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早在蘇聯時期已經開始,時至今日,探索宇宙奧秘仍然是亙古不變的主題,當然與此同時,各國的實力比拼也在不斷升級,逐漸從陸地轉戰太空。
美國在太空領域,穩坐「龍頭老大」
美國憑藉其先進航天技術和富庶經濟條件,很早以前就已經成功探索太空奧秘,美國的太空梭在美國的航天史上意義重大,不僅為美國的航天實力添磚加瓦,更是為整個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提供不竭動力,然而時至今日,美國太空梭因為自身原因被迫退役,而與此同時,美國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買座」上太空。
【美國太空梭是世界上第一種往返於地面和宇宙空間的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器。它由軌道飛行器、外貯箱和固體助推器組成。每架軌道飛行器可重複使用一百次,每次最多可將29.5噸有效載荷送入185至1110公裡近地軌道,將14.5噸有效載荷帶回地面,太空梭全長56.14米,高23.34米。軌道飛行器可載三至七人,在軌道上飛行7至30天,即可進入低傾角軌道,也可進入高傾角軌道,可進行回合、對接、停靠,執行人員和貨物運送,空間試驗,衛星發射、檢修和回收等任務。】
俄羅斯成為美國的「不二選擇」
面對無太空梭可用的境地,美國想到「買座」上太空的方法,而俄羅斯由於經濟實力一般,對於美國的請求,勢必不會拒絕。畢竟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對國際空間站的交通已經非常尷尬,要麼去買俄羅斯聯盟號的坐席,要麼就得仰仗動不動就爆炸的SPACE X公司。因此在權衡利弊之後,美國決定跟俄羅斯合作,然而美國的這一選擇也深受外界詬病,畢竟放著本國的SPACE X公司不用,卻選擇一向關係不睦的俄羅斯,這對於美國SPACE X公司來說,無疑是最強打臉。
【聯盟號飛船是前蘇聯設計的一款載人飛船,由第一特殊設計局(即科羅廖夫設計局,現隸屬於科羅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團)研製,採用一次性設計,可通過聯盟號或質子號運載火箭發射,其主發射場是位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亦有少部分在俄羅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和法屬蓋亞那太空中心發射。該系列飛船自1960年代首飛,目前仍在使用。聯盟號飛船是前蘇聯繼東方號飛船與上升號飛船之後自行研製的第三款載人飛船,是目前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發射頻率最高,同時也是可靠性最好的載人飛船,其原設計目的是作為蘇聯載人登月計劃中的地月往返工具。】
美國為了上太空,不惜向俄羅斯「低頭」
近日美國也罕見地感受到受制於人的無奈,甚至不惜向俄羅斯「低頭」,以高出平常4倍的補償價格,購買了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座位票」。事實上,自從2011年之後,美國一直都是依賴俄羅斯的聯盟號才得以進入國際空間站,進而完成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任務。據統計自2011年至2019年,美國航天局(NASA)已經累計購買了70個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座位,總花費竟高達39億美元,在如此斥巨資的情況下,美國航天局才得以換來這來之不易的艙位。
對於美俄如今的交易,不得不說這回終於輪到美國低頭,而且據了解,面對美國的太空運送剛需,俄羅斯時不時會「漲價」,儘管如此,美國也無可奈何,畢竟如今要想上太空,還得依仗俄羅斯。隨著俄羅斯開出的「座位票」價格越來越高,心高氣傲的美國不想受制於俄羅斯,便想要重啟載人飛船的研發項目,並試圖以此突破現有瓶頸。而美國既然已經重啟了載人飛船的研發項目,一旦美國研發成功後,便會擺脫對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依賴,彼時俄羅斯便會失去這一經濟來源,而這對被經濟短板限制發展的俄羅斯來說,是一個十足的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