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校尉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烏鴉校尉
這兩天,美國大選的進程正在往對川建國最不利的形勢發展,也在往最令吃瓜群眾興奮的方向發展。
我們都知道,兩個總統候選人誰先獲得270張選舉人票,誰就贏了,現在拜登對川普是264:214,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就差6張。
而且,在內華達州,拜登領先川普,內華達剛好是6票,也就是說,只要拜登拿下這裡,就確認贏了。
而內華達州已經開票84%,拜登領跑0.9個百分點,很有贏面。
然而,大家等內華達開票等了兩天,這開票速度就是跟烏龜一樣慢吞吞的。
為啥?
因為憤怒的懂王支持者已經包圍了點票站,要求停止計票!大喊「選票造假」!
面對激動的川普粉絲和「選票造假」的指控,當地選舉官說,他們很擔心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問題堪憂。
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似的,拜登的贏面很大,但現在的問題根本不在於誰當總統,而是無論誰贏了,撕裂的美國兩派可能會因此打起來。
誰都不想去背這個鍋,內華達如果開票速度太快,川普手下的紅脖子上門「裝修」怎麼辦?!
就在大家等了兩天內華達之後,喬治亞州那邊又出現了變數。
原本這裡懂王領先的就不多,隨著計票工作基本快要結束,目前拜登又反超了900多票,而喬治亞是有16張選舉人票的,拿下喬治亞拜登就贏得更多了。
懂王這時候已經有點慌了,他瘋狂地炮轟選舉問題,聲稱「他的總統選舉勝利被偷走了」。
結果,本來就反對他的美國媒體落井下石,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和全國廣播公司(NBC)當機立斷,迅速掐斷了直播信號。
而且,喬治亞翻藍可能不會是結束,擁有20張選舉人票、直接決定大選結果的賓夕法尼亞州,目前開票進度到了97%,川普的優勢縮小到了49.6%對49.3%,領先0.3個百分點。
川普在該州的優勢已縮小只有2萬多張選票。
考慮到後面的郵寄選票很多都是拜登的,賓州也翻藍也不是不可能。
在北卡羅來納州,開票進度已達到94%,川普的優勢同樣縮小到了50.1%對 48.7%的水平,領先的票數不到8萬張。
如果再點下去,懂王可能會點得越多輸得越多。
這一點,大家都看出來了,原先就反對懂王的媒體現在是越來越囂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著名主持人安德森·庫珀陰陽怪氣,怒懟川普:「就像一隻躺在背上的肥胖烏龜,意識到自己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在烈日下掙扎。」
連著名媒體盟友、默多克的《紐約郵報》,也沒有幫川普說兩句好話,反而發表了一篇令建國傷心的報導,標題是《唐納·川普在白宮講話中毫無根據地宣稱選舉存在欺詐》。
現在你在推特搜loser,第一個出來的就是建國的帳號。
成王敗寇,世態炎涼,川寶得罪的人太多了,現在眼見形勢不妙,眾叛親離,當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不過對於咱們中國網友來說,誰當總統根本就不重要,我們只想看他們打起來!
這次選舉無論誰勝誰敗,建國同志都很好地完成了他的最後一個使命——扯下美國選舉這最後的底褲!
所謂的民主選舉,其實其中有很多漏洞和問題,而美國之前之所以沒有這些問題,並不是因為問題不存在,而是沒有暴露這些問題的條件。
而川建國同志,今年就親手把一切問題都揭出來給我們看了。
比如,一旦投票結果出爐,按照美國歷屆大選的慣例,就該失利一方向「贏家」表示祝賀,並自己發表敗選演說,各國給新當選總統發來賀電……
然而……
以大家對川寶性格的了解,他會就這麼草草認了?
一旦一個總統候選人不認怎麼辦呢?
有文鬥和武鬥兩種。
武鬥咱不用多說,現在選票統計還在進行中,兩邊已經是衝突不斷;一旦結果塵埃落定,敗選的甭管是川粉還是拜粉,只會鬧得比現在更大。我都等不及看他們武鬥了,馬上雙11了,美國超級零元購趕緊安排上!
文鬥那就有講究了,一定程度上說川普早就為這個局面做好了布局——打官司!
因為今年的美國大選,有一個跟以往巨大的區別,那就是「郵寄選票」的爆炸性增長。
面對幾大關鍵州選票不利的局面,川普的競選團隊連續對賓夕法尼亞州、喬治亞州、和密西根州提起訴訟,並且要求威斯康星州重新計票!
對此,威斯康星州表示:可以,得加錢!
