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底斯山發現謎一樣化石,專家經過研究,竟不知道它是什麼生物的

2021-01-10 歷史店

在地球上,很多山脈中都保存有古老的動植物化石,它們不僅是科學家們研究古生物的標本,也更是我們認識地球的絕佳方式。然而在無數古生物化石中,也有很多是科學家們無法解釋的,比如專家們在岡底斯山脈發現的一種奇怪化石,直到現在都不知道什麼動物。究竟是什麼樣的化石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21年6月,美國生物學家卡爾斯教授和兩名助手,跟隨一支地質勘測隊深入岡底斯山脈進行考察。岡底斯山脈位於我國西藏南部,全長約1100公裡,最高海拔約7095千米,其第二主峰便是藏區聖山——岡仁波齊,也是卡爾斯教授一行人的目的地之一,試圖尋找遠古生物留下的化石,採集岡底斯山脈的地質數據。

考察隊經過3天地跋涉,抵達了一處冰雪覆蓋的山坳,於是就準備在此展開研究工作。巧合的是,卡爾斯教授和助手扒開了覆蓋的冰雪之後,竟發現了很多保存完好的化石,經過仔細觀察後確定是恐龍化石,畢竟2億年前的岡底斯山還是平原,後來和印度板塊撞擊才隆起。卡爾斯教授欣喜萬分,來不及細看就將所有化石都收集起來,準備帶回實驗室再進行深入研究,但卡爾斯教授卻沒有意識到,後面還有更大的驚喜。

考察結束之後,卡爾斯教授帶著恐龍化石回到了美國,急不可耐地向自己的好友及同事「炫耀」此行收穫。在實驗室裡,卡爾斯教授對化石逐一進行清洗和檢查,當他從箱底拿出最後一塊化石時發現它很奇怪,與他所認識的恐龍化石截然不同,不僅沒有明顯的骨骼紋路和形態,而且整體的樣貌也一點都不像恐龍化石。

卡爾斯教授經過測量,它長約13釐米,放在手掌上要略小一圈,為扁平結構,中間是圓形,邊沿帶有鋸齒形狀的裂紋,這究竟是什麼生物呢?卡爾斯教授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也一無所獲,於是就將這塊奇怪的化石拿給自己的同事看,但是大家看完後都直搖頭,表示從未見過,甚至說卡爾斯教授發現了一個新物種。

後來卡爾斯教授又請教了業內的古生物學家,有些人推測是遠古時期的一種單細胞生物,即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物種,形成於距今30億年前,通常會聚合在一起形成細胞集落,再經過上億年時間的作用就形成了如今化石的模樣。至於它是什麼單細胞生物,古生物學家們還無法確定,畢竟時間太久了,而且數量也很少。

另外還有人推測,是遠古時期的貝類生物。我們都知道,貝類是軟體生物,因此化石也就不會有骨骼。從這件奇怪的化石形態來看,它上下就像是對稱結構,如果從中間畫一條對稱軸,剛好可以摺疊過來,就如同我們現在常見的貝類生物一樣,而中間的凸起就是貝類的肉體,但不過這種推測尚且需要科學的鑑定。

在幾億年,甚至是幾十億年前的地球,存在著豐富的生物種類,或許比我們今天還有豐富多彩,但隨著地球環境的改變,以及小行星撞擊地球破壞了穩定的生物圈,便造成大量的物種滅絕,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恐龍就是受害者之一。如今,科學家們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已發現了數以萬計滅絕了的動物或植物,而卡爾斯教授經發現的奇怪生物化石,或許就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生物種類,至於是什麼或許是永久的謎團了。

大自然是偉大的造物者,在漫長的時間裡孕育出紛繁多樣的生命物種,讓我們這顆藍色星球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希望在將來,科學家們能發現更多奇異化石,不僅可以揭開遠古時代的風貌,讓我們對地球也有更深的了解。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焦點

