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信息公開「權利濫用」,國辦發文了!

2020-12-06 市場監管半月沙龍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信息公開

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辦函〔2020〕10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20年11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規範政府信息公開法律關係,維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秩序,更好保障公眾知情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信息處理費,是指為了有效調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為、引導申請人合理行使權利,向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超出一定數量或者頻次範圍的申請人收取的費用。

第三條 信息處理費可以按件計收,也可以按量計收,均按照超額累進方式計算收費金額。行政機關對每件申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用其中一種標準,但不得同時按照兩種標準重複計算。

第四條 按件計收適用於所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決定類型。申請人的一份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包含多項內容的,行政機關可以按照「一事一申請」原則,以合理的最小單位拆分計算件數。

按件計收執行下列收費標準:

(一)同一申請人一個自然月內累計申請10件以下(含10件)的,不收費。

(二)同一申請人一個自然月內累計申請11—30件(含30件)的部分:100元/件。

(三)同一申請人一個自然月內累計申請31件以上的部分:以10件為一檔,每增加一檔,收費標準提高100元/件。

第五條 按量計收適用於申請人要求以提供紙質件、發送電子郵件、複製電子數據等方式獲取政府信息的情形。相關政府信息已經主動對外公開,行政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告知申請人獲取方式、途徑等的,不適用按量計收。按量計收以單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為單位分別計算頁數(A4及以下幅面紙張的單面為1頁),對同一申請人提交的多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累加計算頁數。

按量計收執行下列收費標準:

(一)30頁以下(含30頁)的,不收費。

(二)31—100頁(含100頁)的部分:10元/頁。

(三)101—200頁(含200頁)的部分:20元/頁。

(四)201頁以上的部分:40元/頁。

第六條 行政機關依法決定收取信息處理費的,應當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期限內,按照申請人獲取信息的途徑向申請人發出收費通知,說明收費的依據、標準、數額、繳納方式等。申請人應當在收到收費通知次日起20個工作日內繳納費用,逾期未繳納的視為放棄申請,行政機關不再處理該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期限從申請人完成繳費次日起重新計算。

第七條 申請人對收取信息處理費的決定有異議的,不能單獨就該決定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可以在繳費期滿後,就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十一條的規定,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投訴、舉報,或者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八條 行政機關收取的信息處理費屬於行政事業性收費,按照政府非稅收入和國庫集中收繳管理有關規定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及時足額繳入同級國庫。具體收繳方式按照同級政府財政部門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行政機關收取信息處理費,應當按照財務隸屬關係分別使用財政部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監(印)制的財政票據。

第十條 價格、財政、審計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加強對信息處理費收取行為的監管。

第十一條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指導,及時處理申請人提出的投訴、舉報,嚴肅糾正違法或者不當行為。信息處理費收取情況,要按照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規定的格式統計匯總,並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二條 本辦法由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國務院財政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發布單位:中國工商出版社 新媒體部(數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執法經驗

