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與文明:起源與發展

2020-12-05 燭照四方

漢字的起源太早了,早到還在人神共存的年代,古老的傳說就已流傳開來——倉頡造字鬼夜哭。文字的誕生足以感天動地,而文字的傳承與弘揚伴隨著文明的發展,歷盡滄海桑田。

現存最古老的成體系漢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原始象形文字。文字大都一樣,無論表音文字還是表意文字,起源大都是圖畫。語言文字在人類文明中出現的順序,並不難加以想像。試想一下,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最先,學會的肯定是說話,自此就有了明確表達自我意識的第一種方式;然後,會經歷一個通過畫畫來記錄自己情感的過渡階段;最後,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才會逐漸掌握更加抽象更加細膩的文字。

作為

畫畫被用來作為描述事情的方式,基本是出於人類的本能,而且還能夠引發共情。在沒有嚴格統一的規則,每個人都能信馬由韁的自由發揮,而又不失大意。只要不是一個奔放到鶴立雞群的靈魂畫手,大家都能明白圖案傳遞的大概意思。而且,在最原始的社會,想來做一個靈魂畫手也十分不易生存,傳遞了錯誤信息,搞不好一個參與圍獵的忠臣,就變成了製造己方團滅慘案的反賊。

但畫畫也是有很大問題的,一是畫畫效率低,在得到公認的抽象簡筆畫出現之前,畫畫這種存在肯定是畫得越詳盡越好,結果就是筆畫繁多,不管往哪裡寫哪裡畫,他都費時費力。平時吃飽喝足做個流水帳記錄下悠閒時光,倒還無所謂。問題是,對於一個合格的原始人來說,爭分奪秒地在叢林法則下進行荒野求生,才是唯一的生存模式。每天都要為了填飽自己及其他人的肚子疲於奔波,四處採集狩獵,難得有休閒時間,還得預備著各種說來就來的緊急關頭。等到了那會兒,時間可不是什麼金錢不金錢的,而是生死一瞬間。二是畫畫能傳遞的信息有限,對於有實物的照著畫就可以了,但是隨著語言的豐富,文字需要應付越來越多的抽象字詞,這可就難辦了。社會在發展,原來的圖畫已經難以滿足人民生活群眾更好生存的需要了,怎麼辦?抽象靈魂畫手們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到了施展拳腳體現人生價值的時候。原始畫畫之後,成體系的文字出現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文字雖然出現,距離它的普及,間隔幾千年,這就造成了一個殘酷現實的長期存在——識字與否成了鑑別一個人是否有文化的標準。此處應該出現一則蘇聯笑話了,原文照搬:

作家應徵入伍,列隊開始編班。班長問:「你念過書嗎?」作家立刻驕傲而自負地說:「念過。我念過中學,而且在大學取得3個學位,還有寫作……」班長望他一眼,點點頭,手中高舉一塊橡皮印章在他名下蓋了:「識字」。

就像我國,除了部分老少邊窮地區,其他大多數地方,文盲已經罕見了,不過這也是建國之後才發生的歷史性大事件。為了漢字的普及,國家是真的下了大力氣,一面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全國性掃盲運動,另外一面還推行了漢字簡化。話題再扯回來,文字的傳播為什麼就這麼老大難呢?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經濟基礎的問題,就像三四十年前,一個仍未走遠的年代,人們年少失學的情況還普遍的存在,都是因為一個無奈的原因,經濟條件不允許。即使在連溫飽都難以保證的年代,人們也不會不知道讀書識字的好處,可是吃上飯並活下去的問題更加迫切。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讀書重要,但是活著更重要,活得好與活著兩個選項放在一起,不是勝率平分秋色的選擇題,而是近乎於答案唯一的判斷題。

