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公布10月重點案件處理情況 江蘇5件居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序號 時間 地點 企業(單位、區域)名稱 存在的環境問題 處理情況 下步措施 1 10月 河北省石家莊市、衡水市、邢臺市、辛集市 鍍鋅拔絲企業 1、違反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規定。晉州市96家無環保手續,81家有環評審批但未經環保部門驗收。深澤縣13家無環保手續,28家有環評審批但未經環保部門驗收。安平縣63家無環保手續,1家有環評審批但未經環保部門驗收。寧晉縣1家鍍鋅企業無環保手續。辛集市8家無環保手續,1家拔絲企業及6家拔絲兼鍍鋅企業拔絲生產線有環評審批但未經環保部門驗收。
2、深澤縣取締的鍍鋅企業(生產線)中,有12家企業存在反彈問題。
3、辛集市15家鍍鋅拔絲企業,均無汙染治理設施。
4、鑫金拔絲製釘廠燃煤露天堆放,廠區未硬化。

         河北省環保廳向石家莊、衡水、邢臺、辛集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徹底整治鍍鋅拔絲企業環境違法問題的通知》,責成當地政府徹底整治鍍鋅拔絲企業,立即組織開展對轄區內鍍鋅拔絲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對轄區內鍍鋅企業排放廢水及周邊地下水進行監測,對超標的水體和土壤進行修復;對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依法嚴肅查處;對涉嫌環境違法犯罪的,要責成公安機關處理。石家莊、衡水、邢臺市環保局對相關縣(市)進行了督導檢查,督促相關縣(市)組織全面排查,徹底整治鍍鋅拔絲企業環境汙染問題。9月25日,河北省環保廳舉行了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省2014年整治違法排汙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開展情況,並將相關縣(市)鍍鋅拔絲行業列入2014年環保專項行動重點督查內容,著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
    晉州市出臺了《晉州市拔絲企業停產整治和鍍鋅企業清查取締實施方案》,責令178家拔絲企業停產整治,做到達標一個,驗收一個;對未經驗收私自生產的企業,採取斷電措施,並對違法企業頂格處罰。8月26日對鍍鋅拔絲企業整治情況進行了「回頭看」,已有139家拔絲企業完成整改恢復生產,其餘39家仍在整改;130家鍍鋅企業已於6月底取締,未發現反彈現象。經監測,企業周邊地下水水質均在正常範圍之內。
    深澤縣4月對15家拔絲兼鍍鋅企業的電鍍生產線和41家鍍鋅企業進行了取締。9月10日印發了《深澤縣拔絲企業停產整治和鍍鋅企業清查取締實施方案》,要求對拔絲企業全部停產整治,對非法電鍍企業及生產線按照「斷水斷電、拆除設備、清除原料和產品、清空車間」要求,分階段進行拆除,9月30日前完成拆除取締工作。目前石家莊市東泰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環保廳督促當地環保部門對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處理處罰到位並執行到位,督促整改到位;加強日常環境監管,防止死灰復燃;向社會公開案件情況。




