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高考試題都充滿了科幻元素,你的孩子還沒讀過科幻小說嗎?

2020-12-05 三分之一談教育

雖然我是一名小學教師,但是這不妨礙我時刻關心著高考的話題啊!今天咱不說那些雞毛蒜皮、字詞口算的,整點兒水平高的、難度大的,哈哈!

因為我雖然沒參加過高考,但是參加過考高閱卷啊!《12年前,我參加過高考語文閱卷》。

Part

1

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的高考中,全國卷Ⅰ的作文題目,採用了「時光瓶」的主題,期望考生們結合過去18年中自己的經歷與社會的發展變遷,與跨時空的另一代人取得溝通,將自己的知識、情感亦或是精神藉助「時光瓶」,想像它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

同樣是今年的高考,全國卷Ⅲ中,有閱讀題材料節選於劉慈欣的小說《微紀元》,通過閱讀材料的啟發,也讓考生們直接思考了「科學」與「幻想」的關係。

通過近幾年中考、高考的各種改革方案中,我們不難發現,語文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所提升,同時科幻小說的閱讀素材、作文題目等也都頻頻出現。種種趨勢與建議其實都在致力於提高孩子們的想像力,並不斷擴大閱讀視野,科幻文學也逐漸成為我們這個時代中備受關注的一種文學題材。尤其要注意的是,人工智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孩子們的創新思維也愈發重要。

Part

2

轉眼到了期末,孩子們殷切期盼的暑假馬上到來,在必要的休息放鬆之餘,暑假其實正好是孩子們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好時機。我們都知道「閱讀」在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不僅僅是語文,對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非常重要,不僅能提高學習成績,更能促進我們孩子們的整體發展。

孩子們可以利用暑假期間的大塊兒時間進行閱讀,慢慢地愛上閱讀,享受閱讀。以我們現在孩子們的識字量來說,從小學低年級甚至「幼小銜接」期間,就可以慢慢嘗試文學類圖書的閱讀。

今天想向大家介紹一下「科幻小說」。

什麼是科幻小說呢?

科幻小說,即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

「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近代美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作家弗裡蒂克·布朗

科幻作家們如是說:

沒有任何文學像科幻小說和幻想文學那樣,如此深遠地拓展了我們的思想。

——雨果獎獲得者南希·克雷斯

你的想像就是全宇宙。

——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

提到「科幻」,有些家長可能就要想了,是不是會太過「不切實際」和「異想天開」,殊不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是孩子們所特有的,再加以科學的根基和扶持,讓孩子們成長為與眾不同的自己。作為家長的我們千萬不能以成人的視角和思維去禁錮孩子們的想像,同時,在孩子們開始大量閱讀的初期,科幻讀物不僅可以激勵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還能引導他們追求和探索科學的奧秘,同時為孩子們提供展現科學素養、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機會。

放眼國外,對於科幻的重視程度是超出我們普通的認知程度的,他們對於科幻素質的培養幾乎從小就開始了。

2018年鋼鐵俠馬斯克,又實現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諾言:七年造夢,將「超跑」送入太空。地時間2月6日,美國佛州卡納維拉爾角,在10餘萬現場觀眾的注視下,SpaceX旗下的新型火箭,也是現役運力最強火箭——「重型獵鷹」(Falcon Heavy)火箭首飛成功。

馬斯克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書不離手。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讀過的書成千上萬,但馬斯克真正喜歡的卻是科幻小說家道格拉斯·亞當斯的代表作《銀河系漫遊指南》。

也許正是因為書中這些不真實的故事,引起了少年馬斯克對於銀河的憧憬,因為有著對改變世界夢想的持續追求,才如此與眾不同。

當然,我們國內對於科幻的重視程度也逐年在增加。

在2017年,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版中,明確了於2017年起,從小學一年級就要上科學課,並在全國校園舉辦以「外太空揭秘」「機器人比賽」等為主題的活動。

工程師出身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其科幻小說《三體》斬獲科幻界最高獎項雨果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峰曾這樣評價道,「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2016年,80後女作家郝景芳憑藉中篇小說《北京摺疊》再次摘取雨果獎桂冠,科幻小說以史無前例的隆重程度,被推到更多人的面前。讓我們也再次意識到「科幻」的力量。

這兩部重量級科幻作品我都看過,哈哈!幸福!

