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星體——奧爾特雲深處的哥布林矮行星

2020-08-20 醬油怪談科技

宇宙的空間是無限的。每時每刻按一定的自然規律,周而復始的運行著。大自然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為了人類更長遠的發展,以及改善生存的質量,各國都在利用高科技手段,不斷地對宇宙進行探索。也有了很多重要的發現。今天我們要講的正是發現之一的位於奧爾特雲深處的哥布林矮行星。

穿過所有內部由巖石構成的星球和巨大的氣態行星,我們便會發現一個矮行星——冥王星。它的遠地點距離地球46億英裡,雖然冥王星離我們非常遙遠,但它卻不是位於太陽系最末尾的星球。當我們不斷向外部區域深入,便會發現更多奇怪和神秘的物體。它們被發現隱藏在太空黑暗深處,所以讓我們越過冰冷的冥王星去找出是什麼東西潛伏在太陽系的邊緣。

冥王星之外的哥布林行星,它是在2015年10月被發現的。這個神秘星球的外號叫哥布林。官方命名為 2015 TG 387。這個陌生星球大約每3萬2千年繞太陽一圈,目前距離我們大約75億英裡。但它距離我們最遠的點能達到2140億英裡,這使它超過了柯伊伯帶成為太陽系中我們所知的最遠星體之一。

哥布林很有可能是一個矮行星,然而它的身份還未徹底證實,它與地球之間距離極遠,因此難以測量它是某個群體的一部分。那個群體位於一個神秘區域的邊緣,被稱之為奧爾特雲。是一個環繞太陽的巨大球形冰殼,人們認為它是彗星的發源地。這個古怪星球之所以有這個暱稱是因為它發現於萬聖節期間,也因為它的臨時名稱中有T G兩個字母。它的直徑大約在190到220英裡,使得它的體積被認定小於冥王星。

但尺寸與土星的衛星土衛一相似,它異常細長的軌道似乎有所暗示,但卻不能證實假想行星9的存在,行星9在2014年被首次提出用來粗略解釋海王星外遙遠軌道上的一些奇觀和諸如小行星2015之類的發現,TG 387也許能幫我們一次性找到所有難以發現的行星,幾乎沒有人知道哥布林行星的物理特性,因為它離我們很遠,且體積較小。

但是它被發現與距其相近的其他星球相似,比如已被確認的矮行星塞德納。如果這是真的,哥布林的表面可能是水,甲烷和氮冰的混合體,被名為索林斯的複雜分子組成的暗斑所覆蓋。因為哥布林行星與太陽之間距離極遠,它的表面溫度可能低於零下240攝氏度,使它成為太陽系中最冷的地方之一。90%的矮行星軌道是如此的遙遠,以至於地球上最強大的望遠鏡都很難發現它們,但自2019年起它正在不斷靠近610億英裡外的近日點,這意味著哥布林行星在未來可能被探測到。但直到現在它依舊神秘地潛伏在太陽系的黑暗深處。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還有很多神秘有趣的現象等待人類的發掘。對你我而言這些發現看似好像沒什麼作用與影響。但宇宙探索得到的知識你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很多科學家已經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發與幫助,對現實生活中也進行了利用。所以我們還需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始終抱著謙虛謙遜的態度去學習,交流。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支持一下,來個三連鼓勵哦!後期我會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等待你的欣賞,我是醬油怪,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相關焦點

