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度吞併的錫金:本地土著成稀有族群,王后改嫁,國王客死異國

2020-12-05 趣史研究社

滾滾巨浪,紅塵紛亂,淘盡英雄漢。在歷史穩步前進的巨輪之前,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國都無法擺脫命運的安排,個人的悲喜得失在身逝後灰飛煙滅,國家的榮辱興衰亦只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縱觀如今的世界眾國,不乏大國林立,挺過一輪輪風霜洗禮的古國也不在少數,但也有許多小國湮滅在了風雨飄搖間,成為了僅存於歷史書冊間的概念。

譬如因水源斷絕而一夕衰敗的樓蘭古國,最終也成為了詩句中的壯志難酬。今天所要講到的錫金也是這樣一個已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中的小小國度。

作為與不丹、尼泊爾並稱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三國的山地小國,錫金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國力並不強盛,國土面積僅有0.72萬平方公裡,尚不及北京的一半,因此始終作為附屬國而生存。

而在被印度蠶食吞併後,錫金陷入了更為艱難的境地,不僅一夕之間湧入數十萬印度人,連曾經身份顯赫的錫金國王也流亡美國,最終王妃改嫁,國王也客死異鄉。

依附中國,暫得平安

錫金在清朝時被稱為哲孟雄,在九世紀前,還一直只是吐蕃的一部分,直至九世紀後才獨立為一個自主的部落。

1642年,錫金正式獨立成國,然而這並沒有改變錫金弱小無依的事實,這個佔盡地利而無法自保的小國成為了列強眼中的肥羊,也成為了鄰國眼中的攻擊對象。

面對如此外患重重,錫金的領導人產生了尋找依附的想法,首先進入考慮範圍的就是與之相鄰的中國西藏,不僅地大物博,與本國的關係也尚算和睦。

因此,錫金部落三世的首領開始了向達賴喇嘛的朝拜與進貢,每年都積極地維護著邦交。錫金首領的未雨綢繆很快奏效。

1788年,尼泊爾開始對錫金的大肆進攻,節節敗退的錫金首領遁入西藏暫避,終於逃過一劫。

嘗到甜頭的錫金國王對中國越發信任,當時中國正處於康乾盛世,國富民強,對這些依附的小國也照顧有加,只是象徵性地收取納貢,便以強勁的軍事力量守護錫金一方平安。

18世紀初,錫金再次受到尼泊爾的侵佔壓迫,國王向乾隆皇帝求援,乾隆皇帝當即兩次派兵,直攻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迫使敵軍投降。

如此氣勢之下,錫金和尼泊爾都自願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乾隆也完成了自己「十全武功」的最後一功。

英國出手,錫金易主

然而好景不長,對於錫金這類地理位置優越的小國,想要掌控它們的大國不在少數,英國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中國的庇護牢不可破,英國仍然堅持尋找著滲透的契機。19世紀初,機會終於來臨,清政府在內部的腐敗與外強的進軍夾擊下日漸衰敗,自顧不暇,難以周全各藩屬國的安危。

1815年,英軍藉機入侵尼泊爾,面對大軍壓境,尼泊爾政府急忙向清政府尋求援助,卻被當時已然內外交患的嘉慶帝直接拒絕。

此舉無疑使得各藩屬國對於清政府的信任產生了動搖,錫金也不例外,而這正是英國的目的。以此事件作為先例,英國麾下的東印度公司開始了對錫金的侵蝕,以軟硬兼施的手段強迫錫金與之建立協定。

此時清政府已然無暇他顧,統治勢力逐漸衰微,東印度公司對錫金的侵佔進程出乎意料地順利。

兩年後,錫金被迫與英國籤訂了梯塔利條約,在雙方懸殊的實力對比之下,錫金成為了條約的受害者,政治自由與經濟利益都受到了極大限制,英國則大為獲益,打通了與西藏間通商的道路。

英國的野心遠不止於商業利益,1828年,英國人又開始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大肆佔領錫金的領土,雖然名義上是用作避暑勝地,但其意圖已昭然若揭,是要為英國發展一個在喜馬拉雅山區的據點。

短短數十年,錫金的領土被不斷侵佔,徹底淪為了英國的附屬國。

印度作梗,國王流亡

錫金一波三折的命運並未隨著易主英國而終結,而是隨著世界局勢不斷變化。1947年,權衡利弊得失之下,英方放棄了對於錫金的轄制,這對於剛剛獨立的印度而言顯然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印度迫不及待地想要掌控錫金,並在1950年立下了一份協議,要求錫金放棄與所有國家的外交主權,並允許印度軍隊入駐錫金。

如此不平等的條約引發了錫金國民的極大憤怒,多次爆發反印度的示威遊行,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

