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第一條秘密地鐵,居然是這樣建成的

2020-12-04 新浪科技

來源:環球科學

紐約第一條地鐵由《科學美國人》主編阿爾弗雷德·埃利·比奇秘密修建。

一些神秘的重型設備被運到了紐約市中心,沃倫街和百老匯大道交匯處的一家服裝店。深夜,一根根金屬棒從地下某些地方刺穿路基,地面下方正在開展一項秘密而宏偉的計劃。

1869年,紐約人口已接近百萬,然而依賴畜力的交通運輸方式,嚴重困擾著這座城市。而在1846年,20歲的阿爾弗雷德·埃利·比奇(Alfred Ely Beach)同他的合作夥伴一起收購了《科學美國人》,自那時起,他就在醞釀一項旨在升級交通方式的計劃。

1867年,作為當時傑出的發明家,比奇在紐約舉辦的美國學院展覽會上,演示了一列在地面管道內運行的氣動火車,並獲得了極大關注。

作為雜誌主編的比奇,曾在《科學美國人》上發表過他設計的一臺液壓鑽機,它由木材和金屬製成,直徑約2.7米,可以在液壓驅動下向前挖掘出圓形的隧道。至此,在曼哈頓區構建清潔、現代的交通系統的全部條件均已具備,只等審批通過即可動工。

彼時的紐約,完全在臭名昭著的政客威廉·特威德(William Tweed)掌控之下。為此,比奇不得不隱藏起計劃的真實目的,申請中寫的是建設用於運輸郵件的小規模地下氣動管道,並以此獲得了政府的建設審批許可。之後,他又悄悄地通過一項修正案,獲得了建設一條大規模管道的許可。之後,比奇投入約35萬美元,悄然推動了這項百老匯大道地下約6.4米處的工程。利用液壓鑽機,工人們可以一次掘進約0.6米,並加固新掘進的隧道。每隔一段時間和距離,工人還會向上打入一根根金屬棒,通到路面以保證掘進方向正確。

1870年2月26日,項目開始還不到兩個月,比奇便舉辦了「比奇氣動運輸系統」的通車儀式。他邀請了部分立法人員、學者以及雜誌社的成員,通過商店附近的地下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地下車站。據《科學美國人》記載,參觀人員無不吃驚:「車站一點也不潮溼、陰暗。相反,它不僅寬敞、通風,並且還很舒適。」

1870年3月1日,氣動地鐵對公眾付費開放,每人只需支付0.25美元即可體驗。安裝在車站尾端的一臺功率高達100馬力的巨型風扇,推動封閉的車廂在軌道上緩緩開行。機車將運行大約91米,最終到達唯一的另一座車站。工程師之後將調整風扇的轉向,製造負壓,將機車牽引回起點。車廂內部裝潢豪華,裝飾著藝術品、明亮的鋯燈以及可以容納18人的座椅。之後的幾個月,有數千名乘客參與了旅行體驗。

比奇計劃最終可以將氣動地鐵的運行範圍延長,穿過整個曼哈頓區,並將車廂拓展到約30.5米長。然而,當特威德發現自己被比奇欺騙,還被搶了風頭之後,他大為惱火,不僅中斷了這項工程,還操縱當時的政府,將該項目的資金轉而用於曼哈頓島西部一條鐵路的升級改造工程。在1873年的金融風暴中,比奇損失慘重,不得不關閉了比奇氣動運輸系統項目。1896年1月1日,比奇由於肺炎導致的缺氧不幸逝世,享年69歲。

比奇去世3年後,百老匯大道的一座建築被大火焚毀,當工人們清理現場時,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塵封了超過25年的隧道。一篇《科學美國人》的文章報導了這次發現,文章寫道:「隧道仍然保存完好,毫無疑問地顯示了其在快速運輸系統中的價值。」

