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語:釋迦牟尼成佛後為何不願廣說佛法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真正的佛法不可言傳(圖片來源:資料圖)

《妙法蓮華經》「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翻譯】算了,舍利弗,不必再說了。為什呢?因為,如來世尊所成就的第一稀有難解之法,只有諸佛與釋迦牟尼佛才能窮究盡底,領悟諸佛法實相非實非虛,無相而不相的微妙理趣。而諸法實相則是從諸法的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幾個方面來把握的。所謂相即外觀形相;性即本性;體既眾生之質伴;力即事物所具有的功能;作即身、口、意三業的作為;因即因、根源;緣即輔助原因;果即結果;報即報應、果報,如是本來究竟等指本末皆空。

【後注】佛陀在悟道成佛後,深感真理之深邃,無法用言語像眾生說明,於是在天人下凡請法後也曾說道「止止止,我法妙難思。」所以,雖然佛經有浩瀚三藏十二部,但是都無法說明真正佛法的第一義諦。

相關焦點

  • 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
    佛祖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法輪,相當於基督教的耶路撒冷。古印度佛教遺址。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後,西行200公裡,來到鹿野苑,隨後就在這裡對父親淨飯王派來照顧他的5個隨從講解佛法,向他們闡述人生輪迴、苦海無邊、善惡因果、修行鹿野苑—佛陀第一次講經說法的地方。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公元3世紀時,鹿野苑已經成為重要的藝術中心。
  • 佛法實相是不能以思維認識和分析方法來理解的智慧
    在法華會上,釋迦摩尼佛告訴舍利弗說:「諸佛的真實智慧,深奧微妙,無邊無際,諸佛的智慧大門,難於理解,難於進入,一切聲聞、緣覺弟子,都不能完全明了。為什麼這樣說呢?佛曾親近過百千萬億的無數諸佛,根據諸佛的無量道法逐一修行,勇猛無畏,精進不懈,聲名遍聞,無人不知。佛成就了深廣精妙的佛道,成就了前所未有的佛法,佛儘管隨其所宜施教說法,其義諦旨趣仍難明了。
  • 佛法僧三寶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經常講的佛法僧三寶,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佛。「佛」這個字,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翻譯過來是「智慧、覺悟」的意思。那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智慧、覺悟」,而採用音譯呢?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它的本體是「智慧」,但它的外在表現,也就是它所起的作用,就是覺悟。佛的這個覺悟還不是一般的覺悟,是究竟圓滿的覺悟,不但自覺,而且覺他,也就是在自覺之後,能夠主動的去幫助一切機緣成熟的眾生,使他們也能夠做到自覺到究竟圓滿的覺悟。佛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和他一樣的智慧德能,也就是佛性,一切眾生本來都具足。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後便說:「奇哉!奇哉!
  • 問:釋迦牟尼成佛之後,都做出過哪些成就?
    問:釋迦牟尼成佛之後,都做出過哪些成就?答:關於釋迦牟尼佛(釋迦文佛)成佛的年齡,是有不同說法的。又說佛陀是在三十歲的時候成就無上正覺,也有說佛陀在三十五歲的時候成就無上正覺。在阿育王所治理的孔雀王朝,因為阿育王崇尚佛法,他的兒子也有出家弘法的高僧,在公元四十紀的石刻中,就有佛陀說法的專題。諸如佛陀首次說法的鹿野苑,佛陀誕生之出的藍毗尼園,佛陀成就正覺的菩提伽耶,佛陀安詳圓寂的拘屍那伽,在我國古代高僧法顯大師和玄奘大師的遊記中,都有相關記載。
  • 佛法僧三寶的含義
    早課上的僧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在佛教中,信徒是以佛、法、僧的三寶為皈信或皈敬的對象,而不是崇拜流行於民間的諸神,故在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佛是大覺者,他是自覺、覺他而智慧與福德究竟圓滿的人;法是由佛所說成佛的方法,以及為什麼要成佛的道理;僧是學佛求法,並且助佛弘化、廣度眾生的出家人。初成佛道的釋迦世尊,在尚未度出家弟子之前,便對兩位在家弟子(商人提謂及婆梨迦)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未來比丘僧。」因此唯有三皈具足,才能成為正信的佛教徒。
  • 釋迦牟尼佛偈
    佛陀慈悲哀愍我們這個世界上的苦難眾生而出現於世,為的就是給眾生開示佛所知道的真理,從而讓眾生也能夠悟入這個真理,從而離苦得樂直至成佛。佛陀的一生好比是一臺自導自演的戲,其中所有的故事情節、所有的悲歡離合無非是佛陀智慧的示現。演這齣戲的目的正是為了度化眾生,並且把佛法流傳下來。
  • 佛教是釋迦牟尼創立,有人說他只是發揚了佛教,真相究竟如何呢?
    公認的佛教創始人當然是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出生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釋迦牟尼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出身宮廷,錦衣玉食,卻心憂百姓疾苦,20歲時他捨棄王族生活,出家尋訪師友,他先是在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學習禪定,後在尼連禪河畔獨修苦行,進而至伽耶(菩提伽耶)畢缽羅樹下深思默想,終於「悟道成佛」,這一年他35歲。
