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緊挨內地,不過由於歷史原因香港在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和內地有著諸多差別。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全世界用戶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同時也加速了移動網際網路在全球的緊密融合。當內地用戶在熱議餘額寶、打車軟體時,香港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又在幹什麼呢?藉助本次的香港自由行,筆者趁機觀察了香港居民的手機使用習慣,雖然同在漢語體系之下,但兩地的手機使用差異依然很大。
香港內地找不同 港人手機都用哪些App?
智慧型手機依賴於網絡,彈丸之地的香港遍布網絡,3G網絡極為發達,光移動運營商就有5家之多,再加上政府和商家開設的無線網絡,因此深處香港,無論是在地鐵、大街還是商場都不用為手機網絡發愁。
機場免費WiFi
香港3G網絡普遍很快,也為手機用戶上網提供了便利,發達的網絡也促使大家高度依賴手機軟體(香港稱為「程式」)。以地鐵為例,除了少數老年人還在看傳統紙質報紙之外,大部分人都在使用手機打發時間。和內地參差不齊普及程度相比,香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極高,下至四五歲小孩上至六七十老人都能輕鬆操控iPhone,看視頻、聊天毫無障礙。
地鐵上看報紙的人很少了
行動裝置方面基本上被三星和iPhone全面掌控,索尼和LG這樣的國際品牌都成了小眾用戶的選擇。而最近紅米也在全港爆紅,和內地一樣出現了一機難求的搶購潮,在電信盈科營業廳中,紅米還被擺在了最明顯位置。
紅米在香港也很搶手
優質的網絡和便利的行動裝置為香港用戶使用App提供給了非常棒的使用體驗,那麼香港用戶平時都用手機幹什麼呢?他們也聊微信、玩騰訊遊戲、和朋友一起刷微博嗎?接下來我們將從社交、娛樂、影音、輸入等多個使用方面為大家對比香港和內地的用戶習慣有啥不同。
社交軟體——Facebook、Whatsapp是主流
眾所周知香港地區沒有設置網絡防火牆,因此Facebook、Twiteer等國內「殭屍」應用紛紛復活,在香港手機店裡大多數手機中都預裝了Facebook,其受歡迎程度和國內的新浪微博差不多,在地鐵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都在不停的刷Facebook。
大人小孩都會用
說起國內即時聊天工具微信可以說佔據了壟斷的地位,但是很難想像在香港微信的地位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強。很多人則使用Whatsapp作為替代簡訊的工具。當然這個群體並不局限於年輕人群體,由於香港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很高,如果你看見中年婦女或者老頭老太太拿出手機聊Whatsapp也並不是很奇怪。
香港周邊的微信用戶
我們熟悉的微信、手機QQ在香港普及程度如何呢?雖然在香港很少見人用,但是打開「查找附近的人」你會發現裝了微信的用戶也不在少數,只不過用戶量還沒有那麼大,無法形成像國內這樣的風潮。
手機遊戲——鬥地主打麻將很受歡迎
除了聊天,很多人也會拿手機玩遊戲,國內最風靡的應該是騰訊遊戲、找你妹等等,不過在香港你卻完全看不到這些遊戲。由於這裡沒有太出名的遊戲開發商,所以他們玩的遊戲更和國際接軌。
女生愛玩的糖果粉碎傳奇
男生喜歡塔防女生喜歡消除在香港也不例外,Clash of Clans(部落衝突)這款兼具塔防元素大的策略戰爭遊戲在香港十分受歡迎,在地鐵和公交車上你會發現有很多男生都在玩。女生則對上一年最為火爆的「糖果粉碎傳奇」別有一番偏愛。
打麻將也受歡迎
關於賭博和麻將的香港電影數不勝數,這也和他們的文化分不開,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拿手機玩「博雅鬥地主」,我們也看到「雀王會館」這款遊戲甚至已經內置到三星GALAXY Note3手機中,可見大家對麻將類遊戲的喜愛。
