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測序揭示肺泡中毛細血管類型的分化

2020-11-26 科學網

單細胞測序揭示肺泡中毛細血管類型的分化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7 22:46:16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Ross J. Metzger、Mark A. Krasnow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肺泡中毛細血管類型的分化。相關論文於2020年10月14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使用單細胞分析來闡明了肺泡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細胞類型、發育、更新和進化。研究人員發現,肺泡毛細血管是呈馬賽克狀的;與沿肺泡排列的上皮相似,肺泡內皮由兩種混合的細胞類型組成,具有複雜的「瑞士奶酪」樣的形態和獨特的功能。

 

第一種細胞類型,被稱為「aerocyte」,專門用於氣體交換和白細胞運輸,並且是肺部特有的。另一種稱為gCap(「普通」毛細血管)的細胞類型專門用於調節血管舒縮張力,並在毛細血管穩態和修復中起幹/祖細胞的作用。兩種細胞從雙能祖細胞發育而來,逐漸成熟,並且在疾病和衰老過程中受到不同的影響。

 

這種細胞類型的特化在小鼠和人的肺之間是保守的,但是在鱷魚肺或烏龜肺中卻沒有發現,這表明它是在哺乳動物肺的進化過程中出現的。肺泡毛細血管中細胞類型特化的發現改變了人們對健康、疾病和進化中氣血屏障和氣體交換的結構、功能、調節和維持等方面的了解。

 

據介紹,在哺乳動物的肺中,每個肺泡周圍都圍繞著看似均勻的毛細血管網,形成了廣闊的呼吸表面,氧氣通過該呼吸表面轉移到血液中。

 

附:英文原文

Title: Capillary cell-type specialization in the alveolus

Author: Astrid Gillich, Fan Zhang, Colleen G. Farmer, Kyle J. Travaglini, Serena Y. Tan, Mingxia Gu, Bin Zhou, Jeffrey A. Feinstein, Mark A. Krasnow, Ross J. Metzger

Issue&Volume: 2020-10-14

Abstract: In the mammalian lung, an apparently homogenous mesh of capillary vessels surrounds each alveolus, forming the vast respiratory surface across which oxygen transfers to the blood1. Here we use single-cell analysis to elucidate the cell types, development, renewal and evolution of the alveolar capillary endothelium. We show that alveolar capillaries are mosaics; similar to the epithelium that lines the alveolus, the alveolar endothelium is made up of two intermingled cell types, with complex 『Swiss-cheese』-like morphologies and distinct functions. The first cell type, which we term the 『aerocyte』, is specialized for gas exchange and the trafficking of leukocytes, and is unique to the lung. The other cell type, termed gCap (『general』 capillary), is specialized to regulate vasomotor tone, and functions as a stem/progenitor cell in capillary homeostasis and repair. The two cell types develop from bipotent progenitors, mature gradually and are affected differently in disease and during ageing. This cell-type specialization is conserved between mouse and human lungs but is not found in alligator or turtle lungs, suggesting it arose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mammalian lung. The discovery of cell type specialization in alveolar capillaries transform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function, regu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air–blood barrier and gas exchange in health, disease and evolution.

DOI: 10.1038/s41586-020-2822-7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22-7

