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DNA大檢測——甲骨文對照表(收藏版)

2020-12-07 智慧習字

眾所周知,在龐大的漢字家族裡,有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老者,他誕生於殷商時期,影響著漢字的演變和書法的發展。他就是——甲骨文!那麼,甲骨文和我們今天書寫的漢字在外形上有什麼不同呢?

認識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甲骨文

別稱:契文、甲骨卜辭、龜甲獸骨文

數量:在迄今已發現的4500多個甲骨文單字中,仍然有3000個左右的單字未獲識別

載體:龜甲、獸骨

風格類型:一是勁健雄渾型、二是秀麗輕巧型、三是工整規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豐腴古拙型

甲骨文漢字對照表

有人認為,中國的書法是由甲骨文開始,因為甲骨文已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儘管甲骨文是契刻出來的文字,但筆意充盈,百體雜陳,或骨格開張,有放逸之趣;或細密絹秀,具簪花之格,字裡行間,多有書法之美。

很多人都覺得甲骨文深不可測,只有專家才能看得懂。除非你是研究未知的甲骨文圖形,而對於已被識別的甲骨文,只要你想學習其實一點都不難,這裡有一份甲骨文漢字對照表,快快收下~要是你真的學會這些,那你就離「專家」不遠了~

A

D

G

H

J

L

M

N

Q

S

T

W

X

Y

Z

這麼多的甲骨文單字簡直要亮瞎小編的眼睛啦!然而在目前發現的大約15萬片甲骨中,四千多個單字僅識別了一千餘字,說明了甲骨文的神奇世界遠不止此!希望科學家們快快破譯,那小編就可以用甲骨文寫日記,不用擔心被人偷看啦~

