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計量方式和現在的計量方式不一樣,甚至連筷子的長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古代比較統一的計量方式是16兩為一斤,當然這種計量方式,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制定的統一的度量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絮叨絮叨,古代奇怪的度量衡方式和古代對筷子的嚴格要求。
16兩為一斤是在秦始皇建國之後,由李斯制定的,具體內容是這樣的「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當然在這種制定方法的背後也有一個相當好玩的說法。
據說,當時李斯在制定度量衡的時候,死活想不清楚究竟將多少兩定為一斤比較好,於是李斯就想要讓秦始皇給一個方向,秦始皇給了李斯四個字「天下公平」不過說實話,作為一個普通人,小編愣是沒覺得這句話和16兩一斤有什麼關係,但是李斯的做法給人一種特別絕的做法,那就是李斯將「天下公平」四個字的筆畫作為一斤的標準,於是就有了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的十六兩為一斤的度量衡。
不過上面這種說法只是一種笑話而已,並不能當真,十六兩為一斤是有一定的算法在背後作為支撐的。16兩一斤,是因為古時候稱不普及。用天平的方式拆分斤兩,一斤拆半斤,半斤拆四兩,四兩拆八兩。二進位的方式分拆出16兩一斤。
當然還有一種比較迷信的說法是這樣的,這種說法源自民間,所以真實程度有多高,小編也不清楚,大家也就當個笑話看看就好:16兩為一斤是將北鬥七星 ,南鬥六星和福祿壽三星相加,這些加起來一共等於16於是就有了16兩為一斤的說法。而這種說法是暗示做生意的稱不夠斤數,就會折福祿壽,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做生意的人,因為這個原因不敢不夠秤。
接下來咱們就說說,為什麼古時候的筷子一定要7寸6分,其實這個說法還是比較統一的,筷子的7寸6分和人類的七情六慾相關聯,也就相當於用7寸6分的筷子將人類和動物區分開來。而筷子之所以會一頭圓一頭方,一個是因為這樣將筷子放在桌子上不會滾掉,一個天圓地方的緣故。
而筷子之所以會是一雙也是有原因的,兩根筷子分別代表陰陽。還有種說法是,兩個筷子和《周易》中的兌卦和巽卦相對應,在《周易》中,兌卦,有口的意思,巽卦,有入的意思。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說,萬物都是對立的,所以,筷子也必須是對立的,所以就有了兩根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