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Macro. Letters:基於聚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聚輪烷

2021-01-20 高分子科技

聚輪烷(PR)是一種鏈狀超分子,它以單條聚合物鏈為軸,軸上串有環狀分子,並被鏈端大位阻基團截住而不能滑脫。由於兩者之間沒有化學鍵,其中的環狀分子可以沿著聚合物軸滑動。常規的PR製備方法分為兩步:第一步簡單地將環狀分子和線性高分子混合在適當的溶劑中,形成所謂假聚輪烷(PPRs)的包合物;在第二步中,將PPRs的鏈端修飾上大位阻基團,從而防止環狀分子滑出。到目前為止,已經報導了許多用於PR製備的環/軸組合,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α-環糊精(CD)/聚乙二醇(PEG)的PR體系。然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為最常見的具有良好耐熱性的聚合物之一,作為PR聚合物尚未有報導。本文中,作者通過可逆加成(RAFT)製備了一種基於PMMA與CD的聚輪烷分子,並且對製備方法的可控性以及聚合物的結構進行了表徵,同時作者還發現基於PMMA的PR比傳統的聚乙二醇PR表現出更好的耐熱性。


具體來說,如圖1所示,作者首先通過鏈轉移試劑BDATC介導長側鏈甲基丙烯酸類單體DMAPMA的RAFT聚合製備了PDMAPMA,隨後將MMA與CD預組裝成包合物,並與大分子鏈轉移試劑PDMAPMA進一步反應形成聚輪烷分子(記作MxCySz, 其中x:y:z = [MMA] 0 :[γCD] 0 :[ PDMAPMA ] 0)。

圖1. 基於PMMA的PR的合成示意圖


其中作者認為PDMAPMA由於具有長側鏈不能被CD分子穿過,因而稱之為「polystopper」,通過調節其與單體MMA的當量比可以方便的實現一定程度的分子量控制(圖2)。

圖2. 基於PMMA的PR的分子量表徵


隨後作者通過擴散排序譜(DOSY)方法對是否生成了聚輪烷進行了表徵,如圖3所示,作者發現聚合物譜圖中的環糊精分別具有高低不同的兩種擴散係數,其中較高的擴散係數對應於自由態的環糊精分子,而形成輪烷的環糊精分子的擴散係數則顯著降低,並與聚合物的擴散速率表現出了高度的一致性。上述結論證明了輪烷分子的生成,並且能夠定量給出自由的環糊精與穿於聚合物鏈上的環糊精分子的當量比,從而計算出聚輪烷分子上環糊精覆蓋率為2 - 20%。

圖3. 基於PMMA的PR的DOSY分析


作者也指出促進聚輪烷分子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於適當濃度的MMA與環糊精的包合物能夠形成孔道結構(圖4a),因而有利於聚合物鏈在其中的增長,而當包合物濃度升高孔道結構被破壞後,形成的聚輪烷分子的環糊精覆蓋率則發生下降(圖4b)。

圖4. MMA與環糊精包合物的組裝結構


最後,如圖5所示,作者通過熱重分析法(TGA)展示了基於PMMA的聚輪烷分子相比於經典的PEG聚輪烷分子具有更好的耐熱性與抗氧化性,在260℃以下的空氣中不發生氧化降解。

圖5. 基於PMMA的PR材料的熱穩定性表徵


總的來說,本文首次成功地通過RAFT聚合製備了一種基於PMMA的PR分子,並通過SEC分析展示了聚輪烷的分子量可控性,同時以DOSY分析確定了輪烷分子的生成。所獲得的PR材料的分子量為7K - 60K g/mol, CD覆蓋率為2 - 20%,且具有良好的耐熱性。本研究製備的低CD覆蓋率的PMMA基聚輪烷有望成為一種具有良好耐熱性的韌性材料。同時,作者也正在探索將其拓展為一種交聯點可自由滑動的凝膠材料。