  • 神秘的星體——奧爾特雲深處的哥布林矮行星
    今天我們要講的正是發現之一的位於奧爾特雲深處的哥布林矮行星。穿過所有內部由巖石構成的星球和巨大的氣態行星,我們便會發現一個矮行星——冥王星。它的遠地點距離地球46億英裡,雖然冥王星離我們非常遙遠,但它卻不是位於太陽系最末尾的星球。當我們不斷向外部區域深入,便會發現更多奇怪和神秘的物體。
  • 包圍著太陽系的奧爾特雲是什麼?它是科學家的假設還是真的存在
    所以奧特爾進一步完善了這個觀點,提出該雲團所受的太陽輻射較弱,非常穩定,存在數百萬顆以上的彗星核,可以不停產生新彗星,去取代被摧毀的。這個雲團在5000到100000個天文單位之間。所以這個雲團後來便以奧爾特雲的名字命名,叫「奧爾特雲」或者叫或「奧爾特一歐匹克雲」。
  • 奧爾特雲是什麼?
    你是否想知道這些發光的星體到底有多遠?亦或會想像那些各種外星生命也正在遠方看著你?地球上生存了很長一段時間,你會發現這兒真是個神奇的地方。與一個孤單的人相比,地球是宏偉的。即使不是全部,也要花上大量時間才能探索到其中的一角。當你認識到渺小的地球與餘下的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相比簡直微不足道時,你可能會大吃一驚。事實上,我們很難了解宇宙究竟有多大。
  • 柯伊伯帶的空間區域如何劃分,為何總有人將其和奧爾特雲混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在我們的太陽系,有一個寒冷神秘的區域,它就像一個膨化的圓盤,是太陽系早期遺留物的一個聚集區域,被科學家們稱為柯伊伯帶。而圍繞柯伊伯帶的話題,往往都與彗星和矮行星有關,比如,為什麼總有人會將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混淆,以及在這個區域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矮行星?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不是一回事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都被認為是彗星的來源,總有人會將它們混淆,但實際上奧爾特雲是一個更加遙遠的球形區域,它包圍著太陽系,包括了柯伊伯帶,是冰冷的彗星狀物體。
  • 來自遙遠奧爾特雲的旅者,「千年等一回」的長周期彗星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短周期彗星,而數量更多的長周期彗星則更加神秘。它們的軌道遍布每個方向,這意味著它們無處不在,可以出現在天空中的任何地方。這其中比較著名的彗星,比如賽丁泉彗星(C/2013 A1),它的軌道周期預計可能為40萬年。
  • 哈佛:失散恆星可解釋第九行星和奧爾特雲!
    在柯伊伯帶後方很遠的地方,有個叫奧爾特雲(Oort Cloud)的彗星庫,其名字來自荷蘭天文物理學家奧爾特(Jan Oort)。奧爾特雲呈現球形分布圍繞著太陽系,主要由上千億個直徑大於2公裡的冰冷物體組成。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估計為2000至100000天文單位(約2光年),可以說是太陽系的邊界。
  • 太陽系的邊緣--是「奧爾特雲」嗎?
    1950 年, 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在對幾百顆長周期彗星的軌道進行分析之後, 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他認為在距太陽幾萬至十幾萬天文單位處存在大量的小天體, 它們是長周期彗星的源泉, 它們若碰巧進入內太陽系,就會成為長周期彗星。而這個長周期彗星的源泉--奧爾特雲就像是一個裝滿彗星的 「大倉庫」。
  • 太陽系最外層奧爾特雲來自何方?是如何發現的?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宇宙深處的奧爾特雲奧爾特星雲被認為是圍繞著我們太陽系的一團由冰屑組成的厚厚的雲團。更頻繁進入太陽系內部的訪客被稱為短周期彗星,所以奧爾特雲是以奧爾特命名的。圖解:奧爾特雲及柯伊伯帶示意圖奧爾特雲中可能有數千億,甚至上萬億的冰體。
  • 為什麼地球沒有和其它星體發生撞擊?事實上撞擊每天都在發生
    只有極少數的古代學者,初步知道天上的星星也是星體,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星體。直到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發展的時代之後,研究發明的天文望遠鏡,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天上星星的真面目,它們大部分都是銀河系的恆星,距離地球都較遠,也有幾個星星是太陽系內的行星。
  • 神秘的奧爾特星雲!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不過這個巨大的數字,與奧爾特星雲所佔據的廣袤空間相比,簡直可以不值一提。如果有太空飛行器穿越它的話,很可能都不會接觸到任何小天體。那奧爾特星雲是如何形成的呢?對於奧爾特星雲的形成,根據現代天文學家研究。奧爾特雲是在50億年前,在太陽系形成的時候。