而喬治亞州和密西根州地方法院則已經駁回了川普方面的上訴。
這還沒完,北京時間今天凌晨,懂王發推表示自己將對拜登最近勝選的「所有州」發起法律挑戰。
「所有拜登在最近宣布勝選的州,都將因投票欺詐和州選舉舞弊,受到我們提起的法律挑戰。這個有大量的證據,看看媒體報導就知道了。我們會贏!美國第一!」
在地方法院「遍地起火」,這還不是懂王的大招。他真正的王牌,在美利堅最高的法律機構——聯邦最高法院。
聯邦最高法院有九名由時任總統提名的終身制大法官,在今年以前,基本保持著偏左自由派(4)與偏右保守派(5)分庭抗禮的格局。
前段時間,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川普抓緊自己第一任期的最後時間,急匆匆提名保守派大法官艾米·巴雷特接任。
所以現在最高法院的格局,就是保守派對自由派6:3的絕對優勢。
一旦最終把選舉的問題搞到聯邦最高法院,對川普就有利。
可是,聯邦最高法院性質上是「上訴法院」,這就意味著它所審理的案件,得從州或聯邦的初審法院開始,再一層層上訴到他這。所以你明白為啥現在川普已經開始在地方法院這整活了吧。
懂王團隊把大選問題捅到法院層面以求一線生機,有沒有先例呢?
有。
2000年,共和黨小布希對民主黨戈爾的總統大選,幾乎可以稱為歷史上最激烈的美國大選,最終的結果,是小布希271對戈爾267險勝。
在選舉的最後階段,在關鍵搖擺州佛羅裡達州(25張選舉人票)結果出來之前,戈爾還是260:小布希246領先。
雙方誰得佛州誰得天下。
一開始媒體報告的選情,是戈爾領先,但後來形勢突變,小布希微弱優勢險勝,靠佛州「絕殺」。
然而由於兩人在此差距極小,按佛州選舉法,如果雙方相差很小,且對結果存有異議,可以進行重新機器計票核驗。
但布希肯定不願橫生枝節呀,於是一個要重新計,一個就瘋狂阻撓。
從這開始,雙方展開了一場一個多月的司法大戰。
欽定的感覺
美國的事情一旦扯到司法上,這可就無休無止了:
戈爾先發制人,上訴要求對佛州四個縣的178萬張選票進行人工驗票,通過;
布希就向佛州邁阿密聯邦法院提出控告,阻止佛州四縣人工計票,被駁回;
戈爾向佛州巡迴法院提出申請,延長人工計票的時間,被駁回。
到11月14日,還有三個縣的票沒計完,布希方面再次要求停止計票,戈爾方面向佛州最高法院發起上訴要求計票繼續進行,通過。
小布希團隊不甘示弱,上訴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的結果,九名大法官5:4,令佛州立即停止人工計票,並把佛州高院的裁決判定為違憲。
這一串操作把當年不少選民都逼瘋了:你倆趕緊完事吧,我們都看煩了……
其實,在最高院判決後,戈爾仍然可以繼續打下去,只要他願意,這齣戲完全可以唱下去。
但轉折點是戈爾自己選擇了放棄,他說:「聯邦最高法院已做出了最後裁決。雖然我並不服這個決定,但我會坦然接受它,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我會接受下星期一選委會做出的競選最後結果。今天晚上,為了民族的團結和民主的力量,我承認競選失敗。」
翻譯一下就是,為了美國,我認了。
但川普不一樣,戈爾和布希沒有深仇大恨,川普得罪的人太多了,下臺就要被反攻倒算,他能像戈爾一樣善罷甘休嗎?
其次,如果拜登保持這個勢頭到最後,懂王輸了很多票,那就沒有翻盤可能了。
但是,如果拜登最後是270:268小勝,後面選舉人投票的時候,還有反悔的可能。
這同樣是美國大選的毛病之一。
美國總統大選,其實在西式民主制裡也算一個奇葩,事實上,現在整的熱火朝天的「總統選舉」,選民選的其實並不是「總統」,而是最終要做總統投票的「選舉人」。
按大選的「贏者通吃」原則,比如說,加利福尼亞州55張選舉人票,民主黨在該州獲勝就把55張票都拿走,也就是說,在12月坐到「選舉人團」坐席上的,就有55名來自加州的民主黨「選舉人」,幫選民去投拜登。
選舉人票數分布格局
而且,這些人可以不按之前「說好的」來投票。
比如說這個州普選票拜登勝,但最後選舉人代替大家投的時候,可以不投拜登。
這也就是「失信選舉人」。
美國50個州中,只有32個從法律上要求選舉人,必須按「選民」的意見投票!而另外18個毫無限制。
更有意思的是,這32個有約束的州中,只有明尼蘇達、科羅拉多和密西根是如果選舉人「叛變」,就更換選舉人直到符合原來的投票對象為止。
另外的29個州,立法懲罰「失信(不忠)選舉人」,但他們「不忠」的投票是有效的。
選舉人「叛變」如果真的影響到選舉結果,罰三杯有毛用?
在今年以前,美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158名「失信選舉人」,其中有71人是因為支持的總統候選人在投票前去世,才被迫「失信」的。
這些失信選舉人從沒能改變大選的最終結果,也沒有選舉人因為失信而受法律制裁。
圖中紅色的州對「失信選舉人」有約束
上屆2016年大選,希拉蕊對川普,是1832年以來首次出現多個「不忠選舉人」的情況,其中民主黨4人變卦,共和黨2人變卦。
其實當時「叛變」的選舉人多達10人,其中民主黨有兩位正好來自明尼蘇達和科羅拉多,轉投桑德斯的他們按州法規定,被替換掉,替補重新投給希拉蕊。
所以這事放到往屆大選,那真不叫個事,上屆這麼多人「臨陣叛變」也更改不了大選的結果,真就是走個過場。
不過今年……如果真是270:268這種刺激的選情,一票失信都足以左右最終結果!
