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國暫停對華出口大豆至6月?最新:中國今年預計將進口9248萬噸
據觀察者網報導,包括俄羅斯在內,共計有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11國都將暫停對華出口大豆至6月。俄羅斯有關人士指出,由於疫情帶來的影響,目前大豆在俄羅斯國內市場供不應求,所有生產的大豆都應該在當地加工或用於國內市場。在上述多國的舉動下,我國有關代表人士多次指出,中國主糧對外依存度很低,2019年我國穀物進口量僅佔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
-
中國種了5000年大豆,為什麼現在還要進口?
但擺在我們面前的殘酷事實是,雖然我們種植了近5000年的大豆,也是歷史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國,現在卻嚴重依賴進口,依賴度絲毫不亞於晶片。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本文將從四個維度來剖析這個問題。 一、歷史中的大豆:我國產量佔世界的80% 二、我國大豆和美國到底差在哪裡?
-
沿線玉米改種大豆現象明顯 俄羅斯進口豆的衝擊待觀察
對沿途大豆的種植情況,大豆的生長狀況、大豆種子生產企業、及大豆深加工企業進行了實地考察,同五大連池當地一家大型種子公司就大豆、玉米種子的銷售情況,大豆玉米的種植狀況進行了交流;考察了孫吳某大型大豆深加工企業,了解了大豆產地的加工企業面臨的現狀及發展狀況;參觀了黑河的一個俄羅斯進口大豆加工企業,對俄羅斯進口非轉基因大豆的進口情況進行了調研。
-
巴西賣給中國超5成大豆後,多國農產品也希望能擴大中國出口量
據中國海關6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大豆進口970萬噸,為2017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環比激增40.6%,但今年1至5月,總體上大豆進口同比下降2.6%,至3617萬噸。我們注意到,中國進口大豆的三大來源國是巴西、美國和阿根廷。
-
為何要大量進口大豆
據統計,坦尚尼亞大豆年產量約為1萬噸,主要產區為魯伏瑪、伊林加、姆貝亞、莫羅戈羅和曼雅拉省,目前坦對華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有芝麻、劍麻、菸草和腰果。與此同時,中國也表示,兩國達成的協議有利於擴大非洲對華貿易,中國和非洲都將從越來越緊密的經貿合作中受益。目前中國從非洲進口的產品仍以石油、銅等自然資源為主。
-
中國10月份進口美國大豆同比大增約200%
200%與前兩個季度積壓的進口需求得到釋放及另一主要大豆出口國巴西受拉尼娜天氣影響有關。拜登上臺之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或有增加的可能。 據中國海關總署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340萬噸大豆,較去年同期的114.7萬噸大增196.4%。中國10月一共進口869萬噸大豆,較去年同期增加41%。
-
前4個月進口達4.3萬億!中國擴大進口跑出了加速度
前4個月進口達4.3萬億!中國擴大進口跑出了加速度 原標題: 中國擴大進口跑出了加速度!據海關最新統計,今年1—4月,我國進口達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7%;貿易順差同比收窄近1/4,到5062.4億元。
-
孟山都進口轉基因大豆被指存審批檢測缺陷
已經佔到中國大豆使用量80%以上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其首批進口審批程序,卻被質疑檢測程序存在缺陷。質疑者是雲南大學(微博)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所特聘教授顧秀林。而受到質疑的審批許可則屬於知名的美國農業巨頭孟山都公司。
-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 共計2600家企業、40萬人參加
據韓國中央日報11月10日報導,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圓滿落幕。今年的進口博覽會,不僅有「新面孔」,還有約50家參加往屆進口博覽會的世界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等「老面孔」,重申對中國擴大開放的信心。
-
重要:美國低蛋白乳清粉可食品進口;海關禁止進口印度豬肉產品
港口消息1、巴西港口恢復大豆裝運出口據巴西當局稱,5月26日巴拉那瓜港口一泊位的大豆裝載工作將恢復,此前停靠該泊位的一艘船上有一名船員的新冠肺炎檢測結果呈陽性。船運機構Williams稱,檢測呈陽性之後,該泊位的裝貨作業暫停。其補充說,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該港口報告的首份確診病例。
-
中國高官證實批准進口MIR162玉米及兩種轉基因大豆
來自彭博社和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消息,美國農業部長Tom Vilsack周三表示,中國高級別的領導人表示中國已批准進口Agrisure Viptera轉基因玉米以及兩種轉基因大豆。Vilsack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一次美中貿易論壇上對記者表示,中國農業部已經批准進口Viptera玉米,也稱為MIR162玉米。
