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

2020-11-23 鹹陽市人民政府

一、部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

原鹹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中、省有關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    

(二)負責或受理轄區內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等市場主體的登記註冊工作,依法確認其企業法人資格或經營資格並對登記註冊事項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按照授權,受理外商投資企業登記事項的申請、核發營業執照並對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實施監督管理。

(三)依法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完善市場行為監測機制,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以及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根據授權,依法對涉嫌壟斷行為(價格壟斷行為除外)進行調查。

(四)依法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權益。建立和完善消費維權體系,維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受理消費者諮詢、投訴和舉報;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依法查處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

(五)開展市場信用分類監管。建立和完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研究分析並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基礎信息、商標註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六)依法規範和維護全市各類市場經營秩序工作,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

(七)負責全市商標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指導企業、單位和個人的商標註冊行為,負責全市知名商標的認定、管理保護和全省著名商標、全國馳名商標的推薦、管理及特殊標誌、官方標誌專用權的保護。

(八)指導全市廣告業發展;依法實施廣告行政許可;依法監督管理廣告內容發布和廣告經營活動;查處廣告違法行為。

(九)負責組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依法監督管理全市範圍內的直銷企業、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十)實施合同行政監管。監督管理消費類合同格式條款;開展合同爭議行政調解;參與制定合同示範文本並進行推廣;依法查處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實施對動產抵押物的登記;監督管理拍賣行為。

(十一)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經紀活動以及有關中介服務機構。

(十二)組織開展工商行政管理執法監督,負責案件核審、覆核、聽證;承擔有關行政複議答覆、行政訴訟應訴和行政賠償理賠工作。

(十三)指導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黨的組織建設工作。

(十四)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建立健全機關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制度,面向社會公開有關政務信息。

(十五)承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原機構設置如下:

內設科室:秘書科、綜合科(宣傳教育科)、市場秩序管理科、網絡商品交易監督管理科、市場主體監督管理科、消費者權益保護科、商標監督管理科(廣告監督管理科)、信用信息管理科(行政審批科),市紀委派駐市工商局紀檢監察室。

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2個:分別為註冊分局、經濟檢查支隊。

派出機構1個:高新分局。

根據市委市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本部門2019年整建制劃轉到鹹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原市工商局註冊分局整建制劃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原市工商局經濟檢查支隊整建制轉隸鹹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內設機構隨之調整。

二、2018年度部門工作完成情況

2018年,市工商局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准為全國「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改革試點和全國進一步完善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試點城市;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市場主體快速發展,新增企業9539戶,同比增長17.66%,超額完成了省考指標,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83147戶;國家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範區創建工作不斷推進,事中事後監管得到加強;深入推進放心消費創建工作,消費者權益得到維護;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鞏固創文成果、精準扶貧等「攻堅戰」,市工商局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全面開展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改革。進一步建立完善企業名稱比對系統,實行企業名稱網上自主申報。二是推進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工作。大力推行政務大廳工商窗口、網上辦事大廳、微信公眾號、「工商企業通」平臺四種方式辦理營業執照。截止2018年12月底,微信辦照系統設立登記19538戶,佔同期全網新設數量的35.74%。三是持續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市共發放「多證合一」營業執照10184張。四是嚴格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任務。先後分兩批向社會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共計39項。五是全面推行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市共辦理簡易註銷企業12040戶。六是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工作。2018年8月29日起在高新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11月10日起在全市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七是積極落實外資企業「單一窗口、單一表格」改革。進一步整合外資企業工商登記和商務備案流程。八是市場主體快速發展。2018年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0871戶,同比增長22.40%。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83147戶。其中,新增企業9539戶,同比增長17.66%,企業總量達到42841戶;新增個體工商戶30504戶,同比增長28.78%,個體工商戶總量達到133372戶。

