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飛機的那點事》從另一個視角看飛機維修

2020-09-04 機械保姆

我已經離開飛機維修很久了,有個朋友說,你寫一點關於飛機維修的事吧。我一直推脫,因為很多事不能說,要照顧老東家的臉面,有些事寫出來會引發局方的調查,不如換個視角,帶你看看飛機維修吧。

(一)溝通,飛機維修工作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溝通,在人與人的結點上因為溝通不暢會出現很多問題,民航維修人員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溝通,如何簡單『清楚』準確的完成溝通,有很多理論我就不再累述了。下面講幾個關於溝通的小故事。

1、一般的民航客機上都有6塊顯示器,會顯示相關的飛行參數或者警告信息,有時還會提醒飛行員應該採取的動作。但是並不是全部的故障都會告知飛行員,因為有些故障異常就算告知了飛行員,除了增加他的憂慮分散他的注意力之外,沒有任何幫助。比如在飛機著陸階段的一些發動機故障信息就會被刻意的屏蔽掉,因為著陸階段是整個飛行過程中最危險的,需要飛行員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時有些故障信息會被保留到飛機著陸以後再顯示出來。

但是現在的飛機有遠程數據傳輸能力,也就是在飛機故障出現的第一時間,地面機務已經能夠收到相關的故障報告了。

那天我正在值班,忽然遠程監控系統傳來警報,一架飛機的發動機出現異常數據。因為地面和飛機通訊通常都依靠甚高頻(VHF)這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訊系統,飛機飛出幾百公裡就聯繫不上了。我們需要通過電話聯繫目標機場的塔臺,再通過他們聯繫機組。這個辦法非常繁瑣且低效,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用。

我們和機組約定,落地以後要電話開機,方便直接電話聯繫,詢問相關信息。那一天我翻開預留的電話冊,找到了機長的電話。

監控系統顯示飛機已經落地,我電話撥過去:「你好,請問是XX機長嗎?」

很意外,對方是個女的,她說,我是他妻子。

「我是XX機務,現在飛機出了一些問題,我們需要聯繫機長,請問您有沒有他的新號碼?」

對方並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她有些顫抖的反問我:「飛機出了什麼問題?」

我當時挺著急的,心裡想著就算我說了,你也不懂啊。

我敷衍著說:「沒什麼大事,就是需要趕緊聯繫上機長。」

「飛機現在怎麼樣了?出了什麼事?你趕緊告訴我!」電話裡對方已經開始哭了。

我有些懵,只好暫時擱下自己焦急的心情,耐心的解釋:「你聽我說,我們遠程監控飛機出了一點小故障,現在飛機已經正常落地了,我們要機長電話是想詢問一下故障的詳細信息。」

對方依舊在哭:「你別騙我,真的沒事嗎?」

我用儘量淡定的口氣說:「真沒事,就是一個小故障,我只是想問問機長具體故障的情況。」

「先不和你說了,我這邊急著排除故障。」看對方已經泣不成聲,估計我從她這要來電話會很困難,我趕緊又聯繫了飛行隊,要來了機長的新電話。

電話撥過去,佔線,再打過去還是佔線。我都能想像剛才那位女士正和機長在焦急的通話,算了,聯繫副駕駛吧,抱歉了,機長,一不小心給你添了這麼多麻煩。

民航是個龐大複雜的系統,每個行業的具體分工都不同,所擔心的問題也不同,你要理解他們的擔憂,溝通時要注意,第一先報平安,然後再詢問信息。

2、又一日,我正在機坪值班,對講機裡籤派(公司飛機運行的指揮調度部門)喊我們,B-XXXX空調故障,趕緊用甚高頻(VHF)聯繫一下機組,頻率XXX.XXX,我們急忙找到一架地面正通著電的飛機,剛好在這個頻率上。

接通話筒聯繫機組:「B-xxxx飛機,我是地面機務,收到請回到」

「地面機務,我現在雙PACK失效,故障燈亮,復位之後,很短時間又再次失效」機組回復的很快,簡單明了。

這個故障時飛機雙空調組件失效,影響客艙的增壓,操作不當會導致客艙失壓。這讓我很為難。我只是個維修人員,我沒法指導飛行在空中的機組如何操作飛機,再說這個故障其實非常緊迫,需要立刻採取正確的處置措施,否則會引發客艙失壓,導致氧氣面罩脫落。

