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內地找不同 港人手機都用哪些App?

2021-01-14 中關村在線

    雖然緊挨內地,不過由於歷史原因香港在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和內地有著諸多差別。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全世界用戶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同時也加速了移動網際網路在全球的緊密融合。當內地用戶在熱議餘額寶、打車軟體時,香港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又在幹什麼呢?藉助本次的香港自由行,筆者趁機觀察了香港居民的手機使用習慣,雖然同在漢語體系之下,但兩地的手機使用差異依然很大。


香港內地找不同 港人手機都用哪些App?

    智慧型手機依賴於網絡,彈丸之地的香港遍布網絡,3G網絡極為發達,光移動運營商就有5家之多,再加上政府和商家開設的無線網絡,因此深處香港,無論是在地鐵、大街還是商場都不用為手機網絡發愁。


機場免費WiFi

     香港3G網絡普遍很快,也為手機用戶上網提供了便利,發達的網絡也促使大家高度依賴手機軟體(香港稱為「程式」)。以地鐵為例,除了少數老年人還在看傳統紙質報紙之外,大部分人都在使用手機打發時間。和內地參差不齊普及程度相比,香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極高,下至四五歲小孩上至六七十老人都能輕鬆操控iPhone,看視頻、聊天毫無障礙。


地鐵上看報紙的人很少了

    行動裝置方面基本上被三星和iPhone全面掌控,索尼和LG這樣的國際品牌都成了小眾用戶的選擇。而最近紅米也在全港爆紅,和內地一樣出現了一機難求的搶購潮,在電信盈科營業廳中,紅米還被擺在了最明顯位置。

 
紅米在香港也很搶手

    優質的網絡和便利的行動裝置為香港用戶使用App提供給了非常棒的使用體驗,那麼香港用戶平時都用手機幹什麼呢?他們也聊微信、玩騰訊遊戲、和朋友一起刷微博嗎?接下來我們將從社交、娛樂、影音、輸入等多個使用方面為大家對比香港和內地的用戶習慣有啥不同。

社交軟體——Facebook、Whatsapp是主流

    眾所周知香港地區沒有設置網絡防火牆,因此Facebook、Twiteer等國內「殭屍」應用紛紛復活,在香港手機店裡大多數手機中都預裝了Facebook,其受歡迎程度和國內的新浪微博差不多,在地鐵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都在不停的刷Facebook。


大人小孩都會用

    說起國內即時聊天工具微信可以說佔據了壟斷的地位,但是很難想像在香港微信的地位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強。很多人則使用Whatsapp作為替代簡訊的工具。當然這個群體並不局限於年輕人群體,由於香港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很高,如果你看見中年婦女或者老頭老太太拿出手機聊Whatsapp也並不是很奇怪。 

 
香港周邊的微信用戶

    我們熟悉的微信、手機QQ在香港普及程度如何呢?雖然在香港很少見人用,但是打開「查找附近的人」你會發現裝了微信的用戶也不在少數,只不過用戶量還沒有那麼大,無法形成像國內這樣的風潮。

手機遊戲——鬥地主打麻將很受歡迎

    除了聊天,很多人也會拿手機玩遊戲,國內最風靡的應該是騰訊遊戲、找你妹等等,不過在香港你卻完全看不到這些遊戲。由於這裡沒有太出名的遊戲開發商,所以他們玩的遊戲更和國際接軌。


女生愛玩的糖果粉碎傳奇

    男生喜歡塔防女生喜歡消除在香港也不例外,Clash of Clans(部落衝突)這款兼具塔防元素大的策略戰爭遊戲在香港十分受歡迎,在地鐵和公交車上你會發現有很多男生都在玩。女生則對上一年最為火爆的「糖果粉碎傳奇」別有一番偏愛。

 
打麻將也受歡迎

    關於賭博和麻將的香港電影數不勝數,這也和他們的文化分不開,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拿手機玩「博雅鬥地主」,我們也看到「雀王會館」這款遊戲甚至已經內置到三星GALAXY Note3手機中,可見大家對麻將類遊戲的喜愛。


博雅鬥地主

 
列車上玩鬥地主

    值得一提的是Flappy Bird這款風靡全球的遊戲在很多香港用戶的手機裡也多有安裝,甚至這款遊戲還作為了遊戲初學開發者的經典案例存在,一些課程中把這款僅僅有300行代碼的遊戲作為了教材使用。

經濟商務——賽馬軟體在香港很流行

    作為連續19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香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往「錢」看,因此經濟類App也是港人人手必備之物。在國內普通用戶最多裝一個支付寶,炒股票的順便裝一個大智慧,但是在香港經濟類App卻種類繁多。