(二)事中事後監管得到加強

一是嚴格落實市場主體年度報告制度。截止2018年6月30日,全市已公示2017年度報告的企業33077戶,公示率為97.96%;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報5532戶,公示率為86.57%;個體工商戶已報85957戶,公示率為72.51%二是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按照各類市場主體不少於5%的抽查比例,我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隨機抽查企業1984戶,抽查農民專業合作社279戶,個體工商戶3928戶。三是國家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範區創建工作不斷推進。創建鹹陽工商網監微信公眾號,共發布信息、政策學習、工作交流等相關文章48篇在《中國市場監管研究》、《陝西工商》發表調研文章2篇。全省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範區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暨培訓會在鹹陽召開。四是開展2018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監管企業網絡經濟信息1200餘條,規範網站信息及糾正輕微網絡違規經營行為100餘起,接受企業及消費者各類投訴諮詢500多起,責令企業關閉網站1個。截止2018年底,全市網絡經營主體共計4089戶。

(三)市場監管工作力度不斷加大

一是開展2018紅盾護農專項行動。共抽檢農資經營戶87戶、180個批次。二是推進重點商品市場「場長制」工作。市局各領導「認領」市級重點商品市場9個。三是認真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市工商局及時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嚴格審查經營肉質品和動物產品類市場主體經營資格,依法查處無照經營,加大對市場開辦方規範管理,認真履行職責,嚴防死守,堅決杜絕疫情繼續蔓延。四是開展旅遊市場綜合治理工作。共檢查旅遊景點52個,檢查旅遊商品市場32個,檢查旅遊商品經營戶1074戶。五是開展打假治劣持續淨化商品市場行動。檢查經營五類商品的大型批發市場56個,檢查商戶916戶。檢查集貿市場、小超市 2023戶。2018年,全市系統查辦各類案件316件,罰沒款365.7萬元。六是加強直銷企業監管。嚴厲打擊直銷企業變相傳銷以及誇大、虛假宣傳等違法經營行為,引導直銷企業規範經營。對2起直銷企業的不規範行為進行了約談糾正。七是嚴厲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活動。共搗毀涉嫌傳銷窩點78處,教育遣散涉傳人員361人,解救被困群眾7人。八是加強廣告監管工作。開展網際網路廣告專項整治工作,藥品「淨網2018」等專項行動;針對消費者反映的熱點問題,行政約談相關單位負責人。2018年,全市共處理涉嫌違法廣告投訴451件。

(四)消費維權工作進一步提升

一是開展紀念「315」國際消費權益日系列宣傳活動。以「品質消費 美好生活」為主題,在統一廣場開展了「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宣傳諮詢暨放心消費宣傳活動。二是召開汽車行業行政集體約談會。10餘家汽車銷售企業負責人參加了約談,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守法經營意識。三是加強流通領域商品監管工作。抽檢書包文具50個批次,液體加熱器50個批次,合格率均為92%;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牆體塗料、電線電纜、實木及複合木地板進行清查退市;開展了假冒偽劣電動車及零配件專項整治工作。四是深入推進放心消費創建工作。以乾陵、袁家村為切入點,推進全市旅遊景區放心消費創建工作;確定中國電信鹹陽分公司為行業創建重點培育對象。2018年,全市共認定112家單位為放心消費單位五是做好消費投訴分流轉辦工作。2018年,全市共受理投訴舉報2630起,辦結2567起,辦結率97.6%。

(五)地理標誌商標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大力培育發展註冊商標。2018年,全市新增註冊商標 5004件,有效商標總量達到 22597件,同比增長35.6%,有效商標總量位於全省第二。二是積極培育地理標誌商標。申報地理標誌商標3件,新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件,全市地理標誌商標達到8件。三是全力打造「鹹陽馬欄紅」區域公共品牌。2018第四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上,「鹹陽馬欄紅」以品牌價值62.35億元,位居2018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第四位。2018年,北部五縣農民增收32.3億元,有力地助推了扶貧攻堅工作。四是協助市茶葉協會完善地理標誌商標授權管理制度,擴大「鹹陽茯茶」地理標誌商標的使用範圍。全市茯茶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1萬人,其中吸收貧困戶員工1300多名,帶動1000多戶家庭穩定脫貧。五是嚴厲打擊商標侵權,保護商標專用權。開展打擊使用未註冊商標「淨化」專項行動和打擊商標侵權「溯源」專項行動,全市共查處商標侵權案件8起。

