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滅亡原因:頻繁災害造成經濟崩潰,更致使信仰崩塌|百家故事

2020-11-24 不易君子

題/東漢滅亡原因:不斷的災害造成經濟崩潰,更致使信仰崩塌

文/光芒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前言:東漢是我國十分重要的朝代,前承強大的西漢,後啟混亂數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歷代以來,對東漢滅亡的原因探究甚眾,教科書上也為大家總結出土地兼併矛盾、官員黨爭、政治腐化等等原因。可以說,致使東漢滅亡的因素是多元的。那麼致使東漢走向衰敗、滅亡,除了這些主觀人為因素以外,其實還有一層客觀造成、無法忽視、令人無奈的因素,即——東漢中後期連續不斷的自然災害。

(東漢疆域圖)

01東漢中後期連續不斷的自然災害,歷史罕見

東漢時期,恰逢太陽活動的衰弱期,導致地球各地自然災害頻發。並且氣溫也隨之銳減,北半球處在一個極冷的環境下。當時東西方文明俱處在糧食銳減、災難頻生、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的混亂社會中。

東漢的自然災害頻繁程度,在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據統計,僅僅不過短短百多年間,東漢便爆發地震五十四次、旱災十九次、洪澇四十三次、霜凍十七次、鬧蝗災的時間加起來更是足足有三十八年個年頭。連大規模瘟疫爆發都有足足二十七次。

任何古代國家也經不起這般折騰,東漢政權在這種殘酷的社會環境變得搖搖欲墜。

(東漢創建者光武帝劉秀)

02災難與戰爭,導致東漢經濟壓力甚巨,矛盾重重

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北半球的任何政權與民族都不會好過,鮮卑、烏桓、羌胡等遊牧部落自然也不例外。他們原本便是生活在苦寒之地,甚至很多部落只能逐水草而居。當氣候條件急轉直下,塞北、西域更是難以生存。

這些遊牧部落自然不會甘心等死,便紛紛開始入侵東漢邊境,劫掠百姓以求得生存。對於東漢來說,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每年賑災就已經耗費大量的資源,如今還要應對異民族入侵,支出海量的軍費。

東漢財政變得異常窘迫,連皇帝都要拿出私庫來充軍費,就這還遠遠不夠。所以後來漢靈帝不得已才開始賣官鬻爵,希望從那些較為富有的豪強大族手上摳出大量金錢。買賣官位無疑是一劑毒藥,更加滋生了東漢腐敗,可這對東漢來說,已是不得不為之的事了。

(漢靈帝劉宏-劇照)

然而東漢並沒能通過這種方式真正補齊窟窿。最後結果是軍隊力量不充足、對百姓的賑災撫慰也不到位。導致涼州在異民族與當地漢人豪強的合作下脫離中央統治,進入割據形勢長達數十年;中原各地也相繼爆發農民起義。

朝廷為維持統治,不得不增強地方長官權力,又利用各地豪強的武裝力量平定叛亂。最後遭到豪強反噬,天下大亂,地方長官們紛紛割據,風雨飄搖的東漢朝廷竟淪落到只能依附軍閥生存,最終被曹氏取代。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

03災難還造成了兩漢所構建的秩序、信仰走向崩塌

連續的自然災害不僅是對經濟、民生造成重大打擊,還極大影響著兩漢以來統治者所構建出的信仰體系、意識形態。取得士紳、百姓的認同感,這對於古代政權來說同樣很重要。

當時人對自然科學還沒有深度認知,更不曉得災害頻發背後的自然原因。絕大多數人是十分愚昧、無知的。自朝廷至百姓,上上下下都將災難視為陰陽失調,所以上天對政府、黎民降下懲罰。

但兩漢所營造的皇帝形象是偉大的、神聖的、不容侵犯的,所以上天降罰,皇帝是不背鍋的。誰背呢?朝廷重臣——三公背鍋。

(三國鼎立)

所以每每出現如日食這類天相,便罷免主天事的太尉;出現如地震一類的地劫,則罷免主地事的司空;出現瘟疫這類人禍,便罷免主人事的司徒。

可頻繁的更替三公怎麼可能改變寒冷的氣候呢?怎麼可能阻止頻繁的水災地劫呢?災難依然在頻繁地發生。當時百姓們便不禁質疑皇帝了——是否這一切災難本就與三公無關,而是皇帝自身不再被上天所認同了?