就算川寶選票輸了,官司輸了,武鬥也沒贏,到這個「選舉人投票」還能有意外絕殺的機會。就問你神奇不神奇?
這選舉人「忠誠」問題,美國真就意識不到?
當然意識得到,但是祖宗之法不可違呀。而且這不上百年了都沒影響過大選結果嘛。
所以雖然大家都知道有明顯的制度漏洞,但就是不去堵。
如果拜登大比分贏呢?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
不不不,只要川普敢捨得一身剮,還可以把事情鬧下去。
因為,從選出總統到總統正式就職,中間還有一段時間。
12月14日的選舉人投票之後,就是明年1月6日國會參眾兩院舉行會議,清點選票並宣布獲勝者。
但是如果到這一步,某一方對結果仍然不服呢?
川皇的出現可能是個「黑天鵝」,但美國選舉制度的漏洞其實完全是美國人視而不見的「灰犀牛」
美國憲法第二十修正案明確規定,總統的任期「應在1月20日中午結束」。
但是,美國的憲法從來沒有東西確保權力的和平過渡,而是只是以和平過渡為前提,也就是說,他們壓根就沒考慮過有人不服,發生武鬥。
1877年,在新舊總統權力交接的空窗期,就發生過一次危機。
前一年,是民主黨人塞繆爾·蒂爾登和共和黨人盧瑟福·海斯選總統,雙方擁擠手段,舞弊、恐嚇選民,搞得天翻地覆。
結果最後,有三個州的選舉人票有爭議,民主黨和共和黨都說這幾個州是他們拿下了。
而雙方除掉這三個州的總票數都沒過半,海斯165票,蒂爾登184票,而贏得總統需要185票。
上一任總統是共和黨人尤利西斯·格蘭特,民主黨人絕不允許共和黨再幹下去了,就千方百計阻撓國會的選舉計數。
他們的計劃是耗盡時間,一直拖到就職典禮日,拖到共和黨現任總統不得不下臺。
直到格蘭特任期屆滿前兩天,民主黨才作出讓步,把最後20票全部給海斯,讓海斯當總統。
但這種讓步是有條件的,即聯邦軍隊從南方撤軍,聯邦軍在那裡保護被解放的黑人的權利,同時海斯只能當一屆總統。
假如當初沒有人讓步呢?
如果到了1月20日,聯邦法院仍然懸而未決,或是繼續拖著,而國會也被騷擾無法進行投票,那就會從文鬥走向武鬥。
格蘭特曾告訴過人們,他準備在紐約宣布軍事戒嚴,因為傳言說民主黨的蒂爾登到計劃在那裡宣誓就職,格蘭特準備以身著制服的軍隊,支持海斯的就職典禮。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最後時刻雙方達成協議讓步,那麼,很有可能到了總統就職當天,兩個候選人會同時出現在總統宣誓就職典禮上,同時宣布自己成為美國總統,二帝共治。
最要命的是,美國法律對怎麼解決這種事沒有任何規定。
誰勝誰負,拳頭說話。
這是一條美國憲法「未曾設想過的道路」。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想起1861年,美國南部十一州以亞伯拉罕·林肯就任總統為由,而陸續退出聯邦,另外成立以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的政府,並驅逐駐紮南方的聯邦軍。
南北大戰,一觸即發。
截止到現在,各州的計票工作都接近了尾聲了,但沒有一個州敢率先捅婁子,因為他們都心知肚明,誰敢先開票,誰就會死的很慘。
與其現在就撕破臉把美國推向動亂,不如趕緊私底下雙方商量,達成協議,和平交權,總好過大打出手。
懂王是商人,只要利益到了,他可以乖乖承認失敗退下,但如果惹火了紅脖子,他們不知道會做出什麼。
以前,這些問題被美國的強大遮掩,沒有人認為他們的選舉有什麼問題。
但是,到了矛盾激化的時候,這民主選舉裡的問題就全露餡了。
今年,共和黨在15個競爭激烈的州招募了5萬名志願者監視投票站,川普打電話給福克斯新聞,「我們會有警長,我們會有執法部門,我們還會有,希望有美國檢察官」來密切監視投票站。」
現在更有紅脖子大軍武德充沛,能騎善射,劍指州府,各個商店早早地就把自己的門店釘好了木板,國民警衛隊全副武裝上街,嚴陣以待。
知道的這是美國總統選舉,不知道的以為這是美國要打內戰。
試問,選個總統都要鬧到這個地步,這不是制度的問題,是什麼問題?
走到這一步,無論拜振華和川建國誰贏誰輸,美國都是最大的輸家!因為他的最後一張畫皮,已經被川建國親手撕下!
生命是一場雷同且漫長的修行
學習是一場枯燥且充滿了希望的渡劫
無論如何,
深悅君將14年地產從業積攢的所有私貨
用一個有趣的江湖視角
一點一點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