(六)依法行政工作紮實推進

一是依法規範行政職權。編制工商部門的權力清單並對外公開,對權責清單進行動態管理,修訂完善行政許可目錄。二是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制定了《鹹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行政執法行為的規範和監督。三是嚴格落實執法主體合法性審查制度。對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的20餘名公務員進行執法資格考試,辦理或更換了執法證件。四是加強法律法規學習。組織機關幹部認真學習《憲法》、《監察法》,並參加了在線考試。五是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對2018年3月15日以前制定現行有效正在執行的規範性文件進行梳理,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情況專項督查。六是聘請專業律師擔任常年法律顧問,開展法律諮詢和服務工作。七是做好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2018年,我局辦結行政複議2件,辦理行政訴訟案件5件。

(七)招商引資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市工商局將招商引資作為全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充分發揮工商職能優勢,積極完成招商任務。2018年底總投資4500萬元的三原聯航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年產4000件機械加工生產線建設項目已完成,超額完成了招商任務。

(八)在「四場攻堅戰」中積極履行工商部門職責

1、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紮實開展。一是對流通領域煤炭質量進行抽檢,共抽檢13戶,17個批次;抽查暗訪鄉鎮、街辦29個,發現並取締劣質煤營銷點及露天經營散煤場點19個,向相關縣市區政府、管委會下發提醒函16份。二是開展流通領域成品油質量抽檢工作。共抽檢成品油經營企業213戶,抽檢成品油463組,其中汽油合格率98.53%,柴油合格率96.34%。三是持續開展「鐵腕制霾」查處無照經營工作。在全市範圍繼續開展鐵腕治霾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百日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共取締無照經營378戶,補辦營業執照1728戶。四是開展裝飾塗料控管及控制服裝乾洗行業排放專項整治工作。

2、鞏固創文成果工作進一步提升。一是加強宣傳。製作宣傳十六運公益廣告牌20塊,制度牌150餘塊,持續鞏固提升我市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二是強化責任分工。制定了我局2018年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以及2018年國家衛生城市覆審迎檢工作方案等,進一步落實責任分工。三是加強集貿市場管理。制定了鹹陽市集貿市場創建標準,進一步加強鹹陽主城區集貿市場管理。針對國衛覆審問題清單,對集貿市場開展專項檢查,對20個市場存在的不同問題,提出整改建議並抓好整改落實。

    3、放寬市場準入簡化企業開辦和註銷程序行動紮實推進。一是抽調專人成立市工商局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與市營商辦和相關部門的工作對接。二是將內資、外資企業的註冊登記集中在政務大廳工商窗口統一辦理,為企業提供更便利的服務。三是落實「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作。成立了行政審批科,進一步整合行政審批職能。派駐市政務大廳9名工作人員,集中辦理71項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下放企業登記審批權限。將註冊資本2000萬元以下的私營企業登記審批權限下放至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五是開展簡化企業開辦和註銷程序督查工作。深入各縣區局、企業及窗口單位開展實地督查。2018年底,全市企業開辦時間已壓縮至5天,企業簡易註銷壓縮至3天。

4、精準扶貧工作積極開展。一是完成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輪換交接工作。按照市委組織部安排,選派工作骨幹組建新一輪工作隊,繼續做好精準扶貧工作。二是積極籌措資金,為三原縣嵯峨鎮洪水村提供10萬元扶貧資金,用於疏通和修繕村內的排水渠和下水管道等。三是制定《洪水村產業扶貧計劃》,落實15戶產業扶貧資金和掛靠公司分紅項目,動員協調1戶企業為洪水村委會和貧困戶捐款1.5萬元,2018年底洪水村已退出貧困村序列,9戶貧困戶脫貧。

