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五種有害浮遊水藻,了解一下

2020-12-03 可為漁業

浮遊藻類在水體中經濟動物直接或間接的餌料基礎,是水域的初級生產者,也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來源。通常根據藻類被魚類消化、利用的程度以及對養殖動物造成的危害分為:有益藻類和有害藻類。

水網藻、水綿、青泥苔、微囊藻及其湖靛歸為有害藻類。

1.水網藻

水網藻是大群體型的綠藻,因藻體連接成網狀,故又稱為水網藻,網片狀或狀囊形,長度可達數10釐米,自由懸浮於水面,用茶粕清塘的魚池常大量發生,因茶粕非但不能殺死水網藻,反因池水變肥而助長水網藻的大量繁殖。

水網藻對水產動物的危害同青泥苔,但危害程度比青泥苔更嚴重。

水網藻肉眼可見,繁殖能力很強,生長的溫度範圍較廣,生長時,一方面大量消耗水中養料,池水極度貧瘠,浮遊生物不能大量繁殖,影響淡水養殖動物的生長;另一方面因其附著在蝦、蟹等養殖動物的鰓、頰、額等處,使其活動困難,攝食減少,嚴重時窒息死亡。

另外,水網藻浮張的羅網,還可造成大批淡水養殖動物被纏住遊不出而死亡,魚苗誤入網中常因呼吸和攝食困難而死亡。

防除方法:

1水網藻發生,可用硫酸銅溶液0.7~1.0克/立方米水體潑灑。

2施用市售滅藻類藥物。

2.水綿

水綿也是藻類,可作某些魚類的餌料,還可以入藥,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水綿大面積發生容易出現較多有害問題。水綿旺盛時漂浮於水中形成團團亂絲,影響水溫升高和溶氧增加,且大量消耗養分使池水變瘦,影響魚生長。

水綿為多細胞絲狀結構個體,葉綠體呈帶狀,有真正的細胞核,含有葉綠素可進行光合作用。

藻體是由1列圓柱狀細胞連成的不分枝的絲狀體。由於藻體表面有較多的果膠質,所以用手觸摸時頗覺粘滑。

在顯微鏡下,可見每個細胞中有1至多條帶狀葉綠體,呈雙螺旋筒狀繞生於緊貼細胞壁內方的細胞質中,在葉綠體上有1列蛋白核。細胞中央有1個大液泡。1個細胞核位於液泡中央的一團細胞質中。

核周圍的細胞質和四周緊貼細胞壁的細胞質之間,有多條呈放射狀的胞質絲相連。轉板藻、雙星藻和絲藻常與水綿糾纏在一起生活,其中雙星藻是水綿的近緣種。

水綿在相對清潔的富營養化水體中非常普遍,在水中呈片或團狀,摸起來手感黏滑。春季,水綿在水下生活,當陽光充足、天氣溫暖時,它們就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氣泡,出現在纏結的細絲間。

防除方法:

1水綿發生後,可用硫酸銅溶液0.7~1.0克/立方米水體潑灑,最好2小時後換入1/3的新水以防缺氧。

2按每畝1米深的魚池用撲草淨150~200克,拌溼土撒於水綿上。

3施用市售滅藻類藥物。

3.微囊藻

微囊藻有銅綠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種類,多生長在有機質豐富的水體中,營浮遊生活,pH值以8~9.5為宜。

高溫季節水溫在28~32℃時繁殖快,生長旺盛,常常形成水華,肉眼可見,使水體呈灰綠色,其浮膜似銅綠色油漆,有臭味。

當養殖池塘中微囊藻形成水華時,夜間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並產生過量二氧化碳,很容易造成池塘缺氧泛池。同時,微囊藻死亡後分解產生的羥氨和硫化氫對水生動物有毒,可使魚、貝類等死亡。

防除方法:

1高溫季節魚池要常換新水。

2銅綠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兩種藻發生初期,每畝1米深的魚池可放養羅非魚500~1000尾。

3用硫酸銅溶液0.7~1.0克/立方米水體潑灑。

4 施用市售滅藻類藥物。

4.湖靛

湖靛又叫銅鏽水,它是藍藻類大量繁殖而形成的,也可稱之為微囊藻。

一般在早上9-10點前浮於水面進行光合作用,能佔去整個魚池水面,並有無數氣泡溢出水面,發出臭味。其後,隨著陽光增強,不斷下沉到中層,水面上則漂浮著一片黃而微綠色的死亡群體。

