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30年碳排放達峰最大阻力仍來自電力燃氣等供應業

2020-11-24 大眾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楊月)9月17日,碳排放權交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碳排放權交易藍皮書: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報告(2017)》。報告調研發現,在電力、燃氣及水的供應行業,中國的碳排放強度對比巴西高達62.72倍,該行業依然是中國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的最大阻力。未來,報告認為,中國以重工業和加工製造為核心的工業化仍需持續一段時間,必須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留出足夠的時間。

  基於歐盟委員會提供的世界投入產出資料庫(WIOD)中的最新數據,報告計算了2009年中、俄、印、巴四國34個行業的碳排放強度以及中國對其他三個國家的行業碳排放潛力。結果顯示,金磚四國碳排放強度在不同行業中差距明顯,比如化學製品業中國的碳排放強度是俄羅斯的0.33倍,而紙漿、紙張、紙製品、印刷和出版卻是俄羅斯的4倍,和巴西在行業之間的差距更大,中國電氣和光學設備行業的碳排放強度是巴西0.73倍,但是在電力、燃氣及水的供應行業,中國的碳排放強度對比巴西則高達62.72倍。

  2009中國主要行業碳排放佔比情況。數據來源:WIOD資料庫

  針對不同行業的碳排放對比,報告對比分析1995年、2002年和2009年各行業碳排放佔比排序後發現,各行業碳排放份額佔比的排位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比如,2009年中國各行業碳排放總額為62.136億噸,佔比超過1%的有12個行業,合計佔比為92.9%。其中,碳排放數量最大的行業和前兩年相同,都是電力燃氣及水的的供應業、非金屬礦物製品和基本金屬和金屬製品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的供應業碳排放數量是33.262億噸,碳排放佔總體碳排放的份額達到53.5%,非金屬礦物製品和基本金屬和金屬製品業的佔比分別為11.5%和10.1%。而碳排放數量最小的行業也與前兩年相同,是汽車和摩託車銷售及維修、燃料零售行業,碳排放數量是16.639萬噸,佔總體碳排放的0.003%。

  針對這個現狀,報告建議,未來應為高碳支柱產業的低碳化轉型預留足夠空間。

  具體來說,目前,中國正在試點碳市場的基礎上,籌建全國統一的碳市場。世界上實施碳約束的國家仍然屬於少數,如果碳交易給行業施加了過重的成本約束,就使得這些行業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維持市場份額和利潤的能力下降,嚴重的會導致產業轉移和碳洩漏。

  從經濟發展階段來看,中國經濟與發達國家經濟體的差距無論是從人均收入水平、消費水平,還是經濟增長質量,都還存在著顯著的差距。從城市化進程來看,中國仍然處於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從區域發展差距來看,水泥、鋼鐵和化工等高碳行業仍然是部分地區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從經濟轉型來看,轉型過程中可能出現中短期的結構性失業。在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尚未脫鉤的情況下,因此必須為高碳支柱產業的低碳化轉型留出空間。

  課題組預計,中國以重工業和加工製造為核心的工業化仍需持續一段時間。加之,前期高額投入的固定成本和技術路徑鎖定效應,使得大量高碳企業的關停改造無法在短期內完成。由於不同省份的資源稟賦也存在較大差異,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具有很強的剛性,並不會因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引入而快速改變,因此必須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留出足夠的時間。

  歡迎撥打中國青年網新聞熱線010-57380651或發送新聞線索至郵箱youthpress@126.com;關注「中國青年網」(ID:youthzqw)微信公眾號,可直接對話記者,曝料線索。

推薦閱讀

  •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劉愛華認為,8月份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生產需求比較穩定,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推進,質量效益繼續提高,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是沒有發生變化的。[詳細]

  •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如今學好中文已經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在這波中文熱中,最先受益的可能就是能說中文的保姆,因為「搶手」,這些中文保姆和其他保姆相比,平均可以多掙2萬美元的年薪。[詳細]

  • 9月14日9時20分許,玉磨鐵路西雙版納段18標1號隧道出口在開挖仰拱時發生坍塌,導致洞內9名施工人員被困。15日14時許,事故救援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救援人員成功打通救援生命通道,確認9名被困人員生命體徵平穩……  16日8時30分,從坍體頂部開挖導洞的方案進展最快。[詳細]

  • 11日晚,女網友@鈷離子發微博說,看《蜘蛛俠》電影,有人觀影中不僅手機沒調靜音,還不停接電話和發微信語音,自己善意提醒她,並不奏效,散場後兩人發生口角,自己被打了還被推到了下一排……估計這種觀影惡習,很多網友都在影院遇到過,這條微博迅速引起了很多人...[詳細]

  • 《戰狼2》日前在維也納千禧城院線影院首映,觀眾反應熱烈,在首場票很快售罄的情況下,影院臨時增加放映一場。此次試映效果不錯,超出影院方的預期,根據雙方約定,影院方將考慮安排《戰狼2》下一步商業放映。[詳細]

  • 德國將於9月24日迎來議會選舉,多數德國選民認為總理默克爾將會獲得連任。默克爾的「第四任期」很可能會成為她最糟糕的時期,包括面對在歐洲範圍內潛在的大規模政治災難。[詳細]