相關焦點

  • 一百多年前就有地鐵了?紐約的第一條地鐵,現在成了博物館
    與大多數人相比,紐約地鐵線的歷史可能更早一些。假如你已經厭倦了紐約的灰暗沉悶的地鐵站,那麼來看看過去那些隱藏的珍寶吧。有了玻璃磚和壯觀的吊燈,它看起來更像一個藏匿在藝術中的博物館。因特伯勒快速交通公司於1904年10月27日在紐約市開通了第一條地鐵,穿梭於市政廳和百老匯145街之間,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一九四五年,沿路站臺都是為容納較長的列車,一旦車廂加長,車門與站臺之間的空隙被認為是很寬的,以致於這裡的安全性降低了,因此使用該站的旅客人數減少,最後該站關閉。
  • 國外地鐵是啥樣 新加坡紐約地鐵面面觀
    新加坡政府為實現區域商業、金融及物流服務中心的目標,建成世界一流水準的交通網絡,撥專款進行地鐵基礎建設。修建橫縱兩條地鐵幹線共花了63億新元(1新元約合4.8元人民幣)。而即將通車的東北線的投入也達到50億新元。此外輕軌建設也投資了10億新元。新加坡所進行的大規模地鐵建設工程,其資金完全來自財政支出。既然是政府花錢辦的事關國計民生的公共事業,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 世界十大禁區,莫斯科地鐵2號線的秘密你聽過嗎?
    我們知道早期修建地鐵的城市和國家,他們修建地鐵的目的,除了是提高城市的公共運輸效率,還有一大目的就是戰備需要。那麼傳說在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就有一條不為人知的秘密地鐵線,並且通往不同的絕密設施。今天我分享一下這條秘密地鐵,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積極指出。在講莫斯科地鐵之前,我先來說說世界第一條地鐵。
  • 每英裡35億美金的紐約地鐵不僅髒亂破舊,還是紐約最危險的地方?
    (抗議性騷擾的無褲日)不過這些事情,其實都是紐約地鐵的日常,這座大都會的中產階級跟貧民早已司空見慣。真正讓紐約人民怨聲載道的還是因為紐約地鐵沒能做到核心能力——準時準點的將行客運送到目的地。紐約一共有23條軌道線,425處地鐵站以及6400列客車,如此四通八達的龐大地鐵網,堪稱雄偉,但讓人尷尬的是,與之相匹的卻是只有58.1%的準點率。
  • 紐約地鐵老鼠成災數十年 嚇得乘客跌落鐵軌(圖)
    而運河街下每日穿梭的58條地鐵線路內,老鼠成災,它們不僅在鐵路涵道內穿梭,有時甚至在站臺上招搖過市,引起驚聲一片。  紐約鼠類專家眼下正在對所有地鐵站展開前所未有的大範圍專項研究,分析老鼠何以對某些地鐵站情有獨鍾,又何以對傳統滅鼠藥無動於衷。  據新華社電 事實上,從紐約地鐵誕生之日起,老鼠就入住部分地鐵線路。
  • D-6地鐵,莫斯科地下的秘密軍用線路
    圖中黑色線D-6軍用地鐵線上的所有大門都處於關閉狀態,克裡姆林宮通往地鐵的城牆大門抹上了灰泥。在1967年,終於完成第一條D-6分線,長度約25公裡。沿途覆蓋了軍事上最重要的地點。1967年完成了第二條D-6分線(紫線),將第一條線路延長到60公裡。D-6地鐵線由克格勃第15局負責管理。
  • 臺灣臺北地鐵運營線路共有8條,和武漢地鐵數量差不多
    對於上班族都知道,我每天都要乘坐地鐵。地鐵的出現為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減少了時間成本。如今,隨著現代化地鐵路線陸續開通,市民選擇地鐵出行的頻率越來越高。公交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現在很多城市都新建地鐵路線。
  • 上海記者體驗地鐵噪音 實測分貝低於紐約地鐵
    本報記者實地檢測本市軌交噪音  軌交噪音上海好過紐約  疾駛而來飛馳而去,上海地鐵正在構織一張覆蓋全市的快速交通出行網。「地鐵多了,車次密了,站臺車廂裡的噪音也大了。」這是眾多地鐵族的切身感受。而近期美國科研人員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作為全世界最龐大地鐵系統之一的紐約地鐵噪音分貝數「高得驚人」,相關科研人員由此得出結論:在紐約,普通人一天搭乘地鐵時間達到30分鐘,將可能最終導致乘客永久性的聽力損傷。那麼作為旨在躋身世界前茅的上海地鐵,是否也存在相應隱患?本報記者藉助專業分貝測量儀器,通過連續數日的實地檢測,對目前投運的5條軌交線路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噪音「體檢」。
  • 2020年杭州預計開通8條地鐵線路!
    ◆杭州地鐵6號線一期(雙浦站-豐北站)、二期(豐北站-枸桔弄站),預計通車時間為2020年。 目前杭州地鐵6號線第一輛交付的新列車已到達杭州雙浦車輛段,待部分區間軌道施工進度趕上後會進行熱滑試車等工作。
  • 全球第一條地鐵,花了7年才成功面世,距今已有150多年
    地鐵是當今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交通手段之一,可以大大緩解地面道路的交通擁堵,尤其是人口密度指數較高的大城市,地鐵的存在就顯得更為重要,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是什麼時候開通的,在哪裡正式運行的嗎?1863年,清朝同治二年,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已經「翻車」,這條地鐵就是倫敦地鐵,距今已經過了150多年,至今仍在運行,英國是中世紀的強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但在當時是名副其實的稱號,當時,英國民眾乘坐地鐵出行時,韓國還沒有開始建設列車,英國早在1856年就開始了地鐵的建設,經過7年多的時間,地鐵的製造取得成功,據說是因為財政上的問題,計劃被推遲了,開通後,英國的影響力依然巨大
