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粘液:一種尚未開發的潛在新抗生素來源

2020-12-05 中國水產養殖網

魚粘液:一種尚未開發的潛在新抗生素來源

出處:水生動物健康評估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9-04-07 21:03:00

作者:梁曉文&nbsp&nbsp&nbsp

(佛羅裡達州奧蘭多,2019年3月31日)隨著目前抗生素對耐多藥病原體的有效性下降,研究人員正在一些不太可能的地方尋找潛在的替代品。現在,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發現,在保護幼魚的黏液中,有一種細菌對已知的病原體(甚至是危險的微生物,如導致MRSA感染的微生物)具有潛在的抗生素活性。
&nbsp
研究人員今天將在2019年春季美國化學學會(ACS)全國會議暨博覽會上展示他們的研究結果。全球最大的科學學會美國化學學會(ACS)將在這裡召開會議,會議將持續到周四。它涵蓋了近13000個科學主題的演講。
&nbsp
&nbsp「對我們來說,任何可以提供新化合物的海洋環境中的微生物都值得探索,」該組織首席研究員Sandra&nbspLoesgen博士說。
&nbsp
據俄勒岡州立大學的Loesgen說,雖然在人類微生物群中已經發現了新的化學試劑,但是海洋中的類似物相對來說還沒有被研究。一種潛在的微生物金礦是覆蓋魚類表面的粘液。這種粘性物質可以保護魚類免受細菌、真菌和病毒的侵害,在微生物引起感染之前就將其捕獲。黏液還富含多糖和多肽,已知具有抗菌活性。
&nbsp
&nbsp「魚類粘液非常有趣,因為魚類所處的環境很複雜,」Loesgen實驗室的本科化學學生Molly&nbspAustin說,他進行了一些研究。「它們一直與環境接觸,接觸到許多致病病毒。」&nbsp根據Austin的說法,弄清楚保護魚類的粘液中的任何物質是否真的有助於保護人類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nbsp
來自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的合作者Erin&nbspPaig-Tran博士提供了黏液,這些黏液是從南加州海岸捕獲的深海和生活在水面的幼年魚類身上提取的。研究小組對幼魚進行了檢測,因為它們的免疫系統較不發達,鱗片外的黏液較多,可能比成年魚含有更多的活性細菌。
&nbsp
Loesgen,&nbspAustin和研究生Paige&nbspMandelare從黏液中分離並篩選了47種不同的細菌菌株。五種細菌提取物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三種提取物對人類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一種來自太平洋粉紅鱸魚粘液的細菌對MRSA和結腸癌細胞株表現出很強的活性。Austin現在正專注於研究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nbspaeruginosa),一種從這種魚身上提取的革蘭氏陰性細菌,以研究這種細菌製造的許多潛在的苯那嗪天然產物和抗生素。
&nbsp
雖然團隊成員對抗生素的新來源感興趣,但他們也在尋找其他方法來應用這些知識。例如,魚類粘液的研究還可以通過產生更好的抗生素來幫助減少魚類養殖中抗生素的使用,這些抗生素專門針對粘附在某些類型魚類上的微生物。
&nbsp
但首先,研究人員想要理解更基本的問題。例如,「我們甚至不知道健康的微生物群是什麼,」Loesgen說。她解釋說,目前還不清楚他們在魚粘液中研究的細菌是否是典型的微生物群落,是否在保護它們的宿主,或者這些細菌只是碰巧搭上了這些魚的便車。研究人員說,更多地了解健康魚類的微生物群落,以及太平洋環境因素如何影響它們,有助於為保護工作提供信息。
&nbsp
資料來源:
AAAS&nbspand&nbspEurekAlert!
PUBLIC&nbspRELEASE:&nbsp31-MAR-2019
Fish&nbspslime:&nbspAn&nbspuntapped&nbspsource&nbspof&nbsppotential&nbspnew&nbspantibiotics



