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產精鹽批量生產之先河;面對國內純鹼奇缺,英國公司獨霸我國純鹼市場的局面,衝破重重阻力,費盡心血研製生產出「紅三角」牌純鹼,後又創辦制酸工業。他不僅注重民族工業發展,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工業強國理論,為中國民族化學工業奮鬥一生,其創業經歷跌宕起伏,可歌可泣。他就是1883年(光緒九年)10月,生於湖南湘陰東鄉一個書香門第的範旭東。
範旭江6歲時父親去世,家境貧寒,全靠母親做針線活養家,自幼從姑母學詩書,後入館學八股試帖,很是反感,曾說:「八股文章代聖賢立言,我有主見應由我儘量發揮,要我偽裝聖賢來說話是不可能的。」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籤訂,條約喪權辱國,國人無不痛心。在其後的維新運動中,範旭東致力其中,受到很大影響,為今後實業救國奠定了思想基礎。1900年,範旭東參加漢口唐才常起義失敗,隨兄赴日流學,後考取京都帝國大學化學系。回國後,範旭東被北京政府派往歐州考察鹽務,次年回國,向政府提出改革鹽政建議,未被採納,於是決定親自操刀,在鹽務署的支持下,集資5萬元,創辦久大精鹽公司,1916年在6月在唐沽設廠,8月正式投產,產品商標「海王」,範旭東任總經理。1916年,第一批國產精鹽運往天津銷售,揭開了中國鹽業史上嶄新的一頁。
一戰暴發後,歐亞交通幾乎中斷,純鹼供應斷絕,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一些食品業和用鹼工業,由於買不到純鹼而被迫停產或倒閉。1917年,吳次伯等人試製純鹼成功,經人介紹與範旭東商談辦廠事宜。然而英國在華卜內門鹼業公司仗勢刁難,英國滙豐銀行要挾財政部將用鹽制鹼特許權獨給英商卜內門公司,此時吳次伯也反悔。面對嚴峻的形勢,範旭東毅然親自北上招股,決心辦廠。
1917年10月,北洋政府批准永利原鹽免稅,並通令在永利廠址百裡內,不得再設同類廠。1918年11月,永利制鹼公司召開成立大會,招募銀元40萬,範旭東被董事會推選為總經理。範旭東上任伊始,即面對外國資本家技術封鎖,改進生產設備缺乏資金,股東紛紛退出等諸多難題,永利一時陷入困境。
範旭東待人真誠,求賢若渴,為了擺脫困境,1921年,他派陳調甫赴美考察,並請他在美國物色人才,以高薪先後聘請了留美化工專家侯德榜和美國工程師李佐華。經過幾年技術鑽研,終於解決了大規模製鹼的一系列技術難題。永利於1924年8月開工生產,但生產出來的鹼紅黑相間,像鍋鏽一般,耗資160萬的純鹼生產線被迫停工。範旭東身在難中,卻臨危不懼,立即做出派人出國學習、借用久大精鹽資金,裁減人員三項決定。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英國卜內門公司見永利公司受挫,想方設法予以吞併。由於範旭東的有力還擊,吞併未成。1925年8月,反動政客郝鵬為了籌措軍費,策劃綁架了範旭東,並索贖金13萬元之多。範旭東被救出後,失聲痛哭,感嘆在中國辦工業實在太難。
侯德榜在美國幾經周折,終於查明新鹼失敗的原因,在於燥鍋品質太差,並買了新乾燥鍋回國。1926年6月,永利廠重新開工,日產純鹼30噸以上。1926年8月,「紅三角」牌純鹼參加在費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一舉獲得金質獎。卜內門公司不甘心在中國被永利取代,又使出降價拋售手法,永利更大幅降價銷售,迫使卜內門公司請求談判,卜內門公司扼殺永利陰謀破產。
永利成功後,範旭東又開始著手創辦制酸工業。1929年1月,範旭東給實業部打報告,提出了以2000萬元發展純鹼、硫酸、合成氨、硝酸等工業的計劃。1933年11月,範克服重重困難,正式呈文政府備案,承辦硫酸錏廠。1937年2月,南京硫酸亞廠竣工,首次試車成功,日產硫酸錏250噸,硝酸40噸。範旭東興奮地說:「中國基本化工的另一支翅膀生長出來,從此海闊天空,聽憑中國化工翱翔。」
七七事變後不久,天津、唐沽淪陷,永利鹼廠等被日本佔領。八一三事變,日軍進攻上海,範旭東組織南京硫酸錏廠全體員工趕製軍需炸藥,支援抗戰。日軍三次轟炸南京硫酸錏廠,範旭東有組織地把部分人員、主要機器設備遷往內地,有的笨重設備不便轉移,則拆下投入長江,不為敵用。後在四川省犍為縣岷江畔建設新廠,試製成功新法制鹼。1940年10月,範旭東親自到美國購設備,回國途中,因日本攻佔香港,範被困香港,直到1942年3月才得以脫險回到重慶,真是九死一生。
1945年9月,主席在重慶桂園招待產業界人士,高度讚揚了範旭東等人為化學工業所做出的貢獻,並表示歡迎他到解放區開辦工廠。1945年10月1日,範旭東病倒,3天後不幸病逝,享年62歲。
範旭東有句名言,叫做「事業的真正基礎是人才。」他大力提倡科學救國,對科研工作極其重視,親力親為。1945年初,範旭東與美國華盛頓進出口銀行商約借款千萬元,欲繼續做大民族工業,可謂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一生都在致力於民族化學工業。範旭東是中國重化學工業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