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沙俄的囚徒困境為何走向了集體最劣解?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本文來自 國泰君安證券。

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全球公共衛生事件擴散之下,國際原油市場剛剛度過了其至暗時刻。

其實從上個月底開始,國際油價已經開始跌跌不休,但直到3月9日才達到極致——單日最大下跌幅度超過30%,創出了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以來的最大跌幅。

不過此次的下跌並非來自真刀實槍的戰爭,而是兩個石油大國之間的博弈和困境——即使知道合作是最好的選擇,但雙方仍堅定拒絕。

沙特和俄羅斯的囚徒困境,緣何走向了一個集體最劣解?而對於全球最大的石油需求國中國而言,油價暴跌又究竟是喜是憂?

01「囚徒困境」下的集體最劣解

回顧歷史,2008年以來的原油價格快速下跌主要有4次。

在正常情況下,當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後,全球各個原油生產大國會坐下來協議減產,用調節供給的方式來提振油價。

譬如2018年12月國際油價暴跌後,OPEC就曾與俄羅斯聯手籤署減產協議,確保油價企穩回升。

然而隨著美國通過頁巖氣革命實現了能源自給,並開始不斷蠶食沙特和俄羅斯的原油出口市場份額後,這一平衡被逐漸打破。

2020年3月7日,一個原油歷史上註定會被銘記日子,俄羅斯拒絕了OPEC額外減產150萬桶/天的提議,而作為反擊,沙特宣布提高產量,將在4月將石油產量提高至約1000萬桶/日,未來可能提升至1200萬桶/日水平。

同時,沙特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宣布進一步下調4月份的官方銷售價格,掀開了一場「自殺式價格戰」。

從短期來看,我們認為原油價格陷入了供給和需求的雙殺局面,下跌趨勢確定。

短期原油價格的反轉主要取決於兩點:

1、地緣政治事件。如沙特及俄羅斯放棄價格戰,重建減產聯盟;或川普對沙特施壓停止價格戰等。

2、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出現拐點,壓制原油價格的情緒預期消失。 而長期來看,原油的價格走勢,仍取決於供需基本面的變化。

02 供給端:全球原油產能正在放緩

為什麼我們認為沙特正在進行一場「自殺式」的反擊?

沙特的經濟結構對石油依賴度極高,而隨著油田儲量的逐步消耗,沙特在轉型新經濟和走賣油的老路之間其實不存在真正的選擇。

然而,從雞生蛋蛋生雞的角度來講,沙特想要轉型新經濟所需的資金,暫時還需要從賣油得到。

可現實情況是,隨著油價在低位徘徊了長達五年時間,沙特高油價時期積累起的外匯儲備,已經消耗了一半有餘。

因此,由於沙特財政狀況已經不斷惡化,所以儘管短期OPEC發動了價格戰,但長期來看,油價不可能長期跌破沙特作為核心產油國的盈虧平衡點,否則其外匯儲備會被快速消耗。

此次沙特增產的核心目的,還是驅趕高成本產能退出市場,同時迫使俄羅斯等國重新合作減產,為油價的回升打好基礎

而供給的另一端,非OPEC的產能增速正在放緩。

考慮到衰減情況,2020年非OPEC國家產能約有150萬桶/天增長(不包括非常規產能),主要是2010~2014年高油價時期投資的一系列項目進入投產尾聲。但2021年,預計非OPEC項目國家的產能增長僅有2020年的一半水平。

從國別來看,2020年貢獻產量的國家主要為美國,巴西,挪威,加拿大,俄羅斯及蓋亞那。

以美國頁巖油公司為例。

到2023年,美國將有2400億美元的長期與能源生產有關的債務到期,至少約90%與頁巖油有關,其中相當一部分於2019年底到期。

預計美國頁巖油業或需要付出相當於90億桶頁巖油的產能才能還清全部的債務,而這相當於目前10年的產能。

債務壓力增大與債券融資的能力下滑,極大的約束了頁巖油企業的資本開支,從而對頁巖油未來的產量增長造成消極影響。

不過短期來看,由於原油價格下跌,頁巖油企業面臨債務壓力以及現金流的壓力,可能會通過加速完井,消耗庫存井的方式也去增加原油的產量,反而對原油的供給端帶來更大的壓力。

此外,我們注意到,除了頁巖油的債務壓力以外,頁巖油的衰減率近年來重新上升,而這可能是頁巖油企業面臨著地質開採問題的信號。

由於頁巖油企業的生產活動集中在permain盆地,過密的油井排列和甜點區消耗可能導致在不開採新產區的情況下頁巖油油層壓力減小,產量增速下滑。這一趨勢的具體時間點目前無法判斷,需要保持持續跟蹤。