該研究工作以 Synthesis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Based Polyrotaxane via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為題發表在ACS Macro. Letters上。該工作的通訊作者是來自University of Tokyo的Kohzo Ito教授。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lett.0c00648


相關焦點

  • ACS Macro Letters | 磷酸酯的動態共價網絡
    有機磷化學在生物過程中非常重要,在將來,這種基於磷酸酯結構的動態共價網絡可能會有重要的生物醫學應用。DOI: 10.1021/acsmacrolett.0c00636Link: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lett.0c00636上一篇
  • ACS Macro Letters∣一氧化氮響應性聚多肽納米線
    作者:XW 審校:WYYDOI:10.1021/acsmacrolett.0c00004Link: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lett.0c00004上一篇
  • 基於凝膠的人造光子皮膚觸覺傳感器
    基於凝膠的人造光子皮膚觸覺傳感技術人造光子皮膚(p-skin)作為一種不尋常的觸覺傳感技術,受到應用光譜學快速發展的技術支持和先進光子通信需求的推動。這種柔性人造電子皮膚比電氣/磁性裝置更不易受環境影響的影響,具有很高的穩定性。
  • 如何正確認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天然橡膠
    最終橡膠共聚物接枝的一般結構可表述如下:20世紀50年代中期就已銷售牌號為Heveaplus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天然橡膠。根據英國橡膠生產者研究協會(BRPRA)技術公報(1954)報導,最初設定了兩種類型:Heveaplus MM是天然橡膠膠乳提濃物與指定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散體組合而得到要求比例的橡膠/聚合物,隨後經共凝固、洗滌和乾燥製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天然橡膠的簡單混合物。
  • ACS Energy Letters:多彩半透明有機太陽電池
    李昌治課題組在研究中發現,一類自主開發的自摻雜富勒烯導電衍生物不僅具有優異的電子輸運能力,同時得益於富勒烯吡咯烷銨碘鹽與銀原子之間的親和作用,可以誘導沉積超薄銀電極形成均一連續的薄膜,通過工藝優化可成功獲得具有高可見透過率、高導電率及低表面粗糙度的超薄金屬透明電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器件的光伏性能和光學性能。
  • 《Nano Letters》無鉛鈣鈦礦納米晶,提高穩定性,降低毒性!
    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0c00692此外,我們將這些CsEuCl3納米晶嵌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質中,並在連續雷射照射下測試其穩定性。這項工作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替代鉛基滷化物鈣鈦礦,具有前景的光學性能,提高穩定性和降低毒性。
  • 期刊動態 | ACS Energy Letters 2019年1月刊
    其中包含一篇社論,由我們的編輯分享他們作為作者的經驗,並討論他們如何管理自己作為執業科學家的手稿準備、提交和評議過程:We Editors Are Authors, Too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8b02322.
  • ...軍教授等發展了基於C(sp3) H活化的內炔與醇類單體的新聚合反應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C(sp3)–H鍵活化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中構建新的分子,然而基於C(sp3)–H鍵活化的聚合反應還鮮有報導。 近期,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發展了基於C(sp3) H活化的內炔與醇類單體的新聚合反應並製備了聚烯丙基醚。
  • 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發展了基於C(sp3) H活化...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C(sp3)–H鍵活化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中構建新的分子,然而基於C(sp3)–H鍵活化的聚合反應還鮮有報導。 近期,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發展了基於C(sp3) H活化的內炔與醇類單體的新聚合反應並製備了聚烯丙基醚。
  • JMC:二氮雜萘酮衍生物作為HBV抑制劑
    前期研究發現噠嗪酮衍生物4r具有較好的抗HBV活性(IC50=0.087±0.002 μM)和較低的細胞毒性 化合物4r具有較差的藥代動力學性質,基於4r代謝途徑的構效關係研究發現了一種二氮雜萘酮衍生物19f具有適當的抗HBV效能(體外IC50=0.014±0.004 mol/l),證實其具有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肝臟暴露。利用AAV-HBV/小鼠模型,在為期4周的治療中,每天兩次給藥150 mg/kg,給藥19f導致HBV DNA病毒載量減少2.67 log。