三、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本部門2018年度決算彙編範圍的單位共1個,即原鹹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本級。

四、部門人員情況說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門人員編制75人,其中行政編制46人、事業編制29人;實有人員85人,其中行政58人、事業27人。單位管理的離休人員1人。

五、部門決算收支情況說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1. 本年度收入支出總體情況

本年收入1743.99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1509.79萬元,其他收入234.20萬元。較上年減少110.4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較上年減少130.31萬元,主要原因是2017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中包含按規定發放的人員工資福利性經費,其他收入較上年增加19.90萬元,主要是非本級財政撥付的經費略有增加。

本年支出總計1950.49 萬元,較上年增加105.47萬元,主要原因是因工作需要開展專項工作的項目支出增加。

2. 本年度收入構成情況。

本年度收入總計1743.99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509.79萬元,均為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其他收入234.20萬元,主要為省工商局和非本級財政部門撥付專項經費。

3. 本年度支出構成情況。

本年支出總計1950.49萬元,其中:

(1)基本支出1279.62萬元,基本支出主要是為了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人員經費支出和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其中:工資福利支出881.30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155.71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242.61萬元。

(2)項目支出670.88萬元,主要是為履行職責完成特定工作任務,在基本支出之外發生的支出。其中:一般行政管理事務支出247.25萬元,工商行政管理專項 122萬元,執法辦案專項66萬元,消費者權益保護11萬元,信息化建設188.44萬元,其他工商行政管理事務支出16.19萬元,汙染防治20萬元。  

(二)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1. 財政撥款收入支出總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款收入1509.79萬元,較上年減少130.31萬元,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2017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中包含按規定發放的人員工資福利性經費。

2.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534.8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 1062.42萬元,項目支出472.43萬元。按政府功能分類科目分類為: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24.16萬元,其中:

行政運行869.85萬元,主要為保障機關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安排的支出。其中:工資福利支出690.60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 30.04萬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149.21萬元。

一般行政管理事務支出237.25萬元,主要用於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機關黨建、非公黨建、紀檢監察工作,工商形象及各項工作的宣傳報導和幹部培訓教育工作,辦公設備購置和房屋修繕、機關辦公樓運轉所發生的物業管理、修繕維修(護)、綠化、消防、保安等綜合治理和日常維護保養等支出。

工商行政管理專項122萬元,主要用於持續深入開展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市場主體準入及登記註冊、市場主體信用分類監管工作、市場秩序整頓規範專項活動、流通領域重點商品質量監管、網絡商品交易監管、廣告、直銷、商標監管及規範整頓市場秩序和等工作支出。

執法辦案專項 56萬元,主要用於依法查處各類市場違法案件,取締無照經營行為,打擊假冒偽劣商品,查處虛假廣告及商業侵權工作、開展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打擊非法傳銷規範直銷等工作支出。

消費者權益保護11萬元,主要用於受理消費者投訴、調解消費者糾紛,舉辦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活動、開展放心消費創建等工作支出。

信息化建設10萬元,主要用於網絡運行、業務軟體升級及維護和網絡設備更新和維護等工作支出。

其他工商行政管理事務支出16.19萬元,主要用於機關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支出。

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87萬元。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9.23萬元,均為行政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

3)住房改革支出71.47萬元,均為住房公積金支出。

4)節能環保支出20萬元,主要用於開展治汙降霾等汙染防治支出。

3.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

本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1062.42萬元,。其中:人員經費913.21萬元,日常公用經費149.21萬元,

4.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收支情況說明。

本部門無政府性基金決算收支,並已公開空表。

5.國有資本經營財政撥款收支情況說明。

本部門無國有資本經營決算撥款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經費、培訓費及會議費支出情況說明

