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財政部發行了40億歐元主權債券,其中5年期採用溢價發行,票息0%,發行收益率為-0.152%,首次實現負利率發行。然而,就算是負利率發行,可債券卻被搶購一空,出現五倍認購情況!
你可以這麼理解:你和別人借100元到期後只還99元,然後還有一大批人搶著借錢給你,神奇吧!為什麼會這樣?今天我們就和投資達人一起聊一聊負利率的主權債券。
中國在歐洲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其中5年期的利息為負的0.152%,可依然被被搶購,為什麼會這樣?
下文內容來源於答主(部分內容有刪減):大道無形我有型、墨香、深度價值投資圈、每天學點價值投資、財寶君、資管裕道人等。
先說說主權債券是什麼?
主權債券是由政府支持的機構在國際市場以外幣形式所發行的債券,發行對象為外國投資者。這次財政部發行的歐元主權債券即是歐元區以外的國家發行的以歐元計價的債券。
簡單點說就是中國政府給在國外給外國人發的國債。
再說說負利率發行意味著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借錢給別人不但沒利息拿,還會倒貼。比如說這次的主權債券,5年期7.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152%,如果你購買了,5年之後你不僅僅沒有利息,反而你的本金也要損失一部分。
那些瘋搶負利率債券的都是傻子嗎?當然不是。
在經濟低迷期,銀行存款可能需要支付保管費,歐洲央行目前存款利率是-0.5%,收益還不如負利率的國債。而相對於投資風險更大的領域,購買主權債券更為避險。
另外,雖然我們的債券利率是0%,但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債券利率比我們的更低。
美債利率即將降到零,日本和歐盟早就是負利率了。今年5月份英國發行的國債收益率為-0.003%。9月以來,受歐洲二次疫情暴發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歐元區國家國債收益率再度下行。11月18日德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76%。
目前歐洲各國債券收益率處於創紀錄低位,中國發行的7.5億歐元五年期債券為投資者提供的實際利率為-0.15%,比基準的中間掉期利率-0.45%高出0.3個百分點,比通常被視為安全避風港的5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高出約0.61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財政部的債券發行,使大型機構投資者有機會獲得比歐洲債券更高的收益率,因此,中國在歐洲發行40億歐元主權的債券依然被搶購。
一方面是對手自己不靠譜。由於歐洲疫情反覆,國際投資者預期歐元利率還有進一步下行空間。另一方面就是我們靠得住。中國是全球唯一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發展成績和前景是全球有目共睹的。
其實,不單是在國外發行的外幣債券被搶購,人民幣債券也一直被關注,富時羅素上個月跟隨摩根大通公司和巴克萊將它們納入其旗艦指數。
由於經濟復甦和被動的資本流入,人民幣債券將受到長期的支持,根據數據計算,外國投資者已經連續六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達到3萬億元的歷史新高。在三大金融平臺納入部分在岸中國債券後,中國固定收益市場一年內將有1400億美元的外資流入。
買負利率的債券也不一定意味著會虧錢
而且,買負利率的債券也不一定意味著會虧錢的。這就要從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說起。40億歐元主權債券的-0.152%屬於債券的票面利率,只是名義利率而已,並不直接等於真實收益。其實很多人購買了債券之後不一定持有到期的,他們更看重的是資本利得,就是壓注利率會繼續往下走,假如未來政策利率進一步下跌,投資者就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賣出這個債券,那麼就可以賺取裡面的價差了。現在持有一個負利率債券就是有利可圖的。
除此之外,負利率債券還有其他盈利的辦法,就是利用匯率。例如,去年瑞士發行了負利率國債,之後瑞郎對其他貨幣升值,雖然利率上有所損失,但匯市的收益注意彌補債市的虧損。因此,如果歐元對人民幣升值的話,其中的收益一定程度也可以抵消掉負利率的損失的。
有投資達人就認為我們更應該仔細考慮一下,將來中國的利息趨勢是怎樣的,將來的資產投資機會還多不多?
A: 「個人認為中國的銀行利率下降是毫無疑問的事情,無論是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為了推動註冊制科創板的實現,為了推動整個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穩定,利率的下降,甚至到零幾乎是毫無懸念的事情,所以如何去把握住那些賽道比較好,有穩定的分紅預期的股票或者其他投資產品是一件值得我們深思的事情,特別是中國的老齡化將到來,直接關係到我們的養老質量,中國離負利率的時間,我們不知道,但是中國的利率下降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