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我們所生活的城市,生物多樣性究竟如何呢?

2021-02-08 澎湃新聞
科普 | 我們所生活的城市,生物多樣性究竟如何呢?

2020-05-10 0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們所生活的城市,

生物多樣性究竟如何呢?

不管你在哪個地方

我們常用「鋼筋水泥的叢林」來形容城市

其實,我們生活的每一座城市中

並非只有人類的車水馬龍和忙忙碌碌

城市裡,有不少野生的精靈

與我們共享著城市空間

它們在哪兒?

它們可能在你不容易觀察的高層大廈的樓頂上、城市立交橋的縫隙中、大型城市雕塑的孔洞裡、受到保護的古建築中,也可能在很容易看到的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孩子們的校園,甚至就在你家小區……

▲珠頸斑鳩在市民家陽臺外築巢孵蛋

▲奧林匹克公園的紅嘴藍鵲

它們還會在哪兒?

它們還可能在湖邊或者小河溝裡、公路綠化帶的樹叢中、煙囪或廣告燈箱中、交通標誌的鐵架上,甚至就在你家的陽臺或空調管裡……

它們有的只是在某些季節才出現,有的則常年與你一起同吃同住在同一個城市裡。

▲城市裡也有猛禽

它們是誰?

它們會是一隻麻雀、一隻啄木鳥、一隻灰喜鵲、一隻烏鶇,甚至是一隻紅隼;

也可能是一隻黃鼠狼、一條赤鏈蛇、一隻松鼠,甚至一隻被誤認為果子狸的鼬獾;

它們可能是一隻螢火蟲、一隻長喙天蛾、一隻螳螂、一隻蝴蝶,甚至一隻糞金龜;

也可能是一條泥鰍、一隻長臂蝦……

▲城市公園裡的大斑啄木鳥

▲岸上車水馬龍,城市溼地裡仍有白琵鷺等鳥類

它們還有誰?

它們還可以是鳥類傳播種子長成的構樹,以及桑樹、毛櫻桃、黑棗、山葡萄,包括人工草坪裡自然長出的紫花地丁、斑種草、野大豆、田旋花、點地梅,和城市荒地上綻放的馬藺、牛蒡、紅蓼、曼陀羅、野西瓜苗們。

當然,它們還可以是少數人才會關注的蕨類、菌類、地衣、苔蘚……

中國有許多處在不同緯度、不同海拔和不同生境中的城市。每個城市的生物多樣性都有著各自的特點。

你以前可能忽略了它們,請你以不驚擾它們的方式發現它們,並記錄它們。

你可以拍下它們,寫下它們,畫出它們,然後請你告訴我們!

所有非人工種植、養殖的野生品,都是城市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部分。儘管它們經常被忽略、被捕捉或者剷除,但它們一直在不同生態位置上為人類城市自然環境的健康存續,或者堅韌或者艱難地發揮著作用!

野生品越少,可能我們用的殺蟲劑就越多;城市能養活的野生品越少,生態環境建設的代價就越高。這也是我們徵集並呈現它們的意義之一。

關注我們的城市,重新發現我們的城市!你會發現,原來人類並不孤獨!

保護好每一座城市的生物多樣性,讓我們人類與自然真正和諧相處,我們才能遠離瘟疫和災禍,走向真正的文明!

讓我們都做中國城市生物多樣性的守護者!

▲我是城市常見的綠頭鴨呀,城市生物多樣性徵集?好鴨!

我們的城市裡

真有那麼多野生的精靈嗎?

