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軌道真的很怪異!

2021-01-15 冬哥譜科

冥王星是太陽系行星中的害群之馬,看起來天文學家並不確定冥王星將在目前的軌道上停留多久。

回到那一天,在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之前,我們了解到我們的太陽系有九顆行星。

其中八顆行星的軌道很漂亮,很整齊,幾乎是圓形的,而且都在一個整齊的小平面上。

然後是冥王星——這個古怪的人,隨著自己軌道鼓的節拍行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顯然,它離太陽太遠了,任何人都不會費心去糾正它。

首先,以它的傾斜度為例,這是天文學家用來描述行星軌道傾斜度的詞。

相對於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的平均值,冥王星的軌道角度為17度。

這聽起來不算多,除非你把它比作地球,它只差1.5度。

事實上,你可以將它與你想要的任何其他行星進行比較,你會得到同樣的結果:我們太陽系的行星做這件事,冥王星做那件事。

然後就是怪異了。

行星圍繞太陽的軌道不是完美的圓圈,而是伸展的橢圓形。

你可能已經猜到,那個橢圓的伸縮量叫做偏心率。

偏心率為0表示一個規則的圓,而偏心率為1表示你有大麻煩了:你的軌道伸展得太遠了,以至於你完全處於逃離太陽系的軌道上。

地球是一顆很好的小行星,偏心率只有0.016。

在其他行星中,最嚴重的是水星,偏心率為0.2。

那冥王星呢?

由於偏心率為0.25(換句話說,完成從系統中移除的距離的1/4),其軌道的伸縮性被誇大了,以至於它248年的軌道中有20年是在海王星的軌道內度過的。

冥王星的軌道很容易失穩,但有時海王星會設法讓它平靜下來。

這兩個世界(至少目前是這樣)被鎖定在一種叫做共振的東西上,其中一個軌道的周期是另一個軌道周期的簡單倍數。

在莊嚴的海王星和奇特的冥王星的情況下,這個奇特的小世界每繞三圈,莊嚴的巨人就會繞兩圈。

這種共振使冥王星的軌道在數百萬年的過程中保持著規則(儘管它很奇怪)。

但在太陽系外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情況並不是很穩定,在那裡,太陽的引力影響只不過是一次短暫的調情。

