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迎來首位患者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王璐 陳明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5月21日早8:40,林奶奶通過北京協和醫院官方App,向心內科劉永太副主任醫師敘述自己的病情,這是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正式上線後的首位患者。

今年80多歲的林奶奶有20多年高血壓病史,長期口服降壓藥,近來血壓控制得並不理想,本該到醫院調整用藥,但因擔心新冠病毒感染一直拖延至今。

「請家屬和患者出示身份證和醫保卡並靜置到鏡頭前方,請把鏡頭對準患者,麻煩患者動一動右手,轉一轉頭。」劉永太對著屏幕說,

「平時患者血壓情況怎樣?」陪同林奶奶一起看病的女兒回答道:「平時高壓150,低壓110,這是在吃藥後的情況,要不要換其他的降壓藥?」

劉永太醫生在與林奶奶女兒視頻交流 (北京協和醫院供圖)

劉永太醫生通過醫院HIS系統查看了患者之前的病史、檢查結果和用藥情況,在仔細問診後,給出了控制血壓的治療建議,並在線開具了處方。幾分鐘後,藥師完成在線審方,藥物開具成功。林奶奶的女兒在App上留言評價:「非常耐心負責,給的建議很專業!」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帶領遠程醫學中心、信息管理處、門診部、醫保辦等多部門負責人共同見證了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首位患者的就診過程。林奶奶線上診療的順利完成,標誌著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正式上線,為「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摁下快進鍵。

北京協和醫院本次上線的科室是心內科、內分泌科,運行平穩後將逐步擴大至全院各臨床科室。不同於網上諮詢,網際網路診療能夠覆蓋患者複診的主要流程,支持在院病歷調閱、在線問診、檢查檢驗開具、處方開具、電子病曆書寫等功能。而且,採用網際網路診療的北京醫保患者可在線進行網際網路複診費的脫卡直接支付;值得一提的是,醫院設計的全方位身份核驗流程也確保了患者實名就醫和信息安全。

北京協和醫院的網際網路診療系統還支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可存儲互動形式,無障礙、「零距離」實現醫患溝通。在專科醫生開具處方後,還有臨床藥師實時在線審方,為患者合理用藥再上一把「安全鎖」。醫院後續還將實現「點對點」藥物配送,讓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全方位、全流程體驗協和醫院優質診療服務。

據了解,可通過醫院官方App預約「線上診療」的患者均為複診患者,即半年內曾在北京協和醫院就診的患者。這是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制定的措施。網際網路診療活動指由醫療機構使用本機構註冊的醫務人員,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直接為患者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和家庭醫生的籤約服務。

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預約就診系統放號時間為每天15:30可查詢第7天的線上醫師排班,16:00可預約第7天的號源;當日預約掛號截止時間為上午號源9:30截止,下午號源14:30截止;在一個線上診療單元內,同一患者最多可預約兩個不同科室(亞專業)號,同一科室(亞專業)可預約一個號;7天內同一患者最多可預約4個號(已掛號後退號也計算一次掛號)。

