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們吃到充足的水果與蔬菜

2021-01-11 生物谷

2019年1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從世界範圍來看,人們均沒有攝入足夠的水果和蔬菜。在澳大利亞,只有不到4%的人符合澳大利亞膳食指南中關於蔬菜攝入量的建議。令人擔憂的是,兒童和青少年比成年人吃蔬菜的可能性更小。


只有不到1%的2-3歲的孩子每天吃著推薦的2.5份蔬菜和豆類。在4至8歲之間,而每天至少吃4.5份蔬菜的孩子幾乎沒有。大多數13歲的兒童每天攝入的蔬菜種類不足兩份,而標準的攝入種類則是五份。



孩子們需要從小就熟悉水果和蔬菜的味道,以便在以後的生活中建立健康的習慣。水果通常更容易,因為人類天生偏愛甜味。然而,讓孩子養成吃蔬菜的習慣對許多父母來說仍然是一場掙扎。


為什麼攝入不同顏色的蔬菜很重要?


水果和蔬菜都含有不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的種類越豐富,營養補充則越完善。


「彩虹食物搭配法」是很好的食物搭配方法。水果和蔬菜中的顏色來自不同的組成成分。 例如,稱為花青素使得水果和蔬菜呈現紅色到紫色,例如李子,茄子和紅甘藍。 同時,胡蘿蔔中發現的β-胡蘿蔔素會產生黃色至橙色。


不同顏色相關組分還可以提供許多健康益處,例如加強兒童的免疫系統和保護他們的視力。


使用相互補充的顏色可以使食物對兒童更有吸引力。 水果和蔬菜的不同部分,包括皮,葉和花,具有不同的顏色,因此能夠滿足需要。


「彩虹搭配法」減輕了無聊的攝食體驗


雖然有些孩子可能更願意遵循慣例,但是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長時間重複相同的食物可能會變得乏味,並且如果長期遵循統一管理則可能導致營養缺陷。



為了促進多樣性,兒童可以享受創造豐富多彩的可食用場景,如童話花園或恐龍叢林。水果或蔬菜汁的天然色素,如藍莓汁,甚至可以用來改變食物的顏色。


這些創造性任務與年齡有關,可能需要由父母進行演示。到了學齡,孩子們可能喜歡在父母的監督下獨立嘗試這些事情。提供食物的新方法,包括不同的形狀,顏色,容器和服務用具,可以鼓勵孩子們吃新食物。此外,家長可以通過創建與孩子一起選擇菜餚的主題日期來鼓勵接觸不同的文化,並且通過一起購買食物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與食慾。一起準備和共進膳食可以建立積極的關係,不僅與食物相關,而且相互之間。在用餐時間關閉電視並談論當天。


尋找食物的來源有助於提高孩子們的進食慾望


如果最初幾次孩子們不想嘗試新食物,請不要生氣,這需要堅持不懈。以不同的方式誘導孩子們進食,例如將它們加入混合菜餚中,有助於讓孩子適應並接受不熟悉的水果和蔬菜。



與孩子一起種植食物會教他們食物的來源。 這些信息強烈影響孩子的食物偏好。


如果空間允許的話,可以在家裡,或者後院花園,或者窗臺上的盆中種植配料,這樣孩子們就可以了解食物的生命周期。 讓他們體驗種植種子,收穫果實並烹飪食用的一系列過程。


如果空間有限,教孩子們意識到食物的季節性影響,並鼓勵他們吃季節性的水果和蔬菜。 從他們熟悉和喜歡的開始,逐步推進新品種的發展。(生物谷Bioon.com)


參考文獻:

1. Australian Health Survey: Consumption of Food Groups from the Australian Dietary Guidelines, 2011-12  

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Lookup/by%20Subject/4364.0.55.012~2011-12~Main%20Features~Vegetables,%20legumes%20and%20beans~10



1. First stage development of an Australian anthocyanin food composition database for dietary studies – A systematic process and its challeng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89157517300911?via%3Dihub


3. Dietary phytochemical intake from foods and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protocol and preliminary scoping

https://bmjopen.bmj.com/content/7/2/e013337


4. Is frequency of shared family meals related to the nutrition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536618


5. Learning to Eat Vegetables in Early Life: The Role of Timing, Age and Individual Eating Traits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97609


6. Food packaging cues influence taste perception and increase effort provision for a recommended snack product in children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88606/


