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不要生病,永遠健康,社會上有句話講「有什麼別有病,缺什麼別缺錢」。但是疾病不可避免,一生病,就感覺人生很黯淡、很痛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永遠活在這個世間,不要死去,但死亡卻是註定的——人是一定會死的。所以西方文化把死亡稱為「大收割者」,在死亡面前,富人窮人都是平等的,它一律收割。
然有一個剎土卻沒有老、病、死的痛苦。在極樂世界不會衰老,因為往生者證到了恆常不變的法性;
在極樂世界也不會遭受病苦,因為往生者不再是四大假合而成的血肉之軀,而是金剛那羅延的身體,不會生病;尤其是在極樂世界沒有死亡,壽命無量。這是何等超勝的境界!
除了生老病死的痛苦,這個世間還有「怨憎會苦」,冤家對頭、不想見的人卻不得不天天相見。
或者成為鄰居,每天進出家門就要碰面,無法迴避;或者成為同事,每天都坐在同一個辦公室裡;或者直接就是你的上司,天天對你管卡壓。「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怨憎會苦的寫照。
為什麼冤家對頭會天天見面?這是業力自然感招的。如果不能相遇,天各一方,那彼此的債務關係就沒法了斷,所以冤家對頭一定會與你有密切的關聯,或者成為夫妻、父子、同事、鄰居。
你多生多劫欠了他人的命債、錢債或感情債,今生就得償還。所以碰到冤家對頭,種種苦惱,一定要作還債想。
但極樂世界沒有冤家對頭,那裡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大家都是同參道友,彼此之間都是慈心相向。即便宿世曾是冤家,若都往生到極樂世界,以往的宿債一筆勾銷,悉是蓮池海會的菩薩,歡喜同住。
這個世間還有「愛別離苦」,親愛的人卻常常要分離,令人痛心疾首。而極樂世界沒有六親眷屬,都是同參蓮友,也沒有女人和家庭關係,極樂世界往生者心地清淨,無我相,無人相,自然不會有情感上的煎熬。
這個世間有諸多的願望都無法得到滿足,「求不得苦」。而極樂世界念頭一動,一切資生用具自然現前,應有盡有。一切精神心性上的悟證,也能蒙佛威神,得以圓滿。
是故,成就往生極樂淨土一願,就等於成就圓滿一切願,永遠不再有求不得苦。這個世間還有「五陰熾盛苦」,無論是精神上還是心理上,每天都處在煩惱熾盛的狀態,就像猛火燃燒一樣。
這種煎熬令眾生深感痛苦,內心不安寧,妄想紛飛。常為失眠所困擾,苦不堪言。而極樂世界往生者離開了身見我執,身心寂靜安樂,逍遙自在。
吾人既然觀照到每日經受八苦交煎,就應當要從中激活厭離娑婆懇切之願心;既然了解極樂淨土種種安樂,自應升華欣慕願往生心。如是才不虛度這一期難得的生命。——大安法師《淨土資糧信願行續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