天文學家不能確切地確定冥王星將在目前的軌道上停留多長時間,要建立過去500萬年左右的準確圖像,有太多的複雜性需要考慮。

我們遙遠的後代很有可能有一天醒來時會發現冥王星開始在星際之間旅行…。

或者一頭撞向太陽。

就像我說的,冥王星做它想做的事。

作者:保羅·M·薩特

冬哥譜科編譯

相關焦點

  • 冥王星的軌道。冥王星的一年有多長?
    加上它的擁有距離最遠的圍繞太陽的軌道(因此有著非常長的軌道周期),它也有相比其他太陽系的任何行星最偏心的軌道。這也讓冥王星一年的時間更長,相當於248個地球年。軌道周期:極值離心率達到0.2488的冥王星,到太陽的距離的近日點為4,436,820,000 千米(2,756,912,133英裡),遠日點為7,375,930,000千米(4,583,190,418英裡)。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任何物體瞬間被凍住,怪異超出認知!
    因為當時學界發現天王星的運行軌道與牛頓重力法則不符,應該是一顆未知的巨大行星重力所致。果不其然,1846年,海王星被發現。但學界同樣發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行軌道異常,推測應該還有一顆巨行星尚未發現,也就是所謂的「第九顆行星」。半個世紀過去了,連第九顆行星的影子都沒發現。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任何物體瞬間被凍住,怪異超出認知
    因為當時學界發現天王星的運行軌道與牛頓重力法則不符,應該是一顆未知的巨大行星重力所致。果不其然,1846年,海王星被發現。但學界同樣發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行軌道異常,推測應該還有一顆巨行星尚未發現,也就是所謂的「第九顆行星」。
  • 天文知識小課堂:你知道冥王星公轉一圈需要247年,而且他非常小
    今天這篇文章來自於三峰原創的冥王星幾大怪異的事情,我們也知道現在冥王星只是一顆矮行星所以咱們太陽系中現在是八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不過冥王星的經歷可以稱得上跌宕起伏之前一直以為是的九大行星結果一夜直接被降為了矮行星,聽起來真的挺委屈的。
  • 冥王星有多少未解之謎?
    經過9年的飛行,預計7月14日 「新視野」號將飛越距離地球50億公裡的冥王星。  越來越清晰!隨著歷史上首個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的接近,人類將獲取更清晰的照片和更豐富的數據,冥王星的神秘面紗將會一點點地被揭開。  它是在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個天體,它是因「舉止」怪異被稱作將「第三類行星」的天體,它是「經典太陽系」中唯一一顆人類尚未近距離探測的行星。它是冥王星。
  • 冥王星的軌道:在它的上面,一年到底有多長?
    加之他有一個離太陽很遠的環繞軌道(因此他有很長的軌道周期)他也有一個比太陽系內任何一個行星或小行星都要古怪的軌道。這讓冥王星上的一年很長,相當於248個地球年!新視野號探測器的軌跡,冥王星的軌跡,柯伊伯帶天體2014MU69在冥王星最近的時候,他事實上穿過了海王星的軌道,離太陽也來越近。這種軌道模式每500年發生一次,在那之後兩個天體回到了他們最初的位置然後重複這個循環。它們的軌道也將它們置於2:3的平均運動共振中,意味著冥王星每環繞太陽兩周海王星就要環繞三周。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了九大行星?
    但是不久前,太陽系還有「九大行星」,多出的一個就是原本處於末位的冥王星,但在2006年,科學家卻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之列。冥王星位於太陽系的外圈,非常黯淡,直到1930年才被人們發現。隨後一段時間冥王星就作為太陽系的第九行星被人們所了解。但是由於當時科學技術並不發達,人們對冥王星了解得也不多。
  • 不尋常的天體,軌道交叉,冥王星為何不會與海王星相撞?
    所有繞太陽運行的天體都是橢圓(橢圓形的)軌道。但是冥王星的軌道比其他任何一個靠近太陽的行星都要更為「橢」。在它的遠日點,即天體離太陽最遠的軌道點上,冥王星的軌道遠超海王星——太陽的第八顆行星。但在它的近日點,即天體離太陽最近的軌道點,冥王星又比海王星離太陽更近。 冥王星另一個奇特之點在於它的軌道面,相比於從火星到海王星的所有行星的軌道傾斜來說。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冥王星的軌道離心率及傾角皆較高,近日點為30天文單位(44億公裡),遠日點為49天文單位(74億公裡)。冥王星因此周期性進入海王星軌道內側。海王星與冥王星因相互的軌道共振而不會碰撞。在冥王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上太陽光需要5.5小時到達冥王星。
  • 「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群?可怕怪異超出認知
    行星必須足夠大,因為只有大到足以在引力作用之下清理軌道之上的小行星。事實上,冥王星並不符合第三條規則。冥王星的軌道之上還有其他小行星,所以它已經退化了。首先,冥王星的體積只有月球體積的三分之一,其重量比地球輕470倍。很多人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很小,就像普通的小行星一樣。其次,冥王星的軌道參數與太陽系其他8顆行星完全不同。冥王星相對於黃道軌道的傾角是17度。
