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一架新加坡航空公司飛機在新加坡樟宜機場跑道滑行。(新華社發,鄧智煒攝)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記者楊舒怡)一份22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國際航空市場近期呈現新特徵:越來越多旅客拖到「出行前最後一刻」才訂購機票,並且單程票比往返票受歡迎,國內航線比國際航線受歡迎。
調查表明,各國面臨新冠疫情不斷調整邊界管控、隔離觀察等防疫措施,這意味著民眾出行計劃可能受擾亂,需要退訂或改籤機票、調整旅行線路甚至放棄旅行。
天巡網主要為消費者提供各航空公司機票價格比較和訂票服務。公司高管休·艾特肯告訴路透社,該網站的訪問量最近數月減少60%至70%,這與新冠疫情重創旅遊業有關。
天巡網22日發布報告說,從最近數月的國際航空市場看,越來越多消費者不再像往年那樣儘量提前預定機票,而是推遲下單時間,以免行程被迫取消時承受退訂機票的損失。
報告說,各國消費者近來購買機票時往往青睞單程票而非往返票,同樣是由於擔心突然遭遇「封城」等情況而被迫退票。
此外,各國民眾在搜索旅行目的地時,對國內目的地的搜索頻次明顯高於國外目的地。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是由於民眾考慮到邊界管控、出入境隔離14天等防疫措施,擔心日程安排被打亂甚至被迫滯留國外。不過,多國新冠疫情緩解後,海外目的地在天巡網的搜索熱度有所回升。
報告還說,多國6月開始逐步結束「封城」,這些國家消費者的短途旅行需求隨之上升,在天巡網對「不超過一周的旅行」項目的查詢次數明顯上升。6月以來,全球民眾對這類旅行的查詢次數比去年同期增加大約20%。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將持續多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該協會會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認為,航空業先前經歷過數次危機,都不及新冠疫情衝擊嚴峻。
為扭轉業績下滑的局面,各國航空公司紛紛出招,例如把客機改造為貨機、推出「起落同一機場」的新型觀光遊項目,取得不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