    例如經濟通、Money18,花旗銀行旗下的Citibank App、美聯物業、中原地產等都和經濟有關,很多人都會拿著手機查看股價。另外關於香港地鐵還有一款八達通App,讓我們通過軟體輕鬆查閱或者繳費充值等。


預裝經濟類App


八達通App

    賽馬是香港特有的一種賭博活動,很多地方路口都會看見「香港賽馬會」這樣的營業場所,裡面擠滿了老頭下注賭馬,當然為了方便起見,關於賽馬和查閱馬經的App自然少不了。


香港賽馬會


《蘋果日報》上的馬經

    通過安裝App來輕鬆下注或者查閱馬經等,不過依然有很多人選擇現場下注。另外除了官方App,像《蘋果日報》這樣的報紙也會開發相應的App,其中會單獨開出賽馬板塊,和我們的股票板塊差不多,可見賽馬在香港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視頻和輸入——香港繁體字輸入法不好學

    在娛樂影音方面,Youtube佔據了主要的用戶市場,很多國內用戶來到香港之後也會第一時間安裝上Youtube。雖然這裡沒有優酷、搜狐或者愛奇藝高清,但是PPS和PPTV已經開始開拓市場,在很多手機中都有相應的預裝。


Youtube佔主流

    另外很多電視節目也開始通過和運營商合作推出相應的App,例如UTV的精選組合則可以幫助用戶收集國家地理、美亞高清、衛視中文臺等多個電視臺節目,通過相應的4G/3G流量服務用手機或者平板觀看,收費低廉。音樂方面「樂透社」也是一款不錯的音樂播放器。


UTV全新電視服務

    由於香港用的是繁體字並且是粵語,因此像國內的搜狗、QQ輸入法基本上無能為力,香港用戶的輸入法一般有三種,包括倉頡、筆畫和手寫,內地用戶看起來很奇怪,想要學習也不是很容易。


內置的中文輸入法


內置的中文輸入法

寫在最後——發達的行動網路

    和國內方興未艾的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相比,香港顯得有些平靜。在北京地鐵你隨處可以看到支付寶、高德以及360的廣告,但是在香港地鐵也只有運營商才捨得出錢推廣定製機。而這裡遍地可見的則是便利店掛的iTunes購買卡,憑藉這些卡就可以購買App。


隨處可見的iTunes購買卡

    而這裡的運營商就包括中國移動,在香港的很多地方就開設有中國移動營業廳,其4G品牌「and和」也伴隨著4G網絡的開建在香港廣泛宣傳。不過在這裡移動的競爭對手更多,也迫使它不得不提升性價比加強競爭力。


中國移動營業廳

    遍地的無線網絡也是內地無可匹敵的地方,香港設立的WiFi包括政府網絡、機場、地鐵站以及各個運營商等。其中全港有超過420個政府場地設有免費的無線上網服務,包括政府樓宇及大廈、公共圖書館、旅客諮詢服務中心、客運碼頭、體育中心、文化和康樂中心、熟食市場及熟食中心、就業中心、小區會堂及大型公園等。


隨處可見的WiFi

    遍布地鐵的PCCW-HKT WiFi也完全覆蓋,其中熱點超過13000個,因此在香港基本上實現了無線網絡的全城覆蓋,這樣優越的網絡條件是國內用戶可望不可及的。


香港中國移動4G資費

    高速的4G、全面覆蓋的3G以及廉價的運營商合約設備,香港移動通信享有無比優越的條件,不過受限於文化和經濟的影響,移動網際網路在這裡還真是小打小鬧。暢想一下如果內地擁有如此優越的網絡基礎,相比會有另一番作為。

高速的4G、全面覆蓋的3G以及廉價的運營商合約設備,香港移動通信享有無比優越的條件,不過受限於文化和經濟的影響,移動網際網路在這裡還真是小打小鬧。暢想一下如果內地擁有如此優越的網絡基礎,相比會有另一番作為。