我只能回答:「如果分別復位PACK不能恢復,請您參照ECAM提示動作和FCAM手冊的要求,採取相應的措施,我無法提供幫助。(ECAM是飛機上的顯示系統,FCOM是一本指導飛行員應對突發情況的指導手冊,所以飛機遇到緊急情況,飛行員翻手冊並不是一個段子。)

短暫的沉默,對方回答:「收到!」

過了一會飛機返航了,這是機務的老大已經趕到了調度室,他並沒有聽到我們的對話。

但是據說值班的機務調度向我們機務老大,簡單的總結了我的回答:「這故障不關我的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機務老大暴跳如雷,隔著對講機我都能感受到他的怒火:「XXX你給我滾回調度室!」

什麼情況?從專業上講,我的職責是維修,我不能指導機組在空中採取措施,

如果是一些不緊迫的故障還好,這種火燒眉毛的故障,

我的一個錯誤指揮,直接會導致事故發生。

我覺得自己沒錯,回調度室的路上,我抱著MEL手冊,這是一本名為《最低設備放行清單》的手冊,它的主要功能是在飛機出現故障時,用來評判這個故障對飛行安全的影響程度,飛機能否放行。但是這本手冊的使用範圍僅限於「飛機以自身動力滑行以前」也就是說飛機從開始滑行那一刻,就不能依靠這本手冊來指導飛行員。

我回到調度室,還沒等進門,一本《MEL》手冊就飛了出來,機務老大還在發火,他憤怒的說,別和我說應該不應該,我就TM想知道,誰給你的勇氣和機組說:「這個故障關我什麼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很明顯,我的通話被扭曲了。這種事民航內部經常發生,有一個特定的詞,叫做「配藥」,或者叫「挖坑」,就是信息傳遞時藝術的對其進行修改,經常會起到微妙的作用。

面對雄獅一樣怒吼的BOSS,我沒有任何爭辯的餘地,這是我非常尊敬的一個領導,平日裡我們都叫他「老大」,他有點像電視劇裡的「李雲龍」。

他的原則是:

1、不能欺負人,尤其是不能欺負我的弟兄。

2、我的弟兄要有肉吃。

3、待遇傾向一線,領導往後排,讓幹活的人得到實惠。

在以上原則的指導下;

我們機務和別的部門衝突時,他基本都是不講理的護犢子。

在和公司爭取待遇時,幾乎像土匪一般,巧取豪奪,反正我們機務從分房到收入都是除了飛行以外最好的。

同時我們的機務收入的內部分配,廠領導是拿不過一線員工的,「老大」的原話是:「各位領導,你要是嫌錢少,你可以不當領導,有的是人想幹這個職位。」

不過這一次,他真的怒了。

我低著頭,心中有萬般委屈,也只能默默承受炮火。

過了幾天,「老大」怒氣略消,他把我叫去了辦公室。

老大說:「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但是有一條,飛機離地三尺,飛行員承受的壓力遠超你的想像,你給我記住了,飛機在地面我們和飛行是平等的。但是一旦飛機起飛以後,必須無條件的為飛行員提供幫助,別和我講手冊、講規章。這些我比你熟,你自己想想,那天你有沒有辦法給機組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大BOSS的一番話,徹底打碎了我心底的辯論稿。

