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一:近代以來,軌道交通的出現與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材料: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北京是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圖1、圖2是不同時期北京地鐵線路分布示意圖。
(1)讀圖說出北京地鐵線路的變化。
(2)針對城市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簡述北京地鐵建設的積極意義。
參考答案:
(1)線路數量增多;網絡化程度提高;向郊區延伸。
(2)方便市民使用公共運輸,減少私家車出行,減少大氣汙染,緩解城市環境問題;
合理布局城市路網,緩解地面交通壓力,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狀況,緩解城市交通問題;加強城郊聯繫,有利於市民在郊區購房,改善居住條件,緩解城市住宅問題。
典型例題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巴黎地處法國北部,是法國最大城市(如左下圖),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整個巴黎大區面積約為12000km2,人口近1200萬人。
材料二 巴黎地鐵是法國巴黎的地下軌道交通系統(如右下圖),從1900年開始運行,至今地鐵長度已達215千米,有14條主線和2條支線,另有兩條線路還在規劃中,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鐵之一。
材料三 近年來,我國大城市地鐵建設發展迅速,投入力度大,據統計大城市的地鐵平均等造價為7億-8億元/km,有的城市甚至高達12億元/km。
(1)從自然條件的角度分析為什麼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城市。
(2)分析巴黎大力發展地鐵的原因。
(3)我國一些中小城市欲發展地鐵,但有人持反對意見,試闡述其理由。
參考答案:
(1)地勢平坦,平原面積廣闊;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城市發展所需用水能得到滿足;位於中緯度,離海洋近,氣候溫暖溼潤,適宜人類居住;土地資源豐富,有利於城市空間擴展。
(2)減少地面交通擁堵;引領城市空間的擴展;方便出行(速度快、運量大、時間準);減少環境汙染(噪聲汙染、大氣汙染);節約土地資源和能源。
(3)地鐵建設成本高,中小城市財政支付困難;城市規模較小,人口較少,需求較小;地鐵運營成本高,盈利困難。
典型例題三:閱讀材料及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鄭州地鐵1號線線路全長41.4千米,設站29座。2013年底,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將投入運營,屆時,鄭州將正式跨入地鐵時代。
材料二 下圖為我國部分鐵路網示意圖。
(1)簡析在已有京廣鐵路的基礎上,又修建京廣客運專線的原因。
(2)簡述京廣客運專線對沿線城市的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
(3)闡述鄭州地鐵建設對鄭州城市發展產生的有利影響。
參考答案:
(1)京廣客運專線可與現有的京廣鐵路實現客貨分線運輸,緩解京廣鐵路運輸緊張的狀況;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滿足高速、安全的運輸需求,適應日益增長的運輸需要。
(2)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大大縮短沿線城市間的出行時間,利於城市間的交流和合作;促進沿線城市旅遊業的發展;能更好地發揮沿線大城市的帶動作用,加快沿線地區的城市化進程等。
(3)鄭州地鐵的建設,將會加快鄭州市的社會經濟發展,增大人口和城區規模,提高鄭州市的城市化水平。
典型例題四: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據報導,大連地鐵1、2號線和規劃中的4號線有望在南關嶺交會。大連地鐵南關嶺車站土建工程已經竣工交驗,1號出入口距離北站南廣場入口僅有六十多米的距離,地鐵站廳層與北站出站層實現了無縫對接。據了解,由於南關嶺地鐵站是重要的換乘樞紐站,這個車站站臺為三島式設計。目前,車站站臺層已經將1、2號線在此交會的軌道隧道建成,並預留出規劃中的其他線路區域。從城市發展總體趨勢出發,大連中心城區初步設計規劃了多條軌道交通線路,其中,地鐵1、2號線和規劃中的軌道4號線有望在南關嶺交會,南關嶺將成為線路交會十分集中的地區。
材料二下圖為大連地鐵線路規劃圖。
(1)南關嶺地區80年代後產業結構由以農業為主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2)據材料說出南關嶺的土地在地鐵通車前、後租金水平的變化。
(3)據材料分析南關嶺的土地在地鐵通車前、後利用方式的變化。
(4)分析大連地鐵建設對城市化、城市空間形態和商業布局的影響。
參考答案:
(1)特殊的地理位置,距離港口、瀋大高速公路和大連開發區近。
(2)南關嶺地鐵通車後,其各類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將均有大幅提高。
(3)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各類用地的付租能力決定土地的用途。南關嶺地區通車前,其土地利用方式可以為工業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業用地為主;通車後,南關嶺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為住宅用地、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以住宅用地為主。
(4)隨著交通的發展,將加快大連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增加人口和城區規模,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伴隨著城市周邊各區的發展,城市空間形態由集中發展轉變為分散發展;商業網點向周邊各區增加、發展,也促進市內商業做大、做強。(言之有理即可)
典型例題五:(10分)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近十年來,我國一些大城市的地鐵建設明顯加快,除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外,這種地下運行為主的城市鐵路系統,已在南京、瀋陽、成都、武漢、西安、重慶、深圳、蘇州等10餘個城市開通。
(1)簡要說明上述大城市積極興建地下隧道鐵路交通系統的主要目的。(4分)
(2)有人建議唐山市區應發展「地鐵」,此建議你是否贊同?請闡明理由。(6分)
參考答案:
(1)緩解交通擁堵;節省通勤時間(4分)
(2)贊同;唐山市區各類機動車輛增加速度較快,交通線路擁堵現象較嚴重,需要加快市區交通幹線立體化建設。(6分)
不贊同;唐山市區地質構造較複雜,地下多石灰巖小溶洞,而且原地下採煤區已導致部分地面沉降。(6分)
典型例題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東南亞圖