拋磚引玉,

這些照片源於平時生活記錄,

卻能改變你對城市的印象

杭州,植物園裡的中國雨蛙

廣東韶光市,澤陸蛙

天津北大港,鬥爭中的鳳頭鸊鷉

南京,公路綠化帶裡阿拉伯婆婆納

山東青島,大臭蝽

雲南,取食花蜜的食蚜蠅

河北白洋澱,小白鷺

上海,公園裡的廣德島蝸牛

山西太原,公園路邊的地黃

南京,一隻鍬甲從公園椅背後爬出來

福州,一隻剛羽化完的蜉蝣

廣西,趴在公園石凳上變色樹蜥

雲南騰衝,青海湖溼地裡的綠頭鴨一家

雲南昆明,城市裡自由飛翔的紅嘴鷗

內蒙,正在取食的黃胸木蜂

廣州,晚間公路邊綠化道裡的刺蝟

中國有許多處在不同緯度、

不同海拔和不同生境中的城市。

每個城市的生物多樣性都有著自身的特點。

關注我們的城市,

重新發現我們的城市!

你會發現,原來人類並不孤單!

保護好每一座城市的生物多樣性,

讓我們人類與自然真正和諧相處,

我們才能遠離瘟疫和災禍,

走向真正的文明。

來源:環保科普365

往期回顧

01

02

五一不休假 齊心趕進度!省環科院全力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工作

03

陝西生態環境

關注就是支持

原標題:《科普 | 我們所生活的城市,生物多樣性究竟如何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生物多樣性專欄】關注我們所生活的城市,關注生物多樣性
    在我們生活的城市,  有宏偉的高樓大廈,  一馬平川的馬路,  這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有人說,  我們就住在鋼筋混凝土的叢林裡,  其實城市裡面不是只有忙碌的人類,  還有很多野生小精靈在陪伴著我們。
  • 生物多樣性離我們有多遠? ——「答案在自然」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呢?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指定這一天是為了紀念1992年5月22日在巴西通過的《生物多樣性公約》這一全球協議,聯合國呼籲人類關心並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公約》將生物多樣性定義為「所有來源的,活的生物體的變異性,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這包括物種內,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 科普知識丨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為了減緩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率,人們選擇了建立保護地,而這也成為了公認相對有效的方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這樣定義保護地:通過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土地或海洋。
  • 在互動闖關中科普生物多樣性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還能這麼玩
    浙江在線5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5月22日,2020年浙江省暨麗水市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活動在麗水舉行。來自各地的環境保護工作者、志願者等10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設置了生物多樣性科普嘉年華環節,在綠水青山間,讓參與者們親近大自然,了解我們身邊有哪些動植物嗎,如何更好地保護它們。  每一位參與者憑藉闖關卡,展開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植物多樣性、大型真菌多樣性、哺乳動物多樣性、水生生物多樣性、鳥類多樣性的科普闖關,在闖關中收穫生物多樣性知識。
  • 溼地與城市生物多樣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視角
    與會嘉賓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旋律,討論如何將空間規劃、城鄉建設與溼地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推動城鄉綠色高質量發展。清華同衡規劃院院長袁昕為論壇致辭。袁昕院長首先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和感謝!他表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相統一。
  • 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為了減緩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率,人們選擇了建立保護地,而這也成為了公認相對有效的方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這樣定義保護地:通過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土地或海洋。
  • 科普|生物多樣性如何保障我們未來的食物及更多關切
    原因都在於我們的基因以及其間的差異。多樣性,乃生活之調味品。 生而為人有差異,動植物也一樣,我們也許看得到,也許看不到。例如,某個品種水稻比另一種更能抵抗洪澇。某個品種的牛能經受住乾旱,另一種則不能。這些都要歸功於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代表的是世界上的動植物種類,包括遺傳、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 為什麼未來城市需要更多的生物多樣性
    他說,現代科學已經證明,環境因素嚴重影響著人類的健康——我們每個人都會受益於一個完整的生態圈,這個完整的生態圈擁有優質的空氣、水和生物多樣性。事實上,通過改善生活環境,人們將能夠改善健康狀況,降低醫療保健成本。        由於生物多樣性是一個生態系統整體健康的合理指標,我們應該努力優化它,並以此來改善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環境的宜居性。
  • 2020清華同衡學術周|「溼地與城市生物多樣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
    與會嘉賓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旋律,討論如何將空間規劃、城鄉建設與溼地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推動城鄉綠色高質量發展。清華同衡規劃院院長袁昕為論壇致辭。袁昕院長首先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和感謝!他表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相統一。