1.「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支出20.24萬元,較上年減少1.49萬元,降幅 7 %。「三公經費」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單位嚴格落實執行各項公務接待、公車管理等制度,嚴格壓縮和控制三公經費。

1)2018年本部門無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支出。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用支出情況:2018年購置車輛0臺,2018年末市局機關實際執法用車保有量8輛,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9.40萬元,主要用於工商機關為開展公務、執法辦案等工作任務所發生的車輛油料費、維修費、保險費、過橋過路費等支出。2018年公車運行維護費較上年減少0.33萬元,降幅2%,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加強公務用車管理,嚴控費用支出。

3)公務接待費支出情況,2018年公務接待11批次,     132人次,支出0.84萬元,較上年減少1.16萬元,降幅58%。主要是我局按規定標準發生的用於上級單位及其他單位前來檢查、調研、交流學習等工作公務接待費用,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市有關規定,嚴格控制公務接待支出。

2.培訓費支出情況。

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培訓費支出     49.30萬元,較上年增加26.82萬元,增幅119%。主要是根據工作需要,舉辦了全市網絡市場監管、電子商務法、商事制度改革和企業登記等業務培訓。

3、會議費支出情況。

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會議費支出8萬元,較上年減少9.27萬元,降幅54%。主要原因是嚴格控制並壓縮精簡會議支出。

六、2018年度部門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本部門組織對 2018 年度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全面開展績效自評,其中,一級項目1個,二級項目16個,共涉及資金472.44萬元,佔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總額的100%。