  • 岡底斯山脈,誰才是青藏高原真正的「王」?
    看過《不見不散》的人都知道,葛優葛大爺在電影裡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炸開一道口子,把印度洋的暖風引進來。先不說炸開喜馬拉雅山脈可不可行,就算你炸開了,暖溼氣流還是進不來,因為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部,還平行坐落著一條巨型山脈——岡底斯山脈。
  • 研究利用植物化石揭示青藏高原中部4700萬年前存在亞熱帶森林
    化石是生物與環境在漫長地質時期協同演化的產物,因而是探討高原生物多樣性演變歷史以及高原形成過程的關鍵證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共同組織「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古生物科考隊,聯合國內外多家科研院所,經過5年的大量野外工作及相關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中部4700萬年前存在亞熱帶森林。
  • 埃迪卡拉發現「謎」一樣化石,專家用60年時間,才搞清它真實身份
    在埃迪卡拉南部地區,考古專家們曾發現一塊奇怪的化石,對於這塊化石上的生物,生物學界一直頗有爭議。直至60年後,它的真面目才被徹底揭開,被世人所知。此時問題出現了,這塊神秘的化石上的生物究竟是什麼?有專家認為,從外形來看,這種生物很可能是一種巨大的蘑菇,也就是所謂的真菌屬,至於現今為何難以找到如此體型巨大的蘑菇,完全可能是與地球上氧氣濃度變低有關。不過有專家不同意此觀點,在他們看來,化石上的生物更類似於海洋動物,因為其表面紋理與現代某些海洋生物如出一轍,其作用是能夠更穩、更快地遊動。除此之外,也有專家提出了該生物是某種植物葉子的理論,認為其是遠古芭蕉樹葉的某一部分。
  • 1500萬年南酸棗化石被發現,經過研究,發現它與現在的棗真有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棗是一種很常見的食物,它不僅物美價廉,還營養豐富。近日,官方發出一條消息,考古專家們發現1500萬年的南酸棗化石,經過研究發現,它竟與現在的果實有不相同之處,但不同之處是什麼呢?幾千年前的南酸棗和現代又有什麼不同,估計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出來,畢竟你我都是現代人,無法體驗古人的生活,但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考古專家在發掘古代遺址時,竟發現了古代南酸棗的秘密。
  • 歷史今日:科學家發現喜馬拉雅山竟是「無根之山」
    1994年4月10日,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竟類似空中樓閣,沒有一般山脈所應有的巨大山根,這成為青藏高原山脈研究的未解之謎。據參加國家「八五」攀登計劃「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環境變遷與生態系統研究」項目的科學家們實地考察發現,地球上最高的陸地、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的幾條巨大山脈,幾乎具有同樣的缺少山根的特點。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世傑介紹,「山根」是指巨大山脈因重力作用而穿透地殼深入地球溶巖,也就是地幔的構造部分。
  • 研究人員在鯊魚化石中發現史前飛行爬行動物的遺骸
    今年年初,英國樸次茅斯大學的博士生 Roy Smith在梳理一抽屜鯊魚化石時,有了一個令人驚奇和激動的發現:一種生活在6000多萬年前的飛行爬行動物的遺骸。Smith在檢查英國兩個博物館收藏的鯊魚鰭刺化石時,注意到一些碎片中含有神經孔。鯊魚鰭刺沒有這些,所以Smith意識到有些碎片和其他碎片不一樣。
  • 史上最妖孽的古生物,完整化石上千塊,發現60多年但身份仍是謎!
    經過千百年的研究,科學家也將它們進行了分門分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動物的身份依然是古生物學家們的未解之謎,比如「塔利怪物」。塔利怪物和旋齒鯊、怪誕蟲那樣的妖孽需爭論百年才確定的造型不同,它是實實在在地將自己造型擺在古生物學家的面前,反而令古生物學搞不清它到底是什麼東西。而塔利怪物從發現到現在已有60多年歷史,其身份仍是一個謎,因此它也成了古生物學家們的一個噩夢。而且這個謎,仍在繼續!
  • 研究發現:2000多萬年前西藏岡仁波齊盆地海拔不到3000米
    新華社南京1月11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該所研究人員合作,通過植物化石分析,發現西藏岡仁波齊盆地在2000多萬年前海拔尚不足3000米。這一發現為研究青藏高原南部的隆升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 貴州甕安生物群發現「特殊」化石,破解了先有雞,先有蛋的難題
