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離開飛機維修很久了,有個朋友說,你寫一點關於飛機維修的事吧。我一直推脫,因為很多事不能說,要照顧老東家的臉面,有些事寫出來會引發局方的調查,不如換個視角,帶你看看飛機維修吧。
(一)溝通,飛機維修工作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溝通,在人與人的結點上因為溝通不暢會出現很多問題,民航維修人員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溝通,如何簡單『清楚』準確的完成溝通,有很多理論我就不再累述了。下面講幾個關於溝通的小故事。
1、一般的民航客機上都有6塊顯示器,會顯示相關的飛行參數或者警告信息,有時還會提醒飛行員應該採取的動作。但是並不是全部的故障都會告知飛行員,因為有些故障異常就算告知了飛行員,除了增加他的憂慮分散他的注意力之外,沒有任何幫助。比如在飛機著陸階段的一些發動機故障信息就會被刻意的屏蔽掉,因為著陸階段是整個飛行過程中最危險的,需要飛行員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時有些故障信息會被保留到飛機著陸以後再顯示出來。
但是現在的飛機有遠程數據傳輸能力,也就是在飛機故障出現的第一時間,地面機務已經能夠收到相關的故障報告了。
那天我正在值班,忽然遠程監控系統傳來警報,一架飛機的發動機出現異常數據。因為地面和飛機通訊通常都依靠甚高頻(VHF)這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訊系統,飛機飛出幾百公裡就聯繫不上了。我們需要通過電話聯繫目標機場的塔臺,再通過他們聯繫機組。這個辦法非常繁瑣且低效,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用。
我們和機組約定,落地以後要電話開機,方便直接電話聯繫,詢問相關信息。那一天我翻開預留的電話冊,找到了機長的電話。
監控系統顯示飛機已經落地,我電話撥過去:「你好,請問是XX機長嗎?」
很意外,對方是個女的,她說,我是他妻子。
「我是XX機務,現在飛機出了一些問題,我們需要聯繫機長,請問您有沒有他的新號碼?」
對方並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她有些顫抖的反問我:「飛機出了什麼問題?」
我當時挺著急的,心裡想著就算我說了,你也不懂啊。
我敷衍著說:「沒什麼大事,就是需要趕緊聯繫上機長。」
「飛機現在怎麼樣了?出了什麼事?你趕緊告訴我!」電話裡對方已經開始哭了。
我有些懵,只好暫時擱下自己焦急的心情,耐心的解釋:「你聽我說,我們遠程監控飛機出了一點小故障,現在飛機已經正常落地了,我們要機長電話是想詢問一下故障的詳細信息。」
對方依舊在哭:「你別騙我,真的沒事嗎?」
我用儘量淡定的口氣說:「真沒事,就是一個小故障,我只是想問問機長具體故障的情況。」
「先不和你說了,我這邊急著排除故障。」看對方已經泣不成聲,估計我從她這要來電話會很困難,我趕緊又聯繫了飛行隊,要來了機長的新電話。
電話撥過去,佔線,再打過去還是佔線。我都能想像剛才那位女士正和機長在焦急的通話,算了,聯繫副駕駛吧,抱歉了,機長,一不小心給你添了這麼多麻煩。
民航是個龐大複雜的系統,每個行業的具體分工都不同,所擔心的問題也不同,你要理解他們的擔憂,溝通時要注意,第一先報平安,然後再詢問信息。
2、又一日,我正在機坪值班,對講機裡籤派(公司飛機運行的指揮調度部門)喊我們,B-XXXX空調故障,趕緊用甚高頻(VHF)聯繫一下機組,頻率XXX.XXX,我們急忙找到一架地面正通著電的飛機,剛好在這個頻率上。
接通話筒聯繫機組:「B-xxxx飛機,我是地面機務,收到請回到」