(本文已被瀏覽 8179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 有望促進開發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英國《自然》雜誌28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稱,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 Nature:抗生素開發重大突破!新方法戰勝革蘭氏陰性菌的防禦機制
    2017年5月1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導他們如今知道如何構建一種能夠穿透革蘭氏陰性菌的分子特洛伊木馬,從而解決了一個幾十年來一直阻止著為越來越有耐藥性的細菌開發有效的新的抗生素的問題。
  • 新型抗生素的開發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研究者們發現,相比其它病原體而言,淋病奈瑟氏菌對於基於一氧化碳的毒性非常敏感,這就提示或許能夠利用一氧化碳釋放分子來作為開發抗菌療法的潛在候選分子。 這種新型的生物傳感器系統未來或許能夠用作醫療診斷中,尤其是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的快速檢測等,文章中研究者重點對人類血液中的四環素和鏈黴殺陽菌素進行了研究,Can Dincer博士指出,整個分析過程僅需10分鐘,基於本文研究結果,目前我們正在開發一種新型方法來確定人類機體分解抗生素的速度,從而就能夠在臨床上幫助確定每位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的劑量,當然本文中研究者開發的新型系統或為後期個體化抗生素療法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 Structure:科學家或有望開發抵禦超級耐藥細菌傳播的新一代抗生素
    ,2014年英國首相牽頭的一項研究就預測道,如果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沒有被有效遏制的話,在不到35年的時間裡將會有更多人死於抗生素耐藥性的菌株感染,而這要比癌症死亡更可怕,因此對於研究人員而言,開發新型抗生素來阻斷耐藥菌株的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麻省理工科學家用AI發現一種廣譜抗生素:可抗超級細菌
    有預測稱,要是沒有新的藥物開發出來,到 2050 年耐藥菌將殺死上千萬人,但過去幾十年間,新藥物的發現和批准都已放緩。長期以來人們的發現沒有脫離現有分子的限制,這時候需要新作用機理的化學分子。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利用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方法,從 1.07 億個分子中篩選出了一種廣譜抗生素,可抗結核菌在內的超級細菌。此前 AI 曾經用來輔助發現抗生素,而這次則是 AI 在沒有任何人為條件的前提下,從頭發現的新分子。2 月 20 日,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的合成生物學家吉姆 · 柯林斯(James Collins)領銜的研究,發表在《細胞》雜誌(cell)上。
  • Med Chem Commun: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人類淋病的新型抗生素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氧化碳釋放分子的治療效應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抗生素,該抗生素或有望用來治療性傳播感染的淋病,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Med.2014年英國報導大約有3.5萬名淋病患者,而且很多患者都是25歲以下的男性和女性,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一氧化碳釋放分子(CO-RMs)來靶向作用淋病奈瑟氏菌的「發動機艙」,一氧化碳是機體中產生的一種氣體,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一氧化碳能夠增強抗生素治療細菌性感染的效力。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一種被遺忘的抗生素的新特性
    近日,俄羅斯科學院生物有機化學研究所的一組科學家確定了從西伯利亞熊口中使用抗生素阿黴素的天然類似物的前景,並提出了批量生產的最佳方法。為此,科學家使用了近幾年來開發的深度功能分析(將細菌包裝成液滴)的方法。這項工作發表在《抗生素》雜誌上。該研究得到俄羅斯科學基金會(RSF)的支持。在現代世界中,抗生素耐藥性在全球範圍內擴散:「這是由於這些藥物的盲目使用。
  • 陳根:細菌發光新技術,助力更新抗生素開發管道
    因此,迫切需要更新抗生素開發管道,開發新技術來優化抗生素治療。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感染尤其令人擔憂,因為這些微生物複雜的雙膜細胞膜提供了對抗抗生素的保護。對這些細胞中抗生素轉運的定量理解對藥物開發至關重要,但由於缺乏合適的研究技術,對這些細胞中抗生素轉運的定量理解依舊困難重重。
  • 新型抗生素或可解決細菌耐藥性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在研究一類從前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的細菌,從而希望找對新的抗生素資源。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上的一項研究中,這個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小組報告了他們最新的突破進展。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生素有望解決細菌耐藥性難題。
  • 研究人員在蠕蟲腸道微生物組發現一種很有前景的新抗生素