    前不久,文物專家給出答案:先有蛋。在清理貴州甕安生物群的過程中,專家們發現一個小化石,而通過研究後,他們破解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難題,那麼,這個小化石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李耀煌新作《大海裡長出來的山》獲著作權證
    7月27日,國家版權局發布公告,給我市李耀煌原創完成的科學著作《大海裡長出來的山》頒發著作權證。這是李耀煌繼《長成於海洋的山的年輪》《地球古海蝕地貌研究》《探秘古海岸》《揭開恐龍大滅絕之謎》後獲得的第五張著作權證。據悉,《大海裡長出來的山》也是擇上述著作之精要而成的一本書。
  • 科研人員發現藍田生物化石群 多細胞生命起源上推
    從外表看去,那座山很普通,根本看不出來,這座山的石頭裡埋藏了生命起源的大秘密。其實,袁訓來也是偶然中才發現那些沉睡了6億多年的化石。「其實在藍田鎮找化石,1994年就有古生物學家在做。但大家把焦點都放在當地一條國家級公路邊上,因為不能破壞公路,所以每次尋找都是『小打小鬧』,找不到多少化石。」而這次,研究人員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把「焦點」放在公路對面的山上,結果收穫多多。
  • 化石收藏家發現一枚奇特化石,至今無法破解,它到底是什麼?
    作者:勵生眾所周知,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等物體在地下經過漫長的地質變化後,形成和石頭一樣的東西,像恐龍化石就是古代大型動物恐龍的骨骼形成的,除了恐龍化石外,我們還發現了三葉蟲化石、貝殼化石以及魚化石等等。
  • 科學家發現一枚奇怪的化石,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它究竟是何方神聖
    在經過幾十億年的演變後,地球的面貌由滄海變成桑田,又從桑田變成滄海,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地球也經歷了幾大時代,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特徵。年代的久遠性,使得人類對研究「地球上曾經存在過什麼生物以及地球原來的面貌」增加了難度,但也不是無章可循。如今,人類對這些問題的研究一般是藉助地質勘探、化石研究等方式。
  • 布爾吉斯山發現「怪誕蟲」,竟分不清頭尾,國內專家揭開這個謎團
    化石是大自然的饋贈,讓我們能深入地了解地球和遠古的生物種類,但在此過程中科學家們也遇到了諸多困難。比如,美國科學家曾在布爾吉斯山發現了「怪誕蟲」,竟分不清它的頭尾和正反,直到半個多世紀之後才被我國考古學家成功破解。「怪誕蟲」的背後究竟藏有什麼奧秘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從頭揭秘吧。
  • 布爾吉斯山發現「怪誕蟲」,竟分不清頭尾,國內專家揭開這個謎團
    化石是大自然的饋贈,讓我們能深入地了解地球和遠古的生物種類,但在此過程中科學家們也遇到了諸多困難。比如,美國科學家曾在布爾吉斯山發現了「怪誕蟲」,竟分不清它的頭尾和正反,直到半個多世紀之後才被我國考古學家成功破解。「怪誕蟲」的背後究竟有藏什麼奧秘呢?
  • 化石專家萬元買到假化石
    小瞿是一個化石愛好者,平時就喜歡收集這類東西。昨天,他在化石網上發布了一張帖子,詢問自己買的化石究竟是不是真的。  什麼是化石,什麼是好化石,很多人並不明白。為此,記者專門走訪了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向專家求教化石鑑定的方法。
  • 西樵山藏蟲管化石?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數千萬年歷史的古火山,同時也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製造場,被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最近,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向記者報料稱,早前他帶領地質專家前往西樵山一帶考察時,意外發現多枚疑似古人類曾使用過的石器上還保存著古生物化石。
  • 「傑巴」舞動岡底斯山脈 幸福蕩漾神山聖湖
    阿里將大力發展紅色遊、文化遊、風景遊、生態遊、朝聖遊、星空遊等新型旅遊業態,著力打造「世界第三極」旅遊品牌,建設岡底斯國際旅遊合作區,推動阿里文化旅遊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 世界著名化石遺蹟 北極發現熱帶海龜化石
    這具被命名為「二連巨盜龍」的恐龍化石,體長約8米,站立高度超過5米,體重大約為1400公斤,體形可與世界著名的暴龍類相比。專家認為,「二連巨盜龍」具有許多與鳥類相似的特徵,這一新的重大研究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對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的認識。對於新發現的這一恐龍種類,專家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長羽毛、有喙但沒有牙齒的最大型似鳥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