5、金豐拔絲廠、椏棟拔絲製釘廠燃煤露天堆放,廠區未硬化,電鍍車間鍍鋅槽內均有廢液未處理。
6、石家莊市東泰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有生產跡象,電鍍生產線未拆除,汙水治理設施未運行。
7、大平線材廠、封莊拔絲廠正在生產,均無環保手續,無汙染治理設施,燃煤露天堆放。
電鍍車間設備已全部拆除,原料、產品全部清除。反彈的6家拔絲兼鍍鋅企業的電鍍生產線和6家鍍鋅企業自行拆除;27家拔絲企業按照《深澤縣拔絲企業停產整治和鍍鋅企業清查取締實施方案》要求,正在停產整治。
    安平縣7月底開展為期100天的打擊環境汙染違法犯罪「藍天二號」專項行動,重點對小鍍鋅、小煉油等「十五小」和「新六小」企業進行專項整治。對昊天世博工業產品有限公司採取高壓斷電,責令其停產整頓,對其餘36家鍍鋅企業關停取締。安平縣政府已責成相關部門對拔絲企業汙染治理情況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責成水利和衛生疾控部門對全縣重點區域地表水、地下水進行全面檢測。
    寧晉縣按照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要求,加大二級、三級網格對鍍鋅拔絲企業的監管力度,對排查發現的非法鍍鋅企業依法嚴肅查處。8月18日,寧晉縣對群眾舉報的周志強鍍鋅拔絲廠進行了拆除取締,並將案件移交當地公安部門處理。寧晉縣環保局將查處情況撰寫新聞通稿經當地媒體公開。
    辛集市印發了《辛集市進一步深入開展水汙染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先後6次組織環保、公安、供電等部門及鄉鎮政府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小電鍍等違法企業,依法取締並予以處罰。查處情況已在辛集市環保局網站予以公布。目前已對9家拔絲兼鍍鋅企業和2家鍍鋅企業進行了斷電並予以取締,限期拆除生產設備;對4家拔絲企業,責令補辦環保手續。經監測,地下水質未受到汙染。 
2 10月 江蘇省宿遷市 江蘇谷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註冊號321300000049221,組織機構代碼為06186547-0,法定代表人為曹軒承。 1、批建不符,環評批覆建設6條生產線,實際建成9條,並建有多處臨時堆場。
2、未經環保驗收擅自投產,且水、固體汙染防治設施未建成。
3、固體廢物管理不規範,臨時堆場未採取相應的「三防」措施,雨淋後造成滲濾液外滲,致使周邊環境汙染,散發的氣味擾民。
    宿遷市環保局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停止生產,限期重新報批環評文件,對廠區內、外金樽路東側堆放的固廢實施清理並規範處置,對廠區及周邊被汙染的河、塘進行生態恢復;對批建不符、未經驗收投入生產、固廢處置不規範等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共處罰款29.8萬元。宿遷市環保局已將企業環境違法調查處理情況進行了信息公開。目前企業已停產整改。
    經調查,卓馬河屬於農業灌溉用水和行洪通道,趙圩村村民主要飲用地下深井水。8月、9月,宿遷市環保局對卓馬河及地下井水水質情況進行了監測,兩次監測結果表明各點位水質指標均符合相關標準。
    2014年8月,該企業廠區東側臨時堆場產生的滲濾液外溢,導致堆場北側魚塘死魚,企業已與信訪人達成賠償協議。
江蘇省環保廳督促當地環保部門對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處理處罰到位並執行到位,督促整改到位;繼續加強日常監管,防止該公司在整改完成前擅自生產;向社會公開案件情況。
3 10月 江蘇省張家港市 張家港市鹿苑同興塑料廠,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註冊號320582600018039,組織機構代碼為L2141642-X,法定代表人為李時賢。
1、企業無環評審批手續,廢水超標排放。
2、企業附近永南河總磷超標。
    張家港市環保局對同興塑料廠無環評審批手續、廢水超標排放的違法行為,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立即停止廢塑料造粒項目生產並罰款5萬元。張家港市環保局已報請市政府對該企業實施關停。
    張家港市環境監測站對同興塑料廠附近的永南河採樣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永南河總磷超標0.48倍。對企業附近居民點的PM10和非甲烷總烴進行布點監測,監測結果達到《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的無組織排放標準。對企業廠界噪聲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廠界等效聲級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二類標準。
江蘇省環保廳督促當地政府徹底關停該企業;督促當地環保部門對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處理處罰到位並執行到位,督促整改到位;加強日常監管,防止此類企業死灰復燃;向社會公開案件情況。
4 10月 江蘇省張家港市 張家港市南豐和平塑料製品廠,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註冊號320582600613646,組織機構代碼為L6160861-0,法定代表人為俞亞芳。 1、清洗線項目無環評審批手續。
2、塑料製造品的加工、製造項目未通過竣工環保驗收。
    張家港市環保局對和平塑料廠無環評審批手續的違法行為,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停止生產,罰款4萬元。處罰程序正在進行中。張家港市環保局已報請市政府對該企業實施關停。
    張家港市環境監測站對和平塑料廠附近的六幹河採樣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六幹河水質符合四類水質標準。因企業停產未對附近居民點的PM10和非甲烷總烴進行布點監測。對企業廠界噪聲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廠界等效聲級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二類標準。
江蘇省環保廳督促當地政府徹底關停該企業;督促當地環保部門對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處理處罰到位並執行到位,督促整改到位;加強日常監管,防止此類企業死灰復燃;向社會公開案件情況。
5 10月 江蘇省張家港市 張家港市乘航宏業塑料廠,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註冊號320582600044157,組織機構代碼為L4327156-7,法定代表人為李文海。
1、企業無環評審批手續。
2、企業噪聲超標。


    張家港市環保局對宏業塑料廠無環評審批手續的違法行為,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停止生產,罰款3萬元。處罰程序正在進行中。張家港市環保局已報請市政府對該企業實施關停。
    張家港市環境監測站對宏業塑料廠附近的二幹河採樣監測。監測結果顯示二幹河水質符合四類水質標準。對企業附近居民點的PM10和非甲烷總烴進行布點監測,監測結果達到《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的無組織排放標準。對企業廠界噪聲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廠界南、西、北3點晝間等效聲級均超過《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二類標準。