線上診療醫事服務費統一為50元/人次;僅支持App線上退號,就診日前一天16:00後不予退號。因線上診療存在局限性,如醫師認為患者病情不適宜在線上進行接診,醫師有權利在接診後發起退號,建議患者線下就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患者方便了!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服務正式上線
    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了解到,北京協和醫院面向複診患者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已正式上線。此次上線的科室包括心內科、內分泌科,運行平穩後將逐步擴大至全院各臨床科室。北京協和醫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與網上諮詢不同,網際網路診療服務能夠覆蓋患者複診的主要流程,支持在院病歷調閱、在線問診、檢查檢驗開具、處方開具、電子病曆書寫等。更為便利的是,北京醫保患者可以在線進行網際網路複診費的「脫卡」直接支付。醫院設計的全方位身份核驗流程確保了患者實名就醫和信息安全。
  • 住院醫師規培 北京協和醫院是這樣做的
    在這種情況下,12月18日,第十一屆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住院醫師病例報告大會召開。情景再現8分鐘據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戴毅介紹,該會議主要是想為神經科青年住院醫師搭建展示臨床思維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年輕的住院醫們根據親身經歷的臨床病例,結合最新研究進展,在8分鐘內闡述臨床診療思路並對所述進行英文總結;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和其他醫院的專家們對臺上所述逐個進行提問和點評,並進一步抽絲剝繭,將臨床診治經驗分享給大家。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崔麗英介紹,作為住院醫年終考核的創新形式,經過十年的歷練,病例報告大會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臨床能力評價方法。
  • 北京市宣武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平臺上線 藥品快遞到家 刷醫保卡結算
    來源:北京日報在宣武醫院網際網路診療發藥窗口,配送人員為患者收取經藥師審核後的配送藥品。本報記者 方非攝近日,宣武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平臺正式上線,患者動動手指網上看醫生,點點屏幕藥品送到家,北京醫保患者還首次在家門口刷醫保卡實現醫保實時結算。36歲的複診患者劉先生成為宣武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平臺啟動後首位在家門口刷醫保卡的「網診」患者。
  • 大咖雲集 協同創新——第五屆華夏糖尿病診療與健康管理高峰論壇在...
    希望藉助醫聯平臺,將糖尿病診療及管理與網際網路醫院模式相結合,共同推動糖尿病診療模式的完善,推動慢病管理的創新發展。會上,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母義明教授、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郭立新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伍學焱教授、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邢小燕教授、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陳有信教授、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李延峰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焱教授、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高彥彬教授、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左亞剛教授
  • 北京協和醫院「普內科保衛戰」
    專科越來越專呼喚大內科回歸近年來,傳統意義上的內科已被細分為多個亞專科,包括腎內科、神經內科、心內科等,對於普通患者而言,去醫院掛號就診也似乎不再需要掛普內科。真的如此嗎?健康界調查了多家北京的二級以上醫院發現,只有協和醫院有普內科,其他醫院相關科室只有內科或綜合內科。
  • 患者招募丨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招募難治性垂體腺瘤患者
    患者招募丨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招募難治性垂體腺瘤患者 2018-03-12 1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協和醫院新造血幹細胞移植倉迎來首位出院患兒
    (湖北日報通訊員 陳有為 攝)湖北日報訊(通訊員聶文聞、陳有為、彭錦弦)8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兒科醫護人員為白血病患兒瑞瑞舉辦了一場出院儀式。經過50餘天的治療,瑞瑞目前造血功能恢復良好,符合出院標準。5月7日,協和醫院血液病研究所造血幹細胞移植新病區(移植倉)正式投入使用。瑞瑞成為該移植倉首位出院的患兒。
  • 北京協和醫院等合作解析新冠RNA複製酶結合瑞德西韋的結構並揭示其...