考慮到頁巖油企業2020年面臨長期債務壓力,通過低油價來清洗頁巖油產能,也可能是俄羅斯拒絕減產協議的原因之一。

俄羅斯財政部稱,俄羅斯能夠承受石油價格在6-10年內維持在25-30美元/桶的水平。國家財富基金超過1500億美元,可以在長期低油價情況下動用。

儘管這不一定真實反映了俄羅斯的財政狀況,但確實體現了俄羅斯打價格戰的決心。

03 油價暴跌對中國的影響:不利於金融穩定,有利於節省開支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國際油價若繼續按照當前的價格運行,幾乎所有石油生產國都將受到波及。

在這場「三國殺」中,目前誰也不肯讓步。

油價是否還會繼續下跌,這取決於產油國,尤其是美、俄、沙特三國是否在減產協議上能否達成一致。

3月18日,OPEC聯盟還將召開一場聯合技術會議,繼續商討有關問題:如若減產協議達成,油價或許會快速上升;若仍未達成一致,國際油價或將繼續低位運行。

至於油價暴跌對中國的影響,國泰君安宏觀團隊認為,總體不利於金融穩定,但有利於節省開支並提供政策空間。

首先,油價大跌會打擊石油出口國的財政收入,導致石油美元回流,從而對全球流動性和資本市場形成壓力。而油價大跌震動全球資本市場,主要國家股市若出現持續調整,也會從情緒上影響我國資本市場。

不過,因為中國是石油淨進口國,油價下跌將減少中國支出,增加經常帳戶盈餘。估計經此一跌後,中國將節省1100億美元開支,佔GDP的比重是0.78%。

另外,原油價格大跌還將降低交通成本,有利於控制我國的PPI和CPI。按照全年油價40美元計算,我國2020年PPI要比之前預計低4個點,為-4.1%;CPI要比之前預計低0.3點,為3.7%。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油價暴跌對中國經濟的好處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實現,但對金融風險的影響卻是立竿見影的,因此預計央行的寬鬆政策也會以超出市場預期的速度到來。