於雷

相關焦點

  • 天貓超市實現香港次日達 現在輪到港人到內地買買買了
    在手機、服裝、商超、母嬰等品類上,雙方鬥得難分難解。不過有一個領域天貓暫時領先,那就是境外——6月12日,天貓超市宣布正式進軍香港,而京東的戰場還主要在境內。   物流速度是線上商超進港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 港府稱免費提供疫苗,藥劑師學會揚言:港人對內地疫苗沒信心!
    港府宣稱,香港已參與由世衛牽頭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採購供應港人35%人口的疫苗劑量,作為照顧社會中最脆弱群組的需求的安全網。同時,還將與個別疫苗製造商籤訂預先採購協議,以獲取更多供應。港府稱,計劃採購至少兩款來自不同疫苗製造商及不同疫苗平臺的候選疫苗,劑量將足以供應全港人口的兩倍。港府還同時宣布,目標是為全港市民提供疫苗。
  • 疫情下香港商家網購自救的大型翻車現場…
    這活動用簡體字寫出來,大家都以為是為了吸引內地消費者,請問這種時候內地消費者要怎麼來香港取貨?有網友表示放棄了,本以為香港DFS是在利用網購挽救低迷的營業額,結果活動這麼多迷之操作。在香港,疫情影響了線下門店生意,讓許多零售商推廣網上銷售自救,港人多了網購,然而在這方面香港許多商家是趕鴨子上架一樣,技術和服務都跟不上需求,購物體驗不如人意…香港網購平臺知多少?
  • 中新時評:深化香港與內地命運共同體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 題:深化香港與內地命運共同體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越是風高浪急,越要沉著冷靜。刻下,香港面臨西方個別國家施壓、新冠疫情升級等多重挑戰,正是省思「一國兩制」初心、凝聚港人共識、深化與內地命運共同之機。古語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香港度量衡,你了解多少?
    香港市面上有兩種不同的「兩」    香港《度量衡條例》和《度量衡令》從法例上就長度、面積、質量等的計量單位、計量標準及做商業用途的度量衡器具訂立條文,以規管有關的商業交易,但有關的法例列出了十進位單位、英制單位和中國制單位的度量衡換算表,而沒有強制使用哪一種。換而言之,在現實中,在不同的商業領域,港人可能會習慣於採用不同的計量單位。
  • 新界東北發展受困 港人反對港深融合
    這可歸因於近兩年香港民眾對內地居民的排斥心理漸強,並逐漸演變成易於一觸即發的「火藥桶」。「限制自由行數量,刻不容緩!」這是繼年初的「蝗蟲」海報後,另一份在香港各大論壇上流傳的充滿煽動字眼的海報,並配上一名中年內地婦女蹲在路邊吃盒飯的照片:這是大多數港人心目中內地自由行的形象。
  • 香港人熱衷在淘寶買內地貨 集運方式減網購成本
    「來香港買東西價格見漲,除了跟內地有較大價差的化妝品、進口藥品或是生活品,其他我寧願選去歐洲買。」近日,剛從香港購物歸來的陳女士向記者吐槽。記者發現,不少港人也開始熱衷上淘寶等網站淘「平嘢」,包括手機配件、文具和服裝等。  有消費達人建議,赴港購物需要多關注匯率,買大件利用匯率價差能省不少錢。
  • 香港人紛紛來內地躲疫情,深圳灣口岸大排長龍,堪比春運丨熱點
    在特區政府強力「限聚令」下,香港疫情形勢趨緩。1月4日新增超過50宗確診案例,1月3日新增41宗確診個案,其中16宗源頭不明。確診病例數重回兩位數。儘管如此,港人依然在「用腳投票」。數據顯示,香港經深圳灣口岸往內地的人次逐日上升,從去年12月29日的1894人次,到本月2日的2988人次,升幅達近六成。這導致深圳灣口岸大排長龍、水洩不通。香港疫情個案數下降,但人流未下跌由於確診病例數下降,香港業者希望政府能放寬限制措施。對此,特區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任何一個環節鬆懈都有可能形成反彈。
  • 香港救援隊伍繼續在泰國搜尋在海嘯中失蹤港人
    香港特區政府派往泰國的救援隊伍二日繼續搜尋失蹤港人,和為受海嘯影響的港人提供協助。十五名警員早上前往曼谷,到當地醫院了解是否有港人的消息,另外,入境處和民安隊人員也到達蔻立醫院查探有沒有港人住院。  救援隊伍在蔻立發現有香港市民的證件。隊員正根據最新的資料,努力追查有關港人的下落。救援隊已向有關家屬通報最新消息。據報在泰國與親友失去聯絡的香港居民人數為七十四人。截至一月一日,香港再有兩名市民證實在普吉遇難身亡,今死者總數增至共四名。  泰國當局一日宣布將由屍體抽取DNA樣本,並成立DNA資料庫。失蹤人士的血緣親屬可提供DNA樣本以作核對。
  • 香港人均壽命84歲,居全球首位,港人的一些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近些年來,由於內地的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對於生命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想要提高壽命,很多人都開始關注起了很多的養生知識,主動學習長壽地區的生活經驗,為何都是中國人,香港地區會比較長壽?港人的一些習慣,值得我們學習。控制體重香港的生活水平較高,擁有各種各樣的美食,但是去過香港的人會覺得,在香港胖子是非常少的,保持健康的身材就是他們長壽的原因之一。