「地面機務,我現在雙PACK失效,故障燈亮,復位之後,很短時間又再次失效」機組回復的很快,簡單明了。
這個故障時飛機雙空調組件失效,影響客艙的增壓,操作不當會導致客艙失壓。這讓我很為難。我只是個維修人員,我沒法指導飛行在空中的機組如何操作飛機,再說這個故障其實非常緊迫,需要立刻採取正確的處置措施,否則會引發客艙失壓,導致氧氣面罩脫落。
我只能回答:「如果分別復位PACK不能恢復,請您參照ECAM提示動作和FCAM手冊的要求,採取相應的措施,我無法提供幫助。(ECAM是飛機上的顯示系統,FCOM是一本指導飛行員應對突發情況的指導手冊,所以飛機遇到緊急情況,飛行員翻手冊並不是一個段子。)
短暫的沉默,對方回答:「收到!」
過了一會飛機返航了,這是機務的老大已經趕到了調度室,他並沒有聽到我們的對話。
但是據說值班的機務調度向我們機務老大,簡單的總結了我的回答:「這故障不關我的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機務老大暴跳如雷,隔著對講機我都能感受到他的怒火:「XXX你給我滾回調度室!」
什麼情況?從專業上講,我的職責是維修,我不能指導機組在空中採取措施,
如果是一些不緊迫的故障還好,這種火燒眉毛的故障,
我的一個錯誤指揮,直接會導致事故發生。
我覺得自己沒錯,回調度室的路上,我抱著MEL手冊,這是一本名為《最低設備放行清單》的手冊,它的主要功能是在飛機出現故障時,用來評判這個故障對飛行安全的影響程度,飛機能否放行。但是這本手冊的使用範圍僅限於「飛機以自身動力滑行以前」也就是說飛機從開始滑行那一刻,就不能依靠這本手冊來指導飛行員。
我回到調度室,還沒等進門,一本《MEL》手冊就飛了出來,機務老大還在發火,他憤怒的說,別和我說應該不應該,我就TM想知道,誰給你的勇氣和機組說:「這個故障關我什麼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很明顯,我的通話被扭曲了。這種事民航內部經常發生,有一個特定的詞,叫做「配藥」,或者叫「挖坑」,就是信息傳遞時藝術的對其進行修改,經常會起到微妙的作用。
面對雄獅一樣怒吼的BOSS,我沒有任何爭辯的餘地,這是我非常尊敬的一個領導,平日裡我們都叫他「老大」,他有點像電視劇裡的「李雲龍」。
他的原則是:
1、不能欺負人,尤其是不能欺負我的弟兄。
2、我的弟兄要有肉吃。
3、待遇傾向一線,領導往後排,讓幹活的人得到實惠。
在以上原則的指導下;
我們機務和別的部門衝突時,他基本都是不講理的護犢子。
在和公司爭取待遇時,幾乎像土匪一般,巧取豪奪,反正我們機務從分房到收入都是除了飛行以外最好的。
同時我們的機務收入的內部分配,廠領導是拿不過一線員工的,「老大」的原話是:「各位領導,你要是嫌錢少,你可以不當領導,有的是人想幹這個職位。」
不過這一次,他真的怒了。
我低著頭,心中有萬般委屈,也只能默默承受炮火。
過了幾天,「老大」怒氣略消,他把我叫去了辦公室。
老大說:「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但是有一條,飛機離地三尺,飛行員承受的壓力遠超你的想像,你給我記住了,飛機在地面我們和飛行是平等的。但是一旦飛機起飛以後,必須無條件的為飛行員提供幫助,別和我講手冊、講規章。這些我比你熟,你自己想想,那天你有沒有辦法給機組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大BOSS的一番話,徹底打碎了我心底的辯論稿。
從技術上講,我的行為無可挑剔,但是如果從人與人的理解和溝通上,我確實有更好的選擇,當時可以提醒機組客艙失壓的風險,並且在執行手冊動作之外給予更多的支持。
我們公司飛行員對機務非常友好,大家日常溝通都很順暢,互相替對方考慮著,其實很多時候是源自內心的互相信賴,我想這也許就是做人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