    5月1日,北京協和醫院張抒揚課題組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許葉春課題組以及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張巖課題組以Structural basis for inhibition of the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from SARS-CoV-2 by remdesivir
  • 華為助力宣武醫院打造一站式網際網路診療
    疫情之下,普通患者就醫形勢更為嚴峻,宣武醫院全力加速網際網路診療平臺的建設。2020年4月,宣武醫院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正式上線,將尋醫問診從傳統單一的面對面形式擴展到網上。和網際網路企業搭建的診療平臺不同,宣武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服務覆蓋了患者就醫的全過程,而不僅是簡單的問診。
  • 北京協和醫院核酸檢測能力迅速提升,日檢量已提升至四千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通過流程再造,北京協和醫院核酸檢測能力迅速提升,日檢量已經提升至4000例。北京協和醫院網站6月19日發布消息《北京協和醫院提升應急檢測能力,完成全院近萬人核酸檢測》稱,近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提出,要對包括醫療衛生機構從業人員在內人員做到核酸檢測「應檢盡檢」。
  • 北京首次發布93家大醫院「疾病分組」排名
    93家大醫院首試「疾病分組」大排名昨天,北京市2015年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上,市衛計委副主任毛羽通報對全市93家二級以上醫院DRG(疾病診斷相關組)評價結果。其中,綜合排名第一位的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第二至五名分別是北京協和醫院、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和天壇醫院。如何實現對這些醫院的「大排名」?
  • 協和醫院:超七成過敏原是食物,小麥製品是國人過敏休克主兇
    協和醫院:超七成過敏原是食物,小麥製品是國人過敏休克主兇 汪丹 段文利/北京日報 2016-09-19 09:15 來源
  • 成都博大泌尿外科醫院 11月28日北京協和醫院嚴肅教授蒞臨我院做...
    11月28日,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專家嚴肅教授蒞臨成都博大泌尿外科醫院,進行為期2天的會診及學術講座,為我院醫生團隊分享了眾多豐富的內容。
  • 北京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
    然而,北京協和醫院近日刊載在國際專業學術雜誌的一篇論文顛覆了這一「常識」。該論文公布了我國首例HIV抗體檢測為陰性,但經HIV「核酸檢測」為陽性確診愛滋病患者,這也是世界首例成人HIV抗體陰性愛滋病合併肺卡波西肉瘤病例。
  • 腦洞與規模全開 600位醫生參加北京協和神經科病例報告會
    2018年1月13日,第12屆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住院醫師病例報告大會於北京協和醫院教學樓裡召開。為培養更多神經科人才,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每年都會舉辦病例分享。據介紹,今年,報告大會在全國範圍內吸引了近600名醫生參與。
  • ...為罕見病診療打造樣板——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來自邢臺的戈謝病患者大寶(化名)今年剛滿11歲,5年前父母發現他的肚子越來越大,為了給大寶治病,父母帶著他幾乎走遍了所有醫院,「我們從村裡的診所轉到市醫院,又轉到省醫院,可是一直沒有檢查出來結果,最後到北京協和醫院才終於確診是戈謝病。」不幸的是,在去年年末,又一場「空難」降落在這個家庭頭上。
  • 北京國丹醫院高毓梅院長與世界對話傳遞精準治白診療理念
    北京國丹醫院高毓梅院長與世界對話傳遞精準治白診療理念 北京國丹醫院高毓梅院長與世界對話傳遞精準治白診療理念青少年患者越來越多,由於部分患者處於偏遠地區,缺乏合理的就醫理念以及經濟條件貧困,接受不到科學規範的治療
  • 打造中國罕見病診療樣板,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多地遠程會診架起戈謝病線上診療綠色通道來自邢臺的戈謝病患者大寶(化名)今年剛滿11歲,5年前父母發現他的肚子越來越大,為了給大寶治病,父母帶著他幾乎走遍了所有醫院,「我們從村裡的診所轉到市醫院,又轉到省醫院,可是一直沒有檢查出來結果,最後到北京協和醫院才終於確診是戈謝病。」不幸的是,在去年年末,又一場「空難」降落在這個家庭頭上。
  • 北京協和醫院有多牛?這位「掃地僧」的故事是真的!
    北京協和醫院又火了!在微博上,人們正在談論「北京協和醫院有多牛」,其中認證為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生「林大鼻醫生」的文章再添證明。(滑動查看全文)有的網友講述了一臺手術背後驚心動魄的決策過程,讚揚他們敢於探索的醫者情懷;有的醫生用的是多年積累之後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比如有位患者過敏很多年不知道什麼原因,到了協和才知道是萬分之一概率的某種藥物過敏;更多是各種看不好的疑難雜症,到了協和就像常見病一樣被看好……在上周發布的復旦醫院排行榜中
  • 第一批北京罕見病推薦醫院名單公布
    為使罕見病患者得到規範治療,保障患者醫療安全,北京市衛健委和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制定了《具備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所列疾病診治能力推薦醫院/科室名單(2018年)》。目前國家第一批121種罕見病目錄中,根據北京市患病人口規模及實際診療情況,每種疾病分別有2家至7家推薦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