湖靛是一些藍藻在水溫較高和鹼性較大的水中大量繁殖,使水面呈一層翠綠色的水華或薄層。在魚池水中含氮量高、有機質多,水溫為28~30℃、pH值為8~9.5時,藍藻類就會大量繁殖,尤其是藍藻中的微囊藻大量繁殖即形成湖靛。

湖靛---這種微囊藻外面有層膠質膜包著,就連草魚、青魚、鰱魚、鱅魚等魚吃了湖靛也都不能消化,因此影響魚的生長。

湖靛死亡後又產生一些有毒物質,毒物積累多了,不僅能毒死魚類,據說牛羊飲了這種水也能被中毒。此外,當藍藻大量繁殖產生湖靛微囊藻時,也會導致魚的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系統失靈,興奮性增加,急劇活動,痙攣,身體失去平衡。

防除方法:

1微囊藻繁殖季節,經常加注清水,不使水中有機質含量過高,同時注意水的pH值的調節,可控制微囊藻的繁殖。

2每立方米水體用0.7~1克硫酸銅全池撥灑,能有效地殺死微囊藻。施藥後應開啟增氧機或加注清水,以免魚浮頭。

3在清晨藻群體上浮水面時,撒生石灰粉,連續2~3 次,基本可把它殺死。

4生物控制:試驗證明20克以上的羅非魚能夠吞食並消化微囊藻(其他幼小魚類均不能消化微囊藻),起到抑制微囊藻繁殖和淨化水質的作用。

5使用殺滅藍藻的藥物。

5.青泥苔

青泥苔屬絲狀綠藻,消耗池中的大量養分使水質變瘦,影響浮遊生物的正常繁殖。青苔它既消耗魚池中的溶氧,又對魚類生長起阻礙作用。且當青泥苔大量繁殖時影響魚苗活動,魚苗常被亂絲纏繞致死。

青苔的危害:

⑴青苔大量繁殖後消耗了養殖水體中的無機鹽類,使池水中正常的營養物質代謝遭到破壞,水質變得清瘦。

⑵養殖前期魚苗太過弱小,青苔大量繁殖易導致苗種(包括蝦蟹)被纏繞進食困難最終被纏繞致死。

⑶青苔死亡分解後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引起水質發黑、發臭,水體中溶解氧含量偏低導致水生動物中毒死亡。

⑷青苔大量繁殖與養蟹池中的水草爭奪水中營養易導致水草生長緩慢。

防除方法:

1每立方米水體用0.7~1克硫酸銅全池撥灑。

2每畝水面用50千克草木灰撒施,使其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3每畝用食用級石膏5公斤,加水調製成漿狀,向全池潑灑,並對青苔多的地方適當多潑些。一般在潑灑2日後,魚池中的青苔便會消失,且在短時間內不會再生。