相關焦點

  • 中國碳排放2023年能否達到峰值
    據FT中文網報導一份近日發表在環境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中國有機會把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更加合理的水平,並在2023年附近實現碳排放達峰。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楊富強認為,中國排放達峰越接近2020年,全球在2020年碳排放達峰的可能性越高。   2020年被普遍認為是全球氣候行動的關鍵時間點,如果無法在2020年使碳排放達峰,人類將面臨海平面加速上升、極端天氣事件惡化等災難性後果。
  • 專家: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提高思想認識,以儘早達峰爭取戰略主動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地方認為2030年前還可以繼續大幅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甚至還在「高碳」的軌道上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攀登碳排放「新高峰」,達到「新高峰」後再考慮下降,沒有認識到碳中和對各地發展的倒逼要求。
  • 超前布局為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創造條件
    ——訪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在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教授看來,新的減排目標要求我們必須有更加緊迫的減排措施:「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經濟轉型領先,一些地區在『十四五』期間完全可以提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另一方面,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都比較高的重化工行業,『十四五』期間也應該率先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不能再盲目擴充產能。
  • 「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意味著什麼?
    同時,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需明確峰值的水平、何時達峰及如何達峰。筆者認為,為確保2060年前碳中和的實現,碳達峰應盡力實現以下三個維度的達峰:  一是高速度達峰,從時間尺度對達峰加以界定。
  • 海通國際孫明春:金融行業碳中和成本僅為千分之一,有望2030年實現...
    在海通國際四個不同統計口徑中,至2030年,金融行業碳中和總成本最高為160億元。「基本上可以判斷到2030年前後金融部門的GDP應該在16萬億左右,假定到2030年中國金融機構把它所有碳排放通過這10年時間完全通過購買碳信用給中和,160億跟16萬億相比,成本也就是千分之一的水平。」
  • 碳排放四問
    我國去年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十四五」規劃建議,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 新華財經|報告預計205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比將達到65.6%
    報告預計,在碳中和情景下,中國能源相關碳排放將於2025年前後達峰,清潔能源將更快地全面滿足新增能源需求,對傳統化石能源的規模化替代也將提速,能源變革加快。預計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將達到65.6%。
  • 二氧化碳排放佔四成,電力低碳助力早日碳達峰
    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能源消費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宜儘早達峰,且儘可能控制峰值。「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首先要控制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增量,使經濟增長和二氧化碳排放脫鉤。」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直言,長期低碳發展戰略是一個綜合性發展戰略,是統籌國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協同共贏戰略。「中國到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實際上就是要努力實現以1.5℃目標為導向的長期深度脫碳轉型路徑。」
  • 碳中和目標下中國煤電何去何從?
    在中國提出「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後,曾經飽受爭議的煤電加速退出路徑逐漸明朗。目前全球已經有不少國家和地區承諾將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但對於碳排放已經達峰的一些發達國家來說,它們有60至70年的時間從「碳達峰」平穩過渡到「碳中和」,但中國則承諾,將用30年的時間來完成這一轉變。
  • 如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截至2019年6月底,7個試點碳市場覆蓋了電力、鋼鐵、水泥等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成交量突破3.3億噸,累計成交金額約71億元,企業履約率保持較高水平,形成了要素完善、特點突出、初具規模的地方碳市場。試點範圍企業的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實現「雙下降」,顯示出碳市場以較低成本控制碳排放的良好效果。
  • 推動碳排放率先達峰 建設更高水平美麗廣東
    2020-12-24 14:32 來源:中國環境報本報記者鍾奇振 通訊員何閃閃廣州報導 《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近日發布。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新目標:2030年碳強度降60%-65%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6月30日,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提出了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目標。
  • 生態環境部:中國已基本扭轉碳排放快速增長局面
    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9月27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吹風會表示,這是我國首次提出碳中和目標,下一步將要求全國各省、市提出碳排放達峰目標。
  • 何建坤:中國宣示碳排放新目標體現了大國擔當 也將倒逼經濟轉型
    所以,實現經濟增長,能源消費適當地增長,但是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長,這就實現了二氧化碳排放的達峰。   中國網:其實早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就對國際社會表示,中國將在2030年左右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習近平主席這一次的宣示跟上次相比更進了一步,那麼它的意義何在?
  • 生態環境部黃潤秋:以發電行業為首批,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
    記者: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我們已圓滿完成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5%的目標。已啟動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編制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進展如何?黃潤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 205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有望增長至14萬億千瓦時左右
    在9月22日,我國宣布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願景,並在12月12日聯合國「2020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提出到2030年,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的目標,為攜手應對氣候環境挑戰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充分展現了大國擔當。
  • ...2028年先於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至2035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據工業和信息化部10月27日消息,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六大目標,即我國汽車產業碳排放將於2028年先於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至2035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
  • 「十三五」期間四川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人均碳排放在全國經濟體量最...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十三五」前四年,在地區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7.8%、城鎮率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能源消費年均增長3.2%的情況下,全省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穩定在2.7億噸左右;人均碳排放在全國經濟體量最大的6個省份中最低。
  • 電力系統低碳轉型關鍵在於消納高比例新能源
    目前,我國能源領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體,約佔總排放量的85%,能源系統對實現碳排放目標起決定性作用,未來能源碳排放應及早達峰,且儘可能控制峰值,為非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爭取更多空間。在能源碳排放中,電力系統排放約佔四成,未來電力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應通過電能替代方式減少終端用能部門的直接碳排放,並以自身加速減排推動能源碳排放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