時至今日,大學畢業生人數一年高過一年,人數激增的結果顯而易見——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短短二十年不到,大學生已經從天之驕子的香餑餑,徹底沉淪為廉價勞動力,甚至有些保潔崗位都明碼標價要求大學學歷了。乍一看來,這真的算是教育的黑暗時代了,但稍微深挖一下,這是國富民強的一個側面證明——多一個大學生,就意味著一個年富力強的青年人不僅要完全脫產,在這期間還要源源不斷地進行資源投入,而這,對於一個掙扎在溫飽線生活水平的家庭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短短的三四十年時間,掃盲任務和培養大學生兩大任務,從靠舉國之力支撐才能支撐的民族希望大事業,變成了絕大多數家庭都能完成的家庭幸福小目標,我們的教育確實駛入了前人夢想中的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秦知道丨從倉頡造字,解讀漢字起源
    說到漢字的起源就要說到文字的起源。漢字也是文字的一種,漢字的起源肯定符合文字起源的一般規律。世界範圍內的文字起源,一般來說有神賜、聖人造字、所有權記號、勞動人民創造等幾種比較普遍的說法。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文字的出現呢都是原始記事方法。大家為了打破口語無法留存的局限,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而想到各種方法。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漢字在我國的地位自然不用說,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漢字嗎?現今的漢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漢字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龜背記事漢字的起源漢字的起源一類是以甘肅大地灣遺址的彩陶上的刻符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號。另一類是以河南賈湖遺址的甲骨上的刻符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號。前者有序地演變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上的刻劃符號系列,後者則發展成為大汶口陶器上的圖象。
  • 漢字的起源與早期演變三部曲
    中國漢字、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 古印度文字、瑪雅文字皆為世界最古老文字,唯有漢字延續至今,其它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淹沒殆盡,關於漢字的起源與早期演變可分為以下三部曲:一.結繩刻契——萌發階段要把一件事保留在人的腦海裡
  • 漢字的書寫藝術——淺議中國書法的起源及其實質
    書更多地承載了文字意義與功能,漢字形態的顯現離不開書法,而書法也離不開漢字的產生和發展。沒有漢字就沒有書法,沒有書法也就沒有漢字,這如同雞和蛋誰生誰一樣難以確切回答。中國書法附於漢字而產生和發展,由於漢字而崇高和輝煌。研究中國書法的產生、發展和特點,必須從研究中國漢字起源開始。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隨著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今天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中華民族大家庭。
  • 花式「玩」漢字、潛心探字源,他說:每個漢字都蘊藏著中華文明的...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象形表意是漢字外在最精美的部分。」1月19日的徐州博物館學術報告廳,徐州技師學院副教授劉志賢開啟他的《國潮漢風:二十四節氣裡的中國漢字》第一課《大寒節氣:漢字的前世今生》。課後,同來的書法家們為聽眾現場書寫贈送了甲骨文春聯。
  • 漢字的發展史
    漢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 一個偉大文明的誕生——華夏文明的起源和發展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當然「四大文明古國」這個論題也是有爭議的,今天咱們不討論這個。)華夏文明作為世界上公認的古文明之一,它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是至今為止從未間斷傳承,仍然在復興和發展的文明。華夏文明的起源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說無論是中原地區的民族,還是邊遠地區的民族,都對周武王表示順從。而周王朝對於順從周朝禮儀的各諸侯國則稱為諸華,諸夏。
  • 日語的起源:漢語在日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凡是見過日語的人,都會發現日語中含有著大量的漢字。即便讀音與漢字不相同,但是其含義與我們生活中用的漢語的意思基本一致。因此,前往日本旅遊的國人不需要對日語有著專業的了解,看到日語中的漢字,基本也能大致理解話的含義。通過對當今日語的觀察,不難推測在日語的起源與發展過程中,漢語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漢語就沒有如今的日語。
  • 漢字裡的宇宙
    不妨就來扒扒漢字的起源。   浪漫的說法,漢字是由皇帝的史官倉頡創造的。   倉頡這個人形象本身就極富浪漫情懷。