相關焦點

  • 肺泡中的毛細血管的一種特殊類型(NATURE IF:42)
    在哺乳動物的肺中,每個肺泡周圍都圍繞著看似均勻的毛細血管網,形成了廣闊的呼吸表面,氧氣通過該呼吸表面轉移到血液中。在這裡,我們使用單細胞分析來闡明肺泡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細胞類型,發育,更新和進化。我們顯示肺泡毛細血管是馬賽克;類似於肺泡上皮的上皮,肺泡內皮由兩種混合的細胞類型組成,具有複雜的「瑞士奶酪」樣的形態和獨特的功能。
  • 2018單細胞測序應用領域突破性成果盤點
    Cell:以色列研究團隊使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揭示黑色素瘤腫瘤浸潤T細胞的轉錄組異質性和分化途徑  2018年12月,以色列Ido Amit實驗室李漢傑博士等通過對25名黑色素瘤患者腫瘤中免疫細胞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單細胞TCR測序分析,繪製黑色素瘤詳盡的免疫細胞圖譜。
  • 單細胞測序繪製人類肺組織細胞圖譜
    文章引言:單細胞測序技術已廣泛應用,但是要檢測整個組織器官的所有細胞類型和基因表達譜仍然十分困難,尤其是肺這種十分複雜的組織,目前已知肺組織有45種細胞類型,而其結構功能的差異性則超過5個數量級,數據量十分龐大,解析起來及其困難,尤其是組織中含量十分稀少或者特別脆弱的細胞,很難檢測。
  • 基於單細胞RNA測序繪製人類肺組織分子細胞圖譜
    該研究共對人類肺部組織和循環血液中的約75,000個細胞進行了測序,並結合多方面的細胞注釋方法,鑑定出肺部的58種細胞類型。該研究利用10x Chromium發現罕見細胞類型 ,再通過SmartSeq2獲得更深入的轉錄信息。通過基於液滴和孔板的單細胞RNA測序(droplet- and plate-based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研究團隊對所有肺組織間室和循環血液中的約75,000個細胞進行了測序,結合多種細胞注釋方法,最終繪製了一個全面的人肺分子細胞圖譜。
  • 超2萬個單細胞RNA測序,揭示靶向療法誘導癌細胞進化
    超2萬個單細胞RNA測序,揭示靶向療法誘導癌細胞進化 2020-08-24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單細胞測序揭示平滑肌細胞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的轉化及治療靶點
    平滑肌細胞(SMC)通過表型轉換在動脈粥樣硬化中起重要作用;表型轉換即,SMC去分化、遷移和轉分化為其他細胞類型的病理過程。但SMC如何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生理仍未完全明確。為了揭示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SMC轉分化的軌跡,並確定相關的治療分子靶標,研究人員將小鼠和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SMC命運圖譜與單細胞RNA測序聯合起來。此外,研究人員還在體外SMC衍生細胞中進行了細胞生物學實驗,整合了人類基因組學研究,並進行了藥理研究。
  •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成纖維細胞在組織缺血中的保護作用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成纖維細胞在組織缺血中的保護作用 2020-11-02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單細胞核測序時代是你的時代嗎
    目前,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正在不斷地刷新人們對於生命科學研究的認知,幫助科研工作者真正地從更高精度揭示生物體的複雜性運用單細胞技術到課題中,可以幫助重新審視研究對象,深入了解細胞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表達調控機制。單細胞我該拿你怎麼辦?
  •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腸肌層神經元類別的多樣性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腸肌層神經元類別的多樣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22:22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Ulrika Marklund研究小組利用單細胞RNA測序揭示腸肌層神經元類別的多樣性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 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2015年以來,10X Genomics、Drop-seq、Micro-well、Split-seq等技術的出現,徹底降低了單細胞測序的成本門檻。自此,單細胞測序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基礎科研和臨床研究。單細胞測序是從單個細胞水平對基因組和轉錄組進行的研究。通過全基因組或轉錄組擴增,進行高通量測序,能夠揭示單個細胞的基因結構和基因表達狀態,反映細胞間的異質性。
  • 【綜述】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續篇
    DOI:10.1126 / science.aao3791 2018.11.28 單細胞測序揭示了為什麼癌症會在特定細胞類型中形成 一項稱為單細胞RNA測序的革命性新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研究單個細胞中的基因表達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單細胞RNA測序已成為解剖細胞異質性並將組織分解成細胞類型和/或細胞狀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為從頭發現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可揭示複雜的細胞事件並加深我們對生物系統的了解。在本綜述中,簡要簡紹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及相關應用。我們預計單細胞RNA測序在生物學中的作用將日益增強,在提供空間信息和與細胞形態的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將來,能夠更好地應用於科研領域。
  •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揭示肺臟支氣管肺泡幹細胞具有雙向分化潛能
    該研究基於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利用細胞克隆分析技術揭示了單個支氣管肺泡幹細胞(single BASC)在支氣管和肺泡區域都損傷情況下具有同時再生這兩個區域上皮細胞的能力。這一發現為肺臟的再生治療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  作為一個複雜的多功能器官,肺臟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肺上皮細胞對肺臟穩態的維持及肺損傷後修復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 【突破】500,000+單細胞的RNA序列揭示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圖
    在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中國研究人員根據來自中國漢族捐贈者的500,000多個單細胞的RNA序列,描述了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組成。這項研究為人類生物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通過全基因組或轉錄組擴增,進行高通量測序,能夠揭示單個細胞的基因結構和基因表達狀態,反映細胞間的異質性。 相比於群體細胞測序,更適用於解決少量特殊樣本的研究、異質性群體的分析及同時或互斥發生的基因組變化的查找等問題。單細胞測序技術在腫瘤、發育生物學、神經科學等領域有重要應用,是現今生命科學研究的焦點。
  • 【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因此科學家們必須先對單細胞內的微量核酸分子進行擴增,而且必須保證儘可能少地出現技術誤差,以便開展後續的測序及其他研究。最近,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就在PNAS上發表文章介紹了人類腦細胞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研究成果,這些結果為構建人類大腦的細胞圖譜奠定了基礎,而且研究結果還將有助於我們確定神經元、膠質細胞和血管細胞的特定標誌物,並將其與其他信息相關聯,以便完全闡明人類大腦的細胞複雜性。
  • Nat Immuno |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發現新的淋系祖細胞
    對這一分化模型的一般假設是,造血幹細胞在分化中逐漸喪失多能性,並且成為只能產生特性細胞類型的祖細胞,例如失去分化成髓系細胞能力的骨髓淋巴祖細胞(CLP)。這種傳統的樹狀分化路徑隨著單細胞技術的發展受到了諸多的挑戰。
  • 基於單細胞測序,張鵾團隊揭示畸胎瘤作為早期胚胎發育模型的潛力
    發現畸胎瘤在研究早期胚胎發育的多種細胞類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揭示了畸胎瘤作為人體細胞發育分化模型的潛能。為避免細胞類型分析混淆,張鵾教授及合作者設想通過單細胞測序技術對畸胎瘤進行分析,再通過CRISPR技術控制基因表達,優化畸胎瘤模型的構建,使其更適用於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研究。
  • 中國學者首次繪製出靈長類動脈血管衰老的單細胞圖譜
    衰老的血管難以給全身提供足夠的養分,將直接導致人體臟器功能的衰退。中國學者首次繪製出了靈長類動脈血管衰老的單細胞圖譜,該成果5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曲靜研究組、劉光慧研究組與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聯手,首先對年輕和年老食蟹猴的動脈血管進行了組織學分析。大尺度電鏡三維重構等技術揭示,年老血管呈現血管壁增厚、鈣化、纖維化以及血管內皮細胞減損等一系列衰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