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0-11-25 央廣網

   央廣網大連12月1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賈鐵生 通訊員呂東光)近日,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黃昊教授的能源材料及器件實驗室在影響因子高達11.553的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Nano Energy》上,發表以「Fe3N constrained inside C nanocages as an anode for Li-ion batteries through post-synthesis nitridation」為題目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針對鋰離子二次電池在循環過程中活性物質嚴重體積膨脹造成電極粉化失效的瓶頸問題,提出了碳約束氮化鐵納米核殼結構。實驗證明,在500次循環中電池仍能維持工作容量,未發現明顯衰減。

    長期以來,鋰離子電池高密度儲能與其電極材料穩定性是一對矛盾體。要實現高密度儲能,電極就很難在長期循環中保持完整和穩定的結構。該項研究結合等離子體物理和化學氮化工藝,製備了碳約束氮化鐵納米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這種新型的納米材料在微觀上同時實現了高密度儲能和結構約束。電解液可以通過缺陷位置自由進入碳層內部,與活性物質氮化鐵發生電化學反應。柔韌的碳殼不僅能夠緩解活性物質儲放鋰過程中的體積漲縮、導致電極粉化失效問題,同時碳層優良的本徵導電性為界面電荷快速轉移提供有效路徑,從而實現了碳約束氮化鐵納米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長循環高密度充放電性能。研究成果為提升納米能源材料及器件工程化應用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

 

相關焦點

  • 寧波材料所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鋰離子電池與鉛酸、鎳鎘、鎳氫等電池相比,由於其較高的能量密度、較長的使用壽命、較小的體積、無記憶效應等特點,成為現今能源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件之一,其作為鋰離子的受體,在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因此,負極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
  •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6-12-13  瀏覽:
  • 鋰離子電池矽負極研究取得進展
    隨著移動電子產品、大規模儲能和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開發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高安全性的鋰離子及後鋰離子電池成為儲能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焦點。發展高容量、高倍率、高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 成果!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經過初期的建設和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 「Science 」中國科大在快充鋰離子負極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季恆星教授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Black Phosphorus Composites with Engineered Interfaces for High-Rate High-Capacity Lithium Storage」為題,於2020年10月9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Science 2020,370, 19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快充鋰離子負極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季恆星教授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Black Phosphorus Composites with Engineered Interfaces for High-Rate High-Capacity Lithium Storage」為題,於2020年10月9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Science2020,370, 192–197)。
  • 大連理工《iScience》:綠色動力電池突破,有望取代鋰離子電池!
    大連理工大學李明強副教授課題組在綠色動力電池方面取得突破,提出了一款基於鹽包水電解質的高性能氯離子電池。 最近,該課題組採用碳材料做正極,飽和四甲基氯化銨水溶液做電解質,金屬鋅做負極,成功構建了一款高壓水系氯離子全電池。
  • 從二氧化矽出發低溫合成矽納米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取得進展
    從二氧化矽出發低溫合成矽納米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取得進展 一直以來,利用廉價的二氧化矽或矽酸鹽製備矽材料都需要較高的反應溫度。
  • 鋰離子電池新型負極材料的改進與研究
    本文著重介紹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金屬基(Sn基材料、Si基材料)、鈦酸鋰、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的性能、優缺點及改進方法,並對這些負極材料的應用作了進一步展望。  而負極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影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見負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化學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研究較為廣泛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為金屬基(Sn基材料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3月1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理論預言苯乙烯材料是一類非常有前景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基於大量的計算模擬數據指出苯乙烯材料在用作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具有非常高的理論比容量和非常小的體積膨脹。
  • Nature重磅:新型鋰離子電池快充負極材料
    然而當前廣泛採用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並未完善,導致快充電池必須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上有所取捨。Li)下可以可逆循環兩個鋰離子。2. 該電極材料循環電勢比現有的石墨負極高,可有效抑制在快充條件下鋰金屬在電極表面的沉積以及相關的電池短路及熱失效。與目前商用快充負極鈦酸鋰Li4Ti5O12相比,Li3+xV2O5循環電勢更低,比容量更高,與常用正極匹配組成全電池後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3.
  • 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納米氧化鎢基材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雖然目前主要使用石墨作為商業化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但是,納米氧化鎢基材料已經躋身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說到動力鋰離子電池,它可是當下能源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因為,與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等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較小的體積、較高的能量密度、無記憶效應、較長的使用壽命等特點,而且,它還具有環保特性,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同時,也會有很多人想到,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負極材料。
  •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差的原因主要方面,負極材料低溫特性的研究及...
    本文綜述了從電解液、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等方面提升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研究進展,並據此對電解液和電極材料在低溫鋰離子啟動電池中的應用進行了展望。 一、低溫電解液的研究及應用展望 電解液對鋰離子電池低溫放電性能的影響最為顯著,故在對低溫鋰離子電池的研究報導中,關鍵技術是提高電解液的低溫離子導電能力。
  • 河北科技大學王波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王波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在《納米能源》(Nano Energy,2020,104979,DOI:org/10.1016/j.nanoen.2020.104979)正式發表。
  • 【乾貨】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粘結劑的研究進展
    導語綜述了桂基負極材料粘結劑的研究進展。重點論述了羧甲基纖維素鈉(CMC)、聚丙烯酸(PAA)、海藻酸納和導電聚合物等粘結劑在旌基負極材料中的應用。比較了不同類型粘結劑的優缺點,展望了矽基負極材料粘結劑的發展方向。矽(Si)基負極材料的理論比容量(4 200 mAh/g)高、嵌脫鋰平臺較適宜,是一種理想的鋰離子電池用高容量負極材料[1-2]。
  • 固體所在MoS2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室研究員趙邦傳課題組在MoS2鋰離子電池(LIBs)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分別發表在ChemElectroChem,Nanoscale,Small 上。
  • 天津大學在鋰電池電極材料取得突破成果,電池可能變得更小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楊全紅教授研究團隊提出「硫模板法」,通過對高體積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設計,最終完成石墨烯對活性顆粒包裹的「量體裁衣」,使鋰離子電池變得「更小」成為可能。該成果1月26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 9, 402)上。作為當下使用最廣泛的二次電池,鋰離子電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
  • 技術|SnO2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本文綜述了從零維到三維納米結構SnO2及與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複合材料的研究進展,並對其應用前景做出了展望。鋰離子電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工作溫度範圍寬、環境友好等諸多優點[1],已成功地成為可攜式電子設備的主要動力源。同樣在載運工具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
  • SnO2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鋰離子電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工作溫度範圍寬、環境友好等諸多優點[1],已成功地成為可攜式電子設備的主要動力源。同樣在載運工具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2-3],負極材料的優化對提高鋰離子電池的總體性能有著較大作用。SnO2由於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儲量豐富,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負極材料之一。
  • 鋰離子電池負極衰減的主要機理
    本文總結了電池使用過程中負極衰減的主要原理,並提出了幾種減少容量衰減的方法。 電池容量衰減的機理已被廣泛研究和報導過。電池容量衰減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主要因素是電極表面副反應引起的可循環鋰量的減少;次要因素是活性物質的減少(如金屬的溶出、結構的破壞、材料的相變等);電池阻抗的增加。而負極與上述衰減機理中的許多影響因素均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