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唐春安教授(第一作者)及其國際合作團隊的研究新成果,題為&39;s shell into a global plate network&34;973&34;軟流層&34;巖石破裂過程分析&34;板塊起源"列入其中。
Fracture development vs time in the reference model
唐春安教授長期從事巖石破裂過程機理和數值模擬方法研究。近年來,他基於多年的巖石破壞力學研究基礎,積極開展跨界地球科學的交叉學科研究,提出了以地球自身熱平衡為驅動力的地球演化新假說——地球大龜裂。
通過建立地球系統的熱平衡方程,闡述了熱平衡性態變化導致地球周期性冷、熱變化的基本規律,對地球演化過程中的板塊起源、超大陸裂解、漂移和碰撞、火山形成、生物滅絕觸發機制、冰河生長與消融以及全球變暖等一系列彼此相關的重大地質事件給出了新的解釋,得到地質學科主流的關注。
已先後在《Physical Review E》、《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Geological Journal》、《Science Bulletin》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發表數篇地球演化相關論文,連續六年入選愛思唯爾《地球和行星科學》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並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外聘為大地構造學科首席教授。
Fracture development across shells with various thicknesses
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馬天輝、博士研究生王永藝以及東北大學博士研究生陳甜甜是該文的合作作者。合作者中還包括香港大學地質系Webb博士和美國漢普頓大學大氣與行星科學系Moore教授。他們的早期地球變冷熱管模型曾於2013年發表在《自然》主刊。
延伸閱讀
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成立於1949年,目前由水利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學院、建設管理系和深海工程研究中心組成。學院學科實力強勁,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土木工程評為A-(排名第7),水利工程評為B+(排名第4)。現有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17個碩士學科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