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鎳三元正極NCM811、NCM622及NCA均需採用氫氧化鋰為原料,正逐步替代碳酸鋰。未來,隨著高鎳三元電池滲透率的持續提升,氫氧化鋰將逐漸主導鋰市場的發展。
氫氧化鋰日益「受寵」
雅化集團日前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新增年產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1.1萬噸氯化鋰及其製品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雅化集團表示,鋰產品應用廣泛、需求旺盛,三元電池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已成為趨勢,將帶動氫氧化鋰的市場需求。
據了解,伴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持續增長,雅化集團的主要客戶也將計劃新增產能,使得其電池級氫氧化鋰(氯化鋰、金屬鋰)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公告顯示,項目建成達產後將實現年均銷售收入21.28億元,年均淨利潤2.8億元。
氫氧化鋰是製作高鎳811電池必不可少的關鍵材料。因為高鎳材料必須要在純氧環境中高溫合成,窯爐材質必須耐氧氣腐蝕,並且要求燒結時溫度不能高於800℃,而採用碳酸鋰作原料,導致鹼性過強,對溼度的敏感性增強,影響電池性能。相比於碳酸鋰,用氫氧化鋰製取高鎳三元材料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充放電性能。
從近期市場應用情況來看,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初,氫氧化鋰的表現已經明顯優於碳酸鋰。氫氧化鋰主要用在高端的高鎳電池,比較偏向海外大廠的車型,包括特斯拉、大眾和寶馬等。相比之下,碳酸鋰大多是應用於較低端的電池,如磷酸鐵鋰電池、NCM523和NCM111等。據了解,由於特斯拉主要採用的NCM811和NCA電池均以氫氧化鋰作為鋰源,氫氧化鋰成為特斯拉產業鏈最受益品種。
目前,全球電池級氫氧化鋰供應的第一梯隊包括Livent、雅寶AlB、贛鋒鋰業、容匯鋰業、天齊鋰業,此外雅化鋰業等生產商也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從產能份額上看,海外龍頭雅寶ALB和Livent產能較大,而國產廠商產能佔據了近50%,其中國產龍頭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都有雄心勃勃的擴產計劃,預計到2021年國產氫氧化鋰市場份額將佔到近三分之二。
近年來,贛鋒鋰業逐步加大氫氧化鋰投入,預計在2020年四季度5萬噸氫氧化鋰產線會投產,屆時氫氧化鋰總產能將達到8萬噸,這是全球第一的產能水平。目前,天齊鋰業四川射洪基地的年產5000 噸氫氧化鋰已基本滿產;全資子公司TLK(Tianqi Lithium Kwinana)旗下的西澳奎納納一期年產2.4萬噸氫氧化鋰全自動化生產線在 2019 年內已經投產,二期另外的2.4萬噸產能仍處於工程建設階段。
需求量將超過55萬噸
據電池中國網了解,截至目前,國內的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克動力、力神電池、遠景AESC、蜂巢能源、塔菲爾、萬向一二三、億緯鋰能、孚能科技、比亞迪、桑頓新能源、遠東福斯特、鵬輝能源、卡耐新能源,國外的LG化學、SKI、三星SDI等電池生產企業都布局了NCM 811。
隨著高鎳時代的到來,氫氧化鋰日益成為全球電池產業鏈巨頭爭相搶奪的對象,而下遊電池生產企業和整車生產企業為保障電池級氫氧化鋰供應,紛紛向鋰業巨頭大量採購氫氧化鋰。
今年年初,贛鋒鋰業在互動平臺表示,特斯拉向公司採購的產品數量約為公司氫氧化鋰年總產能的20%。此前,贛鋒鋰業與特斯拉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特斯拉指定其電池供貨商向贛鋒鋰業採購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合同履行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此外,贛鋒鋰業於2019年9月與LG化學籤訂協議,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贛鋒鋰業向LG化學銷售的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產品總量共計9.26萬噸。
2019年3月,天齊鋰業全資子公司TLK分別與SKI和EcoPro籤訂了長期供貨協議,約定單一年度氫氧化鋰產品基礎銷售數量合計約佔TLK澳洲奎納納地區氫氧化鋰建設項目達產後年產能的20%~25%。同年8月,TLK與LG化學籤訂了長期供貨協議,約定單一年度氫氧化鋰產品基礎銷售數量不低於TLK澳洲奎納納地區氫氧化鋰建設項目達產後年產能的15%。同年9月,TLK與Northvolt籤訂了長期供貨協議,其中平均單一年度氫氧化鋰產品基礎銷售數量約為TLK澳洲奎納納地區氫氧化鋰建設項目達產後年產能的6%~10%。
天齊鋰業有關人士表示,高品質動力電池多選用氫氧化鋰,長單客戶通常定製化需求較高,對品質的穩定性、一致性以及磁性物質等雜質含量的要求非常嚴苛。而通過合併計算,Northvolt、SKI、Ecopro、LG化學四家公司已鎖定天齊鋰業奎納納氫氧化鋰項目至少41%的年產能。
業內分析認為,高鎳三元滲透率提升將快速拉動電池級氫氧化鋰需求。電動汽車選擇向高鎳方向發展確定性強,海外電動汽車在高鎳三元方面滲透率已接近70%,明顯高於國內水平,預計未來國內高鎳三元滲透率將逐步提升,至2025年將佔據絕大部分三元材料市場,屆時氫氧化鋰需求量將超過55萬噸。
未來,氫氧化鋰或將成為鋰電材料應用主線。
撰稿:馬雲騰
來源:電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