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甲骨文為創作元素 藝術展認識漢字起源

2020-12-06 琦寵大叔

圖像化的甲骨文是學習漢字最好的入門教材,邱文正老師以科技互動裝置、擴增實境(AR)、海報及一些文創商品的創作呈現,讓更多人認識甲骨文字。

字源其說–邱文正數位藝術創作個展於嘉義鐵道藝術村4號倉庫展出,並於10月7日上午舉辦開幕記者會。此次展覽是以甲骨文為創作元素。

邱文正在一次偶然機會接觸甲骨文字,體會到要了解漢字就必須追根溯源從最老的古字開始研究了解。他認為甲骨文字是各種文字裡面最接近圖畫的一種書體。

他的圖畫性質是取自於自然界的物件,是來自於人類生活的觀察,是有機的、有生命力的文字。他的基本構成符號是有規律的、有邏輯的、是具有系統性的,彼此是環環相扣的。

在三千五百年之後的今天,即使漢字已經進化到簡單的線條符號,再加上生活環境的複雜化,科技技術的大躍進,他們的原始意義及自然聯想沒有改變,只是在形貌上的演化。

文字仍然保持著意義與形貌上的對應關係。了解文字的「字源」能打開智慧,此次展覽分為動畫類、投影互動、海報設計、AR擴增時境、文創商品。

字源分析與解說。

具實驗精神及獨創性,值得喜愛藝文的民眾前往觀賞,感受不同的氛圍,並給予指教。

相關焦點

  • 漢字DNA大檢測——甲骨文對照表(收藏版)
    眾所周知,在龐大的漢字家族裡,有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老者,他誕生於殷商時期,影響著漢字的演變和書法的發展。他就是——甲骨文!那麼,甲骨文和我們今天書寫的漢字在外形上有什麼不同呢?認識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漢字在我國的地位自然不用說,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漢字嗎?現今的漢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漢字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龜背記事漢字的起源漢字的起源一類是以甘肅大地灣遺址的彩陶上的刻符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號。另一類是以河南賈湖遺址的甲骨上的刻符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號。前者有序地演變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上的刻劃符號系列,後者則發展成為大汶口陶器上的圖象。
  • 漢字的書寫藝術——淺議中國書法的起源及其實質
    書寫漢字用於記錄和交往,是十分普遍的日常社會實踐活動,書法簡單地說就是書寫漢字。今天被我們廣泛稱之為書法作品的古代書跡,包括書信、題跋、文章、詩詞、試卷、寫經、墓誌、碑石、印章等,無不是古人表達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產生原因主要是實用需求。古代書法中流傳下來的偉大作品,都是日常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譬如王羲之的喪亂貼、顏真卿的祭侄稿。前者是封書信,後者是文章草稿,都不是專門為書法目的而創作的作品。
  • 漢字的發展史
    漢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 甲骨文:一切都似曾相識,一切又像神來之筆
    傳說,遠古時候,倉頡創造漢字,引得「天雨粟,鬼夜哭」,因為文字洩露了天地的秘密。一百二十一年前,塵封了三千多年的甲骨文,也像一道驚雷,劃破萬古長空,帶來了祖先失傳已久的訊息。熔古鑄今,弦歌不絕。命運一向待中國人不薄。甲骨文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漢字演變和中國上古歷史的重要資料。
  • 漢字與文明:起源與發展
    漢字的起源太早了,早到還在人神共存的年代,古老的傳說就已流傳開來——倉頡造字鬼夜哭。文字的誕生足以感天動地,而文字的傳承與弘揚伴隨著文明的發展,歷盡滄海桑田。現存最古老的成體系漢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原始象形文字。
  • 英國禁止中國使用的一個漢字:被誤會二千年,甲骨文揭開真面目
    每一個漢字的背後,都銘刻著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而每一個流傳下來的漢字,歷經數千年歲月的反覆捶打,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基因,是中華民族之魂。  1840年之後,中國迎來百年屈辱,在與西方列強外交時,中國一個承載了沉重歷史的漢字引起西方人高度不滿,於是藉助第二次鴉片戰爭勝利之機,英國人竟在《中英天津條約》正式條約中提出禁止中國在對英文件中使用。
  • 書法篆刻家傅偉華試驗數千次創出「甲骨文鈞瓷龜甲片」被河南省...
    7月20日下午,「『甲骨文鈞瓷龜甲片』向河南省檔案館捐贈儀式」在河南四通實業有限公司隆重舉行。是日,著名書法篆刻家傅偉華攜手創作團隊將創作出的一片「甲骨文鈞瓷龜甲片」和甲骨文書法長卷《蘭亭序》捐贈給了河南省檔案館,為頌揚黃河文明、傳承傳統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長三角文博名家共溯漢字源頭
    長三角文博會正在大虹橋地區的「四葉草」舉辦,昨天下午,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壯哉中華——長三角甲骨文書法篆刻名家作品邀請展暨研討會」在上海中國書法院·新虹藝術館開幕。來自蘇浙皖滬等長三角地區的文博專家、書法家、篆刻家及文化界嘉賓200餘人出席展覽,共商中國文字的源頭與未來。
  • 花式「玩」漢字、潛心探字源,他說:每個漢字都蘊藏著中華文明的...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象形表意是漢字外在最精美的部分。」1月19日的徐州博物館學術報告廳,徐州技師學院副教授劉志賢開啟他的《國潮漢風:二十四節氣裡的中國漢字》第一課《大寒節氣:漢字的前世今生》。課後,同來的書法家們為聽眾現場書寫贈送了甲骨文春聯。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說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其實是錯的」
