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類比象是古代人們一種認識事物的方式

2020-12-06 一筆乾坤

古人是怎麼通過類象來認識事物的?

八卦類象有兩種含義, 一:同類之象, 指的是八卦所指代的各種同類之屬, 各類所屬之卦同類於一個卦的基礎就是事物的共同點, 比如說乾代表天、代表父親、 代表的是健,坤的同類之象有母親、 雌性、 柔順之類的 二類比之象指的是各自陰陽八卦的特定的陰陽屬性,通潤事物的某種特性,從而構成卦象。

有一個男的,寫了一個「家」字測財運, 已知財運不好,根據經驗來說, 起出來的卦的確不好,火雷噬嗑變離為火,這個卦是根據他所寫字連起來算的,當時時辰是午時,根據卦得出幾個結論, 體卦裡, 代表的是人, 也代表的是他的財運, 是事情的核心, 因為他整個人的狀態和他的財運是緊密相連的。

那麼用卦是財運的運轉方式如何, 是一個怎麼樣的狀態, 體卦是離, 所以說, 他現在是外強中乾, 外面看起來他很有錢, 是老闆, 但是他沒什麼錢, 體互坎是克他的, 所以他的財運不好, 他財運的方面是北邊不好, 而且是從去年秋天財運就不好, 因為火被金洩力, 特別是去年的冬季, 更加不好, 因為坎是克他的, 之後跟他分析今年四季的財運如何, 現在是震, 是春天, 春天的財運有阻, 夏天是火,夏天不好, 變卦離為火, 代表競爭比較多, 有人劫他的財, 秋天不好, 秋天有消耗, 冬天更不好, 這個卦來說, 一年都不太好, 相對於來說, 春夏季會好些, 但是這種好是屬於一般般的好, 秋冬季最不好, 春天不順, 夏天有競爭, 秋天有消耗, 冬天犯克, 分析好的方向是正東和正西比較好, 南和北邊不好。

震卦代表是工作、 職業, 震代表的是左為偏, 震的互卦是門, 為偏門, 震佐坎為有車或者是會開車, 震艮為偏門, 反饋是開賭的, 在注釋易經的時候已經說了震為左, 震為左,兌為右, 坤伏明, 為依附陽, 震為左是在後天八卦圖裡面來的, 坎為頭(源頭)與乾為頭(核心, 首領)是不一樣的, 這裡面, 震為左為什麼能和偏卦上鉤呢, 這裡面涉及古人的文化, 因為在傳統漢字, 左偏右旁, 跟艮佐證的時候為偏門。

有沒有關于震為左的記述呢?

說到這個震為左為偏, 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象, 雷山小過有飛鳥之象, 鼎為鼎, 革為爐, 現在普及下古代的知識, 漢代裡面, 這些卦在好幾本書都能找到, 風澤中孚, 這個卦裡有鶴鳴子合, 那麼有三個層次, 就我個人理解, 是個鶴, 一個應, 第一層次直法是巽為鳥, 兌為叫, 所以為鶴鳴, 但是這只是一隻鳥。

第二層次, 有兩個鶴, 因為風澤中孚倒過來的話還是風澤中孚,裡面的兌倒過來就是鳥,就像一個人照鏡子一樣,第三個層次,指的伏象,陰陽相反的話就是震, 下面的兌, 兌倒過來是巽, 巽再反過來才是震, 所以說易經是很深奧的, 震才是真正的鳴, 因為巽伏藏震。

我記得以前講伏象的時候, 張延生的易象延,說過火風鼎有個耳朵, 兌陰陽相反的時候為震, 震倒過來為艮, 從後天八卦圖來說, 艮為左, 兌為右, 它有兩個耳朵, 艮為左邊的耳朵, 兌為右邊的耳朵, 所以都是反過來倒過去的隱藏得很深, 我們所知道的八個卦代表八個動物, 雖然這個是最基礎的東西, 但是這個也是最樸實的的東西, 乾為馬, 坤為牛, 震為龍, 坎為豕, 離為雉, 艮為狗, 兌為羊, 諸物之象, 乾為頭, 坤為腹, 離為眼, 艮為手, 震為足, 坎為耳, 震為足, 在上表面的話代表的是左胸, 在下面的的話代表的是左腳。

那有沒有關于震為足的一些例子呢?