相關焦點

  •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2016年03月16日 15: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綜合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如下:有兩個共同犯罪的囚徒被警察抓住了,但是警察卻缺乏足夠的證據指控他們所犯的罪行
  • 博弈論:為何人善總是被人欺?從囚徒困境看人性邏輯怪圈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依然舉例博弈論中的經典悖論——囚徒困境來說明這個問題。至於為何要用囚徒困境來說明這一問題,我們後續會提到這個經典悖論中的適用性和普遍性。01囚徒困境: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原則我們假定有兩個犯罪嫌疑人共同作案。
  • 一文讀懂囚徒困境
    其解讀方式是這樣的:最左邊是局中人1(本例中為囚徒甲),最上邊是局中人2(本例中為囚徒乙);左邊的「拒供」「供認」是局中人1的策略,上邊的「拒供」「供認」是局中人2的策略;從圖3-1贏利表中可發現,如果兩個囚徒都拒供,則每個人判0.5年;如果兩個囚徒都供認,則每個人判3年。相比之下,兩個囚徒都拒供是對大家來說最好的結果,都供認則是最糟糕的結果。
  •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
    今天我們來講博弈論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模型,叫做囚徒困境。兩個人因盜竊被捕,警方懷疑其有搶劫行為,但未獲得確鑿證據可以判他們犯了搶劫罪,除非有一個人供認或兩個人都供認。即使兩個人都不供認,也可判他們犯盜竊物品的輕罪。
  • 如何利用囚徒困境,讓選擇的利益最大化?
    唐寂看了一眼電視,答道:「是囚徒困境。」2. 囚徒困境2.1「囚徒困境」理論簡介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極具代表性的例子。非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者損失的總和不是零,區別於零和博弈(例如「你」贏就一定「我」輸的對賭),是一種合作下的博弈。
  • 漢和資本:投資中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也存在於很多其他的領域中,例如商業競爭中企業降價可以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但是行業出現價格戰則會影響所有行業內企業的利益;例如發生危險的時候,對於個人而言以最快的速度從大樓內跑出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每個人都以最快的速度衝出大樓則會導致通道的堵塞,甚至發生踩踏,反而會增加群體受傷的風險。
  • 油價為何暴跌到負數 兩大「元兇」致美油史上首次跌到負值
    原標題:油價「史詩級」崩盤,每桶-37美元!暴跌300%,兩大「元兇」致美油史上首次跌到負值再一次見證全球商品期貨的「血雨腥風」。北京時間4月21日凌晨2時30分,WTI 5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收報-37.63美元/桶,每桶暴跌55.90美元,跌幅305.97%,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
  • 合作的真相(重複囚徒困境的探討)
    博弈論中有個非常經典的案例叫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遊戲中,有兩個對策者,他們可以選擇:合作或者背叛,每個人都必須在不清楚對方選擇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的選擇。不論對方選擇什麼,背叛總比合作收益要高。所謂困境是指,如果雙方都選擇背叛,其結果比雙方合作要糟,個人最優策略卻是集體最糟策略。
  • 中美關係陷入囚徒困境,一旦積怨開始,就沒完沒了了
    無可爭議的是,中美關係陷入了囚徒困境。為何會這樣子呢?水哥此前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為什麼中美合作會那麼難》,此時此刻,重發於此,以饗諸位。山雨已來,大勢難擋。「合作」語出《國語·晉語三》:「殺之利。逐之,恐構諸侯;以歸,則國家多慝;復之,則君臣合作,恐為君憂。不若殺之。」按照字面的理解,指共同創作;共同從事;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達到共同目的;聯合作戰或操作。
  • 小米和華為的囚徒困境
    華為和小米,一個是最有實力的國產手機廠商,一個是發展最為迅速的手機品牌。最為業界看好的兩家公司,最近再次瘋狂掐價,動作令人眼花繚亂,劍鋒所指甚是明顯。 小米和華為在價格上的死拼讓我想起了囚徒困境的博弈問題,描述如下: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有罪。
  • 《博弈與社會》: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博弈與社會》: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  內容簡介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基於個體理性的決策常常與集體理性相衝突,導致所謂「囚徒困境」的出現,不利於所有人的幸福。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走向合作共贏?本書用博弈論的視角給出了答案。
  • 如何突破生活中的囚徒困境?
    突破囚徒困境只有一種方法:所以有人的行為都應該符合集體理性。哪些事是我麼生活中的囚徒困境?每天到了下班時間還不肯走,怕準點走了留給領導的印象不好,所以都要僵持一會兒且爭做不是第一個走的人。囚徒困境就是為了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而出現的不合理的選擇和行為產生的困境。囚徒困境的最初版本原來是這樣的兩個囚徒。警察給了他們三個選擇:A、都坦白,每人判5年。
  • 「囚徒困境」在商戰中的應用,竟然還可以這麼玩?
    其解讀方式是這樣的:最左邊是局中人1(本例中為囚徒甲),最上邊是局中人2(本例中為囚徒乙);左邊的「拒供」「供認」是局中人1的策略,上邊的「拒供」「供認」是局中人2的策略;四個單元格是雙方策略的組合情況(本例中每人有2個策略,策略組合就為2×2=4(種)),每個單元格即一種策略組合;
  • 你我皆是深陷在囚徒困境中,怎麼逃出去?
    明明我們按照協議選擇【黑】,他們要是選了【紅】,立馬加5分,如此大的利益為何要放棄?一人質問帶起一波人的懷疑,也沒有人站出來進行強有力的反駁,大部分人很快有了共識,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針,也就是剩下三輪一直選【紅】。假如對方使詐選【紅】,那就一起得負分,若對方遵守協議選【黑】,我們得5分。這樣的策略下,對方得不到一點便宜,當然,自己也贏不了。
  • 囚徒困境與溢出效應是怎麼回事?
    第一個是「囚徒困境」,這是博弈論中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我們姑且把它當一個故事來看,故事中有兩個囚徒。他們犯事被捕,被分別關押在兩個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間,接受嚴厲的審問。警方暫時沒有證據給他們定罪,提出他們誰先主動交代就能得到釋放,同時還會有舉報獎勵。兩人都知道彼此抵死不認最後都能得到釋放,那麼他們會選擇一起合作對抗警方嗎?
  • 睿智的設計師已經洞悉了「囚徒困境」,而你呢?
    01楔子今天的這篇文章要從《「良有方」將走向何方?》講起。有個朋友留言批評良子不應該「指責」有些號為設計師發聲維權。好吧,我先道個歉。03烏合之眾大家抵制不買房,房價就暴跌,大家屏住不要低價掛靠,那麼價格會暴漲,
  • 油價暴跌 美國海上鑽探公司Diamond Offshore申請破產
    【電纜網訊】美國承包鑽探公司Diamond Offshore已申請破產,其債務為26億美元,原因是能源行業因油價暴跌而遭受重創。 周一公布的法院文件顯示,總部位於休斯敦的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 Inc.周日在休斯敦提交了破產申請書,理由是經濟下滑加劇了俄羅斯和其他主要生產國之間最近的油價戰。
  • 囚徒困境模型
    本文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囚徒困境,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囚徒困境指兩個囚徒被抓後,選擇相互背叛還是忠誠的博弈問題囚徒困境的實驗:囚徒AB被抓後,信息不相通,警察告知對方,互相指控,雙方都判5年;互相沉默,雙方都判2年;一個指控一個沉默,
  • 囚徒困境——這才是人性!
    今天分享心理學裡經典的:「囚徒困境」遊戲,也被稱為「囚徒二難」或者「囚徒博弈」。這是一個鬥智的遊戲,往往做到最後,卻是一個兩敗俱傷;或者一方大勝,另一方全輸的結局。這就是人類內心最深處的自私。「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故事加以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
  • 從「囚徒困境」現象談企業競爭情報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
    囚徒困境反映了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的矛盾。   在這個博奕中,兩個博奕方對對方的可能得益完全知曉,並且各自獨立作出策略選擇。每個博奕方選擇自己的策略時,雖然無法知道另一方的實際選擇,但他卻不能忽視另一方的選擇對自己得益的影響,因此他會根據對方兩種可能的選擇分別考慮自己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