市財政局對原鹹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8年度部門整體支出進行了績效評價。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的具體職能是:(一)辦理本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事宜;(二)維護和更新本行政機關公開的政府信息;(三)組織編制本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四)組織開展對擬公開政府信息的審查;
  • 嶽西縣民政局政府信息公開統計制度
    為準確掌握縣(市、區)政府信息發布情況,深入推進基層政務公開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政府信息公開統計制度的通知》(皖政辦秘〔2009〕59縣(市、區)政府網站技術支撐機構負責政府信息公開數據統計匯總、及相關技術支持工作,增強網上報送和網上統計匯總功能。各政務公開責任單位負責本單位政府信息發布數據的統計、報送工作。
  • 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出臺,規範引導政府信息公開
    國務院辦公廳12月1日印發《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並在中國政府網公布。  《管理辦法》共十三條,從基本定位、收費標準、收費程序、收費方式、監督管理等五個方面,對收取信息處理費作出了相關規定。  制定《管理辦法》是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配套制度的重要舉措。
  • 嶽陽市統計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本機關製作和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並由本機關保存的政府信息,除依法免予公開的外,由本機關負責主動公開或者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予以提供。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本機關編制了《嶽陽市統計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如何界定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範圍
    □ 周漢華   如何界定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範圍,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的難點,也是本次《條例》修訂的重點,更是整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良性運行的基點。通過本次修訂,不予公開的範圍界定更為科學、明確、具體,必將推動《條例》實施邁上新臺階。
  • 制止信息公開「權利濫用」,國辦發文了!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函〔2020〕10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浙江省氣象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報告
    本報告主要包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和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複議及提起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等六個方面。  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
  •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答覆格式文書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答覆格式文書 一、程序處理文書1.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接受回執2.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補正告知書3. 延期答覆告知書4.不予公開答覆書(三安全一穩定類豁免)7. 不予公開答覆書(第三方合法權益保護類豁免)8. 不予公開答覆書(三類內部事務信息)9. 不予公開答覆書(四類過程性信息)10. 不予公開答覆書(行政執法案卷)11. 不予公開答覆書(行政查詢事項)12. 無法提供答覆書(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13.
  • 英國:信息公開透明是關鍵
    委員會每年都會公布年報,將前一年的慈善機構註冊、獲批、投訴案件等情況全部公開。除此以外,委員會還要保證慈善機構達到法律要求的標準,監督它們提供機構每年的活動信息,並為慈善機構提供信息服務、在線指導服務等。由於籌款屬於大多數慈善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甚至是唯一來源,委員會還需要幫助慈善機構和受託人高效、合法地籌資,並監督其籌款方式和用途,籌款多於50萬英鎊的慈善機構必須接受審計。
  • 中國氣象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組織召開全國氣象部門政務公開工作研討會,認真學習《條例》精神,研討氣象部門貫徹落實措施,交流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經驗;結合氣象部門實際開展制度建設工作,修訂《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編制《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基本目錄》,印發《中國氣象局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做好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二)深入推進主動公開。
  • 推進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 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定製定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部署加強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制度建設,深入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更好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本期思與辨就該問題進行討論。
  • 海南省氣象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的有關規定,特編制海南省氣象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布。本報告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收取或減免費用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複議及提起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等六個方面。  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
  • 中國氣象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或減免費用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複議及提起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要做法和問題及改進措施。  2.深化部門預算決算和政府採購信息公開。公布2017年部門決算、2018年部門預算和2017年預算執行審計整改情況,發布《中國氣象局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公開包括部門預算決算、招標(談判)公告、採購項目預算、中標(成交)結果、採購文件等信息327條。  3.推進人事信息和科技項目信息公開。
  • 申請政府信息公開要收費了 對知情權影響幾何
    【財新網】(實習記者 王夢陽 記者 單玉曉)申請信息公開不再完全免費。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行政機關可以向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超出一定數量或者頻次者收取費用。
  • 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公開信息平臺上線試運行
    11月10日,由甘肅省質監局統一部署,甘肅省標準化研究院研發的「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公開信息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向全國社會各屆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公開服務。  為推動地方標準的應用和實施,甘肅省質監局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將甘肅省地方標準予以公開,公眾可以登錄「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公開信息平臺」(http://www.gsdfbz.cn)免費查詢、檢索、瀏覽、閱讀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該平臺收錄了歷年發布的甘肅省地方標準2000餘件,可向全社會提供較為完整的標準信息服務。
  • 台州市行政複議局 普法專欄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
    相關判例:陸紅霞訴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府信息公開答覆案(一審)本案原告陸紅霞所提出的眾多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特徵:一是申請次數眾多。僅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開始原告及其家人向南通市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至少提出94次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014年1月2日當天就向南通市人民政府提出了10件申請。
  • 政府部門以國家秘密為由不公開信息 法院也沒辦法
    有關「法律瓶頸」待解  「只有把保密的問題解決好,才能徹底解決信息公開的問題」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一年來,條例與保密法、檔案法等法律的協調也有待加強。他認為,政府信息公開法律體系不單要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還需要保密法、隱私法、政府會議公開法、商業秘密法等配套。目前,保密法修訂草案正在公開徵求意見。
  • 自媒體時代不公開審理刑事案件的信息保護
    第五十八條規定:「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導、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網絡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圖像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一、控制信息釋放  (一)偵查不公開  不少國家的刑事訴訟法都規定了偵查不公開。我國刑事訴訟法並未明確規定偵查公開與否,但間接規定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等時偵查不公開。
  • 向社會公開!青島建立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和案件審判信息公開制度
    半島記者 於紅靚2日,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建立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和案件審判信息公開制度的通知,進一步加強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完善土地爭議案件審判信息公開。通知提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年度匯總統計全市土地權屬爭議案件的調查處理情況,並在局網站向社會公開。各區市自然資源局按照(青自然資規字〔2019〕185號)要求,以轄區為單位,認真填寫《自然資源權屬爭議調處情況統計表》(附件,應為一個完整日曆年內的情況統計,即1月1日至12月31日),每年1月5日前金宏報送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處。
  • 海關總署公布2008年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全文)
    (二)加強制度建設,規範信息公開作業程序    制定《海關總署信息公開工作規程》、《海關總署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規程》等多項工作制度,形成海關信息公開制度主體框架。研究制定《2008—2010年海關政務公開工作指導方案》,明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海關信息公開和政務公開工作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