  • 紐約地鐵鬧鼠患 工會舉辦「地鐵老鼠攝影大賽」
    媒體13日報導稱,鑑於美國紐約地鐵內的老鼠猖獗以及喚起民眾對鼠患問題的關注,紐約運輸勞工工會(TWU)「突發奇想」,舉辦地鐵老鼠攝影大賽。該工會歡迎民眾將拍攝到的地鐵老鼠照片傳送到比賽網站「ratfreesubways.com」上參賽,獲勝者將可獲得價值104美元的月票一張。
  • 深圳明年17條地鐵線同步施工 未來軌道超1000公裡
    2017年將有17條地鐵線同步施工,創歷史之最;深圳治理黑臭水體用上前沿技術,並將優化重構城市生態;建國際創新中心,打造人才高地,將建保障房封閉運轉、內部流轉機制……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召開,有關交通、治水、體育產業發展、創新驅動和人才高地建設等多項民生熱點建設發展情況提交會議審議。
  • 中國第一條地鐵線,至今已有50年歷史,每年都能運送上千萬旅客
    當一個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地鐵是很重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是住在大城市的人,坐地鐵10分鐘,開車1個小時的話,可以說地鐵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因此,這幾年,大家都在關注地鐵,把地鐵的情況聯繫到一個城市的發展狀況!
  •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網廈門4月26日電(記者齊中熙 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整整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中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上海軌道交通的秘密:地鐵和國家鐵路相連,地鐵列車用鐵路運輸
    上海目前已經有了很多條軌道交通線路,很多人都奇怪地鐵列車是通過什麼方式運到軌道交通線路上面的。這裡面最為值得說明的是,地鐵的軌道和國家鐵路的軌道是相同的,地鐵列車完全可以做國家鐵路上面被拖著走。因此上海軌道交通的秘密就在於:地鐵和國家鐵路其實是相連的,地鐵列車從鐵路運輸到軌道交通線路上面的。上海地鐵新列車到達、列車損壞進廠大修等,都需要進出線網。
  • 杭州蕭山機場終於有地鐵了!杭州四條地鐵年底預計齊刷刷開通,將...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文 盛銳 製圖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終於有地鐵了!地鐵1號線三期、7號線江南段預計年底前同時「進駐」機場。與此同時,直通富陽區的地鐵6號線一期、杭富線也將在年底前報到。四條地鐵齊刷刷開通,杭州市民能通達的區域越來越多,有人直呼:「幸福感爆棚!」
  • 中國地鐵:北京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最長 香港地鐵最繁忙(圖)
    中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費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4時37分報導,近日,國務院再次批覆22個城市的地鐵建設規劃,總投資超過8820億元。根據2009年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上我國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規劃圖顯示,至2016年我國將新建軌道交通線路89條,總建設裡程達2500公裡。
  • 廣州地鐵建成國家工程實驗室
    中新網廣州4月2日電(王華 溫美春)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圖為系統防真驗證設施之一。 王華 攝據廣州地鐵宣傳部長許坤傑介紹,該實驗室是全國城軌交通行業中首個由建設與運營業主單位牽頭建設的國家工程實驗室。
  • 我國第一個計劃修建地鐵的城市,地鐵沒建成,山洞卻發揮了大作用
    其實重慶不僅計劃建設地鐵,還證實了開始建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還沒有完成建設,早期中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比較落後,成熟的技術和經濟不支持地鐵的建設,重慶的地鐵夢也延期了,為什麼中國選擇北京和南京或者國際化城市上海而不建設第一條地鐵而是選擇山城建設呢小編認為以下兩點原因很重要。
  • 莫斯科地鐵站像藝術館 新加坡坐地鐵喝水要挨罰
     莫斯科的地鐵站就像藝術館     青島地鐵一期工程三號線將在2014年建成通車,地鐵2號線傳出消息,也要在明年計劃全面開工建設,很多市民已開始憧憬著未來的「地鐵生活」,記者11月6日分別採訪法國 、俄羅斯、新加坡、韓國 、美國 、澳大利亞六國的留學生,了解到這六個國家的地鐵可謂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