(1)圖中的A、B圖是緬甸巴安和泰國達府兩城市的年內降水分配圖,其中表示緬甸巴安的是哪一幅?概括兩城市年降水量及分配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近年來,隨著勞動力、土地、電力等生產成本上升,加上我國中西部地區自身在承接產業方面存在M設施落後、產業配套不足等問題,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出現一種新趨勢,由以往一味向北邊內陸地區轉移,開始向南邊越南、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轉移。
(2)簡要分析我國珠三角地區產業向越南、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轉移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地鐵,通常指地下鐵路:狹義上專指在地底運行為主的城市鐵路系統,是大城市交通中的一種主要運輸方式。下圖為新加坡地鐵路線圖。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加坡大力發展地鐵的原因。
參考答案:
(1)B圖 (2分) 相同點:年降水總量豐富,集中5月至10月(夏季)(2分)冬季(11月至次年4月)受東北季風影響,5月至10月受西南季風控制。(2分)不同點:巴安的降水總量比達府更豐富;(2分)巴安位於沿海,地處山地迎風坡,達府距海稍遠,地處山地的背風坡,降水較巴安少。(2分)
(2)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勞動力、土地、電力等生產成本上升,企業利潤逐步下降;(2分) 我國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產業配套不足,使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吸引力不足;(2分)東南亞土地和勞動力廉價;(2分)東南亞環境優美,環境質量好;(2分)東南亞國家紛紛採取優惠措施,鼓勵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建廠。(2分)(任答4點得8分)
(3)新加坡土地面積小,人口密度大;(2分)大力發展地鐵,節省土地,將鐵路建於地底可節省地面空間;(2分)鐵路建於地底,可減少地面噪音;(2分)減少幹擾,行駛路線不與其他運輸系統重疊;(2分)節約能源,車速度穩定,大量節省通勤時間;(2分)減少汙染,地鐵使用電能,沒有尾氣的排放。(2分)(任答4點得8分)
典型例題七: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1)根據新加坡氣候資料,簡述該國氣候特徵,並說明其形成原因。
(2)新加坡地形單調,平均海拔不足15米,國土面積約640平方千米。據圖文材料概括,該國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自然原因。
(3)新加坡是全球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人口約500多萬。據上述文字材料概括,該國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社會經濟原因。
(4)根據圖文材料可知,由於河流水流平緩,海潮(頂託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為了阻止海水倒灌,該國採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除上述措施及___(根據臨海角度)、廢水回收利用外,該國還向鄰國馬來西亞購買淡水,其主要原因是馬來西亞面積較大,高溫多雨,有較多淡水;兩國之間的____狹窄,輸送淡水成本低。
新加坡大力建設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決了80%以上國民居住問題。
(5)根據該國2008年公共住房的空間分布圖,概括該國公共住房的分布特點。據圖可知,該國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_______和____。
地鐵通常指地下鐵路;狹義上專指在地底運行為主的城市鐵路系統,是大城市交通中的一種主要運輸方式。
(6)據圖文材料,概括新加坡大力發展地鐵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勞動力、土地、電力等生產成本上升,加上我國中西部地區自身在承接產業方面存在基礎設施落後、產業配套不足等問題,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出現一種新趨勢,由以往一味向北邊內陸地區轉移,開始向南邊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轉移。
(7)簡要分析我國珠三角地區產業向東南亞轉移的主要原因。
參考答案:
(1)終年高溫多雨 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高溫多雨。(4分)
(2)四周環海,國土面積小,地勢低平,陸地上儲存地表水、地下水等淡水條件差;河流短小(4分)
(3)人口密度大,經濟發達,生活、生產對淡水需求量大(4分)
(4)修建水壩 海水淡化 海峽
(5)沿快捷、高效的公共運輸線分布 功能分區 基礎設施
(6)(6分)新加坡土地面積小,人口密度大;(2分)
大力發展地鐵,節省土地,將鐵路建於地底可節省地面空間;(2分)
鐵路建於地底,可減少地面噪音;(2分)減少幹擾,行駛路線不與其它運輸系統重;(2分)
節約能源,車速度穩定,大量節省通勤時間;(2分)
減少汙染,地鐵使用電能,沒有尾氣的排放。(2分)
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6分。
(7)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勞動力、土地、電力等生產成本上升,企業利潤逐步下降;
我國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產業配套不足,使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吸引力不足;
東南亞土地和勞動力廉價;東南亞環境優美,環境質量好;
東南亞國家紛紛採取優惠措施,鼓勵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建廠。
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6分。
典型例題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城市跨座式單軌交通(如圖甲所示),類似「空中小火車」。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和3號線分別是我國第一條和世界最長最繁忙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線(如圖乙所示)。重慶軌道交通產業積極謀求「走出去」戰略,設計適應東南亞當地環境的方案參與多國軌道交通建設競標。
(1)結合自然與單軌交通特點,分析重慶軌道交通建設首選跨座式單軌的原因。
(2)說出重慶建設3號線對城市交通發展的積極作用。
(3)與重慶比較,指出菲律賓城市跨座式單軌交通建設中應額外關注的自然環境問題。
參考答案:
(1)重慶是山城(或地表狀況複雜、地勢起伏大);嘉陵江、長江穿城而過;跨座式單軌藉助高架,適應性強(或建設成本較低);列車車身輕短(或轉彎半徑小,或爬坡能力強);視野開闊,景觀好。
(2)完善交通網絡;緩解交通壓力;方便乘客出行;縮短市民出行時間;促進綠色交通發展。
(3)颱風;地震;鹹濕海風;溼熱天氣(或高溫、強降水、洪澇、滑坡、泥石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