  • 瞿秋白提議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寫出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因為,在除了中國之外的幾處起源地上,最初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的原住民都已經不在了。中華文明與漢字中華文明能在幾個文明起源中脫穎而出,發展至今,其中固然有地緣條件、經濟條件、文化條件等多重複雜的原因,但「書同文」,絕對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理由。
  • 人類文字的起源和文明演進都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人類四大文明古國及其遠古的地域,可以追溯為最早的文字起源地,在遠古時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記載事物的圖畫發展成了寫起來較容易的圖畫式象形文字,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和文字,基本上有蘇美爾文字,古埃及文字和中國的甲骨文等象形文字。 中國的甲骨文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逐漸又發展出金文、大篆、小篆,逐漸發展成漢語的現代文字,漢字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 地球生命、人類和文明的起源、發展演化過程
    但是,普遍比較認同生命和人類文明的演變大致經歷了8個關鍵節點,分別是生命物質的產生、原始大氣的形成、化學演變、菌類和原核細胞出現、真核細胞出現、魚類出現、中生代恐龍統治地球、人類起源。六.4億年前,魚類出現經過漫長的進化,約4億年前魚類脊椎動物的出現,隨著地球環境和海洋的改變,魚類逐漸登上陸地,發展成為陸生的
  • 漢字發展與中國統一
    中國漢字產生很早,對中國早期歷史和文化記憶產生了深遠影響。目前,漢字是世界上唯一還在作為官方文字使用的表意文字。漢字在使用和傳播上的特點,導致了歷史、文化記錄的向心性,這是中國統一的基礎。  漢字的表意特性  漢字屬於表意文字,即俗稱的象形文字,注重使用象形符號系統記錄語言。
  •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漢字的起源先從它的起源說起,關於漢字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比如上古時期的倉頡造字說,還有結繩說、圖畫說、八卦說、契刻符號說等等。雖然這是對於漢字起源地概括,但是根據這幾種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到原始的先民們曾怎樣的生活。如倉頡造字說:倉頡此人到底有沒有存在過,如果他存在過,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真的是黃帝的史官嗎?
  • 有關漢字的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
    有關漢字的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 2012-11-26 16:54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
    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首先我要說人類的發展是從非洲開始的。也就是擁有十幾萬年歷史的智人。世界上人沒有人種之分,只有亞種之分。黑白黃種人之間可以互相通婚,產下後代可以繼續生育。人種之間是不可能生育,即使生育了,也不會繼續繁殖。好比騾子是驢和馬的孩子,但騾子是不能再生育的。 從非洲遷徙的話,最早到達的的應該是,歐亞非交界處。
  • 中華文明起源——人類文明的初祖——三皇之伏羲篇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講歷史《中華文明起源》。中華五千年文明,我們從三皇五帝開始講起,三皇是哪三皇呢?有兩派人說:第一派說:1.伏羲;2.神農;3.燧人氏,第二派說:1.伏羲;2.神農;3.女媧,我個人認為比較接受第二派的說法,因為事跡記載了很多。
  • 電影《普羅米修斯》揭示的地球文明起源
    在人類僅有的歷史長河中,她不知疲倦地奔跑,穿破重重艱難險峰,淌過無數激流險灘,不僅傲世地球生靈,還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地球文明。當他站在地球的高峰,看著無盡的星辰,眼裡倒映的是寂寞和迷茫,滄茫天地,浩淼宇宙,看不見一個熟悉的同類,找不到一個心靈相通的靈魂。我是誰?我來自哪裡?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上)
    漢字也是一樣,有其構成的規律,也隨著歷史的迭代,不斷演化成新的形式。在系統了解漢字之前,我們先一起了解漢字的結構與演變,了解那些關於漢字趣事。漢字結構「六書」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綜合百家,現在名稱取自許慎《說文解字》,次序源於班固《漢書》,根據漢字起源於圖畫,象形、指事、會意與圖畫關係密切,所以圖畫在前;在象形(表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形聲(標音)在後;假借只在讀音上有聯繫,與字義無關,所以在最後。自然形成了大家公認的六書名稱次序: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前四為造字之法,後二為用字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