說到這個震為足, 我想到了一個外應,一個女的測健康和財運, 當時使用外應加起的卦來測的, 火水未濟變火風鼎, 已知這個女的有心臟病, (廢品站有關的, 或是廢品之類的可以用兌來代表,乾能夠代表心臟, 循環不息, 生生不止), 卦裡沒有乾卦, 這時用的是時應配卦, 因為心臟為乾卦, 她家周圍都是廢品, 為兌卦, 兌卦是乾卦掉了個陽爻, 所以心臟有問題, 非常難好), 如果發現耳朵聽力有問題的話, 那麼是腎有問題, 起卦前出現了一個外應, 父親在車上左邊的鞋掉了, 我腦袋裡出現了一個卦, 震卦, 之前的兌是時應, 是從環境來說的, 而鞋子掉落則為震卦, 是屬於外應, 是動態的東西, 左邊的震, 艮為落, 跌落, 同時艮為門, 所以說在起卦之前發生的徵兆代表的是過去的事情, 所以當我起玩火水未濟變火風鼎這個卦的時候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了, 我跟她說, 她今年二十四, 去年二十三歲的時候,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因為巽卦代表鬼,巽代表落,艮也代表落,而且是跌倒的落,艮也為門, 所以說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後來度過去了, 後得知她去年心臟出問題了。

物象和卦象之間是怎麼聯繫的?

前邊說了類象有同類之象和類比之象,同類之象和類比之象都是八卦類像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從物象到卦象, 一個卦多種物象, 用一個卦代表好多的東西, 後者是卦象到物象,同一個事物用不同的卦來代表, 這種觀點在尚秉和的書也說過, 比如鞋子掉落可以用巽來代表, 也可以用艮來代表, 因為巽代表隕落, 比如說, 心臟可以用離來代表, 也可以用乾來代表, 這個是類比對吧, 那麼一個卦也可以代表好多卦象。