黃巾起義,之所以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旗號,便有這個原因。當時疫病流行,各地紛紛冒出宗教領袖,組建團體,施醫術、巫術救人,因此在民間籠絡了廣泛的信眾。不少宗教便利用這個機會組織人馬反抗朝廷,張角的太平道便是其中典型例子。

(太平道領袖張角-插畫形象)

不僅僅是百姓開始喪失對皇帝、朝廷的認同感,連那些擁有文化的士人們也開始質疑東漢的政治與意識形態。不斷有士人想要通過各種方式改變現狀,在軍閥手下推翻舊體制,推行新的政治模式,崇尚簡約、樸實的政治思想。

還有不少人開始重新思考國家、皇帝與個人、家族的關係,與世界之間的聯繫。這也促生了玄學的誕生。

(魏武帝曹操)

最終東漢皇帝的權力被曹操等人為代表的團體,通過強盛的武力與政治的先進性、適應性所取替。

皇帝的合法性、正統性也在曹氏勢力的構建、運營下,轉讓於曹氏。曹操曹丕父子將自身營造成了社會新的信仰,社會進入新的輪迴。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戊戌變法真相:一幫缺乏經驗的熱血青年「作」出的鬧劇|百家故事

《王國》世子李蒼在歷史上有原型嗎?是誰呢?|百家故事

射天懟地,單挑齊魏楚:是非君主,宋康王|百家故事

子路:「魯莽」且值得尊敬的「逆行者」|百家故事

相關焦點

  • 從莊園經濟的形成上看東漢為什麼會滅亡?
    公元220年,這一年曹丕篡漢,東漢正式宣布滅亡。後世不斷總結東漢滅亡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皇帝無能導致國家走向滅亡、也有人說是黃巾起義動搖了國家統治、還有人說是因為董卓霍亂朝綱導致的。眾說紛紜,一時間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說法。
  • 旺蒼山體崩塌原因初步查明 屬於地質災害(圖)
    3月22日23時20分左右,旺蒼縣五權鎮彭家坡(小地名雙龍洞)突發大面積山體崩滑,崩滑體長200米、寬50米、高度35米,崩滑體約35萬方左右,災害共造成6人失蹤。目前,搶險救援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山體仍在繼續發生垮塌,垮塌土石方已堵塞河床一半,但未對河道行水安全造成影響。
  • 羅馬不再是羅馬,羅馬不再有信仰——重新思考羅馬帝國的滅亡之說
    很多人在政治、經濟、法律、社會以及外族入侵,政府的貪汙腐敗等各個方面論述了羅馬衰落並滅亡的原因。我們可以知曉羅馬的衰敗、墮落、滅亡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它的原因不止一個。而是很多種誘因集中爆發而造成的客觀事實。但是這麼多種原因內是否有幾個共性特徵?這些特徵又是否能夠將羅馬衰亡的各種原因串聯起來呢?
  • 專家初步分析三大原因造成陝西子洲山體滑坡災害
    新華社西安3月12日電(記者陳鋼、霍思穎)記者從陝西省政府了解到,3月10日凌晨發生在陝西子洲縣的黃土崩塌災害成因已初步認定,為自然形成的大型黃土崩塌地質災害。    根據國土資源部、陝西省國土資源廳應急調查工作組的實地初步調查,認為造成此次山體滑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 中國封建朝代的滅亡原因就兩個:外患與內亂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其處於末世衰亡的原因主要就有兩種。一個是外患,一個是內亂。當然,很多朝代的滅亡有時候是外患和內亂同時而至,但細究起來還是外患或者內亂必有其一佔主要原因。朝代中主要因為外患滅亡的比較少,主要有:北宋和南宋,清朝。
  • 南極又一座巨大冰山崩塌入海!面積是華盛頓特區兩倍
    繼2017年拉森C冰架上崩塌下一塊巨大的冰山A68後,上周又一個巨大的冰山從松島冰川上崩塌入海,面積達340平方公裡,是美國華盛頓特區面積的兩倍。在南極,冰川是冰凍的河流,冰蓋上巨大的陸地冰通過冰川緩緩流向海洋。
  • 地震會造成哪些直接災害?
    地震的直接災害是由於地震破壞作用(包括地震引起的強烈振動和地震造成的地質災害)導致房屋、工程結構、儀器設備、器物等物質的破壞,包括以下幾方面:    (1)房屋破壞:地震的最直接破壞對象就是房屋。房屋修建在地面,量大面廣,房屋受損或者坍塌不僅造成巨大的建築財產損失,而且還會因砸壓造成室內人員傷亡和器物財產損失。
  • 真實災難故事改編《末日崩塌》,對人類破壞環境具有警示意義!
    雖然現代的科學技術已經在飛速發展,但是人類在這些大自然的災害面前,還是顯得過於渺小、猶如塵埃。因此,全世界每時每刻都在宣傳著保護地球、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而最有效的宣傳方式就是讓人們能「身臨其境」地去切身感受,這樣才能有更深刻的印象。當然,也不可能讓人真的就去站在大自然的災難下去切身感受。因此,災難電影就成了宣傳的主題。
  • 問吧精選︱劉萃峰:東漢分裂給士人最大的衝擊是世界觀的崩塌
    近期,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講師、東漢魏晉史研究者劉萃峰做客澎湃問吧,與讀者談談關於東漢三國史。本文系問吧精選問答。對小孩來說,可能比直接讀史書更有趣、更易入門。鯪鯉南川:《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多智近乎妖,和真實歷史上的孔明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把很多不是諸葛亮的功績都歸到他身上,除了小說戲劇化、突出人物特點的需要,為什麼孔明會成為《三國演義》中的妖化形象呢?劉萃峰:您好!
