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很多時候,這是一個貶義詞,但進入現實的場景,王婆賣瓜必須自賣自誇!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琳琅滿目、種類繁多。同一種功能,可能有不同產品實現;同一種產品,可能有不同廠家生產。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選擇產品倒是成了一件費心的事,而如何把自己生產的產品賣給消費者,讓他們接受,對於生產者更是一個頭大的問題。
但對於聰明的商人,總會想到辦法,早在北宋時期,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最完善的商標。當時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內,有家姓劉的針鋪店,以白兔搗藥圖為商標(標記),在當地頗負盛名。這個商標是用銅版印刷製造而成的,整體外形近似方形,中間繪有白兔搗藥圖,畫鮮明突出,文字辨識度清晰。圖畫的上端,橫寫著店名「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兩側寫有「認準門前白兔兒為記」的條幅,圖下方從左到右寫關於經商範圍、方法和質量要求的告白。這個就相當於現代的廣告,有地址、有產品介紹,還有標識度很高的圖像。
後來像張小泉剪刀、狗不理包子、全聚德烤鴨等都是古人留下了的百年老字號,也就是說這些是百年品牌!2 品牌深井效應
經過市場經濟的薰陶,人們已經充分的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所以目前來說,不僅工業化的產品申請了品牌,目前很多農產品、文化創意產品都申請了品牌。以前有句話就百花齊放,表示品種多,而在品牌這個認識上,從全球的範圍上看,可謂是百萬花齊放,甚至更多。
但這樣就帶來一個問題,品牌眾多,一眼望過去就烏泱烏泱的,那個會是我們需要的?在這個時候,會產生選擇困難,特別是產品相似程度高的時候。就好比我們有的時候,就看到一片森林很壯觀,但我們卻沒了心思看樹長得如何。
改革開發40多年,中國的工業經濟發展壯大,在很多地方形成了聚集區。例如晉江的運動鞋、石獅的服裝、佛山的小家電等,單單一個地區,就可能聚集數百上千家同類型的企業。對於一個地區來說,集聚效應更好的打造一個產業。但是作為其中一個普通的一個企業,時時刻刻面臨對相同類型的企業的強大競爭和壓力。如果企業沒有特色、產品沒有特點,那麼在數百上千家甚至更多企業中,處於底部位置,就好像處於「深井」中一樣,而處於「品牌深井」中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看不到出頭之日。
其實不僅產品、品牌如此,人也如此、城市也如此。就如城市發展為例,數千年來,不同的年代會有不同的城市脫穎而出,但是更多的城市湮滅在歷史的煙塵中。時至今日,城市等級也分為多類,有直轄市、省會城市、副省級、普通城市...而普通城市又因為經濟、地域的不同,有的城市為大家熟知,而更多的城市則默默無聞,猶如陷入「深井」,找不到發展出路。
3 品牌叢林中如何突圍?
對於很多處於「品牌深井」中企業,或者是一些新的企業,如果僅僅甘心賺些辛苦的加工費,那也無妨。但大多數人不甘於平凡,如果不甘於平凡,那就得想辦法,尋求從「品牌深井」中突圍。
但如何突圍呢?
