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或將成為中車新支柱產業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軍在大會上致辭。 中車株洲所供圖

中新網長沙9月21日電(劉著之)9月20-21日,2019國家能源網際網路大會在湖南株洲召開。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軍在會上指出,進軍能源領域是中國中車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風電產業將成為中車繼軌道交通產業之後的又一產業支柱。

王軍表示,中車近年來持續加強對於能源產業的資源投入,目前已打造了成熟完整、富有競爭力的能源產業鏈布局。其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公司(簡稱「株洲所」)在能源網際網路產業擁有如風電裝備、光伏發電、電動汽車、微電網、儲能、變流裝置、傳感器等技術和產品。尤其是在風電裝備產業領域,株洲所構建了包含風電整機、葉片、變流器、彈性元件等零部件及風電場運營全產業鏈的風電產業集群。預計2020年,株洲所風電整機銷售規模將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下同)。

中車株洲所風電整機產品。 中車株洲所供圖

隨著能源轉型、綠色發展成為全球能源發展的總趨勢,中國風力發電產業蓬勃發展,風電已成為中國第三大電源。2018年,株洲所將能源板塊提升到與交通板塊同樣重要的戰略高度。在株洲所風電整機產業板塊帶動下,湖南株洲已形成完整的風電產業集群,全市風電產業年營收超過百億元。未來,隨著株洲所的戰略升級,其整機製造商的定位也將向國際化的清潔能源、智能化運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綜合能源服務商轉變。

據悉,此次大會由清華大學、國家能源網際網路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主辦,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承辦。大會以「泛在能源、智慧互聯」為主題,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專家學者共300餘人,聚焦中國能源網際網路的技術創新、成果應用及產業發展。(完)