然而印度政府並未因此而畏懼,反而更加悍然地發動了吞併錫金的計劃,直接進軍首都,接管了錫金政府。同年4月,印度制定了《1974年憲章》,正式宣布「印錫合併」

此舉再度引發錫金國民的強烈反抗,兩個月後,錫金「民族黨」向世界宣布自願歸屬中國。

此時正值美蘇冷戰期,並沒有國家願意出面處理兩國之間的矛盾,肆無忌憚的印度軍隊直接開始武裝鎮壓錫金的起義,僅僅三小時就完成了全方面的清剿工作。

錫金已再無反抗之力,志得意滿的印度人開始了最後的守衛,先是舉辦全民公投,以公正的名義廢除了君主制,得出了「自願加入印度」的投票結果,並解散宮廷衛隊,將錫金國王納姆伽爾囚禁於新德裡,錫金自此正式成為了「錫金邦」。

自此印度開始實施移民計劃,將本國的數十萬居民遷移至錫金的國土,原本錫金的國民總共只有二三十萬人,接受了印度的移民後陡然增長為六十餘萬,本地土著反倒成了稀有的族群。

被廢除的錫金末代皇帝納姆伽爾則攜家帶口流亡美國,他並不願就此放棄主權,而是在紐約再度成立新的錫金政府,企圖再度復國。

其間他積極與美國聯繫,希望藉助美國的力量完成自己的宏願,還娶了一位美國的名媛作為王妃。然而此時大勢已去,面對這位末路帝王,美國並未拋出自己的橄欖枝。

眼見希望渺茫,王妃迅速與納姆伽爾離婚,嫁給了一位本國的哲學博士,而國王納姆伽爾在無望中煎熬,最終惡疾纏身,被確診為癌症,客死紐約,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一生。

縱觀錫金國的發展,它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國度,但也曾經擁有獨立與自由,但最終在一次次的投靠與依附中成為了大國相爭的炮灰。

從錫金國成為了錫金邦,如今的錫金土著已經在印度文化的影響之下逐漸淡忘錫金的歷史,隨著錫金國民對國之文化的遺忘,錫金也將正式成為歷史長河中被塵封的一頁,不由令人唏噓慨嘆。