資源請移步三分之一公眾號上查看。

Part

3

趕快想一想我的孩子有沒有接觸過科幻?

嗯——

之前愛聽的《新黑貓警長》,裡面有穿越回到童年、有新型智能玩具,我覺得算和科幻有關吧。

還有,最近在聽的《神奇圖書館》,把人體部位的介紹、恐龍故事的講解,用幾個主要人物(如:凱糊塗老師),使用道具(如:神奇手錶)穿了起來,我覺得也算兒童科幻作品吧。

就連《舒克貝塔歷險記》裡面也有五角飛碟,也算。

還好,勉強及格!

其實,我真的在想:一定要儘早給孩子接觸《三體》小說的機會,絕對是打破你的認知、甚至三觀的!

那麼,大一點兒的孩子呢?有什麼優秀的科幻作品推薦呢?

相信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抬頭仰望星空,想一窺浩瀚宇宙的經歷;也相信不只有我一個人幻想過有外星人的存在,想像著他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也在一步步深入著,對外星球的了解也越來越多,也愈發想實現漫步太空的夢想。

那麼,讀一讀《太空少年》這套科幻小說吧,它仿佛將腦海中的小小幻想都一一實現了!

Part

4

推薦理由

精彩刺激的歷險故事,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隨著孩子們識字量的增加,獨立閱讀的能力成為孩子們的必需,此時,充滿故事性的文字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並愛上閱讀。以五個小主人公在太空中的冒險故事為線索,情節明晰,節奏緊張,吸引力實在太強了,不知不覺中就能讀完整個故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出版社在對本套書的版式設計時,仔細分析了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後,進行了精心設計,內文呈現的字號稍大,版式舒朗,更適合小學低年級孩子們閱讀。

到宇宙中去探險,鼓勵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只是局限於我們眼前已知的、能理解的世界,而想像力卻能擁抱整個宇宙。」

「國際教育進展評估組」曾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而希望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只佔14.9%。

本套書鼓勵孩子們到宇宙中去探險,4040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那時候我們人類依然生活在地球上嗎?其他星球上是不是也有我們的小夥伴兒,他們是如何生活的?帶著各種疑問到書中一探究竟吧。

通過幻想的方式去看看另外一種世界,不僅能擴展孩子們的視野,也能讓孩子們的心智中有更多空間,以更包容的心態去接納不同的存在。

科學知識貫穿始終,在孩子們閱讀過程中輕鬆獲得科普知識

本套書中,不同於其他普通的文學書,科學知識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隨便找一處就能發現,例如,土星環是什麼樣子的?和我們在學校學習到的一模一樣嗎?想要達到土星,需要首先了解土星環的知識;在熟悉知道木星風暴的特徵之後,才能破解線索獲得答案。書中,孩子們得到的線索是:「風暴在起,紅斑隱現」,你能猜到這是哪個星球麼?接下來聰明的天天想到了是木星,因為「她知道木星上有大風暴,最大的風暴叫作大紅斑,它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第五顆行星。」在閱讀中,使孩子們仿佛置身在宇宙中,運用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來順利完成冒險。

科技發展推動故事情節,啟發孩子們的創新思維

今天,我們的世界正在進入到一個萬物聯網的信息世界,而大數據的興起和物聯網的碰撞則激發了一個更偉大的時代——人工智慧時代。

書中對科技的描寫仿佛將我們腦海中的想像都呈現了出來,主人公之一——電子人亨利,自稱是來自木星的普通少年,實際為CIA的特殊電子人特工,團隊裡的智商和技術擔當。雖然他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令人窘迫的小狀況,但總能在關鍵時刻展現出驚人的能力,扭轉局面。好像有著每個孩子都想擁有的超人般的能力。這一點相信孩子們最能感同身受,那些仿佛是超能力般的存在,實在是太精彩了。

環環相扣的故事線索,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

書中故事情節的發展是需要孩子們根據線索來一步步推進的,根據每一條線索提示,分析出下一步的需要到達的地方或者即將發生的事情,例如:在《太空車挑戰賽》一本中個,孩子們得到的一條線索是:「請注意聽第一個檢查站的線索:正面,反面,你不能一直看見我,但我一直在這裡。」孩子們根據提示想到了他們相遇的地方——月球。為什麼會如此輕鬆地就破解了線索呢,透過故事情節去了解吧。這裡留一個懸念,相信看過書之後,孩子們會輕鬆推斷出來的。

