呋喃類、吡喃類及其衍生物與醬香氣味和陳酒香氣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繫。

(四)酚類、吡嗪類、呋喃類、有機酸和酯類共同組成醬香複合氣味學說這種說法是概括了上述3種學說而提出的一種複合香氣學說。醬香型白酒的醬香氣味並不是某一單體組分所體現,而是幾類化合物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醬香氣味中,體現出了焦香、煳香和「醬香」的氣味特徵,這與4-EG、吡嗪類化合物和呋喃類化合物的氣味特徵有某些相似之處,但醬香型白酒中的醬香氣味與焦香、煳香和「醬味」是有區別的,這種複合醬香氣味很可能是這幾類化合物以某種形式組合而成。

同時,醬香型白酒特有的空杯留香主要是由高沸點酸類物質決定的。這一學說包括的範圍較廣,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幾種類型化合物之間的作用關係,但高沸點化合物對空杯留香的作用無疑是存在的。總之,對醬香型白酒的香味組分的研究還未徹底弄清楚,還有許多未知的成分及問題等待進一步解決,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定能夠徹底摸清醬香型白酒的組分特點。

相關焦點

  • 醬香型白酒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四大類物質分別有什麼作用?
    醬香型白酒含有的物質眾多,有1400多種,目前還有很多物質沒有探明,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氣也沒有確定。目前能夠探明的醬酒中主要的物質成分,除了水和酒精之外,主要有四大類物質,這四大類的物質分別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讓醬香型白酒擁有獨特的風味。
  • 買回來的醬香白酒,該怎麼存放?
    醬香型白酒:亦稱茅香型,以貴州茅臺酒為代表,屬大麯酒類。其酒體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緻、酒體醇厚、回味悠長、清澈透明、色澤微黃等特徵。在所有的白酒中,醬香型白酒所含的總酸是相當高的一種,可達2.0g/L(以乙酸計)以上,有著廣大的消費群體,市場發展潛力很大。其發酵容器是石壁泥底窖池,酒體主體香成分不明確。
  • 12香型白酒究竟有哪些區別?
    白酒有香味,就有了香味的分類,那麼就出現了香型。以清香為基礎衍生老白乾香型 不同的香型白酒體現著不同的風格特徵(或稱典型性),而這些風格的形成源於釀酒各自採用的原料、曲種、發酵容器、生產工藝、貯存、勾調技術以及不同的地理環境,從而形成了中國白酒的百花齊放,各有千秋。
  • 醬香型白酒的五個味道都來自哪?
    國酒當行,茅臺酒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帶動白酒行業的發展,尤其是醬香白酒,越來越受國人的青睞,喜歡其香氣,口感,健康…世人常常把白酒比作人生,五味雜陳,不同的味道,最後融到嘴裡是一種飽滿和豐盈,用酒的酸甜苦辣澀呼應男人成長經歷過程感受,用酒來抒發情懷
  • 白酒知識:十二大香型的主體香氣物質、風味特徵有何不同?
    四大基礎香型 醬香型白酒:以貴州茅臺為代表,其主體香氣仍未被破解,目前有著「4-乙基愈創木酚 (4-EG) 說、吡嗪及加熱香氣說、呋喃類和吡喃類衍生物說、高沸點酸性物質與低沸點酯類物質組成的複合香氣說」這四種說法,具有「醬香突出
  • 白酒的味道:酸甜苦辣,由這些成分決定
    更多文章請關注彥弘品酒白酒中的這些成分決定了白酒的味道白酒相當於98%+2%, 98%指的是酒精和水, 2%指白酒中的微量成分,主要包括高級醇、有機酸、酯類、多元醇、酚類及其他族化學物質。2%含量儘管非常少,但他們對白酒品質卻有極大影響,決定白酒的香味和口味,進一步組成白酒的不同風格。
  • 中國白酒香型,你知道多少?
    酒是中國的傳統飲品,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最早的酒是黃酒,世界三大古酒之一。通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很多中的香型,從南到北的都有不同香型的白酒。今天小編就給大夥分享中國白酒的種類和他們的香味特徵。白酒香型主要是有白酒的氣味和品酒師通過不同味道的白酒進行分類出來的,目前我國白酒有13種香型,主要是12種香型的產品。
  • 傳統白酒研究重大突破:脂肽類化合物董酒含量居全球首位
    這次獲得成果的不僅僅是董酒,更是中國傳統白酒的集體榮譽,為中國傳統白酒走向大眾化、健康化、國際化轉型提供重要助力。」這是繼在中國傳統白酒中發現萜烯類化合物等生物活性成分後又一重要科研發現,這一科研發現不僅揭示了脂肽化合物具有抗癌,平衡的獨特而豐富的生物活性作用,也從現代科學手段證實了董酒獨特的健康價值。江南大學的重大研究突破,對整個中國白酒產業未來將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 醬香型白酒風味結構分析 這幾種想你聞出來了嗎?
    醬香型白酒風味獨特,主體香味物質尚未確定,而濃香型的主體香是以乙酸乙酯為主的複合香型,清香型則是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為主題的複合香型。醬香型白酒雖然也是複合香型,但卻不知道主體香味物質,所以在風味上總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為什麼醬香酒喝了不上頭、不口乾?