首先得把產品做好,另外得有特色。另外,容易引起大家忽視,但也比較重要的就是要宣傳。這是因為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把產品做的好,不是件難事,就如小米手機,自己不做手機,依靠產業鏈完成。但做出特色,就不容易了。在產品特色對比不是太明顯的情況下,宣傳的品牌認知度作用就非常大了。
在早期,可以通過報紙、音像媒體、展會等。在這方面當年的秦池酒業可以作為正反的參考。上世紀90年代,秦池酒業是山東濰坊下面一個縣級小酒廠,當年一年產量不到一萬噸,產量不大,名氣不響。他們新任廠長為了打開銷路,帶著廠裡最後的家當50萬元,希望在瀋陽打開銷路。他先在當地電視臺密集投放廣告,又帶領手下的推銷員跑到街上,沿街請市民免費品嘗秦池白酒。最轟動的是,他租了一艘飛艇在瀋陽鬧市區的上空拉橫幅,並撒下數萬張廣告傳單。僅用了不到20天的時間,秦池酒在瀋陽已為人熟知並銷量劇增。姬長孔迅速在媒體上發布「秦池白酒在瀋陽脫銷」的新聞,隨後的一年內秦池酒迅速佔領了東北市場,銷售額節節攀升。中央電視臺開始改革,把黃金時間段拿出來進行全國招標。秦池把近乎一年的收入拿出來,競得標王。他們又連續競得標王。特別是1996年,他們給出3.212118億元的投標金額,使,中國廣告報價首次突破3億元。而秦池酒業也變得家喻戶曉,銷路大幅度提升。1996年秦池酒實現銷售收入9.8億元,利稅2.2億元,一年就增長五六倍。當年的這個成績,從品牌營銷的角度是非常成功了!(在秦池酒業蟬聯中央臺「標王」後,北京《經濟參考報》的四位記者對一個縣級酒廠如何生產年銷售額15億的白酒產生了懷疑,經過暗訪調查發現,秦池每年只能生產3000噸左右原酒,他們從四川收購大量的散酒,用本廠的原酒、、酒精勾兌成低度酒,然後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銷往全國市場。1997年,北京《經濟參考報》刊登的「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兌」系列新聞報導傳遍全國各地,徹底擊碎了秦池酒燦爛的泡沫。該年銷售額只有6.5億,第二年只有3億,幾年以後,從此一蹶不振,最終從大眾的視野中消失了...)。
當然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我們應該更重視新媒體的作用。而且新媒體例如微博、抖音、微信視頻號的傳播更快。近期出現的丁真現象就是一例。這個家在四川的藏族小夥,在村子裡被一位攝影師拍了一段不到10秒的視頻,這段剪輯完成的視頻上傳至短視頻平臺,配文「很多年輕女粉要我多拍拍尼瑪(丁真的弟弟),尼瑪沒遇上,見到他的哥哥丁真」!毫無徵兆地這段短視頻火了,傳遍了各大平臺。丁真搖身一變,成為了網民眼中的「甜野男孩」,也成為了各大平臺的頂流網紅,更成為了四川、西藏乃至全國各個旅遊大省爭搶的對象。也許這是人們厭倦了傳統網紅的流水線式的模塊臉、套路等原因吧。這個現象了我們要討論最重要的是,丁真給自己的家鄉四川理塘當起了「旅遊宣傳大使」,也讓理塘這個偏僻的西部小縣進入了全國人民的視野!
當然從品牌角度,一時突圍了,引起了大家的重視,但並不意味著就結束了,因為人們是挑剔和善忘的!所以自身要過硬,包括做產品、內容的質量、素質等。就比如前些年通過「爸爸去哪兒」紅火起來的雪鄉旅遊,後來負面消息不斷,再想做好非得再下大功夫不可。而打造一個百年品牌,可能要多次突圍!
相對於工業產品及其他傳統產品,快速消費品、電子產品及相關的服務等迭代較快,而且其最大受眾是年輕人。年輕人求新求變求快,因此需要不斷的新鮮刺激,這些新媒體的切合度會更好,但也容易產生疲勞感。
在品牌塑造上,就必須打造直觀的形象。例如我們看到「大褲衩」就想到央視,看到「秋褲」就想到蘇州以及東方之門,看到美猴王形象就想到花果山,看到勾勾想到Nike,看到菊花瓣就想到華為一樣。品牌的形象可以通過圖像、聲音、文字來打造。而這些圖像、聲音、文字必須要精煉,容易記憶。就像鑽石廣告:一顆恆久遠,鑽石永流傳!就打動了多少女生的心!而我兒子小的時候還睡在搖籃裡的時候,每次聽到「今年過年不收禮...」的時候,他就會轉過小腦袋追著聲音的方向去看電視。
品牌的塑造要有特點,才能讓人記住,但是要讓消費者買單,就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