  • 近看香港回歸後的「政治光譜」
    3月上旬的一天,灣仔鴻星茶樓,在香港媒體供職多年的洪小姐與《環球時報》記者的交談始終圍繞著一個話題展開——回歸17年,香港與內地間的情感為何看起來反而愈加疏遠,曾經自詡不關心政治的務實的港人,為何喊著「反赤驅蝗」、「港人自決」等極埠號頻繁在街頭出現。在香港採訪期間,不同階層的港人向記者講述對自由行、對一國兩制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抱怨。
  • 美英插手「港人偷渡案」庭審,外交部:立即停止幹涉中國司法主權
    【環球時報記者 葉藍】28日,「12港人偷渡案」在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開審,涉案者包括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曾在港被捕的「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等。此案在香港社會引發高度關注。12名港人今年8月底涉嫌偷渡臺灣時被廣東海警截獲,其後一直拘留在深圳鹽田看守所。
  • 深圳市民為港人捐獻骨髓:用一個人去救另一個人
    深圳市民為港人捐獻骨髓,一位深圳市民在深圳市紅十字會醫院為香港病人捐獻骨髓。
  • 內地的「兩」50克,香港的只有30多克
    漫畫/王偉賓在境外買金陷阱多,要一問價格二問成色,常備手機計算器進行換算隨著黃金價格的回落,中國內地城市中,再次掀起了抄底熱,購買黃金首飾、金條、金幣的居民數量眾多,很多人甚至不惜重金出境旅遊,瘋狂採購據說比內地便宜許多的黃金產品
  • 香港把洋垃圾轉運內地、東南亞謀暴利,遭聯合國、國際刑警點名
    2020年12月14日,韜哥就香港的垃圾特別是廢紙之事寫了一篇推文《內地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香港將廢紙圍城,環保團體逼港府要特權》。在該文章裡,韜哥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內地給香港廢紙以特權,會不會讓香港成為其它國家的垃圾進入中國內地的中轉站呢?
  • 內地奧運精英代表團香港獲追捧 張繼科"使壞"最活躍
    原標題:內地奧運精英代表團香港獲追捧 張繼科「使壞」最活躍 昨天,裡約奧運會內地奧運精英代表團繼續在香港特區訪問,並掀起一股「吸睛」熱潮。現場表演、社區交流、「奧運精英約定你」大匯演,吸引了無數港人。代表團團長劉鵬感言:從踏上香港土地的那一刻起,代表團就感受到了火一般的「熱情和親情」。
  • 紐西蘭發生地震 香港目前接獲23名港人求助
    原標題:紐西蘭發生地震 香港目前接獲23名港人求助   據港媒報導,14日凌晨,紐西蘭南島中部發生7.5級地震並伴隨多次餘震,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表示,截至14日下午5時,共接獲23名港人求助,有8人的在港家屬表示暫未能與當地的親友取得聯絡。
  • 初來香港生活,少不了這些APP
    大陸的熱門APP就不多介紹了,大家都是手機達人,今天跟大家分享幾個香港生活的必備APP。大家都知道,一國兩制的原因,雖然大陸和香港僅一岸之隔,但生活、工作、學習和其他的方方面面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在香港生活,你的手機上可以安裝這些APP:交通出行類導航可以用Google Maps,在內地用習慣了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的朋友到了香港可以用谷歌地圖,能精確導航到你想去的位置。坐地鐵可以用MTR Mobile,打開這個APP可以查看港鐵的所有線路,乘坐地鐵的時候還可以查看到實時位置,還有下車提示、行程指南等功能,離線狀態也可以使用這個APP。
  • 壓力山大的香港人 平均壽命竟然拿世界第一了!
    「同年紀的香港女性,比內地的女性看上去至少年輕10年」,一名中醫如是說。香港人享受公共醫療服務費用十分低廉,一次急診只需100港元,重病住院每天也只交100元,其餘全由政府補貼,無需保險償付。香港人大多只知道自己貧富差距世界第一、每周工作時長亞太區第一、高房價全球大城市第一。
  • 慶香港回歸十年
    中外合資企業的0001號證書,是發給香港與內地的合資企業的;當年我國的現匯貿易的多一半,是通過香港轉口的;至回歸當年,1997年,內地實際利用外資的多一半是由香港的公司引進的;深圳特區內的「小特區」——蛇口工業開發區,是香港招商局集團開發的;內地各省、市、自治區、大型企業都在香港開辦了「窗口公司」,推動了內地的開放、發展;內地公司在海外上市,也是從香港聯交所開始的……  香港主權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