江蘇省環保廳督促當地政府徹底關停該企業;督促當地環保部門對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處理處罰到位並執行到位,督促整改到位;加強日常監管,防止此類企業死灰復燃;向社會公開案件情況。
6 10月 江蘇省鹽城市 江蘇劍牌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濱海分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註冊號320922000197189,組織機構代碼為59861669-3,法定代表人為張志勳。 該公司明知銷售單位未取得消耗臭氧層物質配額許可證的情況下仍向其購買消耗臭氧層物質溴甲烷。
    2014年7月,濱海縣環保局對該公司突擊檢查發現,廠區貯存有連雲港死海溴化物有限公司、臨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昌邑市化工廠和「山西慧之海」4家公司的溴甲烷鋼瓶。其中,連雲港死海溴化物有限公司、臨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和昌邑市化工廠3家企業有溴甲烷生產許可資質。據廠家介紹,標為「山西慧之海」標籤字樣的溴甲烷鋼瓶(共62隻,其中重瓶27隻,空瓶35隻)為7月12日從臨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購買,濱海縣環保局當場責令該公司停用並封存剩餘該批次溴甲烷鋼瓶。
    2014年9月18日,我部外經辦聯合浙江省環保廳及鹽城市、濱海縣環保局再次對該公司進行現場核查,經調閱採購溴甲烷發票統計,2014年1-7月共採購315.985噸溴甲烷(其中死海公司75噸、臨海公司156噸、昌邑化工廠84.985噸),但無法提供標有「山西慧之海」標籤字樣的溴甲烷鋼瓶採購發票。經企業內部調查,該公司採購部採購員方某承認該批次溴甲烷(共6.82噸,已使用3.85噸)由山西祁縣成鑫商貿有限公司提供,因價廉決定先期試用。
    2014年10月9日,濱海縣環保局對該公司明知銷售單位未取得消耗臭氧層物質配額許可證的情況下仍向其購買消耗臭氧層物質溴甲烷的違法行為立案查處,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罰款55.604萬元(正在執行中)。對剩餘27瓶非法購買的溴甲烷實施了查封。該公司對私自非法採購溴甲烷的採購員方某予以除名,對採購部負責人姚某降級使用,罰款5000元,並對其餘6名相關責任人實施不同程度的紀律處分。
江蘇省環保廳督促當地環保部門對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處理處罰到位並執行到位,督促整改到位;繼續加強日常監管,嚴格落實《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規範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確保汙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和汙染物達標排放;向社會公開案件情況。
7 10月 山東省菏澤市 菏澤邦傑化工有限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註冊號371727200000493,組織機構代碼為67680958-X,法定代表人為安福勇。 1、廠區西側生產線汙染物治理設施閒置。
2、廠區東側2條生產線未辦理環評和竣工環保驗收手續。
3、生產設備存在「跑、冒、滴、漏」現象,異味較大。
    2012年8月,該公司因爐窯破損,跑冒滴漏嚴重,被市、縣環保局列為首批異味治理單位。對其擅自變更原材料、擴大生產規模、異味汙染等環境違法行為,定陶縣環保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停止生產,重新報批環評文件;完善煙塵治理設施;並罰款2萬元。該公司對廢氣治理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
    2013年12月、2014年4月,定陶縣環境監測站對該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情況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均符合排放標準。
    2014年7月,定陶縣環保局對該公司擅自擴大規模建設二硫化碳項目並投入使用的違法行為,責令其立即停止使用擴建的窯爐,報批環評手續。
    2014年8月,定陶縣政府、菏澤市環保局分別接到群眾反映菏澤邦傑化工有限公司汙染問題的信訪舉報,定陶縣政府、菏澤市環保局責成定陶縣環保局進行調查處理。經查,該公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產設備「跑、冒、滴、漏」造成無組織異味較大。定陶縣環保局下達了《環境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通知書》,要求企業將生產原料改用液態硫,對加硫鍋進行密封,從根本上解決加硫鍋無組織氣體外冒的問題。同時,要求企業立即組織人員對生產窯爐爐體進行修補,防止無組織氣體外冒。定陶縣環保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對該公司擅自拆除除塵設施、閒置脫硫設施的違法行為,責令其對大氣汙染處理設施進行維修和維護,恢復正常使用,罰款2萬元。
   
山東省環保廳督促當地環保部門對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處理處罰到位並執行到位,督促整改到位;繼續加強日常監管,防止該公司在整改完成前擅自生產。