  • 冥王星待解之謎:表面存在"流逸"?與卡戎是雙子星?
    經過9年的飛行,預計今日 「新視野」號將飛越距離地球50億公裡的冥王星。  越來越清晰!隨著歷史上首個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的接近,人類將獲取更清晰的照片和更豐富的數據,冥王星的神秘面紗將會一點點地被揭開。  它是在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個天體,它是因「舉止」怪異被稱作「第三類行星」的天體,它是「經典太陽系」中唯一一顆人類尚未近距離探測的行星。它是冥王星。
  • 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行星之列呢?
    冥王星位於太陽系的外圍,非常黯淡,由於當時科學技術手段不發達,人們對於冥王星的了解並不多。發現了冥王星之後,人們很快發現冥王星太小以及與其它行星運行軌道有差異對未知行星的研究還在繼續,但是沒有發現任何的東西,如果採用了旅行者二號飛船計算出冥王星的質量,那麼另一個差異就消失了,也就不會有第十顆行星了。
  • 冥王星發布紀念版寫真集!
    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西南研究所的艾倫·斯特恩擔任「新視野」號項目的首席研究員,他告訴我們:「我真的被這些圖片嚇到了,這個遙遠的世界遠比我們預期的還要令人驚嘆。」從上世紀90年代初「新視野」項目概念誕生以來,斯特恩一直就是該項目的推動者。「新視野」號在2019年完成了遙遠的柯伊伯帶天體「雪人」(Arrokoth)的飛掠,而今它仍繼續飛往未知境界。
  • 冥王星發布紀念版寫真集
    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西南研究所的艾倫·斯特恩擔任「新視野」號項目的首席研究員,他告訴我們:「我真的被這些圖片嚇到了,這個遙遠的世界遠比我們預期的還要令人驚嘆。」從上世紀90年代初「新視野」項目概念誕生以來,斯特恩一直就是該項目的推動者。「新視野」號在2019年完成了遙遠的柯伊伯帶天體「雪人」(Arrokoth)的飛掠,而今它仍繼續飛往未知境界。
  • 冥王星去哪了?
    冥王星是科學家在1930年發現的,後來被認為是太陽系中的第九顆行星。然後,冥王星是如何被「踢出」太陽系的行星?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的觀察方法變得越來越強大,科學家發現了許多關於冥王星的怪異的地方。首先是冥王星的軌道不穩定。
  • 將替代冥王星成為第九大行星?科學家發現遙遠天體奇怪軌道!
    曾經,冥王星,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個「張冠李戴」的冤案直到2006年才平反,冥王星頂著「第九大行星」的帽子「維諾」前行的道路暫時止步,是的,冥王星是屬於柯伊伯帶的一顆矮行星,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竟比冥王星質量多出四分之一,於是,眾多挑戰第九大行星的天體紛紛「出世」,但是矮行星到行星的進化並不是一蹴而就
  • 冥王星表面出現「爬行痕跡」,上面真的存在巨型生物嗎?
    冥王星表面出現「爬行痕跡」,上面真的存在巨型生物嗎?題主大概是看到了一張「大蝸牛」爬行的照片受到啟發才提的這個問題吧!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冥王星的基本情況作一個簡單的了解。我們都知道冥王星是太陽系柯伊伯帶中體積第一、質量第二(僅次於鬩神星)的矮行星,其直徑約為2370公裡,主要由巖石和冰組成。相比而言,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均較小,分別只有地球天然衛星月球的1/3和1/6。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1988年鄧肯(M.Duncan)證明,柯伊伯帶是短周期彗星的主要源,而奧爾特雲則是長周期彗星的主要源,冥王星就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柯伊伯帶天體。為什麼說科學家幾乎確定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呢?這就和科學家發現的塞德娜以及2015 TG387兩顆天體有關了。
  • 冥王星真的可怕麼?零下238度的冰冷星球,可瞬間凍結一切!
    那麼從客觀上講,冥王星真的「可怕」嗎? 3-行星能夠清除軌道附近上的其他天體。 結果冥王星符合第一和第二個條件但不滿足第三個,因為冥王星的軌道上有許多的海王星外天體。就這樣,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
  • 冥王星身後,黑暗中的那個秘密,可能要守不住了
    「第九行星」真的存在?這顆行星距離主星十分遙遠,且運行軌道怪異。作為主星的這對雙星十分年輕,形成於1500萬年前。碎片盤的引力影響導致其軌道發生衰減,逐步朝兩顆主星靠近。最後被雙星的引力甩向外圍,幾乎成為一顆無主的流浪行星。而幸虧一顆湊巧掠過的恆星,穩住了它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