  • 神秘的奧爾特星雲!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但是這仍然不是太陽系的邊界,因為在更遙遠的地方存在著奧爾特星雲。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中,最邊緣的一個雲團,它就像蛋殼一樣包著太陽系。它包含了數以萬億計的天體,其主體部分我們從未觀測到過。甚至在未來我們都很難直接觀測到它的主體。那我們是怎麼知道它的存在呢?
  •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什麼是「奧爾特雲」 「奧爾特雲」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彗星雲團,我們所看到的彗星大部分都來源於遙遠的「奧爾特雲」。 據推測在「奧爾特雲」的軌道上大約有1000億顆彗星,這些彗星遠離太陽系中心,使得它們幾乎很難獲得太陽的能量照射,形成一個一個巨大且冰冷的漂浮天體群區域。
  • 令人困惑的X行星,它究竟有哪些神秘故事?答案你不會想到
    然而,爭論仍在繼續,當太空人再次聲明發現了神秘X行星時,爭論的火焰又重新被點燃了。為了了解這一發現,讓我們深入研究一下在太陽系邊緣帶,潛伏在海王星外圍的這個神秘遙遠星球的歷史。什麼是矮行星?對這顆神秘行星的搜索一直持續到1992年,當旅行者2號探測器展示出了更詳細的觀測結果,天文學家才發現他們高估了海王星的質量。他們重新調整了海王星的質量,發現可以消除天王星的軌道偏離。
  • 走進神秘的奧爾特雲,太陽系最遠的邊界,突破星際空間的最後屏障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設計出一種比現在快得多的旅行方式,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得弄清楚神秘的奧爾特雲。什麼是奧爾特雲?在我們太陽系最黑暗的地方有什麼在等待著我們?一個天文單位是指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1.5億公裡,由此可見,奧爾特雲與我們的距離是有多遙遠。不過,我們也有探測器正在去往奧爾特雲的途中。1977年升空的旅行者1號應該會在大約300年的時間內抵達奧爾特雲。不幸的是,在那之前,它已經與地球失去了聯繫,成為了完完全全的太空「流浪者」。
  • 走進神秘的奧爾特雲,太陽系最遠的邊界,突破星際空間的最後屏障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設計出一種比現在快得多的旅行方式,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得弄清楚神秘的奧爾特雲。什麼是奧爾特雲?在我們太陽系最黑暗的地方有什麼在等待著我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奧爾特雲定義為「太陽系最遠的區域」。這是一個理論化的結構,由太陽系最外圍被太陽引力捕獲的物體組成,它是我們與其他星際空間之間的最後一道路障,也是一條鴻溝。
  • 奧爾特雲是太陽系新邊界?它的寬度達2.4光年,人類飛越需要3萬年
    奧爾特星雲厚度達2.4光年,旅行者1號穿越需要3萬年原來科學家發現在太陽系的傳統邊界之外竟然還存在一個新的邊界,此前科學家一直不知道那裡還有一個新邊界,一直到旅行者1號飛出冥王星邊界後,通過探測和分析之後才科學家才發現太陽系外圍存在一個神秘的星雲包裹著太陽系,這層星雲就是神秘的奧爾特雲,通過計算科學家發現奧爾特雲大得驚人
  • 奧爾特雲在哪?我們離它有多遠?它是不是彗星的來源地?
    這種理論上的雲被稱為奧爾特雲,被推理出它存在的荷蘭天文學家揚·奧爾特命名。愛沙尼亞的厄恩斯特。奧皮克也曾提出過相似的理論,所以有時這種雲也被稱作厄爾斯特。奧皮克雲。圖解:理論上奧爾特雲的距離與太陽系其他結構的大小對比 奧爾特雲的尺寸很難用人腦去想像,因為天文學家認為將它伸展開會長達距離太陽50,000個天文單位。
  • 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充滿神秘色彩,隱藏著許多未知星球
    因為當時的冥王星被分類為行星,由於技術原因遲遲無法發現新的星體,一直被擱置。柯伊伯帶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技術發展與提升,人類慢慢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未知天體,這些天體個頭也越來越大,其中甚至找到一些球形星體的存在
  • 奧爾特雲竟是另一個恆星留下的產物
    如果說研究行星以及小行星,還能依靠發射探測器獲取重要數據,研究奧爾特雲,難度就不是一個數量級了。奧爾特雲的分布範圍極廣,最遠可達距離太陽一光年遠的地方。這麼遠的地方存在眾多隕石碎片,其形成機制難以用單一恆星的觀點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