4施用市售滅藻類藥物。

△內容源自水花魚,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池塘浮遊藻類培養關鍵技術節點
    培藻能夠提高池塘溶氧、吸收絡合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同化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調節酸鹼度、培育枝角類、橈足類、輪蟲等浮遊動物,為苗種提供優良餌料、增強養殖動物抗病力、抑制有害藻類、底生絲藻繁殖、營造良好水色和合適透明度等等。培藻的目的是將有益藻類培養成優勢種群,構建一個平衡穩定的藻相。影響培藻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藻種、光照、營養、溫度、酸鹼度、水體硬度等等。
  • 魚蝦苗的關鍵餌料——浮遊動物的培育全解
    從事水產養殖,池塘裡的浮遊動物是魚蝦苗的天然餌料,不僅給魚苗補充全面的營養,還維持著水體的生態平衡。浮遊動物和藻類一樣也是屬於水體中的微生物,水藻是整個水體環境中食物網的頂端,而浮遊生物靠攝食水藻,經過培養生長以後,形成第二營養級,供魚苗食用。
  • 池塘氨氮、亞硝酸鹽簡析和綠藻組合案例分享
    我們施的氮肥、有機肥,池塘裡蝦蟹吃剩的餌料(飼料、冰鮮魚、菜餅、豆子、麥子等)、蝦蟹糞便,以及死亡腐敗的水草等,在池塘水體有益微生物(複合菌群)的作用下,都會被轉化成容易吸收的營養成分從而被藻類或水草利用。而一旦水體中有益微生物、藻類不足或水草活力差,水體中的營養成分不能順利的被藻類和水草利用,就很容易被有害微生物轉化成氨氮和亞硝酸鹽,造成各種水質問題,導致蝦蟹上草、爬坡甚至脫殼不遂出現死亡。
  • 池塘浮遊動物您知多少?
    浮遊動物的種類與運動特點:養殖池塘水體中的浮遊動物由輪蟲類、枝角類、橈足類和原生動物組成,它們的大小依次分別為:小於0.2毫米,0.2-0.6毫米,0.3-3毫米和0.5-5毫米。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如輪蟲、橈足類和枝角類等浮遊動物同浮遊植物一樣都是魚蝦等水產養殖動物不可缺少的天然活餌料。浮遊植物為滿足其光合作用的需要,隨著光照的變化白天上浮、夜晚下沉的垂直運動現象會非常明顯,而小型植食性浮遊動物為滿足其攝食的需求,也會表現出晝夜隨著浮遊植物白天上浮、夜晚下浮垂直運動規律。
  • 小小的水藻拯救地球
    「這種小氣泡正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Rebecca White指著新墨西哥州人工池塘裡幾個勉強可見的小氣泡說然而,在這裡大量的池塘漩渦中,有上百萬升喜鹽的微擬球藻,在從下面泵上來的鹹水中,蓬勃生長。在藻類進入人們視野之前,農民們在這片土地上種植棉花,直到1973年。他們用來灌溉的井水變得過鹹,於是就只能任由它荒廢掉,再也沒有在上面種植過任何東西了。
  • 龍蝦池子內的浮遊生物較多,對龍蝦有沒有影響?
    浮遊生物主要包括兩大類,水藻和浮遊動物。 1,天然餌料:其中無論是水藻還是浮遊動物,都可以作為小龍蝦的適口的天然餌料,水藻主要是作為幼蝦和蝦苗的天然餌料,因為水藻營養價值豐富,而且規格很小,適合攝食能力和活動能力比較低下的幼蝦和蝦苗吃。
  • 池塘中浮遊動物的種類以及對魚類的不同影響
    3、水源是水庫、湖泊或其他已形成浮遊動物群落的水在這類水體中,池中的浮遊動物種數較多,與臂尾輪蟲、晶囊輪蟲同時出現的還有橈足類的無節幼體、疣毛輪蟲、巨腕輪蟲、三肢輪蟲、龜甲輪蟲和多肢輪蟲等,在枝角類中還有較多的象鼻溞、秀體溞和船卵溞等。
  • 對蝦單養池塘浮遊植物群落三大結構特徵
    對高位池浮遊植物優勢種的調查,發現高位池的藻相完全取決於養殖場在引水時所處海區的浮遊植物種類與數量,優勢種有波吉卵囊藻、小球藻、透鏡殼衣藻、小席藻、鞘絲藻、小顫藻、鐃孢角毛藻、柱狀小環藻、細小橋彎藻、扁多甲藻等,蝦池中勢種突出和單一,優勢種細胞數佔浮遊植物總量的49%~99%。
  • 池塘常見的幾種水色及水質調控技術
    一、池塘常見的幾種水色1.茶褐色水色這是養殖生產中理想的水色,池水浮遊植物以單細胞硅藻、隱藻為主,各種生物的組成比較平衡,而且生長旺盛,繁殖迅速,所以天然餌料的質量與數量都好,另一方面,由於溶氧高,生物的代謝廢物少。2.黃綠色水色這是養殖生產中第二種理想水色,池水浮遊植物以單細胞硅藻為主,綠藻次之。
  • 科普一下五種你常吃的鯉科魚類(2)——鰱魚
    當年美國從中國引進白鰱是為了清理池塘的水藻,因為這種魚主要食用水中的浮遊植物,而且食量很大(一天可以吃掉自己體重40%的食物),理論上講應該對清理水藻很有效,不過沒想到後來一些魚在洪水中逃散,逐漸擴散到美國的自然水系之中,這下子「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白鰱魚的繁殖能力太強了,每年能產300萬枚魚卵,而且作為外來物種,它們基本上沒有什麼天敵來制約它們的數量,於是泛濫成災的白鰱給美國人造成了困擾。
