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非凡 科學家首次實現頭足類動物的基因敲除

2021-01-20 太平洋電腦網

在芝加哥大學海洋生物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們宣布了一項突破。該團隊利用烏賊Doryteuthis pealeii實現了第一個基因敲除。 這種特殊的烏賊被稱為是過去100年中生物學 "異常重要"的研究生物。該團隊使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敲除了烏賊胚胎中的一個色素基因。去除該基因可高效地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色素沉澱。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創舉是朝著能夠敲除和敲入頭足類動物的基因以解決一系列生物學問題邁出的關鍵第一步。頭足類動物對研究人員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擁有所有無脊椎動物中最大的大腦和分布式神經系統,可以實現瞬間偽裝和複雜的行為。對烏賊的研究可以為從醫學到機器人和材料科學等廣泛領域的應用開闢途徑。

能夠去除特定的基因是有能力侵入基因以促進研究的一步。像螢光蛋白這樣可以成像跟蹤神經活動或其他動態過程的基因最終可以被添加進來。該操作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將CRISPR-Cas系統送入單細胞烏賊胚胎中。

該技術涉及開發微型剪刀來剪斷卵子非常堅韌的外表面,並使用斜面石英針將CRISPR-Cas9試劑通過切口輸送。研究這種特殊類型的魷魚可帶來神經生物學的基礎性進展。20世紀50年代,Alan Hodgkin和Andrew Huxley因對該物種的動作電位的研究而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有望揭開頭足類動物聰明的秘密?科學家首次實現對魷魚的基因改造
    科學家首次實現對魷魚的基因改造  Winnie Lee • 2020-08-03 18:13:35 來源:前瞻網 E2302G0
  • 中國科學家首次在靈長類動物中實現一步基因全敲除 | 前沿
    科學家已經使用該技術在多個物種中實現基因的敲除或者修改,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轉基因動物。通過囊胚注射或者受精卵時期直接注射核酸酶(如Cas9),科學家已經可以製備從嚙齒類到靈長類的各種哺乳動物的轉基因模型。這些動物模型極大地促進了人類對基因功能的理解,也對在製藥等領域的應用有著深遠的影響。
  • 我國首次在廈門出口「MLKL基因敲除小鼠」
    我國首次在廈門出口「MLKL基因敲除小鼠」2014-12-16 14:32     來源:你好臺灣網     編輯:趙燕  你好臺灣網廈門12月16日消息 (記者 郭婕妤 通訊員 葉明輝) 近日,來自廈門大學實驗動物中心的3批次共21
  • Cell Research:一步到位 CRISPR徹底敲除動物體內特定基因
    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簡單的「一步反應」,徹底敲除小鼠或是猴子體內的特定基因。這一工具對於基礎科研中動物模型的建立能起到提速的作用,意義重大。此外,這篇論文中利用全基因組測序來評估CRISPR潛在脫靶效應的數據,也從側面表明在嚴格的控制下,這一技術的脫靶效應也許並不如《Nature Methods》的論文所提的那樣嚴重。
  • 熱議的「基因敲除」如何實現,拿錘子敲掉基因?
    這樣理解也是可以的,畢竟這句話已經道出了基因敲除的本質,只是還稍微有點片面而已。 基因敲除的正式定義是這樣的:用人們已經知道其序列的細胞外DNA片段,與目標細胞內的相似基因進行同源重組,結果要麼是重組位置的基因被外來基因代替,要麼是重組位置的基因被沉默。 說簡單點,所謂基因敲除就是使某個序列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失去作用,讓生物失去某些功能,從而研究這個基因的功能的技術。
  • 基因敲除真菌編輯服務
    真菌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生物之一,對環境和醫學具有重要意義。許多真菌可以在土壤或水中自由生活;其他動物與植物形成寄生或共生關係,導致一些動物和植物的體內細胞免疫力下降。從科學上可以看出,基因敲除技術對於抑制真菌滋長非常有用。從內到外的敲除各種動植物的細菌。真菌病原體是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疾病原因,導致產量和作物質量顯著下降,並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科學家如何操縱基因表達?| 基因的敲除和敲入
    所以,我們人體的所有包括皮膚、心肝肺脾、大腦、骨頭、血液等器官內的細胞,其基因基本相同。如果想要改變整個個體的基因,那就需要從受精卵開始進行基因編輯。如果只是改變局部細胞的基因,那就從局部編輯基因,不需要從受精卵開始。基因編輯包括基因的敲除、敲入、變換等,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編輯工具即CRISPR/Cas系統。
  • Development cell:應用CRISPR-Cas9實現斑馬魚組織特異性基因敲除
    2015年3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Development cell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利用基於CRISPR-Cas9技術開發的載體系統在斑馬魚上實現了組織特異性基因敲除
  • 百奧賽圖製備基因敲除大鼠研發成功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網站2013年2月22消息稱:日前,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利用TALEN製備基因敲除大鼠的技術研發成功,這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該技術成功敲除大鼠基因的案例之一,在小鼠敲除敲出世界速度之後,在大鼠敲除上將中國生物技術帶進世界前列。
