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I原油期貨價格暴跌40%,從21美元/桶跌到13美元/桶,價格這麼低為什麼中國不趁機把沙特的原油買光?存起來以後用?最近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創下了歷史性的記錄,既出現了-37美元的負值價格,也出現了一日暴跌40%的極端情況。我們為什麼不大力購買這些原油呢?原因有幾個:
1、最近兩個月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下跌
受疫情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從2月20日開始就一直下跌,以WTI原油期貨價格來說,在2020年1月8日價格還高達65美元/桶,而到了2月20日,WTI原油期貨價格就跌到了54美元/桶,而到了3月31日,更是跌到了20美元/桶的價格,誰曾想,在4月21日,WTI原油期貨價格最低跌到了6.4美元/桶,在20美元/桶的基礎上又跌了百分之六七十!
原油期貨價格在2個月時間內迅速暴跌,這種程度是歷史上未有過的,下跌速度太快了,而終端的銷售速度是趕不上原油的降價速度的,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儘管降價了,但是三桶油還是虧損的。因為原油價格一直降,但是反過來看你就是每次在前面買的都買貴了。
這個事情就好比是買房子一樣,如果房價是一路下跌的,那麼你會發現買房子的人總是虧損的,因為除非他在整個下跌的周期中能夠買在最低點,否則一定是帳面虧損的,因為後面價格又降低了,那麼也就是說你前面買貴了。而反過來,如果房價一路上漲,那麼你啥時候買都是對的,因為買賣完後價格又漲了,你不就帳面浮盈了嗎?
2、需求減弱國內的存儲空間有限
在這一波國際原油下跌的過程中,導火索就是疫情導致需求的減弱,在我們國內,一季度國內成品油的銷售下滑20%以上,要知道我們國家每天要消費1300萬桶左右的原油,那麼在一季度的消費減少了20%以上,意味著每天至少減少了260萬桶,三個月時間就是90天,那麼減少的消費就是2.34億桶。
哪怕我們是保持原來正常的購買速度,那麼這些多餘的量都需要巨大的存儲空間,但是問題是我們當前的存儲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了,而在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以後,我們也在購買,連國際郵輪的價格都大幅上漲。下面是4月1日的一則新聞:
大規模的供應過剩和沙特供應激增,使從中東到中國的航線的超級油輪價格周一躍升到每天18萬美元。船舶經紀公司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這比上周中旬的日租金9萬美元的價格高出一倍,而上周五的日租金為12.5萬美元。
關鍵是現在這些油輪即便是價格暴漲,但是數量也幾乎沒有了,很多貿易商都租賃了這些超級油輪作為海上的浮動存放地,以期未來油價回升的時候可以賺一筆差價,但是問題是國際油價一直在跌啊,4月21日甚至最低跌至6.4美元桶。油輪也不多了,各國的存儲空間也快到極限了,如果下個月減產的協議實施還不能解決供需問題,那麼這些產油國國內的存儲也將耗盡,恐怕也得面對不得不被動減產/停產的局面。
今年這種行情,發生什麼都有可能,美股四次熔斷讓我們開了眼,這次國際原油暴跌,甚至出現負值,這都是將來要進金融教科書的案例!
況且,如果我們有無限了船運能力和存儲能力,那麼趁低價掃貨當然是可以,但是如果我們有如此巨大的購買能力,國際油價也不會跌成這樣。說到底正是因為國際上沒有如此巨大的購買能力,導致短期內供應大大高於需求,才導致國際油價不斷創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