  • 有人說釋迦牟尼只是發揚了而已?
    有人說釋迦牟尼只是發揚了而已?佛教源於古印度,世界公認的佛教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後人尊稱他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屬於古印度釋迦族人,剎帝利種姓。其出生地現在屬於尼泊爾,成佛地點位於現在印度的巴特那,圓寂於現在的印度卡西亞。其實,釋迦牟尼的身份和李白差不多,李白出生於西域碎葉城,古代屬於中國,現在屬於吉爾吉斯斯坦,成長地於中國四川江油。
  • 釋迦牟尼是哪國人?聽聽尼泊爾人印度人怎麼說,其實呢……
    有一天,摩耶王后睡眠中夢見了一頭6牙大白象飛進腹中,空中鼓樂弦歌,日月照身,於是就懷上了釋迦牟尼。後在回娘家的路上,藍毗尼吸引了王后的腳步,在寧靜祥和的藍毗尼花園,在正月十五的銀輝之下,摩耶王后生下了釋迦牟尼。小王子一出生就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都會出現一朵蓮花,這就是七步蓮花的故事。
  • 圓覺三代祖師: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蓮華生大士
    第一代祖師:釋迦牟尼佛 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太子,見眾生苦,感悟出家,證大菩提,人稱「佛陀」(覺者)。弘法四十九年,至七十九歲時,涅盤於拘屍那國之娑羅雙樹間。此世界之佛教各宗各派所有佛法,皆由釋尊傳出,遂共尊為佛教教主。
  • 連如來都承認,自己成佛全靠他
    佛教從創立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了2500年的歷史,可能連釋迦牟尼都不會想到,現在的佛教已經變成了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在全世界也有著6億多的信徒。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佛教裡面的文殊菩薩,他的身世和來歷是怎麼樣的。
  • 佛法是什麼?淨空法師還原你一個真實的佛法
    所以佛法是教育,佛法不是宗教,這一點一定要認識清楚。可是佛法變成宗教,被人誤以為是宗教,而且以為是低級宗教,給我們的印象很深。我在沒有遇到方東美先生之前,我也認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所以從來不接觸宗教,不願意接觸。自己以為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不願意跟宗教為伍,你說這個毛病犯得多大!
  • 鹿野苑是傳說中的佛祖成佛後,第一次公開傳授佛法的佛教聖地
    恕我孤陋寡聞,來之前只知道佛祖誕生地,以及佛祖頓悟成佛之地。並不知道,瓦拉納西有鹿野苑。到達之後,才知道這個地方在這裡。之前只是聽說過有這麼個地方,它是傳說中的佛祖成佛後,第一次公開傳授佛法的佛教聖地。佛祖如來2500年前來到這裡,公開講經傳授佛法,在這裡完成了佛教的佛 法 僧 三寶集結。
  • 釋迦牟尼佛成道日,願借佛功德,一切都能解脫
    2020年1月2日農曆臘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日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願大家廣發善心廣行善業,廣做功德以感恩之情,感恩佛陀的出世讓芸芸眾生有所依怙讓我們有幸得聞佛法知道通過自我修正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改變,就能夠達到人格圓滿、究竟成佛的目標。佛傳中說,世尊因地為月光國王時,在鹿野苑布施自己的頭,當時他對樹神說:「我之頭顱於此樹下已布施過九百九十九個,加今此一回,正好一千。」世尊是海塵婆羅門時,也曾發下五百大願,其中一願就是:「為播植善根於一眾生心相續中,我願十大劫中以歡喜心感受無間地獄的痛苦。」
  • 同時在世的三大聖人: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到底發生了什麼?
    釋迦牟尼老子可算做聖人,孔子算賢人,芸芸眾生就是普通人。西方耶穌算個啥沒有研究過聖經不好評價。佛曰一切法界佛法,佛又曰一切法皆非佛法。(不管是你們儒家說的還是道家說的,都是脫不出我佛教的法;當出現學誠和洪志這樣的人時就說他們修的不是佛法,是修偏了,不是正法。)一個是強盜邏輯,一個是推卸責任邏輯。完美護(佛)法,無懈可擊。
  • 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基本同時在世,這是蹊蹺嗎?三人誰貢獻大?
    釋迦牟尼老子可算做聖人,孔子算賢人,芸芸眾生就是普通人。西方耶穌算個啥沒有研究過聖經不好評價。佛曰一切法界佛法,佛又曰一切法皆非佛法。(不管是你們儒家說的還是道家說的,都是脫不出我佛教的法;當出現學誠和洪志這樣的人時就說他們修的不是佛法,是修偏了,不是正法。)一個是強盜邏輯,一個是推卸責任邏輯。完美護(佛)法,無懈可擊。
  • 拜佛為何要「上供」,花果燈香的含義,你都知道嗎?
    到底是用來裝飾,亦或者如某些善信所說,是為了讓諸佛聞到撲鼻的香氣呢?供品並非有些人認為的那樣,等於走親訪友時帶一個果籃或者一束花,用來表達友善。佛經中對於供養花果香燈的功德各有表述,如果歸結起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理。供品起到了表法的作用,釋迦牟尼佛是「人天師」,供品相當於「老師」釋迦牟尼佛手中的教鞭,用來教育警醒世人。花代表因。
  • 佛教預言:轉輪聖王在家成佛
    在家修道,即身成佛!注釋:任何形式的修行及佛法綱要,以心為根本心正即可成佛(成佛以心為根本,不注重形式)。肉身常住色慾世界,心性不被欲望汙染(在色慾世界能夠保持純潔的佛性)。三千年輪迴,世間黑白顛倒,世人善惡不分(末法時代一切都發生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