  • 科普一下 | 什麼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科普一下 | 什麼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一天,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的187個國家政府和歐盟請你每天儘自己的一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可持續的方式利用生物多樣性、並公平地分享利用生物多樣性所獲得的惠益。生物多樣性是活生物體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的變異性。生物界的多姿多彩使地球變成獨特的可棲息之地,並提供了大量維持生命所需的產品和服務。
  • 地球一小時丨清華大學教授:與自然共生,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傍晚烏鴉回到城市  ©邱天培攝於清華校園像烏鴉這樣能夠在城市環境中生活的生物並不算少,譬如我們常見的麻雀、燕子、喜鵲、蝙蝠、壁虎,以及各種各樣的植物和昆蟲。據北京大學的調查顯示,僅在北大燕園校區就觀察到了178種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及以上鳥類21種。
  • 「漫畫爺爺」網上科普「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設計90幅展牌 搜集撰寫兩萬字  「漫畫爺爺」網上科普「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 胡雁冰 攝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19全國百名最美環保志願者、市民師彥文耗時一個月時間,搜集了450幅生物圖片,撰寫解說文字近2萬字,此外還創作了50幅漫畫,將這些資料集中設計成90個展牌,編繪成一套《生物大觀園》生物多樣性科普知識展,在網絡發表,無償提供給公益組織和各個中小學校作宣傳之用。
  • 雲南大學啟動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
    11月27日,由雲南大學開展的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及研討會在昆明啟動。該項目將在昆明推動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研究與推廣工作,探索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城市發展戰略路徑。
  • 周晉峰: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
    7月22日下午,應第十二屆國際青年能源與氣候變化峰會籌備委員會邀請,中國綠髮會秘書長、羅馬俱樂部執委、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副主席周晉峰博士作為嘉賓出席「城市守望者:桃花源在哪裡?」主題會場,並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
  • 經濟視角解讀: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新聞—科學網
    為此,《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了那些曾經奮戰在一線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專家,分享現在他們所認識和正在實踐的對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的新理念、新的發展趨勢。 沒有監測就沒有保護 8月15日,中科院院屬17個研究所的45位科學家齊聚在中科院植物所,中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研究網絡正式啟動運行。
  • 南溪區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記者 王寒梅)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科普宣傳生物多樣性科學知識,提高廣大市民群眾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當天,南溪區在鑽石廣場開展了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今年的主題是「我們的解決方案是自然的」。
  • 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廣東精彩紛呈!
    5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疫情之下,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提高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形成關注和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社會氛圍,日前廣東各地舉辦了精彩紛呈的活動。
  • 生物多樣性科普 | 花叢中的蝴蝶
    生物多樣性科普 | 花叢中的蝴蝶 2020-07-03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專欄 |今天 安徽各市廣泛開展「生物多樣性日」宣傳
    今天,江淮大地活躍著一個主題——「生物多樣性日」。各市生態環境局以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為重點,開展了科普課堂、實施競賽、野外放生、主題宣講等繽彩紛呈的活動。活動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為要點,號召全社會關注並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共同守護生物多樣性!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起來閱讀自然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無論是旅行還是在地,無論是讓人眼前一亮還是容易被忽略,世界的美總是由豐富多姿、無窮無盡的生命構成。讓這份書單來幫助你發現那些自然的美和奧秘吧。本書構建了未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以城市居民為對象,清晰地引領大家從身邊觀察自然,從觀察中認識自然,從認識中找到我們自身。除了文字,本書還附有作者親手繪就的數十幅插畫,以及多張實用圖表,卷尾更附有鑑別花草科屬的詳細表格,極大方便了讀者的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