7. The Impact of Cooking Classes on Food-Related Preferenc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2003–201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22785/


相關焦點

  • 全民營養周:如何正確吃蔬菜水果?
    該院的營養科專家建議,成年人的每日膳食應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那麼,蔬果的攝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據臨床營養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的張勇勝副教授介紹,在一餐的食物中,保證蔬菜重量大約佔1/2,每天有200-350g水果(相當於一個中等大小蘋果的重量),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果巧搭配,且早、中、晚餐最好選擇不同顏色或不同品種的蔬菜,以保證平衡膳食和提供足夠的微量營養素。
  • 治便秘的水果和蔬菜 便秘吃什麼水果蔬菜最好
    另外,母乳蛋白質含量過高,會引起乳汁中的蛋白質過多,嬰兒吃後,大便偏鹼性,表現為大便硬而幹,不易排出。專家建議:保證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多喝水或粥,湯要適量,飲食不要太過油膩。此外,採用配方奶粉餵養的寶貝,如果奶粉不易消化或者寶寶腸胃不適應,也非常容易出現便秘。
  • 如何去除蔬菜農藥殘留 這水洗蔬菜水果更乾淨
    蔬菜是我們每天都會吃的一種食物,但是很多的時候其實蔬菜都是有著一定的農藥的殘留的,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可能在吃蔬菜之前一定要多多的注意農藥的殘留。下面尋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去除蔬菜農藥殘留以及如何清洗水果?
  • 如何清洗水果蔬菜上的農藥
    本人就很喜歡吃蔬菜水果,很少吃肉,可以說對肉基本上是沒有欲望的。就是現在種植蔬菜水果都要噴農藥,施化肥,大大減少了蔬菜水果的營養價值不說,一不小心就把農藥吃肚裡了,真難受。雖然少量吃點農藥,人體可以通過自我修復排毒,但是給我我是絕對不願意吃農藥進肚子的,哪怕一點點。
  • 西紅柿是蔬菜還是水果?蔬菜和水果怎麼區分?
    關於蔬菜和水果到底怎麼區分這件事有很多說法,這個話題適合茶餘飯後消遣討論,因為不論是蔬菜還是水果只要我們吃著可口就可以了。但是關於西紅柿是蔬菜還是水果曾引起過一起官司,看起來就有點小題大做了,當然如果你了解了真相也許就不這樣想了,因為這和經濟利益有關係。
  • 孕婦不能吃什麼水果 孕婦十大禁忌水果蔬菜
    孕婦多吃水果對孕婦和寶寶都好,可並非所有水果都適合孕婦吃的,孕婦不能吃什麼水果呢?1、山楂:山楂有活血化淤通經作用,對子宮有一定的收縮作用,在懷孕早期應注意要少量食用,有流產史、或有流產徵兆的孕婦應忌吃,即使是山楂製品也不例外。2、柑橘:柑橘好吃,不可多食。
  • 水果蔬菜有殘留農藥?自從這樣做,我家蔬菜水果放心吃,別錯過
    水果蔬菜有殘留農藥?自從這樣做,我家蔬菜水果放心吃,別錯過居家生活,我們都離不開家用小電器的加入,冰箱更是我們常常用來儲存食物的便利廚房電器。平時上班比較忙,每次到了周末都會拉上小車去買菜買水果,一次買了能吃一周。相信這也是很多上班族的家常做法。
  •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你吃夠了嗎
    中國營養學會專家建議,應保證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一人每天應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名為「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的話題在新浪微博上引起了全民討論,截至昨日14:40,該話題的閱讀量已超4.6億。有網友調侃,「不是不想吃,是我吃不起!」也有網友覺得,「蔬果就吃1斤半,其他都不用吃了。」
  • 營養入門:食物分類——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因為整體色澤鮮豔、形態多樣,且口感良好、能量較低,深受大家的喜愛,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較多的食物。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講蔬菜和水果的分類。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把豆製品用來做菜,所以這次就把豆製品一起也講了。蔬菜和水果都不是正規的分類,兩者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定,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西紅柿,你可以說它是蔬菜,因為他是茄科的;也可以說它是水果,畢竟口感不錯。
  • 補維C吃蔬菜還是水果?含量最高的3種蔬菜、3種水果,一起告訴你