    2014年9月4日,山東省環保廳開展獨立調查,發現該公司處於半停產狀態,4座窯爐處於保溫狀態(西側生產線2座窯爐,東側2條生產線各1座窯爐)。由於4座窯爐處於保溫狀態,未對其汙染物達標和周邊空氣品質進行現場監測。調查組現場責令該公司對東側2座爐實施停產。9月5日,定陶縣環保局針對該公司存在的問題,責令其整改。目前,該公司已全面停產。
    菏澤市環保局已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案件查處和整改情況。
8 10月 四川省德陽市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註冊號為510600000026456,組織機構代碼為20510173-7,法定代表人為楊建輝。 1、模鍛車間生產噪聲擾民。
2、模鍛車間機械式捶打模鍛震動擾民。

    德陽市環保局督促二重集團進行以下整改:一是開展專項治理。2012年8月,二重集團對M16t大型模鍛蒸氣錘的東面牆壁採取加裝中空隔聲玻璃門窗、修建12米吸聲牆面、通風口消聲等降噪減振措施。二是科學安排訂單,優化生產時間,儘量避免夜間生產。三是在800MN大型模鍛液壓機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的情況下,加快配套設施建設進度,積極準備申請試運行。因該液壓機採用靜壓技術,投產後將逐步代替1MJ、M16t大型模鍛蒸氣錘,屆時將有效降低噪聲和振動影響,從根本上解決擾民問題。
    德陽市環保局督促凱旋國際小區落實降噪減振措施。德陽市環保局在凱旋國際小區補辦環評批覆中明確要求:「項目建成後,必須對E、F座進行現場振動監測,將各樓層實測數據與《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進行對照分析,對不能滿足《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相關標準的樓層調整為非住宅用房。」同時,督促開發商落實了一系列降噪減振措施:一是在靠近二重集團廠界的小區一側修建一條長104米、寬0.5-4.6米、深13.5米的減振溝;二是出資對二重集團模鍛車間1MJ大型模鍛蒸氣錘的北側牆面和窗戶採取隔聲降噪措施;三是臨二重集團模鍛車間一側的小區窗戶安裝雙層隔聲玻璃;四是修建Z型圍牆及防護林等措施進行隔聲降噪。  四川省環保廳督促當地環保部門加強對該企業的日常巡查,督促儘快更新設備,徹底解決擾民問題。