相關焦點

  • 科學教學法類比學習必須同時掌握事物的表層特徵與內在結構特徵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習科學與技術研究,ID:xxkx-j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本系列文章的第6篇《類比是人類理解與適應環境的基本方式中》,我們提到:類比,是一種人類面對新環境的基本思維方式。因此,用「類比」這種方式來開展教學,就是符合腦天生特長的教與學方式。
  • 中國古代人們的取火器物——火鐮
    古代人們居家過日子,都離不開火。現在,抽菸用打火機,做飯用燃汽灶電子打火,照明有明晃晃的電燈。起居生活十分方便。過去取火,都是用火鐮和火石,這是一種古老的取火方式。火鐮是中國古代一種比較流行的取火器物,由於打造時把形狀做成酷似彎彎的鐮刀與火石撞擊能產生火星而得名。
  • 公務員考試行測類比推理常考事物的象徵意義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公務員考試行測類比推理常考事物的象徵意義,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交流QQ群:320300470聯繫電話:0951-6028571   在近幾年的公務員考試中,類比題目經常涉及到對於常識的考察,其中經常考到的一種關係就是象徵關係,寧夏公務員考試網(http://nx.huatu.com)就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的象徵含義匯總如下,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 類比在科學思維中的利與弊
    類比與模擬是人類常用的思維方法,比如,看到鳥在天空飛行,人們設計了飛機。看到魚的遨遊,人們設計了潛艇。這是仿生的方法,為人類開闢了思路,找到了一些捷徑。人們沉醉於這種方法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科學思維中,這種類比和歸象的方法,也常常把人引入歧途。
  • 基於類比思維的設計方法!
    文/劉曉紅 人們在長期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針對各種現象的理論,並把個別現象的研究結果推廣到其他相似事物上,這種思維就叫類比。類比的出發點是對象之間的相似性,基於類比思維的設計方法的關鍵點和難點也是找到事物的相似性,並將其恰到好處地運用到設計中。一般類比法又稱綜攝法,不少發明創造都是由日常生活的事物啟發而產生的靈感。可以利用外物來啟發思考、激發靈感解決問題,這一方法便被稱為綜攝法。
  • 科學教學法:類比(5)—對於理解而言,術語有礙、類比更有效!
    而「類比」正是一種「搭梯子」的好方法。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往往有一個關於學習的狹隘認識。他們往往假定:書本知識,是完全獨立於日常生活的——或者說,日常生活中的常識是「反科學的」,因而最好不要與書本知識聯繫在一起。這種理念鼓勵人們在接受新思想新知識,不要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學校是個神奇的捷徑,在這裡,數千年來人類努力發展的思想可以在幾年時間內,傳授給任何一個人。
  • 古代「取火」方式有哪些?古人第一次看見火,是什麼反應?
    後來人們有學會了鑽木取火或者敲擊燧石的方式來主動獲得火,從此人類的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相傳這是在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發明的,他發現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生火花,於是就有了以石擊石,再後來就有了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於是有了鑽木取火。鑽木取火是在野外最常用的方法,即便現代人也可以在野外用這種方法取火。
  • (原創)「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創新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唯一途徑!
    「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創新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唯一途徑!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物質的本質,繼續利用金屬氫的聚合反應,獲取電磁波。哲學的三大支柱是形上學、宗教、知識論;「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創新必然產生新的革命,帶來人們對事物本質的新認識!
  • 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要客觀地全而地認識事物
    中國古代哲學中具有豐富的實事求是思想。實事求是思想源遠流長。實事求是一詞最早出現在(UDC書》中。《漢書·河間獻王傳》說: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唐代顏師古將實事求是解釋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即求真務實之意。這種實事求是的思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先秦諸子的哲學思想中,就有許多論述。春秋時期的孔子很重視行,重視實踐。
  • 科學教學法:類比(4)「數」概念發展中的「類比」與「抽象」思維
    【王珏老師簡釋:「範疇」是一種非語義化的一類事物的心理表徵——比如令我印象深刻但又感覺「怪怪」的事情。「範疇」與「概念」都是分類的產物,但概念是一種清晰的認知、並且能用語言精確描述,而範疇相對更加模糊、範圍也更大。】那麼,專業數學人士是怎樣的呢?他們是否就不需要依賴「樸素類比」、以避免摔跟頭呢?
  • 縱觀中西方人類思維方式,及其在營銷,管理的應用
    今天我們便理清說明下中西方所偏好的不同思維方式,且儘量的把他們帶入到營銷學、管理學中去。如果不能帶入其中,只能說明作者「文化人」水平到這了。同時,也歡迎各位讀者補充、糾正與思考。西方:邏輯思維我們先從西方思維方式說起,馬克思把人類對事物的認識分為倆個階段,即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邏輯思維便處於人類認識事物的理性認識階段。
  • 為什麼說,自西漢以來,人們對於《易經》的象,都理解錯了
    我們通過前一篇文章《象,是易經的核心,要理解象的含義就不能離開繫辭》,已經明白了孔子所說的象,就是周文王用六十四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卦象和卦名,來象徵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六十四類事務,又用具有象徵意義的六十四卦辭和三百八十四爻辭,來作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指導方針,這就是整部《易經》的內容。
  • 墨者提出了先進的類比法、歸納法和演繹法等邏輯方法
    如下面的論式:辭……化;故……易也(驗其變易也);譽…若鼃(wa)為鶉(如蝦蟆之化為鶉),這「若鼃為鶉」就是給「化,徽易也」所打的比喻,就是以他物來表明此物,就是類比。二,侔。按「侔」,和「譬」有同一的意義,只是後者是用那物來說明這物,而前者卻是用那一種辭來比較這一種辭。所以說墨者說「侔」是「比辭而俱行」。
  • 人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由來
    人們經常用「人心不足蛇吞象」來形容貪慾無止境、人心不知足,不知在幾百年前,有一個名叫「象」的人,家中十分貧窮,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裹體。為了維持生計,象每天都不得不到後山去砍柴,然後賣給鄰居們,以獲取毫釐之幣。又是一年飄雪時,天氣異常寒冷,可是象還是要和往常一樣到後山上去打柴。
  • 高考語文,用好類比說理,輕鬆闡明道理
    比如高考的作文,如果寫議論文的話,論證方式就那麼幾種,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只要方法用得熟練,道理論證的深刻,無論老師怎麼出題,得高分是毫無疑問的。議論文不但要講究道理,還要把道理說得美。所以建議大家在議論文中儘量多運用類比論證。之前寫過相關的文章,今天再把道理講一講。
  • 如何用類比類比你想類比的類比
    上一期,小K和大家剖析了源於同一律的辯論小技術「同理反抽」,而今天要和大家剖析的小技術「類比」,則是同一律的另一個孩子。在解釋類比的原理之前,小K先讓大家看看幾個類比的例子,好讓大家在接下來可以相互映照,以便更好的理解類比的運作邏輯。
  • 如何正確認識事物
    人生於世,其實只是做兩件事,一件是認識事物,一件是改造事物。如何正確認識事物,關係到如何改造事物,關係到一切。老子認為事物,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改造事物應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釋迦牟尼認為事物,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六爻中六神的取象
    、不易被察覺之事物。也代表廣義的鳥、代表信息、通訊事物、能發出聲音之類事物、郵匯。如歌聲、電話、說話、演講、靠口,靠聲音表達之事物。如測工作代表翻譯、老師、律師、傳教士、預測師等。朱雀主文印,主口舌,世臨朱雀旺相,表示此人性格象火一樣急切、熱情多禮,為人愛說、口才好、善於表達、好說好笑,朱雀休囚主人急躁、好罵人、愛吵架。其職業適於老師、宣傳、推銷、廣播等靠口、文化這方面事業工作。
  • 曾經,人們一直把非洲森林象,作為非洲草原象的一個亞種
    曾經,人們一直把非洲森林象,作為非洲草原象的一個亞種。但自21世紀開始通過DNA對比發現,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之間的親緣關係,可能像現代亞洲象和古代猛獁象那麼遠。DNA分析結果顯示,二者分化的時間在190至670萬年前,多數學者認為是在二百到三百萬年前。
  • 科學都是通過模型認識事物
    最早,人們通過神的擬人模型來解釋自然界的風雨雷電、洪水地震現象。比如神發怒了,預示著惡劣的自然現象將要發生;神的子民愛神敬神、祭祀活動多而勤,又會令上天降下甘露,哺育眾生。後來人們以十指為模型計數,建立起自然數的模型、整數分數與加減乘除的模型,人們用這些純量的模型及其關係式,認識事物的數量關係屬性及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