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漢滅亡原因:不斷的災害造成經濟崩潰,更致使信仰崩塌
文/光芒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前言:東漢是我國十分重要的朝代,前承強大的西漢,後啟混亂數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歷代以來,對東漢滅亡的原因探究甚眾,教科書上也為大家總結出土地兼併矛盾、官員黨爭、政治腐化等等原因。可以說,致使東漢滅亡的因素是多元的。那麼致使東漢走向衰敗、滅亡,除了這些主觀人為因素以外,其實還有一層客觀造成、無法忽視、令人無奈的因素,即——東漢中後期連續不斷的自然災害。
(東漢疆域圖)
01東漢中後期連續不斷的自然災害,歷史罕見
東漢時期,恰逢太陽活動的衰弱期,導致地球各地自然災害頻發。並且氣溫也隨之銳減,北半球處在一個極冷的環境下。當時東西方文明俱處在糧食銳減、災難頻生、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的混亂社會中。
東漢的自然災害頻繁程度,在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據統計,僅僅不過短短百多年間,東漢便爆發地震五十四次、旱災十九次、洪澇四十三次、霜凍十七次、鬧蝗災的時間加起來更是足足有三十八年個年頭。連大規模瘟疫爆發都有足足二十七次。
任何古代國家也經不起這般折騰,東漢政權在這種殘酷的社會環境變得搖搖欲墜。
(東漢創建者光武帝劉秀)
02災難與戰爭,導致東漢經濟壓力甚巨,矛盾重重
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北半球的任何政權與民族都不會好過,鮮卑、烏桓、羌胡等遊牧部落自然也不例外。他們原本便是生活在苦寒之地,甚至很多部落只能逐水草而居。當氣候條件急轉直下,塞北、西域更是難以生存。
這些遊牧部落自然不會甘心等死,便紛紛開始入侵東漢邊境,劫掠百姓以求得生存。對於東漢來說,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每年賑災就已經耗費大量的資源,如今還要應對異民族入侵,支出海量的軍費。
東漢財政變得異常窘迫,連皇帝都要拿出私庫來充軍費,就這還遠遠不夠。所以後來漢靈帝不得已才開始賣官鬻爵,希望從那些較為富有的豪強大族手上摳出大量金錢。買賣官位無疑是一劑毒藥,更加滋生了東漢腐敗,可這對東漢來說,已是不得不為之的事了。
(漢靈帝劉宏-劇照)
然而東漢並沒能通過這種方式真正補齊窟窿。最後結果是軍隊力量不充足、對百姓的賑災撫慰也不到位。導致涼州在異民族與當地漢人豪強的合作下脫離中央統治,進入割據形勢長達數十年;中原各地也相繼爆發農民起義。
朝廷為維持統治,不得不增強地方長官權力,又利用各地豪強的武裝力量平定叛亂。最後遭到豪強反噬,天下大亂,地方長官們紛紛割據,風雨飄搖的東漢朝廷竟淪落到只能依附軍閥生存,最終被曹氏取代。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
03災難還造成了兩漢所構建的秩序、信仰走向崩塌
連續的自然災害不僅是對經濟、民生造成重大打擊,還極大影響著兩漢以來統治者所構建出的信仰體系、意識形態。取得士紳、百姓的認同感,這對於古代政權來說同樣很重要。
當時人對自然科學還沒有深度認知,更不曉得災害頻發背後的自然原因。絕大多數人是十分愚昧、無知的。自朝廷至百姓,上上下下都將災難視為陰陽失調,所以上天對政府、黎民降下懲罰。
但兩漢所營造的皇帝形象是偉大的、神聖的、不容侵犯的,所以上天降罰,皇帝是不背鍋的。誰背呢?朝廷重臣——三公背鍋。
(三國鼎立)
所以每每出現如日食這類天相,便罷免主天事的太尉;出現如地震一類的地劫,則罷免主地事的司空;出現瘟疫這類人禍,便罷免主人事的司徒。
可頻繁的更替三公怎麼可能改變寒冷的氣候呢?怎麼可能阻止頻繁的水災地劫呢?災難依然在頻繁地發生。當時百姓們便不禁質疑皇帝了——是否這一切災難本就與三公無關,而是皇帝自身不再被上天所認同了?
黃巾起義,之所以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旗號,便有這個原因。當時疫病流行,各地紛紛冒出宗教領袖,組建團體,施醫術、巫術救人,因此在民間籠絡了廣泛的信眾。不少宗教便利用這個機會組織人馬反抗朝廷,張角的太平道便是其中典型例子。
(太平道領袖張角-插畫形象)
不僅僅是百姓開始喪失對皇帝、朝廷的認同感,連那些擁有文化的士人們也開始質疑東漢的政治與意識形態。不斷有士人想要通過各種方式改變現狀,在軍閥手下推翻舊體制,推行新的政治模式,崇尚簡約、樸實的政治思想。
還有不少人開始重新思考國家、皇帝與個人、家族的關係,與世界之間的聯繫。這也促生了玄學的誕生。
(魏武帝曹操)
最終東漢皇帝的權力被曹操等人為代表的團體,通過強盛的武力與政治的先進性、適應性所取替。
皇帝的合法性、正統性也在曹氏勢力的構建、運營下,轉讓於曹氏。曹操曹丕父子將自身營造成了社會新的信仰,社會進入新的輪迴。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戊戌變法真相:一幫缺乏經驗的熱血青年「作」出的鬧劇|百家故事
《王國》世子李蒼在歷史上有原型嗎?是誰呢?|百家故事
射天懟地,單挑齊魏楚:是非君主,宋康王|百家故事
子路:「魯莽」且值得尊敬的「逆行者」|百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