相關焦點

  • 環保部:4月份全國按日罰款達4100萬,移送案件201件
    :澎湃新聞 此次通報,環保部對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山東、遼寧、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嚴查環境違法案件表示肯定。
  • 環保部:4月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共201件
    環保部:4月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共201件 2016-06-17 15:15:03日電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16年4月各地《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執行情況以及與司法機關聯動情況,並對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山東、遼寧、內蒙、黑龍江等地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嚴查環境違法案件表示肯定。
  • 江蘇公布2018年上半年35件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北極星環保網訊:2018上半年,為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打好全省汙染防治攻堅戰、解決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切實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的有關要求,江蘇省各地環保部門敢於動真碰硬,認真抓好查處整改工作,綜合運用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等手段,以強烈的法治思維、「零容忍」的態度,加大重點案件查辦力度、刑事責任追究力度和環境違法案件曝光力度,江蘇省環境執法監管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
  • 滄州公布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河北新聞網8月21日滄州電(記者戴紹志)在今天舉行的滄州市「2017陽光政務」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今年以來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園區保安人員未按程序進行請示匯報,擅自處理,並存在態度粗魯的情況,影響了環保部督查組工作人員的正常執法,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7月10日,青縣公安局已對保安隊長閆某、保衛幹事顏某做出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決定;7月13日,滄州市環保局青縣分局對渤海石油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第一機械廠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15萬元。
  • 江蘇檢察掛牌督辦的3起案件入選最高檢十大優秀掛牌督辦案件
    為進一步推動最高檢部署開展的第三次「兩個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不斷提升監督品質,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在各地上報的107件典型監督案件和最高檢掛牌督辦的147起案件中,經過嚴格評審,評選出10件優秀監督案件和10件優秀掛牌督辦案件。
  • 江蘇公布2019年第二批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19年全省典型環境違法案件(第二批),接受社會監督。公布的20件典型環境違法案件涉及全省13個設區市,有近一半問題涉及大氣汙染。2019年10月8日,徐州市生態環境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對該公司處罰款50萬元,並責令停產整治。2019年10月24日,徐州市生態環境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 環保部熱線12369:或許打了沒用 但不打一定沒用
    因而向河北省環保廳12369投訴的案件,最終會被轉交下級市縣調查解決。而向環保部12369投訴的,則會轉到各省環保廳,省一級選擇個別案件進行處理,其餘的仍會轉交市縣進行解決。正常情況下,2個月內辦結,由辦理人員進行回復,12369有時會抽訪。  2月底以來,各級12369投訴量都出現了爆炸式增長。
  • 江蘇省環保廳公布 2017年第二批26起全省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1-11月,全省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3839件(同比上升51%),處罰金額8.86億元(同比上升38%)。運用新環保法及配套辦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3362件(同比上升36%),其中按日計罰101件,查封扣押1541件,限產停產1083件,移送行政拘留303件,涉嫌汙染犯罪移送334件。
  • 山東查處396件集資詐騙和非法吸儲案件
    報告指出,五年來,全省三級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4816104件,審執結4805001件,結案標的額6176.2億元。其中,妥善處理了濟正、金華海、神蟻酒業等重大集資詐騙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396件1008人,挽回經濟損失21.9億元。重判黑社會性質犯罪  五年來,全省法院共審結一審刑事案件239521件,判決有罪325273人,同比增加20.2%、26.7%。
  • 環保部公布環評審查專家名單 較2003年減少201人
    環保部24日發布了關於環境保護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審查專家庫擬入庫專家名單的公示,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審查專家庫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 江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居全國省份第一
    原標題:江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居全國省份第一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 實習生陳佳佳)打開手機,影像就能跳出二維屏幕,浮現於屏幕上方,為手機用戶營造一種全息影像效果……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在研究的全息影像技術。
  • 10省28個城市被環保部糾察督辦,廢電池回收行情雪上加霜!
    原標題:10省28個城市被環保部糾察督辦,廢電池回收行情雪上加霜! 給你有用、有趣、有料的新鮮資訊!每到一個點位督查組針對整改問題仔細核對整改情況;每一項內容都現場核實,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並對發現的環境問題,現場提出整改意見。、 同時,四川省經信委聯合省安監局公布了《關於下達四川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工作任務的通知》,目前正向社會徵求意見。
  • 環保部發布八城市「限批令」 直指汙水處理
    環保部發布八城市「限批令」,直指汙水處理不善時隔華能、華電兩大電力巨頭被環境保護部實施「區域限批」僅1個月,新的一批區域限批令落在了8個地方政府頭上,起因是將未經「過濾」汙水直接排放江河湖泊7月23日,環保部公布,由於河北滄州市、山西晉中市、黑龍江綏化市、福建三明市和晉江市、湖北十堰市、湖南永州市和陝西商洛市8城市的城市汙水處理廠建設嚴重滯後、收費政策不落實、長期處於低負荷運行及無故不運行。因此,環保部決定實行區域限批制度。根據當日公告,對於這8個城市,環保部責令於今年年底前完成限期整改。
  • 常州市公布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
    市委、市政府深刻認識督察整改的嚴肅性和重要性,堅決扛起督察整改的政治責任,加強對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的督查推進,落實領導包案、方案審核、整改銷號、定期調度、督查考核等機制。切實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堅持系統治理,全面加強治汙攻堅。2018年8月,市委、市政府設立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總指揮、市長任總指揮的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10月份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
  • 環保部公布首個生活噪聲標準 明確規定噪聲限值
    本報訊 今年10月1日起,醫院病房、住宅臥室、賓館客房等需要保證安靜的房間內,夜間(22:00至次日6:00)噪聲不得超過30分貝,白天(6:00至22:00)最高限制為40分貝。而20至40分貝之間的聲音相當於人們輕聲說話。
  • 今年前10月廣東刑拘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10007人 查封凍結扣押涉案...
    今年1至10月,全省打掉涉黑組織5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91個,刑拘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10007人,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280.51億元;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人員2816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102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374人……11月13日,廣東省掃黑除惡辦聯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我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情況
  • 玉泉區數位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1-10月份案件處置情況
    玉泉區數位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1-10月份案件處置情況數據如下:數位化平臺共派發案件(40108)條,處置(39967)條,處置率(75.3)%;12319城市管理熱線共受理案件(3773)件,已處置(2622)件,結案率為(69.5)%;960116路長制平臺共受理熱線來電舉報案件
  • 環保部公布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PM2.5和PM10雙降
    【原標題】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第34-1批交辦案件辦理情況
    2018年7月4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省轉辦第34-1批次,共59件舉報案件,其中重點案件35件,已辦結33件,受理編號為4020、4021、4022、4023、4024、4025、4026、4027、4028、4029、4030、4031、4032、4033、4034、4035、4036、4037、4039、4040、404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