— 關注公眾號「智慧習字」查看更多 —

相關焦點

  • B肝病毒dna對照表 B肝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
    那麼,B肝病毒dna對照表是怎樣的?B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B肝病毒dna對照表現在,有很多醫院都在進行B肝病毒dna的檢測,但由於檢測的方法和試劑都不一樣,有些醫院HBVDNA檢測正常值為小於103拷貝/毫升,而有的醫院正常值是小於102拷貝/毫升,這給醫生和患者都帶來很多麻煩。
  • 以甲骨文為創作元素 藝術展認識漢字起源
    圖像化的甲骨文是學習漢字最好的入門教材,邱文正老師以科技互動裝置、擴增實境(AR)、海報及一些文創商品的創作呈現,讓更多人認識甲骨文字。字源其說–邱文正數位藝術創作個展於嘉義鐵道藝術村4號倉庫展出,並於10月7日上午舉辦開幕記者會。
  • 校園|高校用「甲骨文橫幅」迎新,學生:看不懂但……
    與其他學校的迎新橫幅不同的是,這裡所有的橫幅內容都採用甲骨文形式,吸引了不少師生駐足觀看。圖為「甲骨文橫幅」。受訪者供圖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宣統處教師劉曉毅告訴記者,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為了普及甲骨文知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國際教育學院自6月份就開始策劃這次別出心裁的標語迎新活動。
  •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長三角文博名家共溯漢字源頭
    長三角文博會正在大虹橋地區的「四葉草」舉辦,昨天下午,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壯哉中華——長三角甲骨文書法篆刻名家作品邀請展暨研討會」在上海中國書法院·新虹藝術館開幕。來自蘇浙皖滬等長三角地區的文博專家、書法家、篆刻家及文化界嘉賓200餘人出席展覽,共商中國文字的源頭與未來。
  • 漢字的發展史
    漢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 英國禁止中國使用的一個漢字:被誤會二千年,甲骨文揭開真面目
    每一個漢字的背後,都銘刻著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而每一個流傳下來的漢字,歷經數千年歲月的反覆捶打,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基因,是中華民族之魂。  1840年之後,中國迎來百年屈辱,在與西方列強外交時,中國一個承載了沉重歷史的漢字引起西方人高度不滿,於是藉助第二次鴉片戰爭勝利之機,英國人竟在《中英天津條約》正式條約中提出禁止中國在對英文件中使用。
  • 「趣味科普」漢字起源於甲骨文,那英文起源於什麼?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概念,現在的文字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表音文字,二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是一種使用少量的字母記錄語言中的語音,從而記錄語言的文字,俗稱:拼音文字。現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語言都是用拼音文字來對本國語言進行拼讀的,如英語、泰語、阿拉伯語、韓語、越南語等都是用的表音文字。
  • 無創dna檢測的價格是多少?無創dna檢測應該怎麼做?
    無創dna檢測對於很多寶媽來說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其中一個問題很是受寶媽們的關注,那就是其檢測的價格,那麼無創dna檢測的價格是多少?無創dna檢測應該怎麼做?下面裕力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備受寶媽們關注的問題。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說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其實是錯的」
    他通過對甲骨文字的識讀與考證,爬梳出商代帝王世系,並與傳世的史料如《史記·殷本紀》、《三代世表》等相對應,把過去大家都懷疑和否定的上古歷史推到商朝武丁時代。 1928年,國民黨在北伐勝利以後,成立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並設了考古組。考古組立即組織考古隊員到安陽進行大規模的發掘。1928年至1937年就進行了15次挖掘。
  • 中國漢字演變簡史
    而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傳承至今,漢字功不可沒。今天給大家簡單講一下為什麼人類社會會出現文字,以及漢字從原始到今天的演變過程。首先原古時期,人們基於生活的需求,比如出去狩獵時的路線標識,或者為提醒某人某地有陷阱之類的需求,開始出現了簡單的在巖石或者樹幹上的刻畫線。
  • 「醉美漢字」「示」字的幾種甲骨文字形及本義
    "示"字在現代漢語中比較常用,以"示"為偏旁的漢字也較多,但"示"字的本義又是啥呢?一、"示"字甲骨文字形的簡單梳理第一類:字形較複雜的一類字形。三、"示"字甲骨文幾類字形的關係上述"示"字甲骨文的幾類字形繁簡不一,它們之間又是一種什麼關係呢?李學勤主編的《字源》對"示"字的字形變化作了一些梳理。本書認為上述第一類字形是神主的象形;第二類是第一類的省略寫法;第三類是更為簡略的寫法;第四類寫法中的小點可能是祭祀時塗抹在神主上的血液。
  • 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之爭:漢語是落後的語言?(語文的演變10)
    表意文字是用象徵性書寫符號記錄詞或詞素的文字體系,不直接或不單純表示語音。如漢字。人們常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其實這是大致而言的。漢字在甲骨文階段已出現大量的假借字和形聲字,已不是一種純粹的表意文字。今天漢字更是以兼表意與表音的形聲字為主,所以請不要以為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是絕對對立的。
  • 什麼是B肝五項對照表 對照表可以怎麼看
    大家聽說過「大三陽」、「小三陽」、「兩對半」嗎,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沒有聽說過的,其實這些都是B肝的俗稱,那大家知道B肝五項對照表嗎?估計這個只有患有B肝的人才知道,那麼小編就給大家介紹B肝五項對照表的相關知識吧。
  • 問源漢字初心 傳承甲骨文化——福泰小學獲評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發布《2020年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評選結果公示》,全省29所學校入選,威海市福泰小學榜上有名,成為威海市首個獲此殊榮的學校。自申報伊始,市語委辦積極組織各類甲骨文調研及培訓,邀請甲骨文專家來我市座談研討,引領師生走進歷史,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實現「以字育人」的教育目標。10月,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評審組到我市開展測評工作,測評組依照《山東省甲骨文教育特色學校創建評選細則》,對申報學校的制度建設、教育教學和宣傳推廣等工作進行了細緻的考評打分。
  • 細菌DNA提取方法的優化
    實驗首先研究超聲時間對大腸桿菌dna提取效果的影響,其次在傳統法、水煮法、es法(傳統法+溶菌酶)、esu法(傳統法+超聲+溶菌酶)之間進行比較,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兩種菌株dna的濃度及純度,找出了一種準確、高效的dna提取方法,為今後生物檢測鑑定工作提供了保障。
  • 星辰文藝丨對話姜宗福:甲骨文不是象形文字
    2020年11月2日,是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賀信發表一周年紀念日。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甲骨文研究團隊收到國際上漢字研究最權威的學術機構——世界漢字學會的邀請。按照前人「象形猜字」的研究方法走了4年彎路之後,我通讀了何光嶽先生的中華文明系列源流史著作,恍然大悟:甲骨文應該是華夏五千年甚至一、兩萬年部落遷徙、民族融合的《史記》,只有將甲骨文置於整個華夏文明史這個大的框架中作系統研究,才能破解隱藏在甲骨文背後的秘密。  記者:都有些什麼秘密?
  • 花式「玩」漢字、潛心探字源,他說:每個漢字都蘊藏著中華文明的...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象形表意是漢字外在最精美的部分。」1月19日的徐州博物館學術報告廳,徐州技師學院副教授劉志賢開啟他的《國潮漢風:二十四節氣裡的中國漢字》第一課《大寒節氣:漢字的前世今生》。課後,同來的書法家們為聽眾現場書寫贈送了甲骨文春聯。
  • 漢字是文字發展的主流,拼音文字只是支流
    文字發展的歷史,並非單線發展,那種認為從象形到拼音,從表意到音素是文字發展規律的看法是西方中心論的表現。一、文字的類型成熟的文字,就形式而言,可以分為一維線性文字和二維面性文字,一維線性文字代表為拉丁文字,二維面性文字代表為漢字。
  • 漢字究竟落後於時代,還是最具先進性的文字呢?文字演化歷史
    在商朝的晚期形成了中華民族最早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因為有了甲骨文的存在,我們才可以通過對當時文字的破譯來了解更多那個時期的華夏歷史。從甲骨文開始,中國的漢字經歷了多次演變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漢字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而漢字又是不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先進的文字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座城市,位於河南省的安陽。
  • 《似是故人來》,解讀漢字的二維密碼
    約在5000年前,人類在地球上四個大江大河流域,誕生了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四個大河文明,發展出四種以象形為基礎的文字:楔形文字、聖書文字、印章文字、甲骨文。當另外三種文字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其承載的古代文明只能藉助現代考古辨析,唯有甲骨文最終掙脫了「象形」的藩籬,融入「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成為使用至今的漢字,也將中國古代的信息帶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