    過量,則使白酒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飲用這種酒後會引起頭暈,臉紅等,這是白酒飲後上頭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外加香料引起 由於白酒成分的複雜和稍微改變即可改變口感乃至性質的特點,如果外加香料不符合科學標準,是會引起引起頭疼、口乾的。
  • 白酒在科學上的未解之謎:含量極少的生物活性成分,仍是世界難題
    中國白酒是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中國白酒具有豐富的不可比擬的獨特風味,其中水和乙醇佔98%左右,呈香呈味物質和微量成分佔2%左右。其中這2%的呈香呈味物質和微量成分,目前有據可查的就達到了上千種,仍然有1%左右的物質,未被發現,成為中國白酒的不解之謎。
  • 打造綜合性"醬香文化"體驗館——廣州知酒堂
    中國酒文化有"學而優則仕"的積極進取,有陶潛"淡泊名利"的寧靜致遠,有"我本楚狂人"的孤傲,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在現代社會,酒在人們的生活中依然不可或缺。廣州知酒堂作為一個綜合性醬香文化體驗館,打造了一種新穎的飲酒方式,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 白酒香型解剖:究竟哪個更健康?
    醬香型白酒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呈香呈味物質,綠色天然。1993年5月28日,新華社發表《國酒茅臺新發現,天天飲酒不傷肝》的報導。之後有專家對茅臺酒進行專項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茅臺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金屬硫蛋白」等有益物質。金屬硫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幹預肝纖維化、肝硬化的放生發展。
  • 國知酒——醬香型白酒怎麼分辨好壞?
    二、聞味道這裡的味道指的就是酒的香味,也許有人會說,它應該沒有什麼區別,如果大家仔細辨別的話,品質較好的醬香酒,它的味道是非常的醇香,不會有那些閒雜的氣味出現,是綿甜醬香味突出,而且回味悠長,但劣質的醬香酒中味道則會非常的不正宗,有一些雜味出現,而且比較刺鼻,根本就沒有做到醇香。
  • 除了乙醇和水,你喝的白酒中竟然還有2%的神秘組成部分!
    另一種是經過熱處理以後的熟穀粒的香氣, 它們是在加熱過程中經非酶反應產生, 呈現一些特徵香味。就其揮發性組分而言, 穀物種類不同, 則其組分有較大差異。釀酒原料之一——高粱。高粱的內容物多為澱粉顆粒,外包一層由蛋白質及脂肪等組成的膠粒層,易受熱而分解。高粱的半纖維含量約為2.8%。
  • 白酒酒體由哪些物質構成?作為升級版的勾兌,酒體設計有何妙用?
    而一款白酒想要通過酒體設計達到「特色優先、質量第一、結構合理」的效果,首先要搞清楚白酒酒體中有哪些微量成分以及其用處,才可以對其進行合理配比,取長補短、相融、烘託,展現出成品酒的個性,調出一款風味不一樣的白酒。那麼,除去乙醇和水,白酒的酒體都由哪些物質構成呢?
  • 白酒十問:43°和53°有什麼區別?
    不同的醬酒有不同的個性,但歸結起來,好的醬酒看起來清澈透明、色澤微黃,持杯轉動時有酒體掛壁;聞起來舒適,優雅細膩、醬香突出;品起來好喝,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甚至會覺得大嗝是香的。提高白酒鑑賞能力的最好方法還是多品多喝。
  • 白酒的發酵方式有哪些?
    眾所周知,中國白酒文化幾千年,源遠流長。時至今日,白酒釀造依然在全國各地開枝散葉。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是世界八大蒸餾酒之一,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後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解放後稱為白酒。那麼白酒的發酵方式有哪些?
  • 白酒基礎知識大全,喝酒的賣酒的都看過來
    甲醇有毒性,飲用後會中毒而亡;乙醇無毒性,能刺激人的神經和血液循環,但過量飲用也會引起中毒。酒類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俗稱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氣味飄逸的易燃、易揮發液體,其沸點為78℃,冰點為-114℃。 2.酒度 酒精在酒液中的含量用酒度來表示,通常有公制和美制兩種表示法。
  • 一文看懂白酒的化學成分!
    不揮發酸有乳酸、蘋果酸、葡萄糖酸、酒石酸、琥珀酸等。乳酸比較柔和,它帶給白酒以良好的風味,但過量則出現澀味。 乙酸和乳酸是白酒中含量最大的兩種酸,它們不但是白酒的重要香味物質,而且是許多香味物質的前體。一般白酒,乙酸接近乳酸,長期發酵的優質酒,乳酸量大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