從技術上講,我的行為無可挑剔,但是如果從人與人的理解和溝通上,我確實有更好的選擇,當時可以提醒機組客艙失壓的風險,並且在執行手冊動作之外給予更多的支持。

我們公司飛行員對機務非常友好,大家日常溝通都很順暢,互相替對方考慮著,其實很多時候是源自內心的互相信賴,我想這也許就是做人道理吧。

相關焦點

  • 《修飛機的那點事》從另一個視角看飛機維修(五)榮耀
    還是寫點關於飛機維修的事,都是心裡話,但是別追根溯源,以免打擾當事人。2011年7月。又是一個忙碌而充實的夜班,在321飛機的中央油箱裡鑽了快3個小時。因為航班任務繁忙,沒時間徹底抽乾油箱,沒法通風排除燃油蒸汽。
  • 《修飛機的那點事》從另一個視角看飛機維修(二)擔當
    還是寫點關於飛機維修的事,都是心裡話,但是別追根溯源,以免打擾當事人。(二)擔當。 在民航有「擔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褒義詞,但是有些時候「擔當」和「抗雷」只有一步之遙,最好還是三思一下自己能不能扛得起。 十多年前的一個中午,那時候我們飛機少,中午沒有短停。
  • 《修飛機的那點事》從另一個視角看飛機維修(六)尊重
    還是寫點關於飛機維修的事,都是心裡話,但是別追根溯源,以免打擾當事人。我去健身房看到這樣一條標語:「讀書是為了心平氣和地跟傻Boi說話,而健身是為了讓傻Boi心平氣和地和你說話」這句話太過通俗粗鄙,以至於我都不能在文中正常複述。可是生活中總有些人有著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他們高高在上的肆意踐踏別人的尊嚴。
  • 《修飛機的那點事》從另一個視角看飛機維修(七)腐爛
    還是寫點關於飛機維修的事,都是心裡話,但是別追根溯源,以免打擾當事人。機務老大低調的辭職並沒有帶來什麼波瀾,大家按部就班的每日工作。不久之後機務隊伍開始加強規範化管理,大小事務一切都要嚴格按規矩辦。能看到的是規章深入人心,大家張口必談規範。可是味道卻有那麼點不對了,日常維修過程中你會遇到有人用規範來搪塞你,或者用規章來卡著你。
  • 空客飛機結構維修工程師 石娜
    她學的是修汽車,然而現在的工作是教純爺們如何修飛機。2009年畢業入職空客,石娜只是一名普通的結構強度分析師;兩年後,加入結構維修支持小組,掌管日常運營和客戶保障工作,為空客在亞太/澳洲/中東的客戶提供日常結構維修支持;又過了兩年,石娜通過了中文結構培訓教員認證。
  • 走進「飛機醫生」看他們如何保障飛機安全飛行
    坐飛機,旅客最希望航班安全正點到達目的地,近日,記者走進重慶航空公司「飛機醫生」--機務安全員,看他們如何保障航班安全準點飛行。   全方位「體檢」 不讓飛機「帶病」上   作為飛機的「醫生」,有人說機務維修更像是「飛行的骨骼和肌肉」,必須確保飛機各部件保持健康、可操控,飛機方能翱翔藍天。
  • 加拿大飛機維修專業了解一下
    飛機維修工程師是飛機的保養師、維護師,他如同醫生一樣,運用自己嫻熟的技藝為飛機診治一個又一個疑難雜病,為飛機的安全飛行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保障,是安全的扞衛者。飛機維修工程師主要負責檢查飛機各組成部分、裝備、零件的齊全;負責飛機的維修工作,確保航行安全飛機維修專業具有很強的行業特殊性,從業門檻高,人員待遇好。  其一般要求飛機維修專業或相關機電專業大專以上學歷。要持有CAAC(已改為 CCAR)飛機維修基礎執照,並且要有飛機維護工作經驗。
  • GAMECO修飛機牛人,111項國家專利
    最近,一種能自動監控飛機「空中閃屏」故障的系統(LCDU725)被授予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並被正式應用於我國飛機附件維修領域。這項專利的發明負責人,是我國頂尖的「飛機醫生」劉明德。深耕飛機附件維修行業36年,他從毛頭小夥到知天命的年紀,一直在同各種零件打交道。從1985年至今,他見證了中國民航飛機附件維修行業,從近乎一片空白的狀態到打破國外壟斷再到走向自主創新之路的全過程。
  • 【聚焦】這個新建飛機「4S維修點」,就在花都!
    舉辦小編在現場獲悉,該項目已封頂正式建成後將為白雲機場擴建增加運力提供必要的飛機維護保障推動打造全國最大的飛機維修基地進一步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據介紹,該項目相當於一個飛機的「4S維修點」,可同時停放六架寬體飛機
  • 飛機維修的分類
    ,顧名思義也就是對飛機進行維護,修理,檢查,更換,改裝和排故。但你知道飛機維修也分很多的種類嗎?每一類對飛機的維護程度都是不同的,今天就讓我們為大家仔細介紹一下吧。D檢,又叫大修、翻修,D檢是最高級別的檢修,對飛機的各個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和裝修。由於D檢間隔一般超過1萬飛行小時,很多飛機會在D檢中進行改裝或更換結構件和大部件。理論上,經過D檢的飛機將完全恢復到飛機原有的可靠性,飛機飛行將從「0」開始重新統計。
  • 華夏飛機維修公司獲國產ARJ21飛機維修資質
