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西北野戰軍正式成立,是以原陝甘寧野戰集團軍為基礎組建起來的,成立之初西野下轄只有2個縱隊兩個旅總兵力2.6萬人,而當時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閃擊延安的兵力,就有15個旅14萬人,雙方的軍事實力根本就不成對比,為了充分調動國民黨軍,減緩延安的壓力,西野以一部兵力出擊隴東。
胡宗南為了調動我軍出擊隴東,特意以5個旅佯裝主力運動,實際上早已被我軍識破,早在戰役開始之前,我軍就已經決定不與敵人正面硬拼,而是放棄延安。這樣一來,西野就能夠放開手腳,充分調動主力,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而胡宗南此時卻還在沾沾自喜,在得知我軍出動以後,立刻將這5個旅劃入進攻延安的計劃中。
但殊不知,當時西野的目標就是打擊這一部敵人的兵力,需要明白的是,西北戰場不比中原以及華東戰場,該地區溝壑縱橫,事實上根本不適宜大兵團調動,胡宗南調動這5個旅去進攻延安,只是地圖上隨手一畫,但是實際情況卻被子午嶺所阻擋,還必須要繞路才可以。
3月初國民黨軍第48旅作為誘敵先頭部隊佔領合水,與此同時,旅長何奇接到胡宗南的命令,要求他火速撤回,並前往寧縣。本來按照戰前商量的計劃,撤回是必然,因此何奇也沒有太過驚訝,畢竟作為黃埔六期畢業生,後來還曾在陸軍大學進修過,因此何奇具有相當的軍事素質,在召集部下商量以後,何奇帶著這一個旅走西華池鎮退回寧縣能節省大量時間。
不過由於何奇所率領的這一路並非是整個戰略的核心位置,因此何奇整體都有些心不在焉,何奇斷定,我軍在得知延安可能被進攻以後,一定會撤離隴東回援延安,到時候他們這一路誘敵的軍隊也會處於絕對安全之下,而西華池鎮本身在西北算是一個富裕的小鎮,何奇一到這裡,就忘記了自己身處戰場環境,在當地肆意劫掠起來。
可事實上是當時我軍的偵查已經摸到了西華池鎮附近,並得知了守軍整體防禦處於鬆懈狀態,為了給撤離延安爭取時間,西野決心集中1個縱隊兩個旅的兵力,吃掉何奇的48旅,並伺機轉向關中,負責寶為你延安,可笑的是何奇居然還一無所知,針對自己可能的處境,並沒有做兵力上的布置,直至戰役打響以後,才慌忙布置。
何奇陣前觀察的時候,不慎被機槍打中聲望,副旅長全面接管了48旅指揮抵抗,並報告胡宗南。胡宗南立刻派出援軍馳援的同時,令48旅固守,為了擋住我軍進攻,國民黨軍竟然要火炮無差別攻擊城內,導致了民眾無辜被炸傷,民房部分被摧毀。
由於西野在攻入西華池鎮之前,也沒有做好布置,導致突入城中的部隊又被敵人趕了出來,而48旅本身有屬於國民黨軍的精銳,火力猛烈,我軍在吃了不少的虧以後,終因敵人援軍靠近而不得不撤離,雖然取得了殲敵1500多人的戰績,但自身同樣傷亡了1200多人,特別是城中的老百姓也大受其害,戰後我軍整體接受批評,並做出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