  • 原來池塘中浮遊動物對魚類有這種影響,我不是最後知道的
    由於很多種浮遊動物的分布與氣候有關,因此,也可用作暖流、寒流的指示動物。許多種浮遊動物是魚、貝類的重要餌料來源,有的種類如毛蝦、海蜇可作為人的食物。此外,還有不少種類可作為水汙染的指示生物。如在富營養化水體中,裸腹溞、劍水蚤、臂尾輪蟲等種類一般形式優勢種群。有些種類,如梨形四膜蟲、大型溞等在毒性毒理試驗中用來作為實驗動物。1、輪蟲類
  • 池塘常見不良水色及調節
    5.聞池水是否有異味 如果池塘中可聞到異味,如藍藻水華腥味、輪蟲等浮遊動物大量繁殖腥臭味、硫化氫、甲烷等有害氣體發出刺激性氣味。此時,應防止水質進一步惡化,造成損失。 6.測透明度 可用手掌粗略測定水的透明度。養殖用水適宜的透明度在20~40釐米之間。
  • 浮遊動物的定向培養
    為此人們開挖池塘,通過施肥來使浮遊植物大量繁殖,人工投餵餌料作為食物來源,利用各種菌類類分解池塘中的有機質,一方面也提供餌料來源,同時浮遊動物作為養殖環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人們也在不斷研究致力於浮遊動物的定向培養。      輪蟲是一類較為重要的浮遊動物,因其運動緩慢、大小適中、營養價值高而被廣泛應用,輪蟲被認為是淡水魚類最好的食物來源。
  • 赤眼鱒魚養殖,同一池塘應放養規格一致的同種魚苗,能更好的生長
    下面就隨小編看一下赤眼鱒魚苗培育技術吧!池塘的環境條件:池塘面積2~3畝,水深1.5~1.8m,淤泥深10cm左右;池塘是東西走向的長方形,長寬比為2∶1或3∶2;池底平坦,進排水方便;養殖用水以無汙染的江河、湖泊、水庫、溫泉水等為好;配備有增氧機、水泵等漁業機械。
  • 八種常見水產養殖水質!速來辨別你的池塘!
    對水產養殖者來說,池塘的水色是他們天天面對的,但如何根據池塘的水色和狀態來判斷水質的好壞,對於養殖者非常重要,也是進一步採取措施的關鍵。池塘的水色各種情況,有各種性狀和各種顏色,如何判斷根據什麼判斷,有沒有科學根據,答案是肯定的。
  • 池塘養魚幾種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池塘養魚幾種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方法2012-11-06 10:0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大豐市漁業科技入戶  2、魚病引起的浮頭  a、細菌性魚病引起的浮頭:養殖池長期不用消毒藥物,導致水體中大量的懸浮物及有害細菌粘附在魚的鰓絲上,引起魚的鰓絲呼吸不到水中溶氧而引起的浮頭,可用消毒的方法進行處理。  b、寄生蟲病引起的浮頭:如車輪蟲、斜管蟲等大量寄生在魚的鰓絲上而引起浮頭,常表現為暴躁不安,在池中狂浮,可通過向水體中潑灑殺蟲藥進行控制。
  • 水產養殖池塘中出現「渾水」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
    此種情況應及時處理野雜魚,未放苗的空池塘可使用市面上殺野雜魚的藥品或茶餅。放苗的池塘應選擇茶餅進行處理。二、池塘土質泥沙比例過高,岸邊無雜草形成的護坡系統。大雨過後,雨水衝刷池邊,導致大量泥沙進入池塘。
  • 關於池塘養魚需要注意什麼呢?以及需要什麼條件呢?來學習一下吧
    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池塘養魚要注意什麼呢?以及池塘養魚需要什麼條件呢?來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學習一下吧。一、池塘養魚池塘養魚又稱塘堰養魚或坑塘養魚,通常是指100畝以下的小水面養殖,其中包括人工開挖的魚池,加工修整的半人工池塘,以及天然形成的積水池。
  • 錦鯉飼養這些事,水草養護與預防清除水藻,小經驗分享
    哈嘍,觀眾朋友們,今天要講的是水草的養護與水藻的清除等內容,一起往下看吧。如何養護水草水草不光是錦鯉們打發時間的好玩具,又是錦鯉的生活小幫手。水草幫錦鯉們擋住了強光,還讓錦鯉在它的身上產卵。真是錦鯉的好朋友啊。可是這位朋友也是需要呵護與愛護的,如何才能做到呢?下面就介紹幾種辦法。
  • 水產養殖育苗對浮遊生物的利用和控制:浮遊動物必須有但不能多!
    水中浮遊植物多的原因大多是池塘的水體比較肥,細菌、有機碎屑(底部飼料殘餌)豐富而形成。一般魚類在幼魚階段都以浮遊生物為主要食料,人工餌料次之。浮遊植物是鰱魚類的天然餌料,鱅魚類終生都濾食浮遊動物。培水調水工作做得好的池塘,浮遊動物對細菌的攝食量如等於或高於細菌的量時,可以明顯降低魚類的生物性傳染病。水域中天然生長和通過施肥培育的浮遊生物是魚蝦的極好天然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