幫助孩子們擁有良好的人生品格

勇敢、智慧、善良、樂觀、團結合作,每一個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品格,通過鮮活立體的人物形象,跟隨著他們一步步順利完成歷險之後,這些品格也深深銘記在孩子們的頭腦中。在故事中體會主人公們的經歷,在生活中鍛鍊自己的意志。

套系閱讀,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是每個人一生中都需要的能力,在孩子們進入小學階段後,這項能力的重要性也慢慢體現出來。這套書通過故事的吸引,引導孩子們順利完成套系的閱讀,在不知不覺間慢慢提高了寫作能力。

精心設計小開本輕型紙,隨時隨地輕鬆閱讀

本套書精心設計了32開的開本,並採用了純色輕型紙,方便孩子們攜帶無壓力,隨時隨地輕鬆閱讀。同時,本書採用了綠色印刷,在孩子們閱讀的同時保護好他們的視力。

另外,本套書頁腳的部分,有精心設計排版,快速翻動書頁,能觀察到變換的星球和飛翔的太空車呢,還有很多驚喜,待孩子們自己去發現。

Part

4

分冊內容介紹:

1. 月球反恐行動

太空少年傑克在月球駕校補習班裡結識了來自火星的羅裡、來自金星的天天和米莉,以及自稱來自木星的亨利,然而亨利的行蹤卻總是十分詭異。與此同時,傑克在月球上發現了一個無比險惡的巨大陰謀,他有足夠的勇氣和駕駛技術來阻止這場恐怖襲擊嗎?

2. 太空車挑戰賽

傑克和小夥伴們憑藉著在月球反恐行動中的出色表現,得到了參加火箭杯太空車挑戰賽的參賽資格。面對曾獲得五連冠的強大對手,太空少年們積極迎接挑戰,但是各種刁難與突發狀況接連出現時,大家意識到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

3. 機器人運動會

相聚在四十年一屆的機器人運動會現場,小夥伴們既興奮又緊張。外形炫酷並擁有各種創新科技的機器人在各項賽事裡進行激烈的比拼。然而,一向以冷靜著稱的電子人亨利卻煩躁不安、行為異常,賽場上的機器人也行蹤詭異,是誰在幕後操控著一切?

4. 金星火山爆發

受邀在聞名整個太陽系的金星空中酒店度假,其他小夥伴們還沉浸與驚訝於各種高科技設施時,亨利卻嗅出了與這裡並不和諧的硫磺的味道。追根溯源,他們發現有人正在計劃用這些垃圾引爆整個火山,而火山上方即是空中酒店……

5. 水星倒計時

傑克和老朋友們計劃去水星觀看太陽系的盛大活動——行星排列,然而途中卻接到緊急任務。原來是熟悉的壞蛋在水星上埋藏了大量的炸彈,企圖在行星排列水星稍微偏離軌道之時,利用水星炸毀地球,而炸彈的啟動裝置即將被開啟……

6. 土星大營救

太空少年們迫不及待地來到土星上一個夢幻般的空間站,這裡金碧輝煌、無比奢華,還堆滿了數不盡的財富。但人們的表情卻仿佛訴說著這裡的不幸,在財富的背後是不是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小夥伴們最終會揭穿陰謀,營救大家嗎?