  • ACS Macro Lett. | 可降解的自由基開環聚合物:最近進展,未來方向以及現存挑戰
    因此,作者用來較大的篇幅分別介紹了CKAs與各類乙烯基類單體(甲基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馬來醯亞胺和乙烯醚)共聚反應的最近進展。(1) 甲基丙烯酸酯類(methyl methacrylate,MMA)。因為擁有不同官能團側基的MMA反應在較溫和的條件下也能高效的反應 ,所以MMA與CKA的共聚是最廣泛的。
  • 年產10.4萬噸甲基丙烯酸甲酯項目在山東昌邑啟動
    光明網訊12月25日,山東成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4萬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項目在山東昌邑正式啟動。該項目已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名單。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簡稱甲甲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新材料,主要應用在聚合和共聚領域,可以通過本體聚合製得有機玻璃
  • 《ACS Macro Letter》多嵌段複合納米自組裝獨立釋放親水/油載體
    三嵌段共聚物(P1)由具有親水性聚甲基丙烯酸嵌段、疏水性二異丙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DIPEMA)嵌段和可交聯的吡啶基二硫化物-甲基丙烯酸乙酯(PDSEMA)嵌段組成。塗層二嵌段共聚物P2是聚(低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異丙基氨基乙基酯(POEGMA-b-PDIPEMA)。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注塑成型工藝?
    化學名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於PMMA表面硬度不高、易擦毛、抗衝擊性能低、成型流動性能差等缺點,PMMA的改性相繼出現。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丁二烯的共聚,PMMA與PC的共混等。372有機玻璃就是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進行共聚而得。如果在372有機玻璃中加入少量的丁腈橡膠(約50%)即可成373有機玻璃。
  • 期刊動態 | ACS Energy Letters 2019年2月刊
    RogachDOI: 10.1021/acsenergylett.7b00547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7b005472) Use of Platinum as the Counter Electrode to Study the Activity of Nonprecious
  • ACS Macro Letters | 由手性嵌段共聚物自組裝扭曲條帶構成的螺旋分級超結構
    相應的SAXS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多層薄片的形成,在該薄片處,可以清楚地識別相對q值為1:2:3:4的窄反射峰(圖1d);基於SAXS輪廓中的初級反射,計算的疇間距離(即d間距)約為45 nm,而快速蒸發的則為61 nm(圖1a)。自組裝樣品的WAXD結果表明,不同的溶劑蒸發速率對形成結晶沒有作用。圖1.
  • Zard|專注於自由基、有機硫衍生物等研究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新反應和新工藝的研究和開發,尤其對自由基、有機硫衍生物、炔和硝基化合物感興趣。他已經在國際學術期刊如JACS、Angew、Chem. Rev、Acc. Chem. Res.、Chem. Soc. Rev.等上已發表學術論文357篇,申請專利38項。
  • ACS Macro Letters迎來首位來自亞洲科研機構的副主編
    Pohl教授研究組進行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Brucella抗原五糖分子的合成及基於寡糖的抗體檢測生物晶片(Microarray)的研究。陳教授於2009年1月回國並加入課題組,任講師。2011年10月晉升為副教授,2014年12月起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ACS Macro Lett. | 立體可控乙烯基單體聚合: 過去、現在和未來
    (R = Me或iPr; P = 聚合物鏈)對於含有多個反應官能團的單體, 如甲基丙烯酸乙烯酯(VMA)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 在立體選擇性CAP中可以保持較好的化學選擇性, 只反應一種烯烴官能團, 保留下來的烯烴雙鍵用於後功能化。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有機玻璃)注塑工藝
    化學名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於PMMA表面硬度不高、易擦毛、抗衝擊性能低、成型流動性能差等缺點,PMMA的改性相繼出現。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丁二烯的共聚,PMMA與PC的共混等。372有機玻璃就是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進行共聚而得。如果在372有機玻璃中加入少量的丁腈橡膠(約50%)即可成373有機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