相關焦點

  • 預計2020年至2022年——風電產業將逐步擺脫補貼依賴
    在日前召開的「2017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風電在新能源中需要率先擺脫補貼依賴,必須儘快把成本、價格降下來,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成本有望降至最低今年,大會參會和參展人次將達3.6萬,展館面積擴大到5.5萬平方米,共有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家企業參展,覆蓋了風能開發和利用的完整產業鏈條。
  • 產業之問|風力發電產業:江蘇省是風電行業黑馬? 當之無愧!
    從累計裝機容量TOP10省區中,江蘇省近年來的增速霸連首席,甚至在2018年實現31.9%的增速。在2020年上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平均裝機增速為4.53%,而江蘇實現6.6%的裝機增速,再一次證明了江蘇省風電黑馬的稱號。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江蘇省是TOP10省區中兩個中的一個擁有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的省市。
  • 風電產業後補貼時代 江蘇如何「馭風」前行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天,2020中國(南通)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在如東召開,總投資超750億元的24個項目籤約。儘管國內風電產業即將進入「無補貼時代」,但未來5年全球風電產業將迎來黃金髮展期也是業內共識。當此「窗口期」,海上風電大省江蘇如何拉長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實現「馭風」前行?
  • 謝長軍:「十四五」風電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在這一背景下,風電產業在「十四五」期間將如何發展,會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 專家黃海燕:體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未來能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不僅有助於體育強國建設,還將推動體育事業不斷融入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北美、歐洲和日韓等發達國家,體育產業已成為本國的重要產業,佔GDP的比重在3%—5%之間,對就業的貢獻也十分顯著。尤其是在疫情爆發之後,民眾對自身健康迫切關注,參加體育鍛鍊、強身健體的願望更加強烈,體育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體育產業發展在推動體育改革、引導健康生活、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國家層面多次出臺促進全民健身,發展體育產業的政策文件,明確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到2035年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經常參加體育鍛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產業升級六部走,以「濠江模式」打造海上風電「汕頭樣本」
    為此,濠江區提出建設「前港、中區、後城」為格局的高質量現代文明臨港新區,奮力成為汕頭全面振興發展的「大引擎」和「增長極」。 彼時,濠江首嘗行政體制綜合改革「頭啖湯」,全程無縫對接、高效辦事環境,吸引了中海信、比亞迪、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動、粵電、恆大等重大項目搶灘濠江、落戶濠江。集聚的產業成為濠江崛起一大重要支撐。
  • 目前日本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二戰後得到美國的幫助,日本經濟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大國。20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的經濟還曾經一度有趕超美國的態勢,直到2010年,日本GDP才被中國超越。此時,日本在世界老二的位置上坐了幾十年。2018年日本GDP達到4.971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三。
  • 把風光資源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風電制氫路在何方?
    ,我國已成為風電增長最快的國家。為解決這些問題,風電制氫成為研究的重點方向。風電制氫的發展將會帶動風電裝備、氫氣制儲運和氫氣應用等各行各業的發展。1、風電制氫簡介風電制氫技術是將風能通過風力發電機轉化成電能,電能通過電解水制氫設備轉化成氫氣,通過將氫氣輸送至氫氣應用終端,完成從風能到氫能的轉化。根據風電來源的不同,可以將風電制氫技術分為併網型風電制氫和離網型風電制氫兩種。
  •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產業結構「三個為主」 四大支柱產業分析(附圖表)
    當前面臨轉型發展期,深圳出臺經濟特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推進創新「十大行動計劃」,再一次憑藉創新實現華麗轉身,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創新發展的急先鋒,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創客之都」、「創新之城」。   產業結構   粵港澳大灣區一般分為灣區西岸、東岸以及港澳地區。
  • 庫拉索經濟概況及支柱產業
    支柱產業有煉油、旅遊業、金融、轉口貿易和修船業。(1)煉油。1914年委內瑞拉馬拉開波盆地發現石油,但缺乏天然深水良港,荷蘭皇家殼牌集團隨後在庫島、阿魯巴島分別建立一座大型煉油廠,石化行業逐步成為庫、阿經濟支柱。庫島煉油廠位庫島中心區域,直面深水海灣、坐擁天然良港,系二戰及上世紀60年代荷蘭重要離岸石油中轉及加工基地。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
    歐盟方面,法國和德國此前拍賣的公用事業規模的光伏發電和風電項目將投產,預計歐盟2021年可再生能源產能也將大幅增加。  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有望在5年內超過煤炭  IEA認為,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佔全球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95%,取代煤炭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
  • 2017中國風電產業50強出爐
    9月15日, 由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江蘇風力發電工程技術中心共同主辦,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風電專業委員會、南京風電裝備行業協會承辦的2017第十屆中國(江蘇)國際風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落幕。本次會議吸引了國內外風電領域的開發商、整機商、零部件企業,以及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高校科研機構等200多家參會單位、500餘位代表,共謀中國風電產業的未來發展。
  • 西安經開區新能源產業:西部重要的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產業聚集區
    以永電金風科技、盾安電氣、永電電氣、捷力電子等骨幹企業為基礎的風電設備製造基地,從久和能源的風電整機及發電機研發設計、井田亞迪的風力發電機鐵芯,到永電電氣的風電變頻器和機組控制裝置、捷力電子的風力發電機定子、盾安電氣的風力發電機,再到金風科技的兆瓦級直驅和雙饋發電機組,產業鏈上下遊關聯緊密,擁有風電裝備企業7家,產能佔全省50%以上,成為西部重要的風電設備產業基地。
  • 蝴蝶蘭成為臺灣支柱產業
    蝴蝶蘭已經成為臺灣農產品外銷的4 大旗艦產品之一,而臺南縣又是臺灣最重要的蘭花產業基地,花農以最新的科技,研發出自己的品種、品質與品牌,行銷全球。  「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坐落在後壁鄉烏樹林臺糖農場,總開發面積達200公頃,將以5個開發期程完成全區建設。去年3 月20日動土,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基礎建設工程。
  • 樟樹四大支柱產業「體強筋骨壯」
    把創新當作第一動力,從規模擴張轉向注重質量和效益提升,如今,四大支柱產業「體強筋骨壯」,撐起縣域經濟「半壁江山」。數據顯示,2017年1至11月,樟樹藥、酒、鹽和金屬家具四大支柱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26億元,佔全市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8.9%;實現工業產值44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8%。2017年,樟樹市再次入選全國百強縣,位列第90位,排名較上年前移了8位。
  • 日本將大力支持海上風電發展 - 中國能源報-人民網
    本報訊 據能源信息網站「國際智慧能源」報導,為了促進日本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日本風力發電協會(JWPA)近日宣布,將和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聯合成立日本海上風電工作組,推動日本海上風電技術進步,並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的制定獻計獻策。
  • 天津將建全國最大風電設備生產製造基地
    網易財經11月17日訊 根據剛剛通過審核的《天津開發區風電產業規劃》,天津開發區將建成最大的風電設備生產製造基地、總裝發運中心和技術服務中心。
  • 「波力」和「潮流」將成為下一個海洋能源王牌
    這種能源雖然目前尚處於研發階段,但擁有巨大的潛力,有望成為「新一代可再生能源」。本文首先將焦點對準英國和蘇格蘭的相關政策,對在該領域絕對領先的歐洲的發展動向進行考察。 巨大潛力頗具魅力,帶動研發熱潮     海洋能源(Ocean Energy)可以說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後的新領域。
  • 風資源沒有「天花板」 低風速風電能否喚醒風電產業「第二春」
    2. 17 億千瓦、2. 16 億千瓦,這分別是截止 2020 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累計裝機量;而在短短 5 年前,這一數據分別是1. 29 億千瓦和 4318 萬千瓦。隨著裝機增速連年放緩,原本具有先發優勢的風電產業正面臨被光伏產業反超的境地。
  • 2020年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海上風電將...
    2020年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海上風電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2020-03-17 16:10:41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4638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