相關焦點

  • 科幻小說入選高考全國卷?孩子再不閱讀,將來連題目都看不懂!
    今年的高考全國卷Ⅲ裡,一道語文閱讀理解材料節選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微紀元》。一位考生考完後興奮地說道:「我們班好多人都是科幻小說愛好者,讀過劉慈欣的小說,沒想到成了考試範圍!事實證明,科幻小說已經進入了中高考的考查範圍,給正統的語文閱讀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作為家長,應該注意到的一個趨勢是:未來高考會越來越注重豐富閱讀類型、拓寬閱讀面,不能只局限於考試讀的那個小範圍!
  • 除了《三體》,你還讀過什麼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不要錯過
    那時候的《海爾兄弟》、《藍貓淘氣三千問》等動畫片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總覺得這世界有數不清的謎題,少年時代按奈不住好奇之心,對於高科技和科幻的東西羨慕不已,也許每一個小孩子都有一個「科幻夢」吧。,喜歡科幻的朋友不要錯過,算是圓了小時候的「科幻夢」吧。
  • 孩子天天看科幻小說,上網課都在看?不要訓他:別看這亂七八糟的
    我的一個朋友阿燕,一直非常很苦惱:我的小孩,天天偷看科幻小說,連上網課都在看。你說,看這些亂七八糟的,會不會影響學習啊?孩子天天看科幻小說,上網課都在看?英國利物浦大學教授戴維·錫德曾說,「科幻小說立足於作者的當下,這就是說任何歷史時刻都包含了時代自身的期望和該時代的人所感知到的趨勢,科幻中表現的未來一定會體現該時代自身的想像維度。」
  • 劉慈欣:美國是世界科幻中心 中國科幻市場還沒啟動
    《生活大爆炸》是對高智商人的想當然  北青報:作為一個科幻作家,我知道您沒有微博,也沒有微信,您不覺得網上聊天是一件很科幻的事情嗎?  劉慈欣:對啊,問題是它需要時間。像我這歲數要照顧孩子老人,還有工作還要寫作,我沒有這麼多時間。我也會上網,基本處於潛水狀態。
  • 科幻小說:遙遠的過去,被改變的現在、還未到達的將來
    第二天激動地跟好朋友們安利這本書,並送出電子書,但是得到回覆是「太深奧了」、「天文、物理概念太多,太複雜了」、「文科生看不懂啊」等等,可是又不是要考試,看不懂概念就不能看情節嗎?我也沒完全看懂「三體遊戲」,可這並不妨礙我一口氣看完啊。這就是科幻小說,有人如痴如醉、無法自拔,有人卻覺得難以下咽。
  • 浦東科幻論壇: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其實科幻教育包括科普教育(的說法)一直都在,但是科幻教育在過去的四五年中發揮了非常大的影響力,不僅僅是體現在各個學校、各個社團、各個社會組織的層面,還體現在中考和高考的層面。姜振宇:我這邊稍微補充一個細節,《少年科學》是葉永烈老師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的——50年代60年代的作品,第一次發表就是在《少年科學》雜誌上,那篇小說叫做《石油蛋白》,標的時候還沒有標成科學幻想小說,標的是科學小說。後來編輯老師在回憶的時候說,有一點猶豫,最開始想要標科學幻想小說,但是幻想、想像力在當時好像還沒有那麼受重視。
  • 這些名著,竟然都是科幻小說
    很多人都在議論,「中國科幻文學正逐步走入世界科幻文學的舞臺」,但正如劉慈欣所言,「中國科幻仍處於不太成熟的階段」。相較之下,自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1817年創作小說《弗蘭肯斯坦》開始,西方現代科幻文學走過200年的歷程。
  • 科幻小說都講些什麼?給科幻小白的入門指南
    常看科幻小說的人對於科幻小說該怎麼分類都有自己的認識,雖然有時不能準確地說出這些類別的名稱、涵義,但潛意識裡時時刻刻都在使用這套分類標準:挑選科幻書時、關注科幻作家時、跟人聊天時、下載科幻電影時……無不受自己心中分類的影響。最愛的科幻類別總是第一時間關注,不喜歡的類別基本不予理睬。總而言之,就跟大家看異性時一樣,是不是你的「菜」,第一時間就能知曉。
  • 古代也有科幻小說?唐朝人就想著開發月球了?
    文/留餘青近些年來,因為劉慈欣先生的《三體》科幻小說以及《流浪地球》等科幻電影,使得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關注國產的科幻小說以及科幻電影。那麼,你知道嗎,其實在我國的古代便有「科幻題材」的小說開始出現了。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科幻小說。
  • 書單推薦:推薦2部科幻小說,你看過嗎?
    科幻小說是一種起源於近代西方的文學體裁,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繫,能讓讀者間接了解到科學原理,多年來大量優秀科幻小說有著星雲獎、雨果獎的榮譽,你看過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說?心目中最經典的科幻小說又是哪部?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2部科幻小說,你看過嗎?
  • 韓松:在今天,科幻小說其實是「現實主義」文學