    >【民航事兒】2020年10月,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通過了華夏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關於ARJ21飛機航線維修、發動機更換和8000FH/8000FC/48M(不含)以下定檢維修能力的申請,並頒發了維修許可證書。
  • 飛機被雷擊以後了怎麼辦???
    在飛機上看閃電綻放的體驗很美妙,畢竟「此景只應天上有」。但飛機被雷擊可不是鬧著玩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補飛機複合材料也需要配套的修理設備:ACR3型熱補儀。BRISKHEAT生產的ACR3型熱補儀以及套件是進行複合材料的修理先進解決方案,該熱補儀已寫進空客A350手冊。
  • 福航航空維修質控班組:飛機適航的「守護者」
    安全是民航永恆的主題,民航維修就是守護民航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這個繁冗複雜的體系中,每個環節都存在著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安全隱患和風險。海航集團旗下的福州航空有一個團隊,他們以嚴謹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質,密切監控並排除安全隱患,降低運行風險,他們就是飛機適航的「守護者」——福州航空維修質控班組。
  • Vlog秀丨咱修飛機的人,有啥不一樣
    「飛機維修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發動機工段負責飛機的動力,像心臟科;電子工段更像神經內科,負責飛機的通信、導航及飛機所有電子故障的處理;結構工段、大翼工段、機身工段則更像骨科……」對於大眾對飛機維修師的好奇,秦罡打了這樣一個比喻。
  • 飛機維修基地建設忙
    這是11月2日拍攝的海口美蘭空港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項目工地。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海口美蘭空港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項目正在進行主體施工和裝修,項目建成後,將形成一站式飛機維修平臺,服務國內外航空公司。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11月2日,一架飛機從海口美蘭空港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項目工地上空飛過。
  • 飛機維修「大企業病」的四大特徵
    這種病症是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的,大多數飛機維修公司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此類型企業業務量發展的同時,公司人數和部門構架也會日益膨脹,因此也就更容易染上「大企業病」。  下面,簡單介紹和分析飛機維修企業「大企業病」的四大特徵。
  • 玉林人騎摩託看飛機,有什麼好吐槽的?飛機就該接地氣
    不過呢,好像有位大叔開一輛和我家同款的三輪車看飛機,這我也是萬萬想不到!但誰曾想到,有一天去坐飛機,從登機到飛機起飛全程被人圍觀,有沒有感覺自己就像個明星呀。看了以上三幅畫面,大部份人包括我自己都感覺很歡樂,但是也有不少人吐槽,大意就是:認為機場是玉林的名片,感覺這些行為LOW,會給玉林丟臉。
  • 95後女飛機維修師餘璇:為夢想奮鬥的女孩最美
    (通訊員:顧一航)她今年23歲,卻已經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飛機定檢維修機械員。近日,記者走進海航技術(雲南)飛機維修機庫,了解95後女飛機維修師餘璇的工作日常。這天,餘璇所在的海航技術(雲南)定檢維修室團隊要執行的工作任務是飛機發動機燃油泵更換。
  • 海航技術運用5G+AR維修飛機
    當天,在海航技術維修控制中心,該公司維修控制部總經理喬輝給記者遞上一副AR眼鏡。戴上後,眼前物體的景象立即出現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這是我們利用VR技術,遇上飛機故障,前方機庫的維修人員戴上這副眼鏡後,畫面就能及時傳輸回來。」喬輝介紹,通過VR眼鏡傳導的畫面,後臺技術支援工程師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第一視角的畫面,看到、聽到甚至「摸到」一線工作的真實場景,如同親臨現場。
  • 關於飛機發動機的那些事
    飛機上的一顆螺絲釘動輒都幾百元,簡直是名副其實的「金主」。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更是非一般金貴!金貴的主都較難「伺候」,發動機亦是如此。  多數時候,它會毫無徵兆鬧起脾氣讓你措手不及!這性情像極了古代的皇帝。雖古語云:一山不容二虎,但現在的客機,每一架飛機上都有兩個這樣的「皇帝」。這是出於安全性能的考慮,若是一位「罷工」,另一位依舊可以保證飛機安全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