    現在,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種微小的寄生蠕蟲體內發現了這種武器。截止到目前的老鼠實驗證明這是有希望的。開發新藥打敗細菌,細菌進化產生抗藥性,繼續開發新藥打敗細菌,細菌又繼續進化產生抗藥性......而當這個循環過程出現斷裂的時候人類就會被置於不利的境地。我們知道,開發新藥是一個耗時耗力的過程,而細菌進化出抗藥性的速度卻比人們能趕上的還要快,現在甚至還出現了對所有已知藥物都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 抗生素耐藥性新機制研究最新進展(第1期)
    抗生素耐藥性產生新方式doi:10.1371/journal.pbio.2000631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對抗生素敏感的細菌當它們的周圍有足夠多的耐藥性細胞表達一種抗生素滅活因子時,也能夠存活下來。
  • 港媒:香港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抗生素 或可抵抗「超級細菌」
    香港一所大學的細菌學家們稱,他們開發出了一類功能強大得足以使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包括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失效的抗生素。MRSA是指廣泛存在於醫院、療養院甚至全球各地城市的列車和公共汽車內的一類具有基因獨特性的細菌,它們引起多種難以治療的感染。
  • 抗生素、微生物汙染成水環境新挑戰
    原標題:抗生素、微生物汙染成水環境新挑戰   隨著全球抗生素使用量持續增加,各種新研發的化學品進入生態環境循環中,給傳統的汙水處理和中水回用、自來水處理系統提出新挑戰。在30日於南京閉幕的第15屆國際水協會(IWA)水與汙水前沿技術大會(LET)上,抗生素、微生物等水體新型汙染物引起了各國與會專家的關注。   水處理成抗生素耐藥性傳播潛在途徑   美國維吉尼亞州理工大學艾米·普魯登教授說,從目前情況看,汙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已成為抗生素耐藥性傳播的「潛在關鍵途徑」,這要求人們採取綜合性的防範策略和措施。
  • 環境工程|自然水環境中抗生素的汙染現狀、來源及危害
    因此,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容易導致其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進入環境,進而造成環境汙染、危害生物體健康。目前,世界諸多地區的自然水環境中已檢測到抗生素的存在,它們對環境中生物體造成的潛在不利影響已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視,相關研究已經展開。本文綜述了近幾年國內外不同地區的自然水環境中抗生素的汙染狀況,同時分析了抗生素出現在環境中的主要來源。
  • 100%臨床有效 廣譜抗生素新藥2期臨床
    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Waltham市的Entasis Therapeutics是一家專注於發現和開發新型抗菌產品的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近日,Entasis公布了其抗生素組合療法ETX2514SUL在多國進行的2期臨床試驗的積極頂線成果。
  • 「中安在線」新開發「自然光碟機動」催化劑可高效降解水體抗生素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與東華大學蔡冬清教授合作在光催化治理水體汙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工作為解決水體環境中抗生素的汙染提供了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相關成果被環境催化領域權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接收發表。
  • 新方法讓抗生素合成不再漫長,有望避免耐藥性問題
    英國《自然》雜誌23日發表的一項藥物研究最新成果,美國團隊報告成功完成一種模塊化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新抗生素將有望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研究顯示,利用該方法合成的其中一種化合物對細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藥菌株有效。科學界認為,遏制耐藥性感染增多趨勢需要新的抗生素。但過去30年裡,僅有非常少量的新抗生素被開發出來。
  • 提取上千土壤樣本的細菌DNA發現新抗生素
    科技日報電 據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誌11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報告稱,美國科學家通過提取土壤細菌DNA並測序,從中發現一類新抗生素。新抗生素被命名為Malacidins,能夠殺死許多多重耐藥並引發疾病的細菌,甚至包括引起大鼠皮膚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抗生素本質上是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作用,會干擾其他細胞的發育功能。目前科學界認為,遏制耐藥性感染增多趨勢需要新的抗生素。
  • 抗生素耐藥死結有望解開!科學家用「樂高模塊法」合成新抗生素
    眾所周知,抗生素的耐藥性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最緊迫的公共威脅之一,全球每年有數以十萬計的人死於耐藥菌株感染。開發一種新的抗生素,平均需要十幾年;而菌類大範圍對一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則往往只需要兩三年。現在,這一死結有望解開。
  • 一周科技精選|科學家玩發現新抗生素、月球和火星的土壤可以種植蔬菜
    他們發現,大腦整體神經興奮性對動物壽命有決定性的影響,而一種名為REST的蛋白是其中關鍵的調節因素。 前延點評:REST蛋白(抑制元素-1-沉默轉錄因子)即可以抑制某些基因的表達。諸如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化的老年人腦中,神經細胞皆喪失了REST蛋白。因此在設法提高REST水平、減少興奮性神經元活動,「將有助於研究人員尋找延緩人類衰老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