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交通經濟來說,旅遊業的發展極為重要,高速公路的崛起消除了城市和城市之間的距離,城市內的立交橋也大幅度減少了交通堵塞,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也迎來了一戶一輛汽車的時代,但這個時代的到來使城市交通更加擁擠,地鐵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是,中國擁有地鐵的城市很少,這些城市中哪個城市最早計劃建設地鐵呢? 接下來,讓我們往下看據說最初計劃建設地鐵的城市位於東北,1939年開始計劃,其實,真正最初計劃建設地鐵的城市應該是現在的西部網紅旅遊城市重慶。
去重慶玩的夥伴們知道重慶這個美麗的城市下面有很多地洞, 戰時用於防空,戰後由重慶市民開發了飯後乘涼的地下通道, 這些地洞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重慶不僅計劃建設地鐵,還證實了開始建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還沒有完成建設,早期中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比較落後,成熟的技術和經濟不支持地鐵的建設,重慶的地鐵夢也延期了,為什麼中國選擇北京和南京或者國際化城市上海而不建設第一條地鐵而是選擇山城建設呢小編認為以下兩點原因很重要。
重慶於1929年正式成為重慶市,當時的二十一軍第四師團長潘文華兼任第一代重慶市市長, 這位軍事將軍管理城市也有秩序,在職期間提倡建立水電公司,解決當地居民用水和照明問題,在重慶發展工商業,又用一團兵力大力建設公路,為重慶今天經濟的大好形勢奠定基礎,為重慶市獲得更好的發展特意去德國,德國對潘文華最感興趣的是德國地鐵,邀請德國專家回國調查地形和指導工作,為重慶的地鐵夢想開始行動,但重慶是山城,因此開通地鐵路線需要隧道。
這項任務消費資金很重大,當時中國不富裕時,可以知道困難的程度, 地鐵因為很多困難中止了建設,但地下留下的洞穴在今後的日子裡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重慶的優越地理位置,難以保護的攻擊優勢自然是使重慶自古以來成為兵家爭奪之地,得到先進的發展,最好的證明是戰時選擇重慶作為陪都,看中重慶依山傍水建設,不僅能承受外界的攻擊,還能利用長江輸送物質, 其次,經過第一任市長的建設,重慶已經具有現代城市的規模,給重慶在生活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以上兩個觀點也證明重慶成為中國第一個地鐵建設計劃,但重慶的第一條軌道交通於2004年正式開通, 計劃很好,但沒能實現,真是遺憾,重慶的經濟發展國民從無形的山城變成了知名度和十三朝古都西安平起平座的網紅旅遊城市,作為很多遊客們的旅遊目的地也是首選,這些都依靠老一代和新一代城市建設者們的辛勤成果,相信未來的重慶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