  • "基因敲除狗"是怎麼造出來的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基因組所多米諾基因科普協會 管曉楠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近日,中國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對抑制狗骨骼肌生長的基因(MSTN)進行了敲除,培育出兩隻肌肉發達的「大力神」狗,成功構建了世界首個基因敲除狗模型。
  • 愛滋病毒侵入人體基因內?美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徹底清除
    據科學家網站報導,美國科學家研發出將愛滋病毒(HIV)從人類基因中清除的技術,首次在實驗室實現從細胞中徹底消滅愛滋病毒的目標。       愛滋病毒HIV-1造成了全球大多數的感染病例,並且會整合到患者基因組中造成潛伏感染。抗病毒治療能夠有效抑制病毒的增殖,但不能清除這些隨時準備反擊「潛伏者」。
  • 基因敲除法
    現在好了,只要把A基因「敲除」掉,然後觀察沒有該基因的小鼠體內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分子的水平升高了,哪些細胞受到了影響……就行了。這個方法讓科學家們第一次能夠在整體的水平上研究基因的功能。自那時開始,全世界的實驗室一共培養了超過1.1萬種「基因敲除小鼠」,也就是說,有超過1.1萬種基因被定點地去掉了。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哺乳動物整個基因數量的一半。
  • 基因魔剪版魷魚出世,神經研究更上層樓
    但是科學家們通過基因來對魷魚進行進一步研究的企圖,卻一直因為基因編輯的技術難題而擱淺。近日,科學家們終於成功攻克了這一難關,通過CRISPR技術實現了對魷魚的胚胎編輯,史上首次孵化了基因編輯魷魚,為更深入的研究打開了局面。這項成果於7月30日發表在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
  • 影響小鼠壽命的基因也會影響人嗎 我科學家:差異非常大
    光明日報北京8月31日電(記者齊芳)小鼠是生物學家們最常用的實驗動物,那麼在小鼠身上的那些讓人激動的發現,能「照搬」到人類身上嗎?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建立了敲除「長壽基因」SIRT6的食蟹猴模型,發現這個在小鼠身上起關鍵作用的「長壽基因」在靈長類動物中卻發揮著非常不同的作用。
  • 影響小鼠壽命的基因也會影響人嗎 我科學家:差異非常大-光明日報...
    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建立了敲除「長壽基因」SIRT6的食蟹猴模型,發現這個在小鼠身上起關鍵作用的「長壽基因」在靈長類動物中卻發揮著非常不同的作用。    該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說:「基於小鼠的衰老研究為我們研究人類衰老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線索,但這一發現提示我們,這樣的研究結果如果要用在延緩人的衰老上,可能需要重新審視。」
  • 中國專家解讀諾貝爾醫學獎:「基因敲除小鼠」為何獲獎?
    新華網北京10月8日電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愚8日介紹,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的最大貢獻在於,他們創造了一套完整的「基因敲除小鼠」的方式,把任意改變小鼠基因變為現實,不僅可以研究單個基因在動物體內的功能,而且為人類攻克某些遺傳因素引發的疾病,提供了藥物試驗的動物模型。
  • 美基因編輯豬首次實現食用和醫療雙重用途
    當地時間 12 月 14 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宣布,批准一款敲除了 α-半乳糖的轉基因豬上市,可用於潛在醫療用途和食品消費。這是美國 FDA 2015 年批准轉基因三文魚後,再次批准一種轉基因動物上市。
  • 基因敲除細胞系技術-源井生物
    這通常來源於實驗室患者或動物的細胞系的致瘤起因。細胞系在研究中可能是無價的,整個醫學領域都異常的重視。它們通常堅固並且需要相對簡單的條件,從而進行組織培養。通過這種方式,這些類型的細胞最適合用於概念驗證工作的基因敲除細胞系技術(例如生物列印設備和技術的開發和初始實施)。但是,儘管細胞系確實保留了其來源細胞類型的某些正常功能,但通常會大大降低其功能。
  •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哺乳動物的孤雄生殖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李偉課題組、周琪課題組和胡寶洋課題組聯合在《細胞—幹細胞》上發表論文,宣布首次實現了哺乳動物的孤雄生殖。由兩隻雄性小鼠基因結合產生的後代,第一次有機會呼吸這個世界的空氣——雖然只有短短兩天。  「這項研究證明哺乳動物孤雄生殖的主要障礙正是印記基因,並且首次證實我們可以跨越這些障礙。」
  • 小鼠研究院丨層層解析條件性基因敲除的「時空開關」—— Cre-loxP系統
    我們之前分享了諾獎級CRISPR技術在基因編輯動物中的應用,其中基因敲除小鼠是我們研究基因功能必不可少的利器,主要分為全身性基因敲除和條件性基因敲除。然而,全身性基因敲除的小鼠存在著無法忽視的缺陷,例如:不能特異性地研究特定基因在特定組織內(及特定的時間)的功能;全身性基因敲除小鼠有時因某些基因對胚胎發育的影響而無法正常分娩;或因出生後嚴重的生理缺陷而過早死亡;或不能產生後代而不能獲得純合子動物模型。因此,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雖然有周期長、費用高、需要配合特定工具鼠使用等劣勢,但仍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選擇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