    「我總覺得我的科幻小說沒有那麼受歡迎,出書太多對讀者來說是種負擔。」他誠懇地說,「我『警告』過出版方,出這套精選集千萬要想好,可別虧本」。不過,他並不覺得因此要放慢寫作的節奏,因為「思考的想表達的都還沒到讓自己停下來的地步,而且,我還有大量作品寫完了就存在電腦裡,沒有出版。這些作品還可以再修改、完善」。  中華讀書報:「韓松精選集」的具體篇目是您選的嗎?
  • 冷知識 你知道嗎?連手機都是從科幻小說裡來的!
    很多人不禁要問,科幻到底有什麼魅力?科幻既不是無中生有,更不是胡說八道。事實上,影響我們社會進步的很多發明,都是在科幻作品的啟發下誕生的。不信?小編這就帶您瞧瞧!這位發明家,在1870年閱讀了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二萬裡》後,從此迷上了海底旅行和探險。他的公司於1898年製造了第一艘在公海成功航行的潛艇「Argonaut」號,並收到凡爾納的賀信。
  • 讓你震驚的那些短篇科幻小說
    假設井底有一隻青蛙,如果它每次跳躍距離是上次所跳距離的—半,那麼它能跳出井嗎?兩名大學教授為此爭論不休,決定以實驗爭勝負。這篇小說非常有意思,以至於過了二十多年都忘不了。凱特-威廉,《永遠屬於你的安娜》。1988年星雲獎最佳短篇,我心目中最好的科幻愛情小說之二。
  • 想寫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一定要讀
    02 威爾斯的科幻小說,包括《時間機器》、《世界之戰》、《隱形人》等。威爾斯的作品在社會學方面比凡爾納要複雜許多,同時也顛覆了凡爾納的技術樂觀主義,展現了對未來的憂慮。與凡爾納相比,威爾斯對世界科幻文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對外星人和時間旅行等的描寫,對生物科學的描寫等,都為以後的科幻小說提供了最初的範式。
  • 科幻公開課進校園系列報導之二:樹德中學光華校區科幻寫作公開
    視頻中大劉不但回答了關於《帶上她的眼睛》課文本身的一些細節問題,還為渴望嘗試科幻寫作的同學們帶來了許多可行的建議,並從《帶上她的眼睛》的續集《地球大炮》一文中,聯繫到了中學物理課本上的單擺知識與小說中的設定關係,讓同學們較為直觀地認識到科幻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其實很大程度就源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源於我們手中的課本。
  • 科幻名家:重慶有太多的科幻元素可挖掘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王麗)10月25日,作為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開胃前菜」,首屆重慶科幻論壇舉行。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董仁威、韓松等圍繞「重慶科幻史話」「賽博朋克重慶」「都市文化與科幻」等話題,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見解。「重慶有著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為科幻寫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
  • 薦書┆如何向孩子介紹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
    說起儒勒·凡爾納,每個人都不會陌生。他的《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地球》等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還因積極向上的主題、浪漫奇妙的想像,屢次進入教育部推薦必讀書目。由其作品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也不計其數。
  • 科幻小說《高鐵》:韓松科幻小說中的速度悖論
    2010年,韓松再度用小說《地鐵》震撼讀者。在作品中,中國地鐵發展過快,速度過快,發生了嚴重事故。這一次,僅僅過了幾個月,高鐵事故就驗證了他的想法。  從2年到幾個月,韓松作品跟現實的距離再度接近。這再一次印證了他所宣稱的,中國的現實比科幻更科幻。而他本人恰恰要成為這種科幻現實的描述者。剛剛讀完的小說《高鐵》,可能是作者相關理論的又一次實踐。
  • 科幻小說裡的地心人就生活在地球內部?它們是碳基生命嗎?
    2013年,斯諾登爆料美國正在實行稜鏡計劃,各種消息都在網上流傳。發展到了最後,甚至有消息說美國正在接觸地心文明,和地心人建立聯繫,爆料者依然是斯諾登。一直以來,地心文明都是科幻小說裡出現的事物,倘若這個消息是真的,那估計整個人類社會都會震動,地心文明真的存在嗎?
  • 「科幻世界」拍科幻電影這件事好科幻
    時光網訊   創刊40周年,「科幻世界」首次主動「觸電」。6月22日,科幻電影《我們的科幻世界》於「上海電影節·科幻產業論壇」進行了網絡影視改編授權儀式,預計於2019年9月至10月開機,並將在頭部視頻網站獨播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