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證實,旗下8吋晶圓代工生產線產能鬆動。臺積電雖然未說明相關產能鬆動的原因,但法人推測應與智慧型手機銷售疲弱、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淡季,加上高解析電視熱潮轉弱等市場行情有關,其中智慧型手機的指紋辨識、面板驅動IC和部分電腦管理晶片訂單開始下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0/393343.htm不過隨即臺積電就對外澄清,表示臺積電及其旗下的世界先進8吋晶圓代工生產線產能雖然未滿載,但也不錯。業界認為,臺積電的說法,意思是其實目前8寸晶圓代工產能鬆動的部分,以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為主,而非臺積電與世界先進等臺系廠。
實際上,上季度就有不少外資相繼出具報告指出,繼12吋矽晶圓需求鬆動後,原本缺貨的8吋矽晶圓也因重複下單後而造成產能出現鬆動。而近日臺積電證實,該公司8吋晶圓代工生產線近期已不再滿載,意謂原本排隊搶產能的熱潮消退。
8吋晶圓廠產能吃緊已經延續了四年,據李星從業界了解到的信息,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智慧型手機廠商從四年前開始推廣電容式指紋識別功能,並在手機攝像頭上啟動了多鏡頭升級,增加雙攝加強功能,導致行業在8吋矽晶圓廠與8吋晶片代工廠的產能擴產有限的情況下,需求增長幅度超過了行業產能擴產速度。
8吋矽晶圓主要用於電源管理晶片、面板驅動晶片、微控制器、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指紋辨識晶片等產品,應用範圍廣泛。同時在一些新設計的晶片定型之前,一般也會選擇成本較低的8吋晶片代工廠來流片;別外,一些訂單量達不到經濟規模的垂直行業晶片,或特種晶片,由於訂單規模不大,也會選擇成本更低,製程更有保障的8吋晶片代工廠來生產。
由於8吋晶圓的產能緊張延續了四年,期間為了爭奪排單產能,有些訂單在各個晶圓廠重複下單的情況也時時出現,導致行業需求很難得到準確的預計。因此上半年從矽晶圓廠和晶園代工廠都還在表示,8吋晶圓產品的訂單排單已經排到了二年之後,行業景氣將繼續延續二到四年。
實際上,受8吋晶圓廠產能緊缺的影響,多年來競爭激烈、單價低廉的顯示驅動晶片、觸控驅動晶片從去年開始受到晶圓廠的排單抵制相對嚴重,僅管業界為了爭取更多的產能,極力推出觸控顯示集成一體的TDDI的新品IC來去掉部分產能,TDDI觸控顯示晶片的供給仍然相對緊張,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直到今年9月份才得以緩解。
而前期造成這種8吋晶圓緊缺的最大原因,就是智慧型手機推動電容式指紋識別普及,為了能夠讓指紋識別的速度更快,準確度更高,晶片的面積就不能太小,所以指紋識別晶片十分吃產能。另外,當時電容式指紋識別面對的是億為單位的巨量市場出現,也讓行業一下子沒能在產能上跟進上來。
當緊缺的行情往下遊傳導的時候,不但會讓採購方出現重複下單搶產能的現象,也會讓通路商和客戶更有意願增加庫存囤貨,這樣層層的庫存累計下來,也很容易掩蝕掉真正的產能需求。
實際上上一輪半導體產業景氣周期出現過熱的跡象,不僅僅出現在8吋晶圓上面,由於智慧型手機在內存、電容式指紋識別、攝像頭COMS晶片的需求急劇增長,除了8吋產能緊缺擠壓原來的12吋晶圓產能外,12吋晶圓自身的產能也在前幾年出現了相對緊缺現象。
不過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增速放緩,首先是內存的需求增長快速停止,讓12吋的晶圓產能從今年初開始鬆動,產能開始富餘。而電容式指紋識別功能從去年蘋果推出iPhoneX後,受3D人臉識別取代指紋識別,以及全面屏推動下電容式指紋識別被屏下光學指紋所取代等影響,前置電容式指紋識別市場迅速萎縮,目前有幾乎會完全消失的跡象。
事實上,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電容式指紋晶片的訂單減少就很明顯了,但受到屏下光學指紋晶片的訂單補充,因此8吋晶圓的產能鬆動沒有正式的體現出來而已。
而隨著今年蘋果新的iPhone機型全系放棄前置電容式指紋識別功能,以FACE ID 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替代;另外安卓陣營也在全面屏顯示技術的推動下,新機型也幾乎完全放棄了前置電容式指紋識功能,要麼回歸成本更低的後置指紋識別,要麼以類似蘋果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替代,要麼採用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或者除了前置電容式指紋識別外,三者都用上,以表示自己的技術全面(技術不成熟)。
也就是說,智慧型手機行業差不多已經給前置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判了死刑。這從上市公司的動作也能看出一些苗頭來。主要給安卓陣營加工前置電容式指紋識別模組,並建了全球最大產能的歐菲光,前段時間就把前置電容式指紋識別生產線給拆解賣掉了。
有人會說不是晶圓廠不是還有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晶片訂單嗎?也對,不過李星從行業中了解的信息顯示,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晶片由於可以採用鏡頭聚光,晶片的面積可以做得比電容式指紋識別晶片更小,同樣的晶圓面積裡,所產出的屏下光學指紋晶片數量遠比電容式指紋識別晶片多。
不管怎麼樣,8吋晶圓廠在失去了前置電容式指紋識別晶片訂單後,加上其它生物識別技術對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的替代效應,8吋晶圓廠的產能富餘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也正如此,今年上半年還十分緊缺的TDDI觸控顯示晶片,到了第三季度供應緊張的局面就開始有所緩解,而從十月份開始,各大有TDDI觸控顯示晶片的廠商都開始快速出貨,並保證從十一月份起,就敞開供應市場,這說明從第三季度以來,8吋晶圓廠已經把爭取TDDI晶片作為下半年的主要任務來抓。
前兩年行業一直在等待TDDI觸控顯示晶片爆發,但是由於行業產能受限,成本也一直居不下,一直拖到現在才有轉機。不過隨著顯示屏的解析度往2K\4K上發展,TDDI觸控顯示晶片又開始在性能上受限於時間佔空比滿足不了,只能應用在1080P以下的產品上,未來的前景看起來也不是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