    很多時候抵抗力差、或者精神頭不好,身邊人都會建議吃維生素C含片。其實日常我們從食物中就可以獲取足夠的維生素C,不需要額外通過藥物補充。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就跟大家聊聊:補維C吃蔬菜還是水果?含量最高的3種蔬菜、3種水果,一起告訴你。
  • 抗癌並不難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做到
    抗癌並不難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做到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癌症發病率將增加50%,目前我國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於癌症。
  • 貴賓犬不能吃的蔬菜和水果
    餵養貴賓犬的家庭注意了,有很多的蔬菜和水果是不能給狗狗吃的,比如:花生、洋蔥、葡萄、西紅柿等,這些蔬菜和水果對狗狗的身體不利,貴賓犬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花生:都是不易消化的食品,也可能引起腹痛、腹瀉。花生醬是一個例外,不過如餵食花生醬,應選用有機無糖花生醬。
  • 上海人蔬菜水果吃得遠遠不到位
    原標題: 女性平均期望壽命首破85歲,比男性高4.62歲 專家指出長壽、健康關鍵是怎麼吃 上海人蔬菜水果吃得遠遠不到位去年,上海人平均期望壽命再增半歲。昨天,上海市衛計委發布數據,市民健康已連續12年保持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水平。2015年上海市民的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2.75歲。
  • 番茄是水果還是蔬菜?女人說是水果能養顏,男人說是蔬菜很美味
    大家上菜市場的時候,挑選各種各樣的蔬菜,西紅柿,也就是所謂的番茄,經常會在被挑選的範圍之內。但到了水果攤上,看到紅豔豔的小聖女果,又把它當成水果一樣買回家。你們是否想過,這菜市場裡的西紅柿,和水果店裡的聖女果,吃起來味道沒什麼不同,只是一個大一個小,那麼番茄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呢?
  • 番茄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原來這個問題,曾經還涉及到交稅
    番茄,是很多人都吃過的一種東西。然而,問及,它到底屬於蔬菜還是水果的時候?很多人都可能會愣住,番茄還分蔬菜或是水果嗎?真沒仔細想過,第一時間,很多人會脫口而出是水果。可能夠直接吃,應該是水果吧?能夠做菜,應當算是蔬菜吧?這個讓人費解的問題,原來曾經還涉及到交不交稅的問題上。
  • 西紅柿生吃還是熟吃好?你是當水果還是蔬菜?
    西紅柿生吃還是熟吃好?你是當水果還是蔬菜? 西紅柿很可能是夏季最多才多藝的農產品之一。在烹飪界,它們通常和蔬菜放在一起,但你可能也聽說過它是水果,這個問題估計讓很多媽媽感到頭禿。
  • 西紅柿是水果還是蔬菜 西紅柿是水果嗎
    在日常生活中,西紅柿是比較常見的蔬菜之一,可以炒、煮、燉來吃。但有時候,西紅柿也可以涼拌來吃,還可以直接生吃。但是人們肯定沒有想過,西紅柿到底屬於蔬菜還是水果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番茄是水果還是蔬菜,美國人居然鬧到了最高法院...
    如果你要把番茄定性為蔬菜的話,那飯後果盤裡上的聖女果是什麼?飯後蔬菜嗎?如果你要把番茄定性為水果的話,那搭配雞蛋做的那些菜是什麼?水果炒雞蛋?還是水果雞蛋湯?按照 1883 年美國頒布的關稅法,往美國進口水果是可以免關稅的,而進口蔬菜要給美國政府貢獻 10% 的關稅,然後番茄的進口商和海關收稅員就番茄是水果還是蔬菜的問題一直鬧到了最高法院。
  • 專家建議每天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你是不是也吃少了?
    記者10日從中國營養學會獲悉,近年來,我國居民總體蔬果攝入量不足,專家建議一個人每天應該吃夠一斤蔬菜和半斤水果。 在2019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主場啟動會上,中國營養學會公布了相關調查數據:2012年我國城鄉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蔬菜的攝入量為269.4克,與2002年相比,總體平均蔬菜攝入量下降,尤其是農村居民減少了
  • 寒潮來襲,北京蔬菜等必需品保障充足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這兩天北京迎來罕見寒潮天氣,1月7日,記者從新發地等農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應對寒潮,市場加大了蔬菜儲備量,特別是海南菜、雲南菜為主的南方菜;大洋路批發市場購進一臺核酸檢測機器,進場的冷鏈產品在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前提下,還需再次進行核酸檢測,合格才能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