-
國產大豆「找不著北」了嗎
然而,中國海關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進口大豆8169萬噸,比上一年增加1029萬噸。蜂擁而來的進口大豆擠佔了上市不久的東北大豆的銷路。有人驚呼,進口大豆讓國產大豆「找不著北」了。首先來看大豆大量進口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業內對糧食進口爭議的焦點在大豆。按我國統計口徑,大豆納入糧食的豆類,進口糧食的70%以上是大豆。按此算,我國糧食進口量就顯得多了。
-
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獲批(圖)
在此次MIR162轉基因玉米被退運之前,中國進口的玉米主要來自美國。 MIR162轉基因玉米從退運到獲得批准允許進口,持續了一年多。 中國在剛結束的第25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承諾,將增加對美國大豆、玉米、乳品的進口,包括允許進口使用新的生物技術研發的美國大豆和玉米。 MIR162轉基因玉米獲進口許可 此次在先正達官方公布獲批之前,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披露的報告先行印證中國批准了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許可。
-
對話白明、趙萍:擴大進口對國內市場形成鯰魚效應 - 財經 - 新京報網
進口商品與國內企業之間的協調,是我國擴大進口過程中面臨的一個挑戰。趙萍表示,通過積極擴大進口,實際上會產生鯰魚效應,使國內的企業加快創新發展,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努力降本增效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增強發展的迫切性,在挑戰面前「迎來機會」。積極擴大進口雖然對某些行業或某些企業形成挑戰,但從長遠發展來說,最終將有利於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
-
我國大豆總產量預計低於1000萬噸 自給率將低於15%
中國曾是大豆出口大國,但最近10年來,卻出現了大豆進口量猛增、國產大豆面積減少、大豆主產區加工企業停工甚至破產等現象。國產大豆面臨怎樣的困境?國外如何推動大豆出口?我國大豆產業應當如何發展?就這些問題,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大豆種植現狀如何?
-
給擴大進口算算帳:中國年進口值佔全球1/10左右
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勢頭上升,在此背景下,我國為什麼要主動擴大進口?國內消費持續升級,未來商品進口將呈現哪些趨勢?擴大進口應當從哪些方面發力?近日,本報記者深入走訪了部分消費者、企業和業內專家,給擴大進口算算帳,也給上述問題尋找答案。 擴大進口為哪般?
-
海關總署:為支持國內生豬產業恢復生產 海關正積極開拓相關進口來源
海關總署:將積極探索更惠及民營外貿企業的支持舉措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在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海關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工作部署,針對民營外貿企業特點和關心關注的問題,積極探索更具體、更有針對性、更惠及企業的支持舉措,特別是在通關、稅收、企業管理、檢驗檢疫、外貿新業態等方面
-
重磅乾貨:當前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分析報告(玉米、小麥、大豆、大米...
2014年1月更是憑藉其價格優勢,超過越南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國。 從巴基斯坦大米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們可以看出,國際大米市場的供應是會隨著需求膨脹而被培育起來的,我們不能用靜態的思維去分析。特定階段的國際大米市場貿易量是根據當時市場的供需情況來決定的,處於平衡的狀態,需求的國家少了,出口的國家自然隨之減少,不會有多餘的供給平白無故地擺在那。反之,需求多了,供給很快也會跟上來。
-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意義何在
潛河流韻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就是為了擴大我國從包括美國在內的其它各國的進口。 儲著勝 經過緊張籌備,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舉行。此次博覽會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5月14日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正式宣布舉辦的。
-
初創企業如何做好進口跨境電商?入門篇:新政解讀
2020-03-16 17:49 對於初創型企業,剛涉足跨境進口行業,都會面臨許多問題,小編整理幾個常見的問題,諸如:海關政策解讀(合規主體+正面清單+稅收政策+清關政策等);如何對接海關/物流/支付完成三單對碰;如何開設線下保稅直購展示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