  • 青藏高原災害發展趨勢與災害風險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青藏高原是全世界海拔高差最大、構造隆升與地震活動最強烈、氣候變化影響最顯著的地區,自然條件有利於自然災害發育,災害數量多、規模大,往往形成災害鏈,造成巨災,對區域範圍內經濟影響極為嚴重。同時,該地區還是經濟相對落後、貧困人口比例高的邊疆高寒地區以及我國的戰略高地。
  •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2012-12-21 10: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世界漁業信息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環保人士警告說,西非茅利塔尼亞-幾內亞-喀麥隆之間的海洋生態區由於過度捕撈,漁業資源已經嚴重衰退,正處於崩潰的邊緣
  • 2019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的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
    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災害為主,海冰、綠潮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03億元,死亡(含失蹤)22人。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2.地質災害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地質災害給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危害。例如,雲南小江流域近 40 年來發生嚴重泥石流 25 次,造成 163人死亡, 55 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 6906 萬元。1991 年 9 月 23 日 發生於雲南省昭通市頭寨溝的滑坡,總方量 1800 萬 m 3 , 造成 216 人死亡。
  • 羅馬帝國衰亡史:回顧羅馬帝國怎麼滅亡?
    羅馬的衰亡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羅馬作為當今西方世界引以為傲的輝煌歷史,甚至將其作為自己法制社會建立的源頭。羅馬確實給人類文明帶來很多的借鑑和思考,但是羅馬帝國的衰落問題,卻依舊是一個謎團。是個謎團,並非因為原因不可探尋,而是原因太過複雜。
  • |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大名鼎鼎的蔡倫,一個從東漢便開始響亮的名字,如今,教科書也少不了他。蔡倫穿著東漢的長袍,長袍於公元105年的洛陽飄曳,雙眼注視著一張蔡侯紙,背後有一片竹林。蔡倫誕生之後,生命裡有許多的無奈。雖是宦官,但級別很低,本質還是太監。
  • 羅馬帝國隕落的原因
    一、奴隸制經濟的衰落引起了帝國的崩潰整個帝國是建立在奴隸制這個經濟基礎之上的。羅馬的奴隸制在帝國前期獲得高度發展,後日漸腐朽,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另外,帝國上層貴族驕奢淫逸,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沉重負擔。於是他們增加了下層奴隸主的賦稅。這樣,越來越多的奴隸制莊園破產,農業生產萎縮。農業的衰落必然導致商業的蕭條和城市的沒落。另一方面,隸農制等封建因素的發展又在不斷瓦解著奴隸制經濟。
  • 強降雨北方「發力」 需防範地質災害及城市內澇
    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於一些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洩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災害。
  • 《末日崩塌》,災難面前,我們怎麼做?
    《末日崩塌》作為一部災難大片,感覺還是中規中矩的,談不上審美,但看著也不疲勞,沒有大的硬傷,對於片中的地震和海嘯,畢竟是虛構的夢幻,不必拿紀錄片甚至新聞報導的標準,來衡量其真實性和準確度。    如果說有點問題的話,出在片名上。
  • 地震會造成哪些次生災害?
    地震不僅僅造成房屋倒塌、工程結構破壞、器物損失、人員傷亡等直接災害,還會進一步引發一連串的其他災害,這些災害稱為次生災害。    例如,因房屋倒塌使火爐翻倒、燃氣洩漏、電器短路等引起的火災;因地震導致水庫垮壩或堰塞湖決口引起的水災;因倉庫、儲罐、容器破壞受損引起有毒、有害氣體擴散;因工廠房屋和設備破壞造成非正常工作狀態導致的爆炸;因破壞嚴重、救災不力、供應中斷或地震謠言引起的社會騷亂;因海底大地震引發地震海嘯;因核設施損壞造成核洩漏……這些災害的特點是發生的原因並不直接源自強烈地震動或地震地質災害,而是地震直接破壞的後續災難
  • 卓尼強降雨冰雹災害造成經濟損失一千多萬元
    卓尼強降雨冰雹災害造成經濟損失一千多萬元 2020-05-08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