關注消費維權動態

同護市場公平正義

共觀市場經濟大潮

權威●專業

半月沙龍微信

①複製「微信號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

輸入公眾號「市場監管半月沙龍」,即可找到。

相關焦點

  • 如何界定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範圍
    □ 周漢華   如何界定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範圍,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的難點,也是本次《條例》修訂的重點,更是整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良性運行的基點。通過本次修訂,不予公開的範圍界定更為科學、明確、具體,必將推動《條例》實施邁上新臺階。
  • 台州市行政複議局 普法專欄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
    原告申請政府信息和提起訴訟的目的是為了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施加壓力,以引起對自身拆遷補償安置問題的重視和解決。裁判要旨:知情權是公民的一項法定權利。公民必須在現行法律框架內申請獲得政府信息,並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程序和方式,符合立法宗旨,能夠實現立法目的。如果公民提起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違背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立法本意且不具有善意,就會構成知情權的濫用。
  • 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出臺,規範引導政府信息公開
    國務院辦公廳12月1日印發《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並在中國政府網公布。  《管理辦法》共十三條,從基本定位、收費標準、收費程序、收費方式、監督管理等五個方面,對收取信息處理費作出了相關規定。  制定《管理辦法》是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配套制度的重要舉措。
  • 海關總署公布200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一、主要工作概述    2009年海關信息公開工作,切實貫徹落實《條例》規定和國辦各項工作要求,突出強化海關信息公開工作規範化建設和基礎工作,在完善海關信息公開制度和規範、深化海關信息公開內容、規範海關信息依申請公開處理程序、擴大海關信息公開培訓覆蓋面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
  • 杜絕濫用!多地下線違規人臉識別系統 個人信息保護我們還需要做些啥
    保護個人信息,保護好我們的臉,國家在行動。多地出臺政策 防止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針對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的問題,包括天津、南京、杭州在內的多地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昨天(12月1日),《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表決通過,並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中國氣象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組織召開全國氣象部門政務公開工作研討會,認真學習《條例》精神,研討氣象部門貫徹落實措施,交流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經驗;結合氣象部門實際開展制度建設工作,修訂《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編制《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基本目錄》,印發《中國氣象局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做好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二)深入推進主動公開。
  • 美國|言論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
    依據《美國憲法》,公民擁有生命權、自由權、人身安全權、私有財產權、免受酷刑權等基本權利,這些權利是統一的,相互依賴,不可分割。在美國政治文化中,美國人最珍視的是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他們看來,如果沒有了言論自由,其他很多自由就不存在,至少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 從視覺中國版權事件談起:濫用版權碰瓷式維權或違法
    其網站上登載圖片,雖然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在公開出版物上發表,但同樣是「公之於眾」的一種方式。故網站上的「署名」,包括本案中的權利聲明和水印,構成證明著作權權屬的初步證據,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可以作為享有著作權的證明。
  • 新技術變成「危險武器」 誰在濫用人臉識別?
    對於房產這樣的高價產品,買房者通常購買時會諮詢多個渠道,房產公司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設定這一規則,實際上是「剝奪」了買房者對比的權利。 戴頭盔男子的行為,也許便是對房產公司這種規則的反抗和規避。同時,也是對於自身人臉信息的保護。
  • 自媒體時代不公開審理刑事案件的信息保護
    作為偵查不公開的延續,檢察機關也應該對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予以保密,起訴書原則上也不得上網公開。偵查不公開並非「偵查封閉」,而是選擇性不公開;並非「禁止報導」,而是明確例外可公開的範圍。例如,在未成年人犯罪和性犯罪案件等不公開審理案件中,被告人姓名、照片等個人情況不得公開。相對公開的信息應該僅僅限於法律所不禁止的程序性事項。
  • 江平 濫用私權與濫用公權都應受到制止
    這個私權可能是包括私人企業的權利,可能包括私人財產的權利,也可能是包括更廣義的私權。」私權在公權前的卑微,江平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1956年,26歲的江平從莫斯科大學法律系畢業回國,正趕上反右前的「引蛇出洞」,他與北京政法學院的一些青年教師寫了關於整風的五點建議,結果被打成右派。命運弄人,因為學業優秀,他實際上是提前了一年回國,可謂「搶來一頂右派帽子」。噩夢接踵而至。
  • 重大疫情期間公民權利保障的立法完善
    同時,行政機關具有主動公開或根據個人、組織的請求提供有關疫情發展情況或者其他應由大眾獲知的公共信息的義務。  《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建立傳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定期公布全國傳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定期公布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疫情信息。
  • TVB偷食人夫女星首度更新動態,發文自勉
    TVB藝人朱智賢(Ashley)上月尾爆出背男友謝東閔偷食人夫黎振燁,事後她與男友謝東閔現身開記者道歉,自此一度神隱,更曾將社交網用戶設為「私人」,雖然早前已重新設定為「公開」,但依然久未更新。直至今日,「消失」近兩周的她終於「現身」,她在社交網轉貼一則發文,文中提到:「Stop trying to calm the storm. Calm yourself. The storm will pass.(不要強行制止風波困難,讓自己冷靜面對,才能安然度過風浪。)」相信正經歷難關的她以此金句自勉。
  • 人臉識別60年︱高富平:形式化的同意何以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一些地區由街道或區一級部門以行政命令發文,要求轄區內所有住宅小區統一安裝攝像頭,這也不妥當。住宅小區是否採用新的門禁系統,這需要由業主或業主委員會決定,任何機構沒有替代業主決定的權力。(編者註:2018年上海市松江區有居民反映,小區採用了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原有的小區門卡被強制淘汰,但對於項目從申報審核到建設驗收的全過程,以及設備維護費用等細節,業主並不知情。市政府信箱登出了一次較為完整的問答。)
  • 網信辦:防範制止盜取、搜集他人信息等違法行為
    來源:中國網信網來源:網信中國  原標題:關於《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為促進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我辦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起草了《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立法|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制止「舌尖浪費」將有法可依
    記者|潘 巧責編|薛應軍正文共2925個字,預計閱讀需9分鐘▼反食品浪費法來了,制止餐飲浪費將有法可依。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1年1月29日。徵求意見稿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浪費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 全國氣象部門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組織召開全國氣象部門政務公開工作研討會,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精神,研討氣象部門貫徹落實措施,交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經驗;結合氣象部門實際開展制度建設工作,修訂《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編制《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基本目錄》,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規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程序;針對垂管部門特點,印發《全國氣象部門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全國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 反對立法賜予動物權利:只有人才有權利,貓沒有
    同樣的道理,寵物愛好者、動物保護者,可能因為喜愛貓而賜予貓權利,也有可能因為將來喜歡機器貓,而剝奪動物貓的權利。「權利」可賜予,就可剝奪。時有時無的「權利」,這叫「恩賜」,而不是權利。宇芽會一邊思考,一邊尋求幫助,她會理性地深思熟慮,發微博公開自己的遭遇,尋求其他人,警察、法院等等保護自己的權利。即便有些老實人,總是被他人欺負,沒有反抗,但他們依然存在採取行動維護自己權利的可能。宇芽剛開始被虐待,並沒有立即維權,多次被侵犯後,勇敢地採取了行動。動物不存在主動「維權」。
  • 姜貞羽戀情曝光,對方疑似是女生,明星同性戀真的不宜公開嗎?
    就在大家眾說紛紜的時候,姜貞羽在小號發文對不起,並且配上了一句英文,翻譯過來是你擁有我無限的溫柔,眼尖的網友還是發現了這句話是出自電影《阿黛爾的生活》,而這部劇正是講述了兩個女生的友情,真是叫人浮想聯翩。對於兩人是不是同性戀,他們沒有也沒有承認,只是我們的推測罷了!不過對外公布自己是同性戀,也是要有勇氣的,畢竟不被太多人接受,會受到異議!
  • 報告顯示超三成受訪者遭遇過人臉信息洩露或被濫用
    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三成受訪者表示已因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隱私或財產損失。  報告列舉了十類人臉識別場景(支付轉帳、開戶銷戶、實名登記、解鎖解密、換臉娛樂、政府辦事、交通安檢、門禁考勤、校園/在線教育和公共安全監管),回收匿名問卷2萬餘份,旨在了解公眾的使用情況和安全感受。受訪者結合使用感受進行打分,1分為最低分,5分為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