博雅鬥地主
列車上玩鬥地主
值得一提的是Flappy Bird這款風靡全球的遊戲在很多香港用戶的手機裡也多有安裝,甚至這款遊戲還作為了遊戲初學開發者的經典案例存在,一些課程中把這款僅僅有300行代碼的遊戲作為了教材使用。
經濟商務——賽馬軟體在香港很流行
作為連續19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香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往「錢」看,因此經濟類App也是港人人手必備之物。在國內普通用戶最多裝一個支付寶,炒股票的順便裝一個大智慧,但是在香港經濟類App卻種類繁多。
例如經濟通、Money18,花旗銀行旗下的Citibank App、美聯物業、中原地產等都和經濟有關,很多人都會拿著手機查看股價。另外關於香港地鐵還有一款八達通App,讓我們通過軟體輕鬆查閱或者繳費充值等。
預裝經濟類App
八達通App
賽馬是香港特有的一種賭博活動,很多地方路口都會看見「香港賽馬會」這樣的營業場所,裡面擠滿了老頭下注賭馬,當然為了方便起見,關於賽馬和查閱馬經的App自然少不了。
香港賽馬會
《蘋果日報》上的馬經
通過安裝App來輕鬆下注或者查閱馬經等,不過依然有很多人選擇現場下注。另外除了官方App,像《蘋果日報》這樣的報紙也會開發相應的App,其中會單獨開出賽馬板塊,和我們的股票板塊差不多,可見賽馬在香港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視頻和輸入——香港繁體字輸入法不好學
在娛樂影音方面,Youtube佔據了主要的用戶市場,很多國內用戶來到香港之後也會第一時間安裝上Youtube。雖然這裡沒有優酷、搜狐或者愛奇藝高清,但是PPS和PPTV已經開始開拓市場,在很多手機中都有相應的預裝。
Youtube佔主流
另外很多電視節目也開始通過和運營商合作推出相應的App,例如UTV的精選組合則可以幫助用戶收集國家地理、美亞高清、衛視中文臺等多個電視臺節目,通過相應的4G/3G流量服務用手機或者平板觀看,收費低廉。音樂方面「樂透社」也是一款不錯的音樂播放器。
UTV全新電視服務
由於香港用的是繁體字並且是粵語,因此像國內的搜狗、QQ輸入法基本上無能為力,香港用戶的輸入法一般有三種,包括倉頡、筆畫和手寫,內地用戶看起來很奇怪,想要學習也不是很容易。
內置的中文輸入法
內置的中文輸入法
寫在最後——發達的行動網路
和國內方興未艾的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相比,香港顯得有些平靜。在北京地鐵你隨處可以看到支付寶、高德以及360的廣告,但是在香港地鐵也只有運營商才捨得出錢推廣定製機。而這裡遍地可見的則是便利店掛的iTunes購買卡,憑藉這些卡就可以購買App。
隨處可見的iTunes購買卡
而這裡的運營商就包括中國移動,在香港的很多地方就開設有中國移動營業廳,其4G品牌「and和」也伴隨著4G網絡的開建在香港廣泛宣傳。不過在這裡移動的競爭對手更多,也迫使它不得不提升性價比加強競爭力。
中國移動營業廳
遍地的無線網絡也是內地無可匹敵的地方,香港設立的WiFi包括政府網絡、機場、地鐵站以及各個運營商等。其中全港有超過420個政府場地設有免費的無線上網服務,包括政府樓宇及大廈、公共圖書館、旅客諮詢服務中心、客運碼頭、體育中心、文化和康樂中心、熟食市場及熟食中心、就業中心、小區會堂及大型公園等。
隨處可見的WiFi
遍布地鐵的PCCW-HKT WiFi也完全覆蓋,其中熱點超過13000個,因此在香港基本上實現了無線網絡的全城覆蓋,這樣優越的網絡條件是國內用戶可望不可及的。
香港中國移動4G資費
高速的4G、全面覆蓋的3G以及廉價的運營商合約設備,香港移動通信享有無比優越的條件,不過受限於文化和經濟的影響,移動網際網路在這裡還真是小打小鬧。暢想一下如果內地擁有如此優越的網絡基礎,相比會有另一番作為。
高速的4G、全面覆蓋的3G以及廉價的運營商合約設備,香港移動通信享有無比優越的條件,不過受限於文化和經濟的影響,移動網際網路在這裡還真是小打小鬧。暢想一下如果內地擁有如此優越的網絡基礎,相比會有另一番作為。
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