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科學普及對國家的創新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根據國務院批覆,每年5月的第三周為「科技活動周」。在2020年科技周到來之際,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人教·快樂讀書吧領讀課」科技周專欄,一起來聽聽專家為你講述有趣的科普知識。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跟著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高登義老師一起探秘水汽通道吧!
少年讀者朋友們:
你們好!
我叫高登義,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是《探秘水汽通道》這本書的作者。
這本書的主題是探秘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水汽通道。雅魯藏布大峽谷不僅是世界第一大峽谷,而且被中國科學家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首。她的美不僅在於她的風光,更在於她的科學美!在於她把印度洋的暖溼空氣年復一年地向青藏高原內地輸送,造就了有「西藏江南」美稱的藏東南。
少年讀者們,如此神奇美麗的地方,想必你們已經躍躍欲試地要去親近她、探索她了!
好吧,讓我們一起走進神奇美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
我們走進她,不僅是好奇她的美麗與神奇,更重要的是學習科學家如何發現她奧秘的思想和方法。要知道,科學家論證她為世界第一,發現她的風光美與科學美,那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奮鬥才取得的。
因此,閱讀這本書,要抓住三個重點問題。
第一個問題,科學家為什麼要在這裡進行水汽輸送觀測考察?這本書告訴讀者,之所以選擇雅魯藏布大峽谷作為觀測點,是科學家多次從衛星雲圖資料中發現了那條從印度洋到青藏高原的長長的雲帶,是科學家從亞洲植被分布圖中發現了沿著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河谷的特殊自然帶分布,他們懷疑,那裡可能是西南季風輸送水汽進入青藏高原的通道。在通過閱讀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讀者可以體會科學家提出科學問題的方法。
第二個問題,何時何地在大峽谷科學考察?科學家主要是根據研究題目的要求,選擇西南季風最強的夏季,在雅魯藏布江河谷中建站觀測。
第三個問題,在實踐中如何學習科學家認識世界的思想和方法?這本書的寫作角度,是科學家帶領學生去雅魯藏布大峽谷建站、觀測,青少年讀者將自己代入到書中學生的身份當中,邊讀邊思考,自然可以領會科學考察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少年讀者們,請調動起你們的好奇心,抓住這些重點問題閱讀這本書,相信一定會有較大的收穫。
《科學家帶我去探索叢書》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展現了我國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宏偉藍圖和堅強決心。綱要中指出,公民的基本科學素質包括:「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科學家帶我去探索叢書》涉及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三大科學領域的內容。在這套叢書中,每一冊書有一個具體的研究主題,敘述了一位或一組在某一科學研究領域內有成就的科學家圍繞研究任務展開的科學考察或科學研究活動,揭示了一個科學問題的真實探究過程。書中以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為線索,依次介紹科學考察或科學研究活動的科學設想、前期準備、考察或研究過程、分析方法、研究成果等,使讀者了解科學研究選題時如何提出的、科學家怎樣做準備、在考察或研究中如何做記錄、怎樣分析資料形成研究成果。
「科學家帶我去探索叢書」是一套純原創的、全部取材於中國現代科學家科學研究的、培養少年兒童科學素質的科普圖書。本叢書首次全部從中國現代科學家中取材,特別是選擇一批有成就的中青年科學家,使讀者能夠看到我們身邊的、活生生的科學家與科學團隊。本套叢書一方面使讀者能夠理解,在現代中國,科學研究是一個通過努力人人都可以從事的職業;同時,也向公眾展示了積極進取、勇於奉獻、以苦為樂的現代中國科學家形象。讀者從中認識到科學並不神秘,科學研究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從而使讀者理解科學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