    > 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當時的商王朝使用一種成熟的、刻畫在龜甲獸骨上用於紀事佔卜的文字,是為甲骨文。 不同於尋常的古代藝術展側重於視覺化的美感的體悟,甲骨文的展覽則給人觀眾多一重的壓力:面對這一片片殘缺的甲骨和久遠的文字卻難以識讀、茫然不知其所言。 騰訊文化在展覽現場對專家學者及策展人進行了採訪。
  •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漢字的起源先從它的起源說起,關於漢字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比如上古時期的倉頡造字說,還有結繩說、圖畫說、八卦說、契刻符號說等等。雖然這是對於漢字起源地概括,但是根據這幾種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到原始的先民們曾怎樣的生活。如倉頡造字說:倉頡此人到底有沒有存在過,如果他存在過,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真的是黃帝的史官嗎?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下)
    在上一個故事中,我們了解了漢字結構的六種條例(六書),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呢?沒有印象的小可愛,可以再回顧一下哦。這一期的故事,我們將繼續漢字之旅,了解漢字形體演變的三千多年歷史,了解它們成體系後,從一個個像畫一樣的甲骨文,演變到現在各類書寫的七個階段。現在一起來聽它們的故事吧。
  • 「趣味科普」漢字起源於甲骨文,那英文起源於什麼?
    目前象形文字僅在東亞國家有廣泛的使用,如漢字、彝文、東巴文等都屬於象形文字。而日文比較特殊,是拼音文字(平、片假名)和象形文字(漢字)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日語是同時使用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的奇特語言古老的東巴文依舊使用象形文字接下來進入正題,讓我們來看看拉丁字母起源是什麼。我們現在都知道,漢字是源於甲骨文。
  • 漢字究竟落後於時代,還是最具先進性的文字呢?文字演化歷史
    在商朝的晚期形成了中華民族最早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因為有了甲骨文的存在,我們才可以通過對當時文字的破譯來了解更多那個時期的華夏歷史。從甲骨文開始,中國的漢字經歷了多次演變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漢字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而漢字又是不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先進的文字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座城市,位於河南省的安陽。
  • 聯手親子家庭創作環保藝術展橫琴長隆展出300多公斤「垃圾魚」
    參與的親子家庭都表示,既認識了生活垃圾對海洋環境的危害,又能巧妙利用把垃圾變廢為寶,懂得保護環境從生活點滴做起,更通過親子互動加深了親子關係。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希望通過「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親子創作環保藝術展,呼籲大家一起用實際行動保護海洋、保護生態環境。
  • 「醉美漢字」「示」字的幾種甲骨文字形及本義
    "示"字在現代漢語中比較常用,以"示"為偏旁的漢字也較多,但"示"字的本義又是啥呢?一、"示"字甲骨文字形的簡單梳理第一類:字形較複雜的一類字形。於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多數學者認為"示"的甲骨文字形是像神主即牌位之形的象形字。三、"示"字甲骨文幾類字形的關係上述"示"字甲骨文的幾類字形繁簡不一,它們之間又是一種什麼關係呢?李學勤主編的《字源》對"示"字的字形變化作了一些梳理。
  • 孑孓、曱甴、片爿……這些雙胞胎漢字,你認識多少?
    甲骨文「我」之一甲骨文「右」漢字歷經數千年演變,在現代漢字中,仍舊存在很多雙胞胎漢字,看起來很像,意思各有不同。比如:一、廠乁廠是常用詞。二、亅乚這兩個字,更像筆畫而不像單獨的漢字,所以很多人知其形,不知其音其義。亅,讀作jué,意思是魚鉤上的倒須鉤。你們看看是不是很形象?乚,讀作háo,同毫,為長度單位。另外,乚在古代是乙的異體字。三、片爿這兩個字大家都不陌生。片是多音字,讀作piàn或 piān。
  • 星辰文藝丨對話姜宗福:甲骨文不是象形文字
    2020年11月2日,是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賀信發表一周年紀念日。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甲骨文研究團隊收到國際上漢字研究最權威的學術機構——世界漢字學會的邀請。部落與部落之間語言不通,但人與人之間的認知是基本相近的,即畫棵樹,大家都認識是一棵樹。為此,出於問路的需要便產生了象形文字。後來隨著部落的聯盟或兼併,對文字的統一產生了要求,於是提煉出了12個象形字符作為通用的最基本的語言單位進行組合敘事。
  • 問源漢字初心 傳承甲骨文化——福泰小學獲評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發布《2020年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評選結果公示》,全省29所學校入選,威海市福泰小學榜上有名,成為威海市首個獲此殊榮的學校。自申報伊始,市語委辦積極組織各類甲骨文調研及培訓,邀請甲骨文專家來我市座談研討,引領師生走進歷史,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實現「以字育人」的教育目標。10月,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評審組到我市開展測評工作,測評組依照《山東省甲骨文教育特色學校創建評選細則》,對申報學校的制度建設、教育教學和宣傳推廣等工作進行了細緻的考評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