相關焦點

  • 中國邊境上消失的國家,被吞併三十年後,中國才將它從地圖上抹去
    不過這件事情發生在1975年,而中國直到2003年,也即是錫金被印度吞併已經28年之後,才承認錫金是印度的一部分,中國是最後一個承認錫金被吞併的國家。而直到2005年,中國在錫金事實消失30年後,才把這個國家從世界地圖上抹去。關於錫金的消失,還有不少耐人尋味的故事。在錫金被印度吞併之前,錫金曾有統治錫金數百年的王室,不過和如今世界上其他的王室不同,錫金王室並不是君主立憲制度,錫金國王是比較傳統的封建君主,因此錫金的消失,同時也意味著名義上實行封建帝制的國家在世界上消亡,封建王朝徹底成為了歷史。
  • 此國曾100次請求併入中國,即使被印度吞併,前3小時還升五星紅旗
    今天各位看官跟隨小編的腳步來看一下,有這樣一個國家,他是中國的鄰國,要求加入我們國家藩屬國的次數多達100次,即便是要被其他國家吞併了,在被佔領之前的三小時內依然升起了中國的五星紅旗。在2003年的6月份,我國正式的承認了錫金是隸屬於印度的一個邦,然而錫金在此之前已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也是我們國家的鄰國。
  • 一心擴張的南亞大國,為何沒有吞併東巴基斯坦
    印度雖然有點兒奇葩,但是當之無愧的南亞第一大國。當初在英國殖民者撤離後,它便以繼承者自居,以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為目標,將魔爪伸向了周邊小國,錫金就因太過弱小,在威逼利誘下被迫併入印度。錫金尚且如此,死對頭的巴基斯坦它自然更不能放過。
  • 曾經喜馬拉雅山下的錫金國家,在承認歸屬中國時,卻在地圖上消失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在曾經喜馬拉雅山下有一個叫錫金的國家,當錫金在承認歸屬中國時,卻突然在地圖上消失了。在中國以前的時候,錫金被稱哲孟雄,清朝期間,哲孟雄是清朝的藩屬國,不過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使得錫金淪為英國的保護國,錫金從這個時候開始和中國漸漸分離。
  • 印度錫金探秘 尋訪喜馬拉雅山腳下的世外桃源!
    錫金有著豐富的文化,綠色的「花谷」和世界上最高的雪山之一,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堪稱風景如畫,是印度人非常喜愛的地方。錫金曾經是一個獨立國家,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被稱為「山頂王國」。錫金與中國、尼泊爾、不丹和孟加拉國共和國接壤,受周邊國家的影響。
  • 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
    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愛情一直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話題,在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也湧現出了很多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尤其是封建帝王與嬪妃之間的愛恨糾葛,更是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印度最重要的一個邦,歷史上曾是中國忠誠屬國,清朝為何將其白白送人
    錫金與西藏山水相依,自立國以來就與我國保持友好往來,一直是我們的屬國,然而晚清時期竟被駐藏大臣拱手送出,如今成了印度最重要的一個邦。錫金,全稱「錫金王國」,藏語意思是「產稻之國」。清朝官方稱錫金為「哲孟雄」,國王叫「孟哲雄部長」。
  • 東方國家的白人國王:英國冒險家建百年王朝,法國騎士成王侯
    汶萊本來是婆羅洲(加裡曼丹島)北部一個強大的伊斯蘭教蘇丹國,在明朝時稱為「渤泥國」,其國王曾經在明朝永樂年間來中國朝覲。在汶萊的強盛時期,其版圖囊括今日馬來西亞的沙巴和沙撈越兩個州,以及菲律賓西南的蘇祿群島。布魯克來到古晉時,正值當地土著部落為了反抗龐大的賦稅壓迫,發動反對汶萊統治者的起義。
  • 不丹國王攜全家訪印度,莫迪設宴款待並贈足球和象棋
    據不丹廣播公司(BBS)11月1日報導,應印度總理莫迪邀請,不丹第五世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攜王后耶特松·佩瑪和王子吉格梅·納姆耶爾·旺楚克10月31日抵達印度首都新德裡,對印度展開為期四日的訪問。
  • 中東「黛安娜」拉尼婭王后表白約旦國王 發文慶結婚27周年
    當地時間6月10日,拉尼婭王后在社交網上發文表白約旦國王,慶祝結婚27周年,大意是:你怎能不愛上那個微笑,一遍又一遍27年了!能夠將你陪在我身邊,真是幸運和感恩,結婚周年快樂。#愛#約旦#愛JO配圖是拉尼婭王后和海珊國王穿著運動裝牽著手。
  • 亨利·摩爾雕塑展:《國王與王后》
    圖為摩爾的作品《國王與王后》。高育文 攝
  • 蒲美蓬母親住院,詩麗吉王后憂心探望,感動國王主動挽手示好
    詩麗吉王后與蒲美蓬國王曾經是人們羨慕的愛侶,青年男女一見鍾情,牽手登上世間高位。國王還答應王后,一生都只有她這一位妻子,可謂是泰國王室浪漫愛情的佳話代表。
  • 打蛇打七寸,印度的七寸在哪裡?這個要害關乎著印度的國家命運
    一、印度大國戰略印度是一個充滿野心的國家,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說過,印度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所以印度從建國開始基本上都是沿著這一戰略推進。英國英屬印度殖民版圖解體以後,印巴分治,從那時起印度就開始了自己的大國戰略。印度的大國戰略先是從搶佔領土和對周邊國家滲透影響兩方面來實施的。
  • 超全錫金美食圖鑑:去錫金一定要吃這些東西!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的南坡,這裡有壯闊的冰山,也有美麗的草地,是一個理想的旅遊勝地。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錫金的各種經典美食吧!  Momos  Momos本質上是一種藏族美食。這種小吃不僅在錫金,還在印度其他地區,甚至是尼泊爾、不丹等國家都很流行。
  • 倫敦國會大廈-3:英國史上最卑鄙的國王和最心機的王后
    兩頭壁龕裡的雕像是英國歷史上的一些國王和王后,其中正好有一位也叫史蒂芬(Stephen,1092-1154),不過請別誤會,這個大廳並不是以他命名的。這位叫約翰(John,1166-1216)的可能是英國歷史上最卑鄙的國王,他老爸為給他爭取領地而與他的三個哥哥交戰,他卻在老爸局面不利時投靠了哥哥,此舉氣死了老爸。哥哥在位時,他又勾結法王陷害兄長,未遂時,他竟殺了幫他的法國官員以求哥哥原諒。
  • 王后廢掉丈夫擁立兒子為國王,可是兒子卻殺掉了她最親密的人
    英國王后伊莎貝拉臭名昭著,外號法國母狼,她是狠毒和放蕩的代名詞,因為她私通情人殘酷殺害了丈夫。這種女人無論在什麼國家、什麼時代都會被唾罵。伊莎貝拉是法國公主,她的父親就是法國國王腓力四世,腓力四世只有伊莎貝拉一個女兒,自然是心肝寶貝,但是再寶貝也要當兩國聯姻工具,這是公主生而俱有的責任。
  • 佛的預言:此事之後,佛法在印度少流傳500年!
    眾所周知,佛陀在出家成道之前,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名喬達摩·悉達多,其父為淨飯王。相傳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多年不孕,在她45歲時,忽然夢見一個相貌莊嚴的人,乘坐六牙白象,從右脅進入腹中,之後懷有身孕。
  • 印度末代皇帝,不願做英國傀儡,通令全國抗英,兵敗流放緬甸至死
    巴哈杜爾·沙二世繼承帝位的時候,印度面臨非常嚴重的民族危機,原本主要從事貿易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通過種種手段插手莫臥兒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莫臥兒王朝皇帝甚至要受制於東印度公司。